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竹共生,农业文化遗产的范式
——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思考

2017-04-16 07:31吴仁武包志毅
竹子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竹类安吉竹林

舒 也,吴仁武,晏 海,杨 凡,包志毅

(浙江农林大学 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浙江 杭州 311300)

中国是一个盛产竹子的国度,素有“竹子王国”之称,竹林广袤自古至今都是中国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个特点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竹子由自然生长的植物逐渐融入中国社会生活,形成“人竹共生”的独特而悠久的文明体系。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华文明是“竹子的文明”。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生态文明,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其产生如此广阔而又深远的影响[1]。安吉人竹共生系统是安吉人认识、培育、利用和保护竹的动态发展过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成功践行,是生态文明的实践示范,具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属性。安吉人自古至今与竹子之间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存在着无法割断的历史共生关系,形成了独特而完善的“人竹共生”系统。本文从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出发,提炼人竹共生系统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从安吉全域考虑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制定出具体的技术路线和保护与发展的措施,使安吉人竹共生系统这一具有丰富物质和文化多样性,生产与生态功能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持续保持活力与发展力,为增加区域内农民收入、提高文化自觉能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乡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使之成为全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范式。

1 安吉人竹共生系统的内涵

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县域面积1 886 km2,有林地面积13.8万hm2,其中竹林面积7.2万hm2,是中国著名竹乡。自古以来,竹子在安吉便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早在新石器时期,安吉就有竹的繁育。到了宋代,有明确记载,在明、清两代的相关记载则更多。安吉先民们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其独特的竹资源、竹环境和竹利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安吉竹文化,成为安吉地位最重要、系统最完善的农业文化[2]。

安吉人民与竹子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后来高新科技竹产业的发展,竹子与安吉人永远联系密切。安吉因竹而美,因竹而富。安吉竹产业历经30多年的发展,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3个指标名列中国第一,实现了从卖原竹到进原竹、从用竹竿到用全竹、从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一根竹子接二连三,变成了能吃、 能喝、能穿、能居、能品、能游、能乐的绿色时尚,形成了八大系列3 000多个品种[3]。因而有了“中国竹地板之都” “全国竹凉席之都” “中国竹纤维产业名城”等荣誉称号,反映了安吉人与竹子相辅相成,安吉人靠着竹子生活实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安吉竹子也靠着安吉人民得以闻名世界。

2 规划思路

2.1 技术路线

在对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安吉进行广泛的实地调研,对安吉竹子栽培、竹采伐、竹运输、竹加工等技术与安吉竹文化方面进行研究[4],在对安吉人竹共生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安吉县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确定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保护与发展的内容与项目,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实现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既定目标(图1)。

图1 研究技术路线Fig.1 The research technical route

2.2 保护与发展的总目标

规划分析安吉人竹共生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制定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确定合理的保护与利用方案,更有效地保护安吉人民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竹业及其共存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保护安吉人民以竹为生产资料而形成的生产方式、民俗习惯,以及百年来延续不断的创造活力,以保证这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载体的更新和世代交替,让竹文化不断传承下去。在上述基础上加以发展,通过提高农业生态农业产品的开发和加强可持续旅游发展,发挥其最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展,把安吉建设成为中国竹类资源和开发利用历史的科研基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教育基地、农林复合型农业文化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

2.3 规划区域范围与功能区划

2.3.1区域范围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范围为安吉全县,下辖8镇3乡4街道,8镇分别为梅溪镇、天子湖镇、鄣吴镇、杭垓镇、孝丰镇、报福镇、章村镇、天荒坪镇;3乡分别为溪龙乡、上墅乡、山川乡;4街道分别为递铺街道、昌硕街道、灵峰街道和孝源街道。保护区范围以竹林为主,包括与竹密切相关的乡镇村庄、重点企业及各类文化展馆等,地理坐标为30°23′~30°53′N和119°14′~119°53′E。

