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华
[摘 要]工匠精神的提出,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工匠精神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工匠精神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从构建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使用真实的实训项目、双师及学做合一的教材体系,加强顶岗实习与职业课的训练几个方面来进行,以求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的培养质量,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养途径;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1.122
在2016年“两会”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了“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質、创品牌。”工匠精神的提出,引发社会的强烈反响。一方面体现了高层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表明了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以及工匠精神的缺失,同时也表明了在职业教育中对工匠精神的忽视以及培养过程中对工匠精神培养的欠缺。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构成
所谓工匠精神(Craftsmans Spirit),是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是从业人员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与其人生观和价值观紧密相连,是从业过程中对职业的态度和精神理念[1]。
工匠精神的构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度的敬业意识。无论是过去的木工、石匠还是医师,他们在自己的师徒传承过程中,均具备高度的敬业意识,将这项工作视为养家糊口甚至光耀门庭的终身事业。他们热爱并忠诚于自身的职业,将职业视为事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专注于事业,不投机取巧,不向利益和干扰妥协,也很少中途转换工种,对这门手艺精益求精。
二是深厚的职业素养。对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工匠们怀着敬仰之情,对自己的所从事的工作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技巧,有着全面的理解和掌握。他们具备融类旁通的能力,具备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能力,能够想出办法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比如巧夺天工的赵州桥,均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职业素养。
三是高超的专业技能。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工匠们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在没有大型机械化和电气化生产与加工设备的年代,他们仅凭自己的手工劳作,就能打造出不朽的传世之作,这种作品体现了工匠们高超的专业技能。他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改进技术与工艺,追求极致完美的细节与品质,对产品质量采取严苛的检测标准,反复雕琢产品,不惜一切代价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不达要求绝不交付客户[2]。
四是发展的创新能力。工匠们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本着对手艺和作品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劳动的工具、流程、工艺、选材和作品,他们具备一种创新和改良的冲动和本性。这种随着时代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创新能力,是工匠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
2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实现方式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类型,作为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职业素养的养成,职业技能的获得以及职业发展的延伸。这三个方面,抽取了高职教育最本质的内核,强调突出了职业的特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熏陶、外化与内化,是职业素养的养成方式
职业素养,是在从事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追求,这是高职教育最应追求的价值取向和最重要的培养目标。它的养成,主要是三个步骤,一是熏陶,二是外化,三是内化。
这种熏陶,主要是环境的影响,从学生一进校,他所得到的就是如何成为合格职业人方面的熏陶,包括着装、举止、职业方面的思想意识等,从而为三年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打下基础;外化的作用,体现的是一种教育和引导的力量,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比如课学教学的纪律要求、班会、社团活动等,使一些规范性的职业要求或礼仪,变成学生自身必须遵循的行为习惯;内化,就是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将这些必须具备的职业行为规范和要求,变成学生自身的工作习惯和行为指南。
2.2 模仿、操作和定型,是学生职业技能获得的方式
技能不同于知识,它必须通过亲身的操作才能获得。因此技能的训练,一般要通过三个过程:模仿、操作和定型。模仿,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后,教师即通过一些真实的项目或案例,在自已操作一遍后,给学生以模仿的素材;在此基础上,学生进行具体操作,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对所操作的物体或项目获得自己的认识;经过这些步骤后,学生即可举一反三,将具体的理论与实践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这种技能即可在他的头脑中定型。
2.3 观察、训练和体验,辅助学生职业发展的延伸
