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果宏 赵迎超
(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西安 710100)
四臂螺旋天线由于易加工、良好的宽频带、宽波束特性,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广泛应用于卫星通讯、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它无线通讯系统中。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由C.C.Kilgus首先提出和进行分析的[1],通过优化设计可以产生一个良好的圆极化、宽波束方向图,实现半空域球面覆盖。
本文设计了一种宽带、宽波束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并采用HFSS进行仿真计算,阻抗带宽大于50%,波束宽度大于150°。
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由四根螺旋臂组成,每根螺旋臂的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的整数倍(Mλ/4,M为整数),当M为奇数时,非馈电端开路;当M为偶数时,非馈电端短路。四根螺旋臂馈电电流相等,相位依次为0°、90°、180°和270°,用来实现良好的圆极化轴比,天线的结构参数可表示为:
(1)
为了实现轴向辐射宽波束,螺旋直径取为D=0.2λ,轴向长度取为Lax=0.7λ,螺旋圈数取为N=1.5,由式(1)计算得到螺旋臂长度为Lele=1.25λ,为四分之一波长的奇数倍,馈电点位天螺旋线的下端,螺旋线的上端开路。为了实现左旋圆极化的辐射特性[5],螺旋线的绕向与最大辐射方向成右手关系,馈电端相位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0°,90°,180°,270°。
采用两级微带威尔金森功分器实现螺旋线馈电要求[6],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提高端口隔离,采用在端口之间加隔离电阻的方法。
在HFSS仿真软件中建立天线仿真模型,如图3所示,仿真结果如图4,图5,图6所示。
在上面各图中,图4为天线驻波仿真结果,在整个频带内驻波小于1.4,驻波相对带宽为50%;图5为天线中频方向图仿真结果,主极化波束宽度大于150°,交叉极化大于20dB;图6为天线中频轴比方向图,在±90°范围内,轴比基本上都小于2dB。
本文首先对谐振式四臂螺旋天线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经过仿真计算,设计出了一种宽带宽波束四臂螺旋天线,天线性能优异,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参考文献:
[1]Charles C. Kilgus. Resonnat quadrifilar helic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1969(17): 349-351.
[2]程喆, 李英杰. 四臂螺旋天线研究与设计[J]. 科技视界, 2012, (4): 61-63.
[3]白旭东. 一种新型双频宽波束四臂螺旋天线的设计[J].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2, (1): 81-84.
[4]林昌禄, 聂在平. 天线工程手册[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799~800.
[5]褚庆昕. 具有紧凑馈电网络的宽带四臂螺旋天线[J]. 电子学报, 2013, (4): 722-726.
[6]水孝忠. 一种S波段印刷四臂螺旋天线的分析与设计[J]. 微波学报, 2012, (8): 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