高军行++薛同锐
关于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的文献综述
本文为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课题“贸易开放对浙江省劳动力就业与收入变动影响(201608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得全球生产网络得以形成并快速发展,各国(地区)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构成国际贸易链条上的一环。从贸易理论形成之初,学者就关注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福利分配效应,新的贸易理论在解释或引导新的贸易现象中,贸易带来的福利分配依然是热点。随着贸易自由化不断推进,各国(地区)间经贸联系更加紧密,也形成了更完善的分工合作体系,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从理论、实证方面就国内外相关学者对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就业变动的影响、对技能就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已有的部分研究现状进行简单评述。
关键词:贸易自由化;就业;文献综述
一、贸易自由化与就业变动
1.理论研究综述
(1)完全就业假定下的研究
要素禀赋理论(H-O理论)认为在各国相同产品生产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相同产品的价格差取决于产品生产中要素丰裕程度不同带来的价格差而产生的成本差。贸易中双方各自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假设发达国家熟练劳动力相对丰裕,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相对丰裕,那么贸易的开展导致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非熟练劳动力,而发达国家则需要更多的熟练劳动力。萨缪尔森提出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认为,假设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在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拥有相同生产技术和不同要素禀赋的两国生产两种产品,那么劳动力价格和资本价格在两国间实现均等化。
有些学者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他们将假设条件逐步放松进行研究。Jones(1965)依托对偶理论,在2×2(两个部门两种要素)模型框架下,用一般均衡法分析,得到当某商品的相对价格提高时,将增加对该商品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需求的结论。Jones&Scheinkman(1977)将模型扩展成多种要素和多种产品,得到的结论为提高商品价格增加了该商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减少了非密集使用的要素。Neary(1978)通过建立2×2×2模型研究贸易自由化条件下要素流动与要素价格之间的关系,发现如果资本和劳动都不能充分流动,那么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资本与劳动的实际报酬都会上升,资本要素密集部门的资本与劳动的实际报酬下降。当只有劳动作为可流动要素,资本作为特定要素不能流动时,贸易自由化提升了劳动密集型部门的要素报酬,劳动在流动中实现部门劳动要素报酬均等化。当所有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时,资本密集型部门的资本流动到劳动密集型部门,导致对劳动需求增加而提高了使劳动要素的实际报酬,资本要素报酬在部门间实现均等化。Davis(1996)对H-O模型进行扩展,在多个国家、三种产品、两种要素参与国际贸易的假设条件下研究了国际贸易对发展中国家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开放中得到的分配结果往往取决于和自己生产相同产品组合的外国的相对要素禀赋。
贸易乘数理论作为贸易自由化影响就业的重要理论机制,认为出口可以实现一国就业增长和国民收入倍增;而进口则会减少就业与国民收入增加。因此,只有不断地提高国际贸易顺差,才能增加就业。
新贸易理论放松了假设条件,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理论框架下,引入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贸易开放模型,在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的积累、生产技术的变动,都会影响发展中国家对非熟练劳动力的需求。Magee(1973)、Schweinberger(1979)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使得部门工资差异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就业扭曲加剧。Krugan(1983)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优势往往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贸易保护程度的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在扩张的过程中吸引了来自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劳动力。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相对不完善,导致贸易自由化带来的福利效应无法有效完全吸收。Borjas&Ramey(1993)研究发现,由于进口带来竞争,不完全竞争部门会逐渐向国外转移,导致非熟练工人的收入下降、失业增加,并且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集中程度越高,受到的影响也会越大。
(2)不完全就业假定下的研究
