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娅:教改路上的追梦人

2017-04-22 08:06姜乃强
教育家 2017年9期
关键词:谢家改革学校

文 | 本刊记者 姜乃强

刘希娅:教改路上的追梦人

文 | 本刊记者 姜乃强

刘希娅,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她提出并组织实施“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和以“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为主题的学校文化建设,致力于通过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变革。

她领衔建构了“小梅花”课程体系,主编出版了涵盖小学所有学科的“谢家湾小学小梅花课程系列丛书”,探索了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素质教育新路径。她主持的“以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研究,荣获2014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她是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督学,国务院批准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科研型骨干校长,全国十佳小学校长,教育部课程改革试验基地导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重庆市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重庆市先进教育工作者与教书育人楷模。

她有一个梦想:让每一个在校学生都能像红梅花儿一样美丽绽放;她有一种责任:通过六年的学校教育成就每个孩子的精彩人生。为此,她在教改的路上不断探寻,哪怕是蜿蜒曲折、荆棘丛生,不曾退却。她是谁?全国人大会议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她——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校园安全的责任该如何分担、教师晋职考英语利弊几何,教育财政资金要提高使用效益、教师的绩效工资方案有待完善……3月的北京春风拂面,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又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作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为教育的改革发展建言。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界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刘希娅是怎样的一个人,她走过了怎样的教改路,她如何被国内外众多教育专家熟悉并认同,她何以成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报中的热点人物?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近刘希娅,走进重庆市谢家湾小学。

六年努力,精彩你的一生

“六年影响一生”。进入谢家湾小学,院内一块硕大的三峡石上雕刻的六个大字很是醒目。而这,也正是刘希娅办学理念的精华所在。如今看起来很是平常的这一提法,却凝聚着刘希娅对于教育的深思与熟虑,源于刘希娅对教育改革的思考与担当。

漫步校园,抬眼望去,学校操场对面高高耸立的学生笑脸墙引人注目。在一张张学生笑脸的装点之下,校园显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这是一面动态的笑脸墙,对于学生来说,只要你努力,只要你追求,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向所有的人展示你的笑容。

走进谢家湾小学的教学楼,楼道内与墙壁上的各种画作,别具特色、很是抢眼。而这些画作的作者,均为谢家湾小学的学生。谢家湾小学用学生稚嫩的作品装点美丽校园,在带给人们美丽享受的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自信心,彰显了素质教育的魅力。

阳光、快乐、和谐……在这里,干部、教师、员工倾心交流,教师、学生、家长坦诚相待,孩子们率真活泼、锐意进取。在与学校师生的座谈中,记者深深感受到这一点。而在与刘校长的交流中,记者看到的是一位果敢睿智、淡定平和,对教育有着独到见解的教育改革领路人。

“教育即影响,六年影响一生”。刘希娅认为,中小学校长要实现教育理想,仅仅关注教育科研是不够的,必须在哲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不断学习、探索、实践。2004年,刘希娅校长在学校提出“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倡导“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学校文化,力求学生“天天快乐,健康飞翔”。

在刘希娅看来: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学生的可能是有利于终身发展成长的积极影响,也有可能是消极影响。曾经有人质疑:对于孩子来说,六年影响一生,也会有不好的影响,办学理念应改为“六年成就一生”。刘希娅认为,教育不能太功利,正因为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才要挖掘那些对孩子有利的因素,警惕并杜绝那些不良因素对孩子的影响。

为了学生,路再难也要走

“谢家湾小学课改,一次艰难的探索”。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此为题,对重庆市谢家湾小学的教改进行了报道。此前,央视新闻直播间及国内多家媒体也对谢家湾小学的教改进行了报道。近年,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北京、天津、山东等地教育同仁多次到该校考察学习。学校成为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和多个市区县的教师培训基地。