2.3.2功能区划及总体保护规划按安吉人竹共生系统的生产板块分为竹类种植栽培区、竹类加工经营区、竹文化传播功能区3个功能区。竹类种植栽培区:除中心城区以外其余保护区域范围内竹类种植区域。竹类加工经营区:以安吉经济开发区为主的竹类加工、经营贸易为主的区域。竹文化传播功能区:以安吉主城区竹博园、自然博物院等展馆为核心的区域。在总体保护规划方面提出三带五区概念(图2),在此基础上确定农业生态保护点、农业文化保护点、农业景观保护点、竹加工示范点。三带分别为:(1)竹文化特色观光带,(2)中国大竹海精品观光带,(3)竹林人家风情小镇观光带。五区分别为:(1)农业文化遗产中心区依托地铺、孝丰主城区优势,以竹乡生态和人文文化为核心,以竹子加工贸易、科普研究为支撑;(2)竹林丰产技术区,依托竹林资源和现代竹林生产培育科技的优势,保护竹林生态和提升竹林生产培育的科技文化遗产为特色;(3)传统育竹资源区,依托竹林资源的多样性和传统生产培育技术,保护现有竹林生态和资源,传承传统竹林生产文化遗产的南乡特色区;(4)竹贸易流通遗迹区,以滩地小竹林为资源、生产培育和加工为特色的竹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昆铜特色区;(5)竹文化艺术传承区,以昌硕诗书画印文化和竹扇工艺传承为特色的竹乡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人文文化特色区。此外,主要的观光带与安吉主要绿道相结合,在休闲的同时还能参观绿道沿线布置的生态、文化、景观保护点。管理行动要以县为单位,具体到乡镇和村组,以方便各地组织管理。

图2 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总体保护规划图Fig.2 The overall protection planning map of the Anji human-bamboo symbiotic system agricultural heritage

3 保护规划特色

3.1 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3.1.1加强竹林科学管理林业部门要充分利用最新竹林资源调查成果,做好竹林管理的具体规划和设计方案。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不同的管理目标,做好竹材用林、竹笋用林、笋材两用林具体管理办法。

3.1.2设立竹类种质资源库与保护区①竹类种质资源库。主要进行竹子引种、分类及保存工作。新引进的竹种首先进行适应性栽培,然后扩繁。为本地区为周边省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竹子研究和教学工作提供竹材料和基地。②竹资源保护区。竹资源保护区主要观光区和栽培温室两部分。观光区:本区主要栽培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竹种,区内竹种根据园林设计要求进行配置,也根据中国竹历史、竹文化特色设置不同的竹林小品、景点,供人欣赏。该区同时也是试验基地和科普教育场所。栽培温室:主要种植热带丛生竹种及一些不耐寒的混生竹。安吉县政府计划在安吉竹博园建造一个9 500 m2大型热带竹餐饮温室和2 000 m2小型温室。

3.1.3适当提高竹林立竹密度在章村镇河垓村、杭垓镇唐舍村、孝丰镇赋石村等有一定竹林面积的村镇的竹林示范区内,适当提高竹林立竹密度,可增强竹林小气候自我调节功能,同时竹林固碳对促进当地植被恢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及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都有一定意义。

3.1.4推广竹林复合生态群落模式积极鼓励、引导山区竹农在竹林环境内通过从事不同生长期、不同收获期的种植养殖业,开展立体栽培食用菌、观赏花卉苗木、珍贵药材、茶叶,饲养益鸟珍禽,形成竹、笋、菌、药、饲、花、禽等复合经营技术和生态立体开发模式,并充分利用林下经济的多样化产品发展加工业,为竹林寻找更多经济亮点,为山区库区群众寻找更多的致富路子[4]。常见的有“竹林+鸡” “竹林+食用菌” “竹林+杨桐” “竹+薄壳山核桃”等“竹林+林下经济”复合生态群落模式。

