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

2017-04-19 10:27卢明锋
魅力中国 2016年21期
关键词:写作水平教学应用初中语文

卢明锋

摘 要: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写作一直是学生头疼的一件事情,不仅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技术不够娴熟,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一个充足的写作素材可供参考。其实写作是一件十分需要学生思维创造性和精神脑力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精神,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实践教学课堂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很多学生在之前的学习阶段就表现出了卓越的写作能力,教师只需要在初中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的进行积极引导,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文语感都会有大幅度的提升。从而在写作学习过程中可以建造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做一定的学习调整,完善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深入贯彻一定的教学理念,锻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理念,推动综合学习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 教学应用

从现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主要情况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写作学习时很多时候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导致自己的学习情感流失,学习结构没有一个较为科学合理的建造。长期导致的主要学习问题就是学生没有一个完整的写作体系,写作中的语言十分的苍白匮乏,材料如同流水般的进行叙述,没有一个良好的写作角度进行深入的写作表达。教师应该针对学生这种写作思想较肤浅的学习问题开展一定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引导,扩展学生的写作学习视野,让学生理清自己的写作思路,寻找一种较为新颖的写作立意角度,从而显著提升文章结构和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性,达到高效写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1、营造乐写氛围

比如,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在这学期以“回家路上”为话题来进行写作,让学生将自己在回家路上遇到的人和事记录下来,并不要求学生教作文的时间,只是在每个月的时候进行一次微作文评比,在评比中学生将自己的写作心得表达出来,也可以给别的同学提供借鉴。这样学生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写作,每天回家的路上会对周围的人、事、物来进行观察,然后回家以后记录下来。在评比的时候就发现学生对生活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将一些原来没有发现的变化都的记录了下来。比如一个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记录了自己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经过第二个路口的时候就会看到的一个老人在晒太阳,慢慢熟悉了還会和老人聊两句,但是有一天回家没有看到老人,学生突然就觉得很想念这个老人,然后在写作过程中就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记录了下来,想着老人可能是去看儿子了,或者是旅游了,或者是搬走了。过了几天学生了解老人是生病去世了。学生然后就在写作中表达了对老人的四年。这些写作的内容是学生平时在学校中很难发现的,而让学生对生活观察以后,记录自己的微感受,这样文章就变得生动起来。

2、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素料

善于观察生活,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品味生活以及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水平,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独特的、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在感悟中去发现美,进而去表现美,让作文回归生活,让个性回归作文。

3、写作与阅读进行结合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写作教学时,可以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使两种教学形式同时进行,以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以写作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互动,从而使二者能够相互补充、相互激发,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综合素养。写作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提高的,它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练习和积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一切可以进行语文写作练习的机会,逐步地进行语言词汇和表达方式方面的学习和知识储备。

4、模仿与创造

局部训练要遵循先易后难、由小到大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易于入手;模仿则应着重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有了内容,怎样把它表现出来,这对初中生而言仍是一件难事。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范文,让学生先仿写,进行“比葫芦画瓢”式的练习,是符合读写迁移的规律的,也是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这也好比幼儿学说话,只有先学别人说,逐步积累后就渐渐会用学来的话自己说!

如教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学生对百草园的描写十分感兴趣,我就依据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做“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片段描写训练,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学生对此训练兴致很浓。有的描写小桥流水,有的描写小学校园,有的介绍老家的一片果园,有的介绍自己的书房。这些作文写得具体、活泼而且充满趣味。有些同学做了局部模仿之后,意犹未尽,又写了自己儿时的乐园,童年的趣事等。学生谢飞,以《钓鱼》为题,写自己第一次跟父亲去水库钓鱼的情景,写得活泼、动人,富于生活的情趣。明显看出,文章已经从单纯的模仿,走向了创造。

5、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真正决定学生写作能力的核心是学生的素材积累。没有素材积累的写作,就是无源之水,脑中空空,无从下笔。于是有的学生为完成作文任务,凭空编造,脱离生活。背离了作文要有真情实感的要求,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不是假话不会说”的坏文风。只重写作过程,忽视素材积累,是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中的一大误区。

课堂是学生的主要活动空间,他们的见闻和情感体验不足,因而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是教师的一大任务。“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想要文思泉涌,就要深凿生活之泉。通过观察、阅读和各种活动丰富生活经验积累素材,是常用且实用的办法。

首先,指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观察,使学生积累第一手资料。“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感受生活,只有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人,才能写出好作文。同时通过阅读,帮助学生积累写作材料。书籍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贮存着人类宝贵的人生经验。

总结

每个学生在进行写作学习时都会按照教师的课堂引导做一定的学习感悟,不同学习层次和学生在课堂中收获的学习心得也是各有千秋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写作教学这一个可贵的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在实践课堂学习过程中最大限度的提升自己的综合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陆丰.关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1,(01)

[2]袁中学.关于初中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8)

猜你喜欢
写作水平教学应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满腹狐疑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展示成果 激发写作欲望 提高写作水平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