失业在现实经济社会中普遍存在,不可避免,因此需要将失业纳入模型中。已有的一些文献主要是从劳动力流动制度、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制度角度予以考察。①劳动力流动制度研究。David等(1988,1999)构建的2×2(两个部门两种要素)搜寻模型,其中一个被定义为搜寻部门研究贸易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具有一定代表性。结果表明:如果把失业情况考虑进去,发现市场实现均衡时,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间的关系与S-S定理得出的结论不符,资本丰裕大国与劳动丰裕小国相互贸易也会增加整体的失业。②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研究。Krueger(1981)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构建的最低工资模型是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方面的代表,该模型假定城市最低工资高于农村,如果提高城市最低工资,贸易自由化减少了城市的就业需求,卻会提高城市的资本密集度,极端情况下还可能在城市与农村出现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新贸易理论虽然在解释产业内贸易上提出不完全竞争市场及存在规模经济,但并没有改变传统贸易理论中企业同质的设定。③收入分配的市场化制度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包括了效率工资模型、工会模型。Shapiro&Stiglitz(1984)的研究是效率工资模型的基础性文献,结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厂商所支付的工资水平超过市场出清的均衡价格,劳动者将更加努力工作,但在市场均衡中将出现失业。以Shapiro&Stiglitz(1984)研究为基础,Matusz(1994)建立了2×2(两部门两要素)的效率工资模型分析贸易政策对就业量、就业结构带来的影响,发现对高工资部门的出口补贴导致劳动力流动到高工资部门,但降低了一国的就业总水平;对低工资部门实行贸易保护,提高了各部门劳动要素的实际工资和一国的就业总水平。Gaston&Trefler(1995)通过一个双寡头竞争工会模型分析了美国实行贸易保护对国内工资和就业的影响,发现贸易保护政策会影响到工会的工资和就业水平,相比出口扩张行业,进口竞争行业工会工资更容易受政策影响;贸易保护水平越高,工会的就业水平越低。
以上罗列的研究是从宏观视角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影响展开的,随着微观数据库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也有学者从微观视角对此展开研究。Lloyd&Schweinberger(1997)提出的“归责产出法”是将家庭变量纳入到国际贸易模型之中把每个家庭假设为直接的出口方和进口方,同时也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个体福利的影响。
2.实证研究综述
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通过采用要素含量法、回归模型法、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法等实证方法,从国家、地区等宏观层面到行业、企业等微观层面就贸易自由化对就业与收入的影响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研究。
(1)要素含量法
要素含量法通过计算单位进口(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生产要素的分量,研究在贸易开放冲击下,价格变动对产品生产所需要素数量的影响,也就是通过进出口净效应来解释劳动需求(就业)变动,同时就业的变动又会导致劳动收入的变动,从而在贸易开放与劳动收入间建立联系。其中Krueger(1983)把Harris&Todaro(1970)的分析框架运用到对开放经济的研究中以及Davidson、Martin&Matusz(1988)的搜寻模型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回归法
回归分析法通过将就业、收入、产品价格等需要考察的变量作为因变量,将关税税率、进口渗透率、外贸依存度等衡量贸易自由化的指标或生产要素的收入份额等作为自变量,再加入其他相关控制变量来构建回归方程,最终回归方程所得到的系数反映了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市场因变量的各种影响。研究中,大量现有的回归模型主要基于Jones&Scheinkman(1977)的多商品多要素模型,得出的结论往往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Attanasio、Goldberg&Pavcnik(2004)对哥伦比亚贸易自由化进行了研究中,在探讨贸易自由化与就业变动之间存在的关系过程中比较贸易部门与其他具有相同特征的、可观察的非贸易部门工人(卫生、零售、旅馆、建筑等),发现该国在贸易自由化前后,关税税率的变化引起的贸易部门的失业变动与非贸易部门相比没有太大差别,或者说失业状况与贸易政策的变动之间无直接联系,暂时也没有一种明确机制来构建失业变动与不平等之间关系。Revenga、Currie&Harrison(1997)通过各自分析墨西哥、摩洛哥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发现因为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边际成本的降低,关税税率及进口配额的下降对就业的影响并不强烈。
(3)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法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法(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CGE)通过设定包括要素、就业、工资、商品价格等相关变量的方程组,并纳入市场关系中的供求及其他关系,在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厂商利润最大化、生产成本最小化等一系列优化条件的约束下,解出方程组的均衡解。Harris&Todaro(1970)针对二元劳动力市场结构下的劳动力城乡迁移,建立了一个最低工资模型,假定城市部门最低工资高于农村部门最低工资,在均衡时,城市部门劳动市场存在失业。
3.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主要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对劳动力就业与收入的影响。盛斌等(2008)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工业总体劳动力需求、分部门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得出中间产品的出口增加劳动力需求的结论。梁平等(2008)利用1978年~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发现出口与国内三个地区的就业显著正相关,而进口对国内的就业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从长期来来看,调整进口商品的结构有利于解决就业问题。牛蕊(2009)、毛日昇(2009)等研究发现,中国的贸易开放提高了中国的就业率,出口贸易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方面作用巨大。冯其云等(2012)利用中国2001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产出约束和资本约束模型中贸易对就业的不同影响路径,采用固定效应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及差分GMM和系统GMM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中国东部、中部、西部贸易开放带来的就业效应,发现进口带来的就业效应存在地区性差异:进口降低了东部就业,虽然这种负效应在考虑资本变量后显示为不显著,对西部就业的影响不显著,却增加了中部的就业。但是,出口对中国东中西三个地区就业具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二、贸易自由化对技能就业的影响
