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辉
【摘要】英语课程是在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以及理化研究等专业开设的一门语言课程。高校英语课程的最大优势在于巩固学生已有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文在阐述高校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发展问题概况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目标问题的发展方向和改革策略,对研究高校英语课程的教学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校英语;现状和目标;课程教学与发展;策略研究
一、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方法的发展现状
英语课程是目前在我国各大高等教育院校中广泛开展的一门专业必修型课程,英语课程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高校专业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高校在英语课程的教学和目标发展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高校师资力量薄弱,专业理论水平提升缓慢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專业的英语师资力量薄弱,这是我国高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英语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英语专业教师数量少且身兼数职、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位英语教师往往要承担数个专业的教学工作,导致了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在技能专业性和理论水平上升方面略有缓慢,这也是目前许多高校在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理念方面的发展瓶颈。同时,高校的英语教师工资待遇以及高校在教师职称评定和岗位晋升体系方面的漏洞管理影响了高校师资力量的建设,是许多高校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高校专业英语在教学内容和模式上枯燥单一
当前,在我国大部分的高校中,许多英语教师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他们的学生时代,接触到的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呈现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式的全盘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单一化、定向化的课堂模式。教学模式仍然局限于教师的“满堂灌”形式,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并没有真正完全落到实处。这些固定化了的教学模型,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这种拘泥于教学行为的延续,极大地限制了高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目前摆在高校专业英语教师眼前的重要任务和首要目标,就是要不断地突破传统的固定化了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行为。
(三)、高校专业英语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不合理
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办学理念都有待提高。高校的英语教育理念陈旧,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仍然将培养学生目标定位在就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忽略了学生艺术审美和理论修养方面的发展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求。同时,高校生源参差不齐,生源结构的不合理,也导致了部分高校在外语课程设置方面,英语课程所占比例或大或小,有的注重基础性课程,有的却忽视了基础性课程。因此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理念以及在英语课程结构设置方面需要改进提高和完善。
二、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目标的改革策略
(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建立建立教师管理和评价体制
高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师课程安排、职工待遇、福利补贴、职称晋升、理论学习、专业技能等综合方面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合理安排高校教师的授课时间和授课内容,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管理体制,并严格执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热情。同时,聘请专业教授进行理论课程的交流,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高校应提供给广大英语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增强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水平。只有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高校各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水平才有可能不断进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发展。
(二)、合理改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设置
对高校英语课程结构以及教学模式的改善和突破,是我国高校英语教师提高专业化水平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应该适应学生对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合理、科学的改善课程结构设置,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能、校园网络化教学模式、英语教学学习软件等多种教学方式和技能。改变单一的课程教学结构,根据教学计划妥善安排英语课程在外语课程中的设置比例以及英语教师每周的教学课时。明确各专业的英语教师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应适应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要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专业设置改革,与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数字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办学理念,改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高校在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方面应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和实践沟通能力,更要注意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其专业理论水平,而不是只是为了应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教学。只有重视学生的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英语教师要改(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案,突破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实践沟通能力。在学生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水平的培养方面,教师除了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理论学习,学校也应该聘请客座教授或者是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进行授课讲解。同时高校要加强与国外各高校的合作,增强办学能力,加强与外企的合作交流,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三、探析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目标问题的现实意义
探析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发展现状与目标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有利于增强高校的办学能力,提高高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升英语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修养水平,同时在培养学生发展创造能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课程理论水平。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旨侧重于综合运用能力。而且,在当今世界激烈的人才竞争压力下,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探析高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高校英语课程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技能和水平,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实践发展能力。培养全面的综合人文素养人才已经成为高校专业英语发展的重要教学理念。高校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深化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和设置,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仇继锋;浅谈高校美术类专业英语听说教学现状及解决途径[J];考试(教研版);2012年01期.
[2]刘琳;浅谈高校英语教学现状与提升途径分析[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4年第05期.
[3]周慧;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04期.
[4]赵文敏;浅谈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