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特维也夫学术思想: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及其当代表达

2017-04-17 07:45李钊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7年1期
关键词:马特竞技负荷

李钊(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

马特维也夫学术思想:竞技运动基本理论及其当代表达

李钊
(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100084)

回顾马特维也夫教授竞技运动理论的相关学术成果,提炼其内容框架,结合当代竞技运动训练研究的基础理论与实践问题,阐释马特维也夫关于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与原则、运动训练安排等核心思想。认为,马特维也夫学术思想对当代竞技运动中的众多具体问题仍然具有较强的解释信度、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马特维也夫;竞技理论;当代;实践问题

学术思想是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学术精英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内在体现,作为理性认知的系统化,往往蕴含了该学科所处时代的最大信息量。列·巴·马特维也夫(1924—2006)是俄罗斯功勋科学活动家、教育学博士、教授,曾任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体育教育理论教研室主任。作为国际著名的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理论家、运动训练学学科的奠基人,马特维也夫创立的一整套完善的竞技运动理论体系对20世纪的苏联,乃至整个世界竞技运动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看来,其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从1964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分期问题》到1977年的《运动训练原理》,再到后来的《竞技运动理论》,3本著作一直被认为是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经典。分析、归纳、总结马特维也夫学术思想有关竞技运动的理论,主要包括竞技运动相关现象及其功能;运动竞赛系统;训练基本规律与原则;运动员培养内容、方法与手段;运动训练结构(包括小周期、中周期、大周期安排);全年和半年训练周期的安排;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等基本问题,内容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马特维也夫竞技运动基本理论体系

1 训练基本规律与原则

1.1 运动训练的一般性规律

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是运动训练理论的基础问题,也是规定与指导运动训练实践方向的根本问题。运动训练规律是指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马特维也夫认为,运动训练规律的中心问题是针对性的训练因素与运动员机体对此形成的应答动态。由此可见,马特维也夫并没有将简单的超量恢复理论当作解释运动训练规律的理论基础,而是从“应激—适应”的角度解释人体训练程度与准备程度在训练过程中的变化问题。当前,“应激—适应”理论仍然是解释运动训练根本问题的主流理论。

Atko Viru认为,有机体对于各种刺激的适应包括专门的稳态调节与一般适应机制的动员。一般适应机制保证了有机体能量的动员、蛋白质的合成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动员。专门稳态调节与一般适应通过中枢与激素对细胞自调节进行干扰。通过蛋白质合成的动员,一般适应机制增加了适应性蛋白的合成,适应性蛋白的合成保证了大部分活动细胞的发展和特定运动相关酶数量的增加,这是从应激到适应的基础。赞成竞技能力的提高是有机体“应激—适应”结果这一理论的,还有德国学者Mader提出的“机能储备模型”与Neumann提出的“改变—适应的时间动态”理论。两者分别从细胞蛋白质的合成与分解,各器官系统形成适应的时间阶段,以及刺激效应的累积方面解释竞技能力的提高。马特维也夫同时强调外界应激与适应存在非偶然的联系,并相互制约,只有认识它们之间的现象与过程及相应的比例关系,才能正确认识训练规律。

1.2 训练基本规律及其原则

1.2.1 达到最高成绩的方向性、深入专项性和个体化

竞技运动的本质是运动员通过艰苦的训练,将所获得的竞技能力通过比赛转化为运动成绩。也就是说,教练员与运动员将获得最佳的运动成绩当作最终目标。正是这样一种定向规定了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始终要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安排训练。达到最高成绩的方向性与我国《运动训练学》关于竞技需要与定向发展原则的内涵相同,体现了这一原则的价值与重要意义。

从竞技运动的发展情况看,比赛日趋频繁,竞争更加激烈,运动员专项化程度越来越高,一位运动员要想在2个项目中获得较好的成绩已经被看作是个例外。正是最高成绩的方向性原则规定了运动训练必须深入专项化与个体化,把握专项化的依据主要体现在项目本质特征、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能量的代谢特征、技术的内在力度与外在表现特征的匹配效率等。在实施个性化训练时,马特维也夫强调保障负荷增长与机体功能可能性和适应可能性之间的一致性,并顾及训练程度发展速度的个体差异。所以,最高成绩定向、深入专项化与个体化训练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作为训练原则时应当把握好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1.2.2 一般与专项训练的统一

我国学者陈小平研究认为,目前我国部分体能类项目缺乏长期系统的安排,在运动员的基础训练阶段过多使用专项化程度非常高的练习,造成了“早期专项化”,然而进入高水平训练阶段,一般能力却保持较高的比例,造成“一般”与“专项”能力发展的错位现象。

在马特维也夫看来,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作为运动训练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一般训练构成了身体能力发展的基础形态与功能,要发展某一专项能力,必须提高机体功能可能性总的水平,否则会引起运动成绩停滞不前或损伤;同时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的不可归一性及其之间的比例应遵守一定的尺度。在训练实践过程中,应根据运动项目的专项性、运动员的个体差异性、训练阶段及训练水平的变化性,有规律地进行安排,但不存在定量关系的通用型规范。