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最终使所有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在所有地区趋于均等,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被称为H-O-S定理,认为在特定条件下,国际贸易使得一国原有生产过程中要素投入的比例发生变化,对劳动要素的需求产生影响,为研究贸易自由化对技能就业结构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而S-S定理表明从长期来看,由于要素可以在部门之间流动,国际贸易提高了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导致出口产品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进口产品密集使用生产要素价格降低。
1.国外研究综述
Schumacher(1984)利用6个欧共体国家的面板数据,发现进行研究的这6个国家的贸易自由化导致它们国内高技术劳动力比重的上升。Wood(1991)研究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对各地劳动力市场带来的影响,发现南北贸易会增加发达国家在技能劳动力上的需求量,降低对非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刚好相反。Wood(1994,1999)通过对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等地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增加了上述国家或地区对非技能工人的需求,实现了工资的不平等下降,与Krueger(1983、1988)的得出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市场将改善国内收入的不平等状况和增加就业的结论相一致。Sach&Shatz(1994),Krugman(1995)等也通过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Smith(1999)通过研究指出欧盟地区在与发展中国家的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促进了欧盟国家技能就业结构升级。Burstein&Vogel(2010)同样针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展开研究,认为南北贸易在提升北方国家高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南方国家对低技术劳动力的需求。但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证研究存在一些争论,相关的实证研究结论与H-O-S模型相异,表明贸易开放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就业水平,不仅对技能工人的相对需求增加,也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非技能密集型产业部门就业增加。Feenstra&Hanson(1996,1997)等的研究表明贸易自由化背景下的南北贸易或FDI改变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具有不同要素密集度产品的中间投入品,而且长期的南北贸易能同时提高双方产品的平均技术水平,增加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Wacziarg&Wallack(2004)的研究表明,在贸易自由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的低技能劳动力比重会持续下降,而中高技能劳动力比重会不断上升。还有大量面向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文献也佐證了这一观点,如Bhorat(2000)对南非、Fajnzylber&Fernandes(2004)对巴西的研究都显示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技能劳动力就业比重普遍上升。
還有学者从企业层面进行了研究。如Yeapk(2005)研究说明出口企业因为更具创新优势,对高技能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更大。Biscourp&Kramarz(2007)对法国制造业企业的研究充分表明,国际贸易或国际外包显著提升了两国技能劳动力就业。
2.国内研究综述
盛斌、牛蕊(2009)利用1997年-2006年中国28个工业部门面板数据检验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发现贸易自由化虽然减少了中高技术部门就业,但增加了中低技术部门就业。同时,贸易对中低技术部门就业的冲击大于其对中高技术部门的冲击。罗军等(2014)利用2003年-2011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间产品进口贸易降低了低技能劳动力就业和总体劳动力就业;出口贸易则同时拉动不同技能的劳动力和总体劳动力的就业;技术进步显著提高了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但是,不同的行业,特征也不同,从而对不同技能劳动力就业及总体劳动力就业影响也不同。
三、研究现状评论
通过梳理学者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贸易自由化对劳动力市场就业的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理论研究上,通过对假定条件的逐步放松,市场变量的逐步加入,实现贸易理论的创新与内在影响机制的构造。而在实证方面,关于贸易福利分配领域的传统研究领域,则主要集中于经济体、部门或进行区域、行业分析。从研究内容看,在对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地区福利分配效应影响的文献中,学者们研究选择的对象情况各异,得出的结论有较大差异。
参考文献:
[1]Jones,Ronald. The Structure of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3(73):557-572.
[2]Jones,R.W.and J.A.Scheinkman. The Relevance of the Two-Sector Production Model in Trade Theor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7.vol85 (5):909-935.
[3]Neary, J.P. Dynamic Stability and the Theory of Factor-Market Distor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8. Vol68(4):671-682.
[4]Davis,D.R.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come Distribution[J].NBER Working Paper ,1996,No.5693.
