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2017-04-17 02:34刘建清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防御性监区服刑人员

田 皓,刘建清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088)

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田 皓,刘建清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088)

使用Rosenberg自尊量表、社会期望量表(MCSD)、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对120名服刑人员的监区适应性与自尊水平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数据。目的是探讨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与其自尊水平的关系。测试的结果是服刑人员自尊水平与监区适应性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真诚的高自尊组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防御性高自尊组。由此得出结论:低自尊的服刑人员较高自尊的服刑人员更容易适应监狱生活;真诚的高自尊者与防御性高自尊者相比,更容易适应监狱生活。

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自尊;防御性高自尊

一、前言

人类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对新环境的熟悉,以及了解环境对自己的要求,并主动调整身心状态以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工作状态。当一个服刑人员,尤其是初犯的服刑人员,第一次进入监狱这样一个令人畏惧的场所,他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社会和政府需要他尽快地适应监狱生活,减少服刑带来的创伤,并有效地利用监狱这一矫治机构改变自己,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他自身的一些心理特征却阻碍了其适应监狱的进程,从而为管理和矫治带来挑战。

关于服刑人员适应监狱生活的经验性研究起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1966年,Clemmer首次将“监狱化(prisonization)”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监狱的风俗、习惯和特定文化。〔1〕此后,Driacoll设计了一个操作性量表来衡量服刑人员适应监狱生活的好坏程度,即“适应分析评价量表”,主要包括四大因素: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个人因素和行为因素。〔2〕McCorkle&Korn认为持有与普通社会的价值体系相悖价值观的服刑人员较易适应监狱社会。〔3〕Wheeler研究发现新入狱的服刑人员以及快要出狱的服刑人员比较乐于遵从监狱管理人员的命令,故而在“监狱适应”上形成了“U形曲线(U-shaped curve)”。〔4〕

自尊是影响个体适应新环境的重要因素,以往的研究证明自尊通过社交信息加工〔5〕、情绪反应〔6〕、社交行为反应〔7〕三个方面,来影响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并一致证明高自尊者社会适应能力更强。但是,近来关于高自尊异质性的研究对这种结论提出了挑战。以防御性高自尊为例,Mruk发现相比于真正的高自尊者,防御性高自尊者存在一些适应上的困难,比如,不善于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性,在人际关系中也常常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对他人的需要或不足缺乏敏感。〔8〕甚至防御性高自尊者更可能在应激情境中采取攻击性或暴力性反应。〔9〕这种高自尊异质性是否也影响自尊与适应性的关系?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对服刑人员来说要适应的不仅仅是新的社交团体,还包括监狱特殊的生活模式、亚文化特点。特殊的监狱适应性是否同一般的社会适应性拥有同样的模式,是值得探讨的。因此,有必要研究服刑人员监狱适应性与自尊的关系,为监狱制度的改进做出贡献,并且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打下一定基础。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北京某短刑犯监狱男性服刑人员120名,刑期均在2年以下,具体构成如下:年龄:19—25岁35人,26—35岁48人,35—61岁36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49人,初中45人,高中及中专19人,大学及以上7人;婚姻状况:未婚52人,已婚54人,离异及丧偶14人;捕前无业52人,有业68人;犯罪次数:初犯68人,累犯(犯罪次数2次及以上)52人;犯罪类型:寻衅滋事76人,偷盗抢劫22人,毒品犯罪19人,职务犯罪3人。

(二)研究工具

第一,Rosenberg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10〕由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被广泛用来评估一个人对自己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使用广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共10个条目,其中有5个为反向计分的题目,让被试进行自我报告其中的描述是否符合他们自己。分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总分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第二,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由华中师范大学闫林于2013年硕士毕业论文中编写,指导老师贺金波。〔11〕该量表是国内目前唯一测量服刑人员监区适应性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39,结构效度GFI值为0.832)。量表共36个条目,让被试自我报告其中描述是否符合自己平时真实情况。采用5点计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确定;(4)表示不符合;(5)表示很不符合。分数越低,越适应监区文化。

