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7-04-22 05:38杨卫华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7年4期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建设

杨卫华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驻马店市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全面了解全市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在市教体局的支持下,笔者对驻马店市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内容和对象

(一)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信息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建设、人才保障五个方面,从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两个角度较为详细地了解了驻马店市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建设、管理和应用情况,以获得该市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较为全面而具体的情况。

(二)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驻马店市11所中职学校。其中,县属中职学校8所,市内中职学校3所,国家级示范校2所。遴选的11所学校基本上能够代表驻马店市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调查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个别问题进行访谈,以深入掌握相关情况。调查对象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个人,对学校管理人员的调查使用《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现状调研表》,对教师的调查采用自制问卷。为验证和互补调查结果,调查分别从管理者和使用者两个角度进行。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0份,收回有效问卷391份,有效回收率达90.9%。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信息化环境建设

调查中我们发现,抽样学校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将之作为“一把手工程”,均设立有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也较为完善。近五年来,在职业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年均投入上,27.3%的学校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45.5%的学校在20至50万元之间,27.3%的学校低于10万元。结果显示,被调查学校每年均有固定的信息化建设维护费用,但投入差距较大。其中,国家级示范校制订有明确的信息化发展规划,且投入明显高于非示范校。被调查学校均制订有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校园网信息发布规定、多媒体设备管理办法、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规定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

1.校园网络普及度高,满足办公与教学需求

被调查学校均建设有校园网络,这些学校中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在100M以上的占45.5%,网络出口总带宽达到50M的占27.3%,其他均为20M。校内无线校园网连接方式均为光纤,核心交换机采用千兆,已达到百兆到桌面,但大部分学校还没有配备认证计费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学校网络建设的立足点仍是满足基本的校内办公和课堂教学需求,对学生课外网络使用需求缺乏支持。

2.数据中心建设满足需要,重视网络安全

数据中心服务器全部采用WindowsX86服务器(服务器存储容量通常为200T,采取磁盘阵列方式),数量均不超过3台,操作系统全部使用Windows。36.4%的学校自己管理、维护数据中心,其他则是将数据中心托管到运营商机房。结果显示,中职学校数据中心的网络安全措施都较为完善,全部安装有安防监控设备和防火墙等网络防病毒系统、流量监控系统、网页内容过滤和垃圾邮件过滤等信息过滤系统。

3.信息化设备拥有率高,仿真实训系统缺乏

被调查学校均建有计算机机房供教学使用,其中45.5%的学校的电脑数量与学生人数数量比达到1∶5,仅有2所学校的数量比低于1∶10。63.6%的学校配备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达100%,其他学校均高于50%。其中,有4所学校配备有仿真实训系统,但它们配备的仿真实训系统主要用于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和电子类专业教学,功能有限,使用较少。

(三)数字资源建设

1.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与应用水平低

45.5%的学校建有图书馆,其他均为图书室,为师生提供纸质报刊借阅服务。被调查学校中没有学校接入知网、万方和维普等网络资源数据库,无法提供电子期刊在线检索、下载服务。

2.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有待加强

被调查学校均没有为教师提供教学专用资源编辑软件,大部分教师常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只有计算机专业教师才有机会使用Flash等动画软件制作课件。被调查学校均建有教学资源库,来源有二:一是购买的商品化教育资源,二是本校教师提供的校本资源。对于教学资源库,83.6%的教师认为其可用性差,内容陈旧,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使用率不高。调查中,仅18.2%的学校制订有统一的教学资源制作规范,数字化教学资源标准有待统一、完善。

(四)应用建设服务

1.信息化基础应用较好

这11所中职学校均已建立了校园门户网站,网站建设均委托软件公司定制,对内对外能够提供基本信息展示、公告通知发布、新闻报道和公共文件下载等服务。其中,除1所学校的网站主页打不开,2所学校的网站信息较少且长时间无更新外,其他学校的门户网站均能正常访问,主体功能较齐全,信息更新及时。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目前没有学校建有校园一卡通系统,但3所学校近三年内有建设计划。