谢家湾小学何以受到如此关注?2004年,刘希娅来到谢家湾小学。抓住课程改革这一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她提出了围绕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与素养,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尝试国家课程的破与立,进行地方课程的增与减,构建“小梅花”校本课程体系,刘希娅在教改路上前行。

2004年至2006年,学校确定了让每一个孩子按照自己的优势去发展的培养目标,明确了课改思路。2007年至2009年,学校建构了学科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三类一体的课程体系,将学科课程由原有的十余门整合为5门。2010年至2014年,学校教改全面实施,“小梅花”课程体系不断细化,学校课程中心与社团中心相继成立。

不仅要对课程进行设计,还要得到学生与家长的认同。谢家湾小学教改之路的艰辛,只有参与者才能有深切的体会。2014年年初,教改即将取得重要突破之时,300多位学生家长通过网络、传单、投诉等方式,表示了对课程改革的不理解与不支持。当听说一位音乐老师要来教数学课时,很多学生家长产生了更大的抵触情绪。

刘希娅提出,课程整合要遵循“三不”原则:家长不同意的不推进,教师不情愿的不推进,学校评估认为不适合的不推进。“为了学生的发展,路再难也要走。”刘希娅反复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并在多种场合表示:课程改革就是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改革不会以牺牲孩子的利益为代价,保证教学质量是改革的前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在一次整合的数学与实践课上学了分米、厘米的概念,老师立即布置学生用所学知识丈量尺寸、制作旗袍。那节课,孩子们上得特别认真,从头至尾乐在其中,一点儿都不觉得累,类似这样的学科整合,学生掌握知识会难吗?”为了让家长理解并接受学校的改革,刘希娅以数学与综合实践课程的整合为例,向学生家长做了详细介绍,并得到了家长的认同。

素质与考试,可以正相关

如今,在谢家湾小学学生的课程表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思想品德、美术学科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语文漫道、数学乐园、英语交流、艺术生活、体育世界、科学探秘和品性修养(6+1)的整合课程。这就是被称为“小梅花”的系列课程,它的设计者是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

>>刘希娅校长倾听孩子们对课程整合的建议

变化的不只是课程表,还有时间。这五类课程,全在上午教学;下午,全校学生自选参加烹饪、剪纸、二胡、跆拳道、拉丁舞、航模等社团活动。孩子们在音乐教室里学习古诗词,进入厨房般的教室学习烹饪,即便放学时间到了孩子们都不愿意回家。

国家课程规范化,教师拒绝占时上课、违规补课,学校各个学科均衡地受到重视;地方课程本土化,结合重庆市特点学校开设了“生活礼仪”“巴渝风”“军营生活”“红色经典”等本土化课程;校本课程多样化,以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为目标,学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吸引学生家长与社会各界人士走进课堂。

新的课改实施之后,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与考试成绩?学生的成绩与分数始终是家长关注的焦点。要打消家长的顾虑,最好的办法就是请家长们来试课。经过一段时间的沟通,学校邀请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上课。几次交流和体验之后,不少家长意识到课程整合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部分家长还主动要求成为学校社团活动的志愿者。

在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谢家湾小学将学生每天一节的课外活动整合为每周四下午的半日活动。学校设立了百余个面向学生的专业小组和兴趣小组,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绘画、歌舞、制作,多种活动延伸并丰富了学生的教育与活动。如同将少年宫搬进了校园,孩子们乐在其中、学有所长。

学校先后设立了书法、语言、陶艺、街舞、舞蹈、声乐等各具特色的社团,除了本校教师外,学校还邀请了巴蜀笑星吴文、重庆市音乐家协会潘裕礼等社会名人参与学校社团的授课,就连街边艺人也成了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半日活动课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校园内特色鲜明的人文环境成为无形的教育空间,彰显着教育功能。

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改革经历了十月怀胎般的探索实践,在全面推开时又经历了一朝分娩的剧痛。最终,在刘校长一班人的不懈坚持与努力下,学校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多方面的认同。如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田慧生院长所评价: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整合把握了课程改革的大趋势,走在了教育改革的最前沿,经验值得肯定。