3.1.5重视竹林生态经营将现行经营的竹林分为森林竹林、农作竹林、园林竹林、种质资源竹林4大类。①森林竹林经营。包括材用竹林、笋用竹林、森林观光竹林、生态公益林。其中生态公益林占有较大面积,主要有松竹混交林、竹阔混交林等一系列竹林与其他树林混交形成的林区。②农作竹林经营。笋用为主(包括少量特殊用材的集约竹林)并采用农业栽培的方式进行专项培育的竹林。③园林竹林经营。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之上,叠加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主要起到点缀、烘托作用,突出人文景观主题。④种质资源竹林经营。种质资源竹林在收集当地和其他区域竹子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和界定。种质资源竹林的建立是筛选优良竹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对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1.6建立生态循环农业围绕竹资源可持续发展,借助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势头,打造“种(养)殖—加工—综合利用”循环竹资源经济链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生态农业。通过对清洁生态的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以提高竹资源周年利用效率、促进水土生态为主要目标,结合安吉特色竹林产业开展竹下种养殖的高效立体生产模式的研究与示范。推广绿色生物防控、喷灌等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绿色节约的效果,以保证达到特色农产品的有机认证标准。

3.2 农业文化保护措施

3.2.1促进竹文化宣传通过公交车、海报、视频等宣传方式,用可视化、直观化的形式在安吉县内大力宣传竹子文化内涵;对竹类传统文化资料进行详细整理,整理出版与竹子文化、竹子品种相关的书籍,拍摄制作安吉县内大面积竹海景区的宣传片,多方面反映竹类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与取得的成就。

3.2.2开展竹文化活动要提高全社会对安吉竹文化的保护意识应更多的开展竹文化活动,如竹历史展览会、竹文化宣传日、竹子编制工艺大赛、竹子雕刻工艺大赛、竹乐器演奏比赛、竹产业技术交流会、竹笋烹饪比赛等,让人们在传统竹文化氛围的大环境中,不断激发对安吉竹文化的认同感,树立群众保护竹文化从我做起的观念。

3.2.3扶持竹文化研究机构保护竹文化除大力兴建竹主题公园、博物馆、文化展览馆外,还要在动态上创造性的保护,要重视对竹文化研究机构的管理,制定相应机构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通过竹文化研究机构,将竹文化的精髓传承下去,如竹子撑筏文化、捏油文化、劈山文化等。

3.3 农业景观保护措施

3.3.1建设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是生态农业和观光业的集合体,除了提供竹笋采挖、竹工艺品销售、竹景观观赏、竹林游乐等活动外,部分劳动过程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亲自体验。对于安吉丰富的竹质文物、民俗古迹等多种有关竹文化资源可供参观。通过遇教于乐的形式,让参与者更加珍惜竹文化资源,也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自然、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仍然属于农业产区,但是与传统农业相比自然生态和人类更为和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直接农业产出和观光示范旅游产出并存等特点[5]。

3.3.2提高竹海景区质量在天荒坪镇、章村镇、杭核镇竹类资源丰富且优良的地区,重点进行景区景观质量的提升,争创5A景区,具体可以提升景点旅游项目,如竹海漂流、竹林探险、竹林农家乐等游乐景点。并通过当地政府和旅游局的管理与宣传,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同时,实行一系列景观保护办法,分配到各个景区负责人手中,定点定时督查景区景观动态,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3.3.3竹林景观可持续开发构建科学的竹林景观可持续开发方案,可通过开展竹林结构调整、提高竹林抗旱/寒能力、发展混交林培育技术等技术,严格保护竹林资源,使竹林景观既能够持续不断地提供竹林产品和服务,又不能造成竹林的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的降低,也不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实现景观、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度统一。

