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桂荣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写作资源是最好的素材,在教学中,研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研究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使学习者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规范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文本 阅读 写作
我一直希望有一本系统的作文训练书籍,它包含了从六年级到九年级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这样也可以提前做好计划,免得到时候随便抓一个题目就写,自己都感觉对不起学生。但静下心来想想,谁也不会帮助你,只有自己解决。让课文教学与作文训练比翼齐飞,对于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所以,要以課文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课文的教学中,进一步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通过课文与作文的整合让学困生喜读爱写,这是我要研究的内容。在学习课文时,将作文相关知识及鉴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自己在作文实践中对于内容、结构、感情的理解和运用,使课文的学习更得心应手。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渗透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的标题,让他们学会拟个漂亮的标题;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的开头,让学生把作文开头写得更有特色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结尾,让学生习作的结尾更加亮丽……一路实践下来,发现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对写作的基本方法、技巧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也印证了: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话。
我在操作中借鉴已有的经验并加入自己的东西,具体做
法如下:
一、研读文本,渗透写作知识
每次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都先从标题入手,与学生一起揣摩课文题目特点,揣摩结尾的方法、揣摩课文语言特色、揣摩课文构思,在揣摩中学习、感悟。并试着让学生在写作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绝不放过一个可训练的机会。
二、设计随机习作的训练方式
学生课堂随机作文容易得到书上原句的启发和引导,稍微用点脑子的学生,他会照葫芦画瓢,也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佳句。这种训练耗时短,写作容易,只要教师批改及时,学生的成就感是极易得到满足的。
1.模仿式
A、局部模仿式。就是仿照课文某一个方面来写,或者练写一件事,一个场面,一处景物,一个人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如《安塞腰鼓》一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的、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不仅交错出现,而且一连许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连用三个排比段落,犹如江河一泄千里不可遏止。许多排比,对仗工整,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段,气势昂扬;还有的排比层层递进,如“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山倒海般让人透不过气来。设计排比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去感悟安塞腰鼓那磅礴奇伟的力量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气势,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B、局部模仿式。这种局部模仿,范文较多,要精心选择具有明显特征且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断,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咏雪》中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段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学生会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感悟自己家庭中那些温馨的画面,用动情的语言写下来。读后让人心里暖暖的。
2.想象式
A、续写式。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写,可以进行想象式习作练习。这个训练是学生最喜欢的。
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用想象、夸张和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续写故事情节:游行大典之后,皇帝回到宫中会发生什么?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阶段,他们喜欢想象,善于想象,敢于想象。通过这样的作文训练,那他们的作文可能就不再会是空洞、言之无物、无病呻吟了。
B、看图说话式。在教材中,很多课文配有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形象教育、激趣诱情、美感熏陶等功能外,还是进行随机习作的极好素材。例如《论语》十二章一文有一副孔子雕像,《皇帝的新装》一文有一副安徒生铜像,我让学生进行人物外貌的描写,用一到两种修辞,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看看谁的描写更像,课堂上交流修改,效果不错。
3.转换式
A、张冠李戴式。将课文中的有些句子摘录下来,然后加上自己的语言进行重新组合。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写作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又不高,这种办法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学生还可以操作。但是教师要给他们一定方法的指导。移花接木的方法的前提是让学生占有大量的材料。包括优美的词句、创意的结构,新颖的素材等。原则是使用材料要巧妙化用,避免生硬引用,留下粘贴痕迹。这就要求教师训练学生把材料与自己的文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当我们在为找不到写作素材而发愁时,不妨到语文课本中找找,从它的“身上”搜索出能为我所用的材料,从而轻松愉快地写出符合要求的佳作。
积累课本素材,并学会运用课本素材,确实能够给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让他们从素材匮乏、陈旧与不知如何选材的苦恼中摆脱出来,从而使材料缺乏与时间紧迫的矛盾得以有效解决。一句话,读得多不如读的巧,活用课本素材,便是最好的证明。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我觉得,在作文方面,我们缺的不是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缺少发现教材中的可用之处的眼光。“腹有诗书气自华”,只要我们平时引导学生关注语文教材,关注课本,关注生活,定能够博观约取,定能够厚积薄发,定能够笔下生花…
引用或参考文献
《写作与阅读的关系》《语文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等文章,《余映潮老师讲语文》《黄厚江老师讲语文》《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胡明道老师讲语文》等名师系列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