2.教学与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调查中我们发现,72.7%的学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占课程总数量的60%以上,学校教师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PPT课件和视频辅助。36.4%的学校建有全校范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但实用性较低。81.8%的學校没有教学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实习实训信息化管理系统,管理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由于被调查学校普遍没有建立统一的网络教学支持服务平台,教师无法基于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值得注意的是,93.3%的教师认为学校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人才保障

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均成立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且有技术人员具体负责,技术人员由信息技术课教师兼任。93.2%的教师有过参加校内外组织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经历,60%的教师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通过网络获取教学教研所需资料,80%的专任教师能熟练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大部分教师能够使用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进一步调查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并将信息技术课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列入教学计划。

四、调查结论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被调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每年均有资金投入,设置有专门机构负责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较为完善。校园网络普及程度高,有线和无线网络已基本覆盖教学和工作场所,带宽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和办公需要。学校普遍重视网络安全,数据中心全部安装有安防监控设备、防火墙、网络防病毒系统。学校均建有学生用计算机机房,计算机数量能够完全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室占教室总数比例高,基本上实现了班班通。

(二)区域内信息化建设校际发展不平衡

调查发现,国家级示范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优于非示范校。原因有二:一是投入资金不同,二是信息化建设是国家级示范校的建设任务之一。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年均投入上,学校间资金投入不均衡、差异较大。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方面,也体现在数字资源建设和信息化应用方面。其中,示范校要明显高于其他学校,市属学校优于县属学校。

(三)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短板

数字化资源是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的重要支撑条件,中职教师教研的需求强烈,大多数教师希望能够访问期刊论文数字化资源库。但目前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还没有引起重视,中职学校普遍没有购买知网、万方和维普数字化资源库。绝大多数学校没有统一的教学资源制作标准规范。

(四)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明显

教师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提升和深度融合。“十二五”以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开展校内外培训,提升全市教师信息素养。目前,大多数教师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并通过网络获取所需资料,能熟练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但大部分教师还无法进一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缺乏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能力。

(五)教学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强

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但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应用的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学校普遍没有建立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虽然部分学校有办公自动化系统,但并没有真正推广应用。除了教育管理部门强制要求的学籍管理系统、学生资助系统,大多数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实习实训系统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仍处于初级水平。从整体上看,中职教育信息化的应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仍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

五、加强中职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整体规划,有序实施

建立健全促进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形成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环境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本市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要求,教育管理部门组织专家为实现教育信息化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并出台校园信息化環境建设标准、规范。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对学校的建设方案进行审核,避免盲目建设。为学校提供系列化、层次化、实用化的切合教学实际要求的教育信息化专业应用服务与指导。

(二)增加投入,重视资源

从调查结果来看,本市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少、投入规模小,特别是没有政府项目支持的学校,缺乏持续资金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中职学校根据技术与应用发展持续投入、更新。另外,加强中职学校高质量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提高其可用性和易用性迫在眉睫。中职学校可采取购买、收集、改造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建立高质量的数字化资源库(包括课件库、素材库、试卷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等)。

(三)探索创新,应用为先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基础建设与创新应用应同步进行。创新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上,也体现在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的创新上。在“互联网+”时代,经过信息化教学设计,制作教学微视频,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推进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是目前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任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推动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化,构建师生网络教学交流平台的建设,提高教育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师开发创新、灵活应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积极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以校园网为载体,实现学校之间、学校和学生家庭之间联网,加强校与校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

(四)加强培训,提升师能

教育信息化,教师是重要因素。在教师培训方面,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将教师由“演员”变成“导演”,使其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研究者。鼓励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重点强化自身微课程制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教学能力。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使其成为媒体演示工具、教学情境的创设工具、学生认知的构建工具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工具,在应用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将成为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的最终落实要依靠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的持续努力,信息化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充分显现,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将体会到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责编 黄紫鹃)

猜你喜欢
中职信息化建设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寒露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