1.2.3 训练过程不间断

赛前减量是通过降低训练刺激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优异的运动成绩。停训(detraining)则是指降低部分训练强度或完全中断,表现为在数周至数天内训练强度由最大直接降低甚至停止。这与减量训练(为了让运动员产生适应而逐渐降低训练强度)的反应是不同的。马特维也夫指出,在训练课结束后,一部分训练效应就开始逐渐消失,另一部分可能出现功能性的增加,但如果不再从事能引起类似变化的训练课,甚至在几天时间内已经获得的训练效应就会出现退步。这就要求在训练课中保证一定效应的不间断衔接,也就是不允许它们之间出现上述间歇。Houston等人对高水平耐力运动员15天的停训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的毛细血管密度减少了6.3 。Wibom等人对运动员进行6周的耐力训练,之后停训3周,发现运动员在停训阶段线粒体生成ATP的速率降低了12 ~28 ,导致线粒体酶的活性降低了4 ~17 。

1.2.4 负荷渐进性与趋向极限性

近年来,成绩的不断增长与运动员年负荷量度的不断增加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联系。但在马特维也夫看来,如果把成绩增长完全归因于极限性负荷的施加,存在片面性。正确的理解应是“适宜的最大负荷”。这不仅能充分动员运动员的功能可能性,同时也不超过其适应可能性的极限,它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运动负荷后总的功能状态水平在下次训练时能恢复正常。

Fiskerstrand的研究表明,1970—2000年高水平赛艇运动员的训练量已从每年的924 h增加到1 128 h。McNeely认为,高水平运动员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必须不断增加负荷量度,但训练负荷的增加必须循序渐进,因为过快的增加会导致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William等认为,适宜的训练计划可使运动员逐步接近适应潜力的极限,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最佳运动能力,如图2所示。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大多与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的速度有关,提高竞技能力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运动负荷损伤了与适应性变化有关的基础形态结构与功能,就可能发生过度训练。

近年来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一直被认为相对安全、相对封闭的工业控制系统已经逐步开放,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据权威机构美国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应急响应小组(ICS-CERT)发布的工控网络安全数据库的数据表明,自2010年起,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件大幅增长,由2010年的39起增长至2015年的295起,ICS-CERT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件统计如图1所示。

图2 与适应潜力有关的训练理论

1.2.5 负荷动态波浪型

安排运动负荷时,教练员较多地采用“阶梯型”与“波浪型”。马特维也夫认为,“阶梯型”在增长训练负荷时是单独性的,而且在负荷参数稳定、时间较宽泛时可以使用,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运动负荷的最大渐进性,但限制了发展负荷的积极脉冲;同时在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中,随着负荷量与强度要求的不断提高,动态“波浪型”的负荷成为负荷的主要外部特征。当前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多数按“波浪型”的变化安排。从图3中可以看出,德国赛艇协会训练阶段负荷安排符合“波浪型”的动态变化特征。“波浪型”负荷既可以保证运动员的负荷渐进性与趋向极限性,同时通过适时降低负荷,避免过度疲劳的发生,保证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通过训练负荷的“叠加效应”及“延缓传导”规律,将训练效应转移到比赛中。

图3 德国赛艇协会全年各阶段负荷强度等级百分比

1.2.6 超前性模拟与适应性模拟

马特维也夫认为,真正的模拟是通过专项训练及运动员以完整的行为模式或多或少地模拟竞赛活动的成分、组成和制式等参数。具体的操作程序与方法通过使用分解或完整的结构将训练程度缩小到与目标程度的最低状态。郑伟涛教授分析了十运会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2 000 m赛艇前8名选手的速度系数,认为多数选手第1个500 m速度比全程平均速度快2 ~4 ,此方面我国选手与奥运选手没有太大区别。但第2个500 m和第3个500 m之间存在较大差别,主要表现为:我国选手第2与第3个500 m速度系数与国外选手相比下降非常明显,在第4个500 m时却有非常明显的上升,而奥运选手上升较平缓。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比赛战术的安排上出现了问题,提示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应模拟优秀奥运选手后3个500 m的速度节奏进行相应训练。

2 运动训练的安排

2.1 训练过程分期的基础——竞技状态

我国学者姚颂平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核心是通过大周期的分期形成竞技状态,使运动员能在奥运会等国际比赛中以最大概率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普拉托诺夫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主要包括2个部分:(1)著名自行车运动员通常只能在一二次的比赛中夺冠,如果在职业赛中达到训练水平的峰值,就不可避免地在世界锦标赛与奥运会中失利。2个典型例外是Э. Mepkc(1974)和C. poшe(1987),他们都在一个赛季的几个月中夺得了多次比赛冠军(环意大利自行车赛、环法自行车赛、世界锦标赛),但之后的职业生涯中2人均未能赢得一次有影响的比赛胜利。(2)职业赛中达到训练高峰的运动员在奥运会比赛中的成绩并不理想,而未在职业赛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却在奥运会比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996年奥运会取得个人赛前6名的运动员,5人没有参加环意大利赛和环法自行车赛,1人从职业赛中退出;而职业赛中的第1名、第4名及第10名在奥运会比赛中却是第51名、第58名和第103名)。

