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其师,信其道

2017-04-17 12:11孙聪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

摘 要:目前,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作为教学主体的双方(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理解和沟通——师生双方都不满意:老师抱怨学生不好教,学生抱怨老师太“霸道”。亲其师,信其道一语道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当前教育形式下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性。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如何构建平等,宽容,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的教育环境就显的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尽种种努力以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那么应该如何让学生亲近老师,亲近课堂呢?

关键词:师生关系 融洽 亲近 爱护 尊敬

“亲其师,信其道。”的确,教育活动是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融洽,心理亲近,学生就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愿意向教师倾吐衷曲,从教师那里输出的信息就特别容易为他们所接受。有经验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某位老师有感情,对他的教育,他的课就爱听、爱学,甚至会选择这位老师所教的课作为自己报考的专业。个中原因就是教师的威信“征服”了学生,使学生感到他值得尊敬,可以信赖,乐意听从教诲,甚至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效仿。由此可见,师生间融洽的关系,是促使教育教学达到理想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手段,研究和掌握师生间融洽关系中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对提高思想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效率,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此,笔者不避浅陋,谈谈营建融洽师生关系的艺术,试为一说,以抛砖引玉。[1]

一、道德熏陶,人格感化

中小学生正处于道德心理形成和发展时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向师性,对具有高尚师德、精深专业知识和广博文化知识以及教书育人能力强的教师,往往容易产生爱戴、敬佩,甚至崇拜之情。这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事实上,教师的威信一旦在学生心目中得到确立,学生就会非常愿意接近教师,无话不说,对教师高尚的人格就会如痴如醉地效仿学习。这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感召力,是营建融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条件。[2]

语文教育名家魏书生在营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方面堪称典范。有一次,从外地开会、作报告回来的魏书生刚一踏进教室,体育委员就让他做120个俯卧撑,他二话不说,马上做了起来。原来,班上规定,每人每天做10个俯卧撑,魏老师外出12天,一共应做120个。笔者认为,魏书生能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除了魏书生爱岗敬业、严谨治教,有一套科学的营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外,另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的高尚师德深深地吸引着、感动着学生。

二、尊重人格,爱护尊严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尊重学生是师生人格平等原则的内在要求。有的老师认为,对学生应该“严”,严格要求是对的,而他们却往往会忽略尊重学生这个前提。缺乏尊重的“严”,是强加的、被动的。这样的“严”,让学生觉得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容易产生逆反、抗拒心理,造成师生间的所谓“猫鼠关系”。当前,在一些中小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尊重学生的现象,如,对犯了错误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讽刺、挖苦、数落、体罚等,这些老师大多认为自己这样做是“爱之深,恨之切”,是“恨铁不成钢”,事实上,这种急躁、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蔑视学生,不尊重学生人格的行为,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打掉学生仅存的一点自尊心,导致学生自暴自弃,悲观消极,“破罐子破摔”,导致师生关系冷漠甚至于恶化,久而久之,师生之间感情的纽带断了,感情的屏障却筑了起来。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始终尊重学生的人格,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赢得学生的尊重,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教育环境。

三、设身处地,心理相容

在教育教学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经历不同、职能不同,在知识经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因此,对人对事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态度也往往不同,从而会出现师生间不协调现象,教师认为自己说的话、做的事都是符合教育要求的,而在学生看来并不是这么一回事。这就需要教师来一个“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色位置上,从学生的观点来看待自己,从学生角色想问题。如果教师真正做到了“心理位移”,师生间的距离就会缩短,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踏进教坛时,笔者少不更事,自以为是,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苛刻,极少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结果碰了钉子。那次,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睡觉,我当即叫他站起来,并当众数落他“成绩又差,又懒,简直在浪费父母的血汗钱”等,让他课后作深刻的书面检讨。迫于我的威力,这个学生写了一份检讨,不过还附上了一份心理直白,诉说了他基础差,跟不上而陪读的苦闷。读了这份直白,我内心震动不已,惭愧不已,假如在批评他之前,我能设身处地,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就不会将学生伤得这么深。经一事,长一智。此后,在批评学生前,我不再主观臆断,而将心比心。自然,我与学生的距离渐渐缩短,关系也比以前融洽多了。

四、亲近热爱,以情换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心灵的接触离不开情感的交流。”的确,教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心灵的撞击,情感的交融和呼应。而教育过程中,最强烈、最深刻的情感莫过于师爱。教师对学生的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能使学生得到最大的自我肯定和心理满足,从而激起对老师的亲近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反过来,学生的亲近、信任又促进教师良好心境的形成,激起对教育工作的高度热情,领略到事业的乐趣和幸福,促使教师以春风化雨般的态度去关心每一个学生。如此循环反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此外,公平公正的处事态度,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得体大方的衣着打扮,生动幽默的语言,从容儒雅的举止等,也都是营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艺术。总之,笔者认为,教师只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人际关系的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心理学理论素养,加上积极地主动地与学生交往,那么,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就在眼前,教育教学效率也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思想史》,肖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2]《谈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思茅地区江城县曲水乡田心村完小 李冬华著。

作者简介

孙聪,1969年1月出生,女,籍贯:上海市。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硅酸盐专业,现供职于广东省台山市第一中学,职称:中学化学高级教师,学士学位。研究方向: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后浪&前浪 艺术史上的师生关系
小议良好师生关系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刍议班主任工作中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生成性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改善的几点策略
浅谈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方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在硕士点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氛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