第三,社会期望量表(MCSD)由Crowne和Marlewe于1960年编制〔10〕,被广泛用于评估被试认可需要(need for approval),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共33个条目,33个条目分属于下述两种情况之一:

(1)符合社会期望但很不常见(如:承认错误);(2)不符合社会期望但很常见(如:传闲话)。要求受试对每个条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其中18个条目答“是”得1分,另15个条目答“否”得1分。从而量表得分范围是0—33分,高分表示较强的认可需求。对于防御性高自尊,本文采用使用较多的同时测量个体的整体自尊和社会赞许性来识别两种高自尊。如果二者得分都高,则可识别为防御性高自尊;如果自尊得分高而社会赞许性得分低则可识别为真诚的高自尊。〔12〕

(三)研究方法

研究以问卷调查方式、采用团体测试的形式分批进行。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使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问卷调查,文盲或半文盲罪犯由主试单独指导进行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率为94.17%。

三、结果

(一)自尊水平与监区适应性的关系

服刑人员自尊水平与监区适应性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见表1。

(二)防御性高自尊与真诚的高自尊者监区适应性的关系

选择Rosenberg自尊量表与社会期望量表得分同在前50%的被试32人,作为“防御性高自尊组”;Rosenberg自尊量表得分在前50%,社会期望量表得分在后50%的被试23人,作为“真正的高自尊组”,对比两组被试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的得分。本研究结果显示,服刑人员中,两组被试适应性得分差异显著(P<0.01),真诚的高自尊组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防御性高自尊组,见表2和表3。

四、讨论

表2

表3

五、不足与展望

刘柳回顾了西方学界半个世纪来的对监狱适应性的研究成果,提出适应监狱生活应该包括两个维度的内容:一个是适应监狱制度环境;另一个是适应服刑人员群体或服刑人员亚文化。〔20〕这两个维度是完全相反的,前者有利于监狱管理,而后者却不利于服刑人员回归正常社会。所以监狱管理者及相关决策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平衡这两种适应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的监狱适应的概念并未严格区分二者,这主要是受到测量工具的限制。监区文化适应性问卷并未采用这样的维度划分,故问卷定义的适应性过低可能导致服刑人员不适应监狱生活,对监狱管理造成困扰;反之,适应性过高即过于适应监区文化,可能会对其回归社会造成阻碍。所以,开发更科学、更全面的监狱适应性问卷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此外,如何应对防御性高自尊的服刑人员,如何能让服刑人员更好地适应监狱生活,也是监狱管理者、决策者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首先是改进监狱管理机制,防御性高自尊者“不善于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局限性……对他人的需要或不足缺乏敏感……更可能在应激情境中采取攻击性或暴力性反应”〔9〕,故这一类型的服刑人员并不适宜安排在同一间寝室居住。在入监后短时间内,可以结合问卷评估和平时观察,重新安排这部分服刑人员的监舍,避免他们长时间接触可能爆发的攻击性冲突,减少监狱管理风险。同时,这类服刑人员也对监狱民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尽量减少简单粗暴的批评教育,更多地夸奖其在日常训练中取得的点滴成绩,或者采取婉转的方式达成沟通上的进展。

其次,在同服刑人员及狱警的交谈中,我们发现一般监狱适应性差的原因除了个人心理特征的差别,还有部分是因为他们将监狱“妖魔化”。有些服刑人员在入监之前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会持有“监狱中不够狠就要受欺负”、“监狱民警只会照顾那些送钱的人”等等不合理的猜测。这就造成他们在入监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担惊受怕的易激惹状态,为监狱管理带来风险。针对这方面问题,可以尝试采用一帮一带的机制,让表现好的、成熟的服刑人员帮助新来者融入集体,加快其适应监狱文化的速度,减少管理风险。

最后,从服刑人员矫治的角度来看,改善防御性高自尊服刑人员的自尊状态,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监狱文化,同时也能帮助其将来更好地回归社会。梅峰和杜文东使用团体辅导的方法,成功改善了服刑人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21〕未来研究可以探讨类似的方法是否可以用来改善防御性高自尊者的心理冲突。

参考文献:

〔1〕Clemmer D.The prison community〔J〕.1940.

