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国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2017-04-22 08:06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王璐尤铮
教育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公学绅士英国

文 |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王璐 尤铮

看英国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文 |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王璐 尤铮

>>皮尔斯女子学校的学生在上小提琴课

作为视文化遗产为珍宝和十分崇尚传统的国家,英国传统文化教育历来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使文化得到有效的复制、保护、传承、创新或更新。同时,英国还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和身体方面的发展。英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体现在学校的课程和课堂教学中,而且也充分利用丰富的社会文化遗产资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政策

学校是向青少年和儿童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英国中小学结构性的课程中,历史、英国文学、艺术与设计、设计技术、戏剧、电影和音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英国国家课程十分强调通过学科教育体现英国传统文化内容。在选择有价值的知识时,文化是很重要的方面。英国1988年开始实施国家课程,关于课程内容的选择遵循了如下原则:(1)尊重儿童和学生的兴趣和选择;(2)经济相关原则;(3)职业相关原则;(4)形成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5)人文主义的自由教育观,强调知识和理解本身的价值。其中后两点主要强调通过对英国传统文化内容的教育教学,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文化的传承和了解。因此,国家课程的总目标规定,“每所学校都必须提供宽广和平衡的课程,其目的是:(1)促进学生在精神、道德、文化和身体方面的发展;(2)通过学校教育让学生为未来生活的机会、责任和经验作好准备。”这表明英国对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

英国国家课程的制定主要受到新保守主义的影响,新保守主义主张向所有儿童提供广泛的、不仅限于经济和职业目标的课程,其基本主题是文化重建,尤其是强调国家意识、国家的文化遗产、正统的基督教和道德观以及家庭方面的价值观。传统主义者认为,“学校的历史课试图有意剥夺英国儿童对本国历史的自豪感以及他们的文化遗产,而这些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权利”。传统主义认为,“我们的文明不仅受到具有不同态度和价值观文化的威胁,而且也受到具有自我毁灭性的威胁”。因此,新保守主义者普遍支持“以一系列确定的、已经被证明的学科”为基础的国家课程,强调传承“英国人”的文化遗产和“传统价值观”。当时的教育大臣肯尼斯·贝克更希望通过国家课程来进行文化的重建工程,并将宗教教育作为基本学科之一,同时也强调英国艺术和文学,为英国史和英国地理开辟更多的空间。

传递文化传统教育内容涉及一些相关学科。

语文 语文是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课的内容不仅与语言相关,而且与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行为方式、信仰、艺术有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发展批判性思维,意味着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语言,而且要关注更广泛的领域,包括英国文化的所有方面。

国家课程大纲中特别规定,要通过阅读使学生能够欣赏英国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使他们熟悉历史故事、神话、童话和传统经典故事,能够讲述它们,这是发展学生语言交流、文化素养、情感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就像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一样,要求教授英语的教师应充分吸取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就是英国社会价值观、习俗和行为方式方面的变化,通过英国媒介(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电影、英国文学作品、戏剧和舞蹈作品等,充分了解英国传统文化。

艺术和设计 艺术和设计科目包含了人类最高形式的创造力,是培养学生欣赏伟大艺术成就的重要学科,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学科。英国自1988年实行国家课程以来,艺术与设计便是5~14岁学生的必修科目之一。

国家课程在规定这一学科的教学目标时指出,其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了解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手工艺家和设计者,了解他们的历史发展,并规定了各个关键学段的任务。文化理解是该学科的关键概念,要求学生探索社会的文化、周围的社会群体,提升对地方与国家的认同感,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认识不同文化、时代和背景中艺术家以及工艺美术家的作用,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特点。

2011年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发布了《英国文化教育》调查报告。该报告对英国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评估,指出了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各学段学生在文化教育方面应该达到如下目标:

5~7岁学段目标:(1)经常性地参加不同文化活动,例如,阅读和讲故事、艺术和工艺活动、制作简短的动漫、唱歌、音乐和舞蹈;(2)应该有机会参观与年龄相符的场所,例如,剧院、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文化遗产场所。

7~11岁学段目标:(1)通过文化教育学科获取相关知识,并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活动;(2)有机会与同学合作创造、设计和创作自己的作品;(3)具有创作的经验,例如故事、诗歌和戏剧写作;(4)具有向观众、听众展示和表演的经验;(5)运用专门术语对自己和他人的艺术作品进行回应、解释、分析、质询和批评;(6)学习运用最新技术了解文化。

11~16岁学段目标:(1)应继续享受高质量和丰富的文化教育课程,包括美术、舞蹈、戏剧、设计、历史、文学和音乐;(2)继续文化发现之旅,鼓励做出探索性的选择,参加和享受文化活动,增长不同方面的文化知识,包括美术、戏剧、设计、文学和音乐的历史发展及背景知识;(3)经常出入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遗产场所、剧院和电影院,参加艺术表演;(4)阅读文学经典,经常使用图书馆,通过出版、展览、表演和视频,在学校和当地社区展示自己的作品。