高职生从自身发展的角度,并非一定要在原有的岗位干一辈子,有的可以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有的可以向技术或行政主管的岗位发展。笔者在进行一项课题调研时,发现企业用人时,对学生完成本职工作的意志坚定性及与人合作的亲和力方面更为关注。因此职业发展的延伸,立足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着力培养其今后职业的迁移能力,其方式主要是观察,训练和体验。观察就是学生通过了解以前毕业的学长们所从事的岗位,以及职业的发展趋向,给自己提供良好的人生或职业范例;训练就是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团及班集体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得到与人沟通、合作及相处的能力;体验,就是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通过顶岗实习等职业的扮演,获得对职业的认同,提早以职业人的身份进入真实的职业环境中。
3 工匠精神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
工匠精神的欠缺,恰恰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调整提供了外部条件及内在驱动力,将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是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培养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工匠精神渗透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构建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促进职业素养的养成
真实的企业文化环境,一是在心理上促进学生的对自身职业人的身份认同;二是构建工业化的学习场景;三是构建企业化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三个方面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职业人的身份认同:职业的认同感,是高职学生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是要加强的。一是要搞好专业教育,在学生进校时,就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使之明白自己的专业定位与专业面向,明白自己毕业后主要从事什么工作,所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与专业素养,从而使他们从内心树立学好专业和今后從事这个专业的信念。二是已毕业学生的回校教育,通过聘请一些已经毕业了的优秀学生回校,对新生进行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与工作职责教育,从而使这些在校生更明白今后的就业面向及工作职业,也会使这些在校生明白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三是安排专业顶岗实习,通过在企业现场的顶岗,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里得到真实的职业锻炼,使他们进一步熟悉将来的工作环境,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融入将来的工作中去。
工业化的学习场景:这要求高职院校的实训场地布局,完全参照真实企业的工业化的布局进行设计。一是教室的布局,要求能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具备理实一体的布局,教室前半部分上课,后半部分可进行实训;二是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应完全按企业的完整的生产流程进行设计和布局。设备的摆放与产品的生产流程,要全部与企业的真实生产流水线布局吻合;三是校园的布局,要引入企业文化,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使学生虽是身在学校,但更具身在企业的感觉。
企业化的生活环境:在学生宿舍引入6S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训课时,如电类及机加工一类的课程,要进行班前安全讲话;在着装上,实训课一律着正式的工装进行实训。
3.2 使用真实的实训项目,使用双师及学做合一的教材体系,培养职业技能
真实综合的实训项目:对高职学生的技能训练,真实综合的实训项目是前提,教师在组织实训项目时,一定要从企业的真实案例,将所教学的知识重点放进这些案例中。通过真实综合的实训项目,将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融入案例中。
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是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必要条件。双师素质教师既具有理论知识功底,又具有在企业的工作经验,能对学生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培养。
学做合一的教材体系:开发学做合一的教材休系,借鉴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体系来开发教材,按照工作过程、依据技术难度、成体系地进行开发。比如在开发“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加工”这门课时,一就按照对机械加工由易到难的程序进行安排,在章节上依次为“外圆柱面、阶台的数控车削加工”“ 锥面、成形面的数控车削加工”“ 沟槽、螺纹的数控车削加工”“ 内轮廓的数控车削加工”“ 异形面的数控车削加工”这五个单元来进行学习;二是在课程体系上进行重构,可以按照德国模式,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和“拓展学习领域”。也可按照英国BTEC模式,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来进行课程开发。BETC的学习单元分为两类:职业单元和核心技能单元。职业单元又分为三种:必修单元、选修单元和补充单元。核心技能单元也分为两种:必修(包括交流、数字应用和信息技术应用)和选修(包括与人合作、改进自己的学习和和成绩、解决问题)[3]。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能再是传授式的教学,而应采取案例式、项目式、工作室式、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在知识的传授上把握“适度”“够用”,在技能的传授上把握技巧的训练。
3.3 加强顶岗实习与职业课的训练,促使职业发展的延伸
顶岗实习是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与职业技能训练的最好方式,通过顶岗实习,能让学生快速地对职业素质进行运用,包括职业人的心态树立、与人相处的能力、遵守纪律的能力、了解企业运营管理的能力等。这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非正式亮相,对于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力起到重要作用。职业课的训练,能使学生在课堂的环境中,获得对职业角色的认同,加强训练的同时,能理论化地使学生获得对职业的认同。
开发职业训练课,如形体课、艺体课、演讲沟通课、通过学术讲座或选修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2]胡建雄.试论当代中国“工匠精神” 及其培育路径[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8(2).
[3]松涛,蒋洪甫.英国BTEC课程模式的内容及其实施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