[5]Magee,S. P. Prices, Incomes, and Foreign Trade. Conference on Research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 Princeton,1973(3):30-31.
[6]Sehweinberger, A. G.The theory of factor price differentials: The case of constant absolute differentials. Jounral of Intemational Economies, l979. vol(9):95-115.
[7]Krugan,AOTrade and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3.
[8]Borjas,G.J.and Ramey, V. A. Foreign Competition, Market Power and Wage Inequality: Theory and Evidence,1993.
[9]Davidson,C., Martin, L. and Matusz, S. The Strcture of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with Frictional Unemployment.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 1988. Vol 96(6):1267-1293.
[10]Davidson, C., Martin, L.and Matusz, S. Trade and Search Generated Unemployment.Journal of Intemational Economics, 1999. Vol 48(2):271-299.
[11]Krueger, Anne O., Hal B. Lary, Terry Monson, and Narongchai Akrasanee, eds. Trade and Employ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1981.Vol(1).Individual Stud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Shapiro, C. and J. Stigilitz.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Control Dev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4. Vol 74(3):433-444.
[13]Matusz, S. J. International Trade Policy in a Model of Unemployment and wage Differential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4):939-949.
[14]Gaston, Noel and Trifler, Daniel. The rol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de policy in the labor markets of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world Economy, 1994. Vol (17):45-62.
[15]P.J. Lloyd and A. Schweinberger. Conflict Generating Product Price Changes: The Imputed Output Approach.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7),vol(41):1569-1587.
[16]Attanasio,Orazio,Pinelopi Koujianou Goldberg, and Nina Pavcnik. Trade Reform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Colombi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4.74(2): 331-366.
[17]Revenga. Employment and Wage Effects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The Case of Mexican Manufacturing[J].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1997(15): 20-43.
[18]John R. Harris, Michael P. Todaro. 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0(1):126-142.
[19]盛斌,马涛.中间产品贸易对中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响:基于工业部门动态面板数据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8(3):12-20.
[20]梁平,梁彭勇,黄金.中国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和效率研究[J].财贸经济,2008 (3):43-46.
[21]毛日昇.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J].经济研究,2009(1):105-117.
[22]冯其云,朱彤. 中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2(12):67-72.
[23]Dieter Schumacher. Im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Reasons for protection and proposals for liberalization.Inter Economics.,1984(6): 274-279.
[24]Wood, A. The Factor Content of North South Trade in Manufactures Reconsidered. 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1991(127):719-743.
[25]Wood, Adrian. Opennes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Latin American Challenge to East Asian Conventional Wisdom.In Market Integration, Regionalism and the Global Economy, ed.R.Baldwin et al. Cambridge; New York and Melbour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53-181.
[26]Sachs, J. D. and H.J. Shatz. Trade and Jobs in US Manufacturing[J].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Microeconomics, 1994(1):1-84.
[27]Krugman, P. Growing World Trad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95(1):327-377.
[28]Burstein,J Vogel.Globalization,Technology,and the Skill Premium: A Quantitative Analysis[R].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orking Paper,2010,No.16459.
[29]Feenstra , R. and G.Hanso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Evidence from Mexico' s Maquiladora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7, 42, 371-393.
[30]Hanson. G.,A. Harriso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Wage Inequality in Mexico[J]. Industrial Labor Relations review,1999.52( 2) : 217-288.
[31]Wacziarg, Romain, and Jessica Seddon Wallack.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Intersectoral Labor Movement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4.64(2): 411-439.
[32]Bhorat H. The impact of trade and structural changes on sector employment in South Africa.[J]. Development Southern Africa, 2000, 17(3):437-466.
[33]Fajnzylber, P and Fernandes, Ana 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Demand for Skilled Labor: Evidence from Brazil and China[J]. 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2004.
[34]Yeaple, Stephen Ross.A Simple Model of Finn Heterogeneity,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Wag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5, 65(1), 1-20.
[35] Biscourp,P.and F.Kramarz.Employment,Skill Struc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Firm-level Evidence for France.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72(1): 22-51.
[36]盛斌,牛蕊.國际贸易、贸易自由化与劳动力就业:对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研究[J].当代财经,2009(12):88-93.
[37]罗军,陈建国.研发投入门槛、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创新能力-基于门槛效益的检验[J]. 国际贸易问题,2014(8):54-62.
作者简介:高军行,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薛同锐,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