英国中小学艺术和设计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和创造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该学科在发展学生艺术素养和创造力方面的效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艺术教育地图”、美国奥巴马政府发布的“通过创造性学校赢得美国的未来”的政策,都借鉴了英国艺术和设计学科的经验。

大学生对工作岗位陌生,对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不适应,学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存在差异等。面对这些问题,校企双方要共同协商解决。企业导师制有效解决了此方面的难题[4]164-166。企业专业导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熟悉业务,获得专业技能,还能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深化岗位认知,快速适应新环境,胜任新工作。

历史和地理 历史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学科,同时被视为进行文化重建的重要学科。国家课程规定历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重视历史证据,了解不同观点和发展判断的不同视角,特别提出要知晓英国的过去和英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帮助学生理解现在英国所面临的挑战。课程大纲特别规定了该学科的目标,保证学生:

(1)了解英国各组成部分的历史故事,了解英国人民如何造就了这个国家,英国如何影响了这个世界;

(2)以连贯和编年的叙述形式了解英国历史,从最早的祖先治理到今天生活的社会制度的发展;

(3)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例如帝国、文明、议会等;连续性和变化;原因和结果;相似性、差异和意义;提出历史性问题;形成结构性的叙述;

(4)掌握如何运用证据说明一个历史观点,在地方、区域、国家和国际历史中建立联系,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宗教和社会历史之间建立联系,在近期和长期之间建立联系。

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是在国家课程体系下的学校基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主要信仰基督教,学校制定教学大纲时,不仅参照基督教的原则,而且兼顾其他宗教和非宗教的信仰系统。2007年9月10日,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英国的信仰学校共同发表了关于21世纪英格兰学校的共同理想与宗教性质的联合声明。该声明提到:“要进一步确认政府、宗教群体和学校之间的承诺,继续携手合作,以改善学生的生活机会,建立沟通的桥梁,以更大的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为建立更加公正和有凝聚力的社会作出贡献。”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宗教已经很务实地从单纯的传播宗教教义而转向促进人们精神生活的发展,这也是宗教在英国以及英国学校当中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2004年10月28日,英国推出了首个全国性质的中小学宗教教育法定大纲,以支持在学校提供高质量的宗教教育,“资格与课程管理局”和教育技能部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制定了此项大纲。该大纲对宗教教育如何使学生不仅学习相关的宗教知识,并习得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了有效指导,并为青少年提供了发展知识、理解力和技能的各种方法。教育和技能培训大臣查尔斯·克拉克说:“宗教教育能变换学生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观念以及他们了解更广泛的外部世界的视野,在扩大包容、理解多样性、提倡宽容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文化教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校还将文化人士请进学校,配合课堂教师共同进行文化教育,与学生分享他们的知识。这些人士包括艺术家、电影制作人、历史学家、作家、诗人、表演艺术家、舞蹈家、音乐家、图书馆人员、建筑家、数码艺术家等。学校推广活动一般由文化组织提供。

文化组织和场所,例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电影院和遗产现场,为青少年和儿童提供参观学习历史文化传统各种形式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周围世界,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鲜活的场景和实物。

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形式——绅士教育

绅士教育思想 英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主要特征之一是绅士遗风。绅士教育成为英国教育,特别是公学的重要特征。

>>英国中学的艺术设计课程

弥尔顿、洛克和阿诺德是英国绅士教育思想的主要奠基人。弥尔顿在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将资产阶级的“高贵和文雅的青年”培养为绅士。他说:“我认为完善的、高贵的教育就是培养人在平时和战时能公正地、熟练地、高尚地履行其公私职责的那种教育。”7世纪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思想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绅士。洛克认为,品德应是绅士的首要素养,所要培养的绅士既不是教士、学究,也不是朝臣,而是集德行、智慧、礼仪与学问为一身的人。青年绅士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要能够用理性遏制自己不合理的欲望,要明智且深谋远虑,要有良好的教养,要知晓人情世故,能聪敏地与人相处,要具备事业家所需的各种知识,精明能干,善于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一思想对公学教育目标的确立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公学数百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学生性格的陶冶。

19世纪30年代,拉格比公学校长托马斯·阿诺德提出了培养基督教绅士的教育思想,因此成为英国公学历史上最著名的校长之一。阿诺德在担任拉格比公学校长期间,积极提倡实施古典人文主义教育,把“培养基督教绅士”作为理想的教育目标。在他看来,一个国家的公民应当忠于法律,也应当忠于道德律,道德律在英国就是基督教的品性,因此公学培养的人作为国家的公民一定要具有基督教徒的品性,他们要“崇尚基督教精神,了解和热爱上帝,了解和憎恨邪恶,掌握最高的真理,使自然界的一切朝着上帝设计的终极目标发展”。这些思想对英国公学的绅士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人对于绅士道德的培养强调突显贵族精神,传播绅士文化,使英国人能够将含蓄、内敛、从容、平和、守信、礼貌、公正等传统人文特征充分显现。绅士文化是英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是英国人的价值取向和努力方向,绅士道德的培养也担负着传承英国文明的使命。