〔2〕Driscoll P J.Factors Related to the Institutional Adjustment of Prison Inmates〔J〕.Journalof Abnormal Psychology,1952,47(3):593-596.

RAPD标记技术是出现最早的分子标记技术之一,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及不需要DNA的序列材料等特点是其他标记技术无法比拟的[7]。但RAPD标记也存在某些不足,其中最主要的是其灵敏度高,受反应条件影响较大,检测的重复性较差,因此,研究者在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试验条件,采用稳定优化的反应体系方能取得理想的试验结果[8]。同时,在运用RAPD标记技术时,由于每个随机引物并不适合于所有物种,因此对引物的筛选是非常必要的,筛选出多态性丰富、稳定性好的随机引物是整个试验成功的关键[9]。

〔3〕Mccorkle LW,Korn R.Resocialization within Walls〔J〕.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Social Science,1954,293(1):88-98.

〔4〕Wheeler S.Socialization in Correctional Communitie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1,26(5):697-712.

〔5〕Baumeister R F,Campbell JD,Krueger J I,et al.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lifestyles?〔J〕.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1-44.

〔6〕Richman L S,Leary M R.Reactions to discrimination,stigmatization,ostracism,and other forms of interpersonal rejection:amultimotivemodel〔J〕.Psychological Review,2009,116(2):365-383.

〔7〕Park L E,Maner JK.Does self-threat promote social connection?The role of self-esteem and contingencies of self-wort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2009,96(1):203-17.

〔8〕Mruk C J.Self-Esteem Research,Theory,and Practice:Toward a Positiv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M〕.Springer,2006.

〔9〕倪凤琨.自尊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66-71.

〔10〕戴晓阳.常用心理评估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

〔11〕闫林.监区文化适应性的问卷编制及其与服刑人员人格类型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2〕Kernis M H.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J〕.Psychology&Marketing,2003,13(13):185-209.

〔13〕姜红梅,于红军.大学生自恋人格、社会适应和自尊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7):136-139.

〔14〕李爽,陈晓.青少年劳教人员和中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自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7):1021-1024.

〔15〕王秀华.男性服刑人员的自尊、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

〔16〕Coopersmith S.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J〕.W.h.freeman,1967.

〔17〕Selfesteem SP O.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J〕.Bantam.

〔18〕林崇德.教育与心理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9〕Jordan CH,Spencer S J,Zanna M P,et al.Secure and defensive high self-esteem.〔J〕.Journal of Personality&Social Psychology,2003,85(5):969-978.

〔20〕刘柳.关于女性服刑人员监狱适应的西方研究回顾与反思〔J〕.江苏社会科学,2014(2).

〔21〕梅峰,杜文东.团体训练对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和自尊的改善作用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849-851.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of Prisoners and Their Adaptability to Prison

TIAN Hao,LIU Jian-qing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

120 prisonerswere assessed with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RSES),Marlowe-Crowne Social Desirability Scale(MCSD)and Adaptability to Prison Culture Questionnaire to evaluate their Adaptability to Prison and self-esteem respective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as analyzed.Results Total score of RS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score of Adaptability to Prison Culture Questionnaire(P<0.01).The total score of Adaptability to Prison Culture Questionnaire of the prisoners with defensive HSE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genuine HSE.Conclusion Prisoners with low self-esteem aremore easily to adapt to prison.Prisonerswith genuine HSE are more easily to adapt to prison,compared with those with defensive HSE.

prisoner;adaptability to prison;self-esteem;defensive HSE

DF87

A

1672-2663(2017)01-0025-04

(责任编辑 连春亮)

2016-10-26

本文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短刑犯暴力危险性评估》(项目编号:2015SSCX091)的阶段性成果。

田皓(1989-),男,山西太原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刘建清(1966-),男,江西赣县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犯罪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防御性监区服刑人员
中国国旅:加关税背景下“防御性”凸显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
浅析雷州古民居防御性特征
提升监狱基层监区领导执法管理能力初探
大选登记
浅析防御性驾驶技术要点
“三释课堂”为新入监服刑人员上好“第一课”
走进艾滋病监区
“监区”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