同样,2004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与奥运会女排比赛只相隔15天,为了能让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达到竞技状态最高峰,中国女排放弃了世界女排大奖赛取得好成绩的目标。大奖赛之前及大奖赛期间仍坚持大强度训练,由于运动员疲劳致使队伍未进入前4名,但15天的训练与调整使中国女排队员达到竞技状态的高峰,最终获得奥运冠军。中国女排的组队原则和训练周期安排,充分体现了马特维也夫的观点。

2.2 分期训练安排的原理与特点

自20世纪60年代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创立以来,众多高水平运动员以该理论为方法论指导,在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重大赛事上创造了良好的运动成绩。然而,由于赛制的变革及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使得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安排出现了集中高强度专项负荷的特点,进而形成了板块周期理论。Issurin归纳了传统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理论的原理差异,如表1所示。

Issurin认为,传统分期模式设计方案的科学基础是累加训练效应,而板块周期模式是以累加和训练痕迹效应为基础。然而,这样的认识与看法是不全面的,因为马特维也夫已将训练效应(作为训练课结果的那些变化)区分为“即刻性训练效应”“延续性训练效应”“叠加性训练效应”,作为构建训练过程不间断性原则的理论基础,而“延续性训练效应”(直至下次训练课之前对即刻效应进行改造、传导而产生的效应)就是Issurin所指的训练痕迹效应(指训练停止后,由系统训练引起的身体变化在超出一定时间后的延续效应)。必须承认,马特维也夫对于人体运动能力提高的本质超出了我们简单认为的“超量恢复学说”,“即刻训练效应”的论述已建立在“素质—疲劳”双因素适应模型的理论基础之上。马特维也夫在论及训练课时间效应方面的内容安排,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客观的理论视角,即任何训练效应都不是训练作用的机械结果,机体作为自我调节与适应的系统,不是简单地反映训练作用,而是积极地对其作出反应,训练效应所反映的规律性联系是建立在机体内部反应与外部刺激双重方向上的。

表1 传统分期与板块分期理论在训练设计上的原理差异

是运动能力同步发展还是序列发展,一直是分期与板块分期理论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马特维也夫在“运动训练各个方面的相对专门性及其统一原则”一节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即不间断性原则对运动训练的所有主要方面是合理的,因此在这方面,运动训练各大部分展开时是同步的;与此同时,运动训练内容的不同组成部分、方法和各方面的对比关系(包括在不同时间里训练的各个方面拥有的“比重”)在循序发生变化,并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平行”或者“不平行”的问题。关于运动训练内容的兼容性问题,马特维也夫认为在发展身体能力、运动能力、心理感知能力时,由于人体的自然统一性及结构与功能的不可分割性,使训练过程中出现了“正迁移”与“负迁移”效应。如果同时集中发展各种素质(如有氧与无氧,动作程序的逆向性)将会导致“负迁移”,所以,在时间方面应将导致“负迁移”的素质分开安排。

3 结束语

马特维也夫的竞技运动理论同时包含了运动员各竞技能力发展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及多年训练过程安排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该理论以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为理论基础,以哲学方法论及一般科学方法论为指导,20世纪60年代初步创立且随着训练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与完善。今天看来,训练实践中的众多问题,马特维也夫的竞技运动理论仍然具有较大的解释信度、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5

[2]Atko Viru.Adaptation in sports training[M].CRC Press,1995:1

[3]陈小平.竞技运动训练实践发展的理论思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47-62

[4]王瑞元,汪军.运动生理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336

[5]Houston M E,H Bentzen,H Larsen.Interrelationships between skeletal muscle adaptations and performance as studied by detraining and retraining[J].Acta Physiol.Scand, 1979,105:163–170

[6]Wibom R,Hultman E,Johansson M,et al.Adaptation of mitochondrial ATP production in human skeletal muscle to endurance training and detraining[J].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1992,73(5):2004-2010

[7]曹春梅,张秀云.划得更快——赛艇训练的科学和艺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80

[8]王然.运动员过度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13:36

[9]宋应华.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诊断与监测的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33

[10]姚颂平.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2012,32(5):3-11

[11]黄签名.奥林匹克运动员训练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366

[12]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奥运科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3

[13]王乔君.板块周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11

[14]马特维也夫.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1-487

猜你喜欢
马特竞技负荷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生如夏花
英男子一个月内心跳停止817次
花与竞技少女
马特·波莫:不光有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