绅士教育的内涵与途径 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在以上思想的指引下,英国公学一直追求培养具有完满人格的绅士或培养具有绅士风度的公学人。英国公学中世纪定位于培养基督教绅士,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者型绅士,可以说是对中世纪培养目标的补充和完善。

在英国公学中,伊顿公学为公认的九大公学之首。几个世纪以来,尽管教学的风格和内容有所改变,但伊顿生活的实质依然如19世纪中期伊顿校长威廉姆·詹森所描述的那样:“在伊顿,你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或许好多知识在以后会被遗忘,但是即使如此,这些知识在你那里其实是有积淀的,它起码会让你在以后分得清知识的对错。然而,学到知识往往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在伊顿你学得了艺术和那些使你终身受益的好习惯。”在伊顿,学校的主要目标是鼓励每一个伊顿人成为具有自信的、有探寻精神和忍耐力的、积极向上的年轻人,他拥有独立的思维,有自己的个性并能尊重他人。

在人格、品格方面:塑造学生的人格、品格一直是英国公学的主要目的,强调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优秀的品格和十足的自信,吃苦耐劳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意识以及集体合作的精神都是学生优秀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这些品格、人格,公学利用校园里的礼拜堂来培养学生的宗教虔诚意识;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管理,学生宿舍集生活、学习、娱乐、交友于一体,学生直接参与宿舍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受制于各种校规和舍规,由此养成独立自主与勤奋坚韧的个性,学会领导与服从。

在责任感与领导力方面:英国公学希望培养出的人才无论对自己对社会都能够有很强的责任感。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挺身而出。在为人处世方面,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在所在团体甚至整个国家中能够脱颖而出,充分展示公学人的领导才能,体现公学人的领导风范。公学主要通过正规教育、各种社团活动和住宿制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领导力。

在礼仪风度方面:温切斯特公学的校训为“礼貌造就绅士”。英国公学要培养学生具有优雅风度、稳重、端庄的仪表,彬彬有礼的态度,能够以从容、谦恭和富有理性的形象示人,具有克制、含蓄和内敛的人格特征。英国公学通过古典和宗教课程的道德熏陶,通过课外活动的礼仪训练和才能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修养和气质。

在体能、体魄方面:英国公学注重体育运动,希望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性的户外活动,坚持硬性锻炼,如冬天洗冷水澡等。公学坚持进行每天一次的、以宿舍为单位的体育比赛和经常性的校际间体育比赛,其目的除了使学生的体能得到锻炼之外,也旨在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的精神。

绅士教育在公立学校的体现 尽管绅士精神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公学教育中,但是公学教育的特点起到了示范作用。其他公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也十分注重绅士风范的延伸,在学校也将绅士的内涵确定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核心观念,即理解与宽容、平等与关爱、公正与合理、诚实与守信,并且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处理好自身与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相比建立起道德的理性基础并详尽说明道德的规则,英国人更为关注的是如何让孩子们学会践行道德。在他们看来,美德不是也不可能是天赋的,而是靠后天的教育培养得来的。

英国绅士教育传授这些美德的方法注重用儿童对于名誉的热爱和对于毁誉的恐惧作为手段,以期让儿童通过教育引导学会顺从理性的教诲,遵循理性的原则,成为一个配得上享有自由的绅士。教师在教育中也以身作则,多讲道理少训斥、恐吓,给孩子们自由和消遣的权利,在温和与严厉间维持某种平衡,并时刻让孩子们觉得这种教导是爱他们的表现。总之,教育孩子们获得绅士所应具备的美德,所靠的不是说教,而是习惯的培养。

英国的绅士道德教育思想所培养出来的绅士表面上温文尔雅,但绝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有勇有谋的精英。德育为先的绅士教育和这种教育继承发展的英国公学,之所以能赢得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广泛赞誉,与这种教育对德育持之以恒的重视和培养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结语

英国的经验表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精神道德、言谈举止、艺术素养、审美能力乃至创造力的重要途径。英国在学校课程教育中重视开发适应本国国情的文化传统教育内容。但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如何将外来移民的不同文化融入学校课程中来,也是英国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挑战。此外,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正规课程、校园文化、课外活动等各方面的配合,需要利用学校外部的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资源来补充到学校教育中。2011年,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发布了《英国文化教育》独立调查报告,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如下建议:(1)向所有学生提供宽广的文化教育,并提出各学段学生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目标;(2)在文化部或教育部的领导下,建立文化教育的跨部门协调机构;(3)政府应该制定一个国家文化教育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4)在文化教育方面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艺术委员会、文化遗产六合彩基金委员会、英国电影机构等文化单位应该共同合作,使各自的文化教育计划协调一致起来,形成一个与政府规划相一致的统一的计划;5)建立文化教育网站。这些建议对于我国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不无启迪。

(转载自《比较教育研究》,文章略有删减。)

猜你喜欢
公学绅士英国
英国的环保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欧盟同意英国“脱欧”再次延期申请
英国圣诞节
茶文化视角下公学文化特色与英国文化关系浅谈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绅士那些年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像绅士一样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