4 发展规划特色

4.1 生态产品开发

4.1.1发展竹林生态经济,强化“安吉竹笋”品牌加强竹林生态立体空间开发,注重竹子种苗培育、碳汇交易市场和林下经济发展,探索竹林由单一生产模式向三产联动的立体复合经营模式转变,重点推广“竹林+林下经济”如林笋、林茶、林药、林花等模式为主的林下种植,以林禽模式为主的林下养殖,实现竹林生态经济最大化。此外,建设以林产品加工利用为主的林副产品加工型,以现有林业园区为基础,力争到2025年建设2.7万hm2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6]。

结合“两山思想”发源地、安吉县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美丽乡村的影响力,突出安吉县农产品生态健康理念。推进无公害、绿色竹类生态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实施安吉竹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项目,稳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充分利用安吉县生态优势,结合当地竹资源条件,以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以生态笋竹、生态畜禽等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方向,加强竹笋等食品安全性管理,加快推进竹相关绿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强化“安吉竹笋”农产品品牌,形成安吉地理标志产品,加快竹笋加工产业集群,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依托安吉美丽乡村发展优势,将竹产业与安吉白茶等其他产业相耦合,促进区域内资源集聚、市场融合拓展和产业空间集聚。

4.1.2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提升生态产品质量加强竹产业相关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执法队伍和标准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完善县级竹类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健全生产主体信息库,整县制推进安吉县竹类生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全面推动竹类生态产品生产全程管控,大力推进全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机制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1.3推广特色栽培技术,创新竹林栽培措施理念继续大力推广安吉竹林实用高效栽培技术和培育理念,如“合理采伐、劈山抚育、钩梢防雪”等,改变以往“留笋养竹、扩大面积”的举措,实现“林权流转、分类经营”等措施创新,以此实现竹林生态经营;依托竹资源优势,形成竹林繁育、生产、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发展竹类精品园,形成比较完备的产、学、研综合发展的安吉竹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鼓励各类农产品品牌进行三品一标的认证,逐渐实现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品牌认证,开拓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消费市场[7]。

4.1.4以游带农,实现笋竹农产品转化升级现代竹产业发展要立足于生态资源优势,结合安吉县竹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实现竹产业生态化、竹产品健康化、竹景观生态化,拓展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文化体验等项目,促进竹类农产品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拓展销售渠道,形成以集散中心、购物中心、商业街、农家购物点等多层级购物生态安全农产品购物网络;同时拓展天猫、京东、微信等线上购物渠道,扩大销量的同时增强产品影响力。最终实现竹类农产品转为旅游产品、休闲产品、文化产品和健康食品,促进产业融合发展[8]。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农产品的发展规划见图3。

图3 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竹产业链构建图Fig.3 Bamboo industry chain construction in the Anji human-bamboo symbiotic system agricultura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rea

4.2 休闲农业发展

4.2.1倡导适度开发,鼓励全民参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规划先行、有序推进,为休闲旅游发展预留出充足的发展空间。在保护安吉县绿水青山的前提下,提倡农民参与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一方面促进了地方生态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当地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收入。听取竹农意见,激发遗产保护意愿,对推进人竹共生系统农业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以保护为前提进行适度开发,按照安吉生态休闲农业旅游景区发展内容,制定分年详细的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

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市场运作、多方参与、合力推动”的开发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合作的发展格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宣传,全面提升景区的社会影响,形成全民关注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发展、参与景区休闲农业开发、支持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生态旅游的氛围。

4.2.2实现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发展依托安吉县良好的地脉和文脉,以生态为优势,大力发展竹林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打造休闲养老、禅修文化、户外活动等项目,加速观光产品升级;依托当地竹产业资源,构建特色竹建筑,打造安吉美丽乡村竹民宿;依托杭州和上海客源,探索以“竹”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景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依托竹民俗文化和节日文化,加快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加快推动“文创+农业” “互联网+农业”的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富有地域特色、适应发展趋势、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精品休闲项目[9]。