人才培养,不仅在讲台上

“讲台无边界,校园即课堂”。在刘希娅看来,校园中,凡是有孩子的地方,就应该有教育因素的存在。学校教育,应体现在学生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伴随学生左右。为了让学生时时刻刻受到正面教育的影响,学校从学生发展需要的视角构建课程体系,将课程改革视为促进师生发展的新平台与大载体。

一次,刘希娅在走廊上看到一个孩子很开心,便问:“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孩子笑着说:“今天我过生日。”“不好意思,校长没带礼物,能让我抱一抱你吗?”听到刘希娅如此说,孩子开心地拥入了校长的怀抱。此时,其他的孩子也都跑了过来,拥入了刘校长的怀抱。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成为谢家湾小学教师的共识。

“为什么学校的领导、教师都要等着孩子们主动问候呢?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成年人可以率先向孩子们问好”。刘希娅认为,提倡尊重应从学校的领导、教师自身做起,从问好这样的身边小事起步。于是,谢家湾小学有了一项硬性的规定:学校的教师与干部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见学生,都要首先向孩子们问好。

“学校利用每一项活动的契机,为孩子们提供成长的舞台”。刘希娅表示,在学校,每一次开学典礼,每一次重要活动,学校都会向学生们提出表现与进步的要求,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与成长,更加积极主动、乐观向上、快乐愉悦。同时,学校希望通过“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的育人格局,真正激发师生的潜能,形成教育管理的合力。

谢家湾小学刘希娅校长主编的涵盖小学所有学科的62本“小梅花”课程系列丛书,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并作为教学辅助用书投入使用。谢家湾小学取消了统一的上下课铃声,取消了全校统一步调的大课间活动,新的课程设置、新的辅助教材、新的作息时间,优化了校园生活状态,师生们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今的谢家湾小学,学生品格、智力、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学校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可喜成果。一路走来,刘希娅的教育思想不断地通过各种载体、策略、路径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直达每个教职员工的心灵深处,并逐渐成为谢家湾小学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骨。

要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加强学生营养午餐的监管和资金投入,建立校园安全责任分担机制……自2013年当选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刘希娅关于教育改革的思考不曾停歇,从谢家湾小学的课程改革,到重庆市的教育变迁,到全国的基础教育变革,她积极地建言献策。她履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追逐着教育改革的梦想,在促进中国教育改革的征途上前行。

采访后记

来到谢家湾小学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刘希娅校长与学生的那份特殊情感。孩子们看到刘希娅校长,会远远地奔跑过来,开心地喊着:刘校长好!孩子们把她当成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刘希娅也懂孩子们的心,她知道孩子喜欢怎样的校园生活,她能真心实意地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办学。

作为一名基层的小学校长,刘希娅的责任与担当意识令人敬佩。她把自己的工作、学校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联系在一起。她不但自己勇于实践,还毫无保留地与教育同行分享宝贵经验,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

看到刘校长沉心静气地带领学校的教师们认真做研究,看到她与各个学科的教师求同存异搞改革,很是折服于她极强的课程领导能力。也许正因如此,谢家湾小学的教师们在专业上对她很是信赖,谢家湾小学在改革中有了骄人的成绩。

刘校长拥有精湛的管理艺术,她自身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她也具有特别坚定的教育价值取向。正因如此,谢家湾小学有一种特别浓郁的文化氛围,如同磁石一般将数百位老师紧紧吸引,有了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

刘希娅校长是学生喜欢的大朋友,是老师们信赖的专业导师。她博大的教育情怀、深邃的教育思想、高远的格局视野、精湛的管理艺术,成就了她在谢家湾小学课改路上的辉煌与成绩。

猜你喜欢
谢家改革学校
喂,不准偷听我许愿
春 归
看图画 写一写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地下同学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