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华娟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初中生相较