4.2.3集聚竹应用要素,实现规模化发展目前,安吉休闲农业发展中高水平管理及服务人才仍然缺失,无论是旅游企业、地方政府还是本地旅游参与者,普遍缺乏休闲旅游专业知识和专业服务。学习休闲农业发展规范标准,制定契合安吉休闲旅游发展的经营及服务标准,面向不同人群需配备不同的服务设施,壮大以旅游为龙头的服务经济,加强安吉休闲旅游的机制支持和各项奖励扶持。针对安吉人竹共生系统农业文化遗产休闲旅游资源,制定一系列关于休闲旅游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形成连点连线连片规模化发展,集聚产业要素,统筹各要素发展休闲旅游,综合提高休闲旅游的收益水平。

4.2.4构建竹文化体系,扶持竹文化创意产业充分挖掘、传承和弘扬安吉竹特色文化资源产,通过休闲体验激活文化内涵,发展竹观光农业、竹品牌农业、竹体验农业、竹健康农业,开展竹文化活动,如竹历史展览、竹公益大赛、竹技术交流等,激发群众对竹文化认同感,为竹文化传承、演绎、品牌建设提供支撑,重点强化以“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地位,增强竹产业发展后劲[10]。在具体措施方面,拓展竹相关历史名人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建设,将其通过休闲旅游的形式展现给游客,增加竹文化体验。在自然和文化科普方面,以自然科普和文化科普为抓手,通过设置多元化科普方式、科普体验活动,寓教于游,从自然科普、文化科普2个方面,打造长三角户外教育大基地。自然科普方面,提升浙江泛自然博物园、中国大竹海、竹博园科普体验项目建设。在节庆赛事方面,通过举办节、赛、会、展、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庆赛事活动,如中国“竹空间·竹建筑”高峰论坛、竹材装饰设计大赛、国际竹展等,打造具有中国影响力的人文活力展示区(图4)。

5 小结

人竹共生系统是安吉人竹共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的核心,整个规划围绕人竹共生展开,从安吉全域的人与竹的大关系出发,制定安吉这一农业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的技术路线、功能区划的划分使得规划有一条清晰的脉络。结合安吉人竹共生特色和历史文化沿革的保护规划以及紧跟时代发展和促进新兴业态的发展规划为该规划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相关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规划中,规划要挖掘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特色,从更高层次的系统角度出发来制定技术路线,以宏观的全域范围为基础因地制宜地来开展保护与发展规划,让农业遗产能够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1] 李岚,朱霖,朱平.中国竹资源及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1):6-9.

[2] 张宏亮.近代浙江安吉竹业发展历史初探[J]. 世界竹藤通讯,2013,11(2):42-45.

[3] 张宏亮,王琴,程亦胜,等. 浅谈安吉竹文化与产业开发[J]. 世界竹藤通讯,2007,5(4):45-48.

[4] 樊艳荣,陈双林. 商品竹林植物型复合经营理论与实践及其研究进展[J]. 竹子研究汇刊,2012,31(1):57-62.

[5] 黄国东. 观光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 现代园艺,2007(6):3-5.

[6] 丁雨龙. 生态经济竹林培育[J]. 林业科技开发,2000(2):55-57.

[7] 罗世俊,周明. 竹林栽培技术要点[J]. 云南林业,2005(1):19.

[8] 尚晓娜,何雨,方萍. 中国竹林资源旅游价值及景区开发探讨[J]. 世界林业研究,2013,26(5):69-74.

[9] 舒川根. 竹资源开发与文化创意的有机结合——安吉县发展竹产业的实践研究[J]. 世界竹藤通讯,2011,9(2):19-22.

[10] 郑友苗,邵琼. 竹文化对竹产业发展的影响探析——以浙江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530-5532.

猜你喜欢
竹类安吉竹林
为什么大熊猫生活在竹林里
寻访竹林隐士
小丑拉绳
看到了什么
2种主要蚜虫在园林植物上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
竹材在现代家具创作中的应用研究
竹林野炊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过长知识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