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连芬
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角色的变迁,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关系正在建立,对教师的课堂语言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上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里的教师少讲,强调的是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一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个体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二是能营造师生间和谐对话、学生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三是能推进学生学习活动进程的展开,开启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四是能激起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快乐。
一、巧妙的导语引人入胜
导课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为全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能由此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把课的进展不断推向高潮,产生良好、积极的“连锁反应”。“导课无定法,妙在巧导中”,教师对每堂课的开场白应该认真仔细推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巧妙地将学生引入学习的“天堂”。一节成功的好课,是从新课开始的。研究表明,如果在新课开始时,就能以有效的方法,唤起学生注意,安定学生情绪,激起学生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课堂学习,那么整个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如果教师的开场白简洁生动,富有艺术性和启发性,引人入胜,就能很快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学习意境。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有不少课文,题目对课文内容和思路进行了暗示,这类课文,新课导入可引导分析课题,揣摩内容和思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如,《草船借箭》这样导入: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学生读题)谁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草船去向别人借箭。
师:哟,草船真神奇啊,它竟然能向别人借箭呢?
生:不是,用草船向别人借箭。
师:对了,由课题你想想课文可能写些什么呢?
生:课文可能写谁借箭,为什么借箭,如何借箭,结果怎样。
师:是啊,谁用草船借箭呢?向谁借箭呢?为什么要借箭呢?是怎样借箭的呢?结果怎样呢?这是我们阅读这篇课文需要搞清楚的问题。
这样根据课文题目引导设问,教者适当提取梳理,使阅读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确定了课堂学习的方向。
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看是否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否给学生明确的导读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使学生如同忽然咬了辣椒,全身心为之一震而被吸引住,引发想听、想学、想探究的念头,这样教学就踏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适时的引语推波助澜
一篇篇课文是有情有境、有血有肉的,教师的教学就要披文入境,披文以入情。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限于知识水平,往往容易停留在感受、感知的层面上,感受混沌的浮浅。这时,教师可以在学生的感受与顿悟之间,巧妙运用搭桥性的语言,在层层引导中强化感受。
如,研读《慈母情深》中的“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一句。先出示这句话,让学生一起读——
师: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什么感觉?把你的感觉放到朗读中去。
生再读——
师:你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
师:当这种声音传入你耳 ,什么感觉?
师:你想待在那样的环境中吗?
师:这震耳欲聋的声音只是响了一会儿吗?马上消失了吗?立刻停止了吗?在课文中找依据。
师:你们说到了,听到噪声烦,想逃,而母亲却要在那样的的环境中工作。齐读——
师:昨天的母亲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明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春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秋天的母亲将要在怎样的环境中工作?(生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读——
师:我第一次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假如是你,你看到母亲这样工作,有什么样的感受?
通过这样剥笋式的层层引入,学生心中的慈母形象越来越高大,对慈母的深情越来越深厚。
三、巧妙的问语激发想象
在新课程标准下,在开放互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往往会萌发许多奇思妙想,或提出这样那样的质疑,其中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只要教师引导,追问得巧,往往可以成為宝贵的教学资源,开启学生的想象。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一位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有个问题,我不明白,鲤鱼阿姨、乌龟阿姨为什么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害得小蝌蚪不停地寻找妈妈呢?”学生的发问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这时教师以一句“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后再讨论”将问题压下去,势必会扼杀学生的好奇性和探究欲;如果顺着学生的意愿去探究“为什么”,结果只能引领学生钻进“死胡同”。于是那教师顺着学生的问题,巧妙地话锋一转,追问:“如果把青蛙妈妈的样子说清楚,你有什么好办法呢?”把学生引导到阅读课文,寻求答案上,运用换位的方法,鼓动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也当一当乌龟、鲤鱼阿姨,试着向同桌介绍青蛙妈妈的外貌特征。由于教师的巧问,使学生学习兴趣更浓,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
四、入木三分的概括提炼升华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零散的,不集中的,这需要教师用凝炼的、富有激情的语言总结归纳课文内容,提炼升华文章内涵。为了让课堂内容上下衔接自然,不露痕迹,思维流畅,教师还要注意在学习课文中恰当地使用过渡语与总结语。如,《飞夺泸定桥》一文,教师引导学生读悟1-3自然段后的导读小结:同学们,一场生与死的战斗马上就要展开,一场血与火的考验就摆在战士们面前。抢在前面,这是红四团生死存亡的选择!抢在前面,这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关键;抢在前面,这更会是整个中华民族抗日救国的沉重砝码!同学们,此刻你的心中感受到了什么?让我们一齐来读1-3节,把你的这种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教师通过这样的过渡与小结语,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他们读懂了抢在敌人前面的重要性,读出了对红军战土命运的关注,读出了红军战士英勇无畏、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充满关爱的评语增强自信
课堂中,教师一句简单的“你真棒”,会使学生信心大增,特别是那些自信心缺乏的学生。又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及烦燥情绪只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倘能亲切和蔼地对学生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然后对全体学生提醒说:“大家也好好想想,其实这个问题倘从XX角度考虑很简单嘛!”这时,那位同学往往会成为第一个抢答者,其他学生也会纷纷踊跃思考。这种“评语”既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又鼓励了群体,也促进了课堂提问的尽快解答。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像温暖的春风、似涓涓的细流融入学生的心田,当学生被鼓舞时,他们会学得更好。北京特级教师王文丽在给三年级的孩子上《锡林郭勒草原》时,刚开课不久,王老师叫学生读课文,如果对哪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学生读后纷纷举手。王老师走到一位低着头、未举手的女生前轻声地问道:“你为什么不举手?”小姑娘说:“我有点紧张。”“读书就不紧张了,能试一试吗?”小女孩望着老师不吱声。王老师扶着她的肩膀,轻声地说道:“我给你起个头,能读吗?”小女孩说:“能。”于是王老师起了头,小女孩开始小声地读,后来越读声音越大,越读越流利。待她顺利地读完后,王老师问她:“你现在还紧张吗?”小女孩答道:“不紧张了。”王老师又问:“你知道你在多少人面前读书吗?”“不知道。”“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你在四千多人面前读书,多不简单啊,回去告诉你爸妈,你敢当着四千多人的面读书。多么了不起,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小女孩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了笑容。
由此可见,教师亲切的语言,和蔼的目光,温暖的抚摸,热情的期待,这些有声和无声的激励语言,可以使学生身心愉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畅所欲言,使学习变成一件充满快乐、富有成就感的趣味性活动,也使课堂教学更加契合《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总之,教学是艺术,教师的课堂语言也是艺术。教师在课堂中如果能适时、巧妙、充满关心地与学生对话,合理地发挥自己的语言魅力,用充满激情、诗一般的教学语言渲染课堂,感染学生,学生的语文核心能力就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语文课堂就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