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涛
摘 要:质疑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 培养 质疑意识
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往往是从“质疑”开始的,南宋哲学家陆九渊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孔子也曾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的说法。所以在实践中教师首先应该高度重视教会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意识,也就是质疑意识,质疑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内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质疑
问题的发现,依赖问题情境提供的信息,没有问题情境,问题意识无法培养。情境的创设有三种:一是原始事实材料的全面详尽的展示。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美学角度讲,任何文本,小到用字用词,大到谋篇布局,从提高个人思想到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问题可供发现。全面详尽材料的展示,丰富了问题信息,使实践主体能够发挥特长,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文章的题目往往是文章内容的精辟的提炼,是主旨所在。抓住了课题,文章的内容也就了解了。教师要启发学生通过课题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在板书课题的时候故意将“消逝”写为“消失”,使学生对教师的笔误进行质疑,顺势引导学生就这两个近义词进行辨析思考,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内容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处,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通过这些引发联想和想象;二是预设争论性的问题,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设置有争论性的问题,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互动合作式学习,能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目的性,避免学生因知识和经验的缺乏,提出偏执性和肤浅性的问题,从而使之形成良好的自我判断,进一步思考问题;三是课堂引进日常生活问题。把语文引向生活,延伸课堂语文学习的视野,让生活问题走进课堂,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质疑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能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并且乐于提出问题。学生敢问,这不仅说明提出的问题是他们最需要解决的,而且说明他们的主体意识已增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强烈的好奇心。
如何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敢问呢?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教师要认识并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如教苏轼的《浣溪沙》一词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自由想象村庄的画面,让学生产生疑问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宋词的理解;其次,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消除师生之间的紧张气氛,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积极思维。初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加强、巩固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肤浅或不合逻辑,教师都要耐心倾听,在学生思维的探索性、条理性方面给予指导。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难以开口的障碍,使他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乐于提问;第三,注重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应该深思熟虑,力求从学生这个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状况,更多地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而学生有相关的知识背景搭桥铺路,课堂上就不会怕出丑,就感到还有许多知识需要了解,就愿意提出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问题。
三、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使学生爱质疑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设疑、布疑、激疑,让学生质疑。“质疑”是学生在对教材深层次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求真、求异的思维过程,它蕴涵着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精神的提升和外露。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爱问呢?
主要方法有:
(1)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质疑,因为优秀的课文所要揭示的主题往往以比较含蓄的方式表现,一般都是通过某些关键字词让读者去品味。如《变色龙》一课,对于细节描写部分的质疑与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围观的人麻木不仁的心态,进而理解整个社会的背景,引发对当时社会下人性的一些思考;
(2)逐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3)引导学生反思,促进问题策略的生成。问题解决的过程,不仅是问题意识和能力培養的过程,也是学习策略,特别是问题策略的生成过程。通过训练,初中生能生成元认知策略,形成学习策略,从而进一步促进他们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使学生善质疑
要想培养初中学生的质疑意识,就一定要首先剔除传统的“认同式”教学。我们可以采用创新型教学进行代替。同样在讲述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应该以疑问的方式去问学生。例如,在学习课文《谈骨气》中,教师不要先以肯定的方式去评论、去教学,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课文中对于证明中国人有骨气的论据是否充分?以三位名人的事迹进行论述就能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吗?显然,同样以三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中国人缺乏骨气。采用这样的启发式与质疑性的教学方式,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发质疑性的精神,使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质疑意识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给学生主动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才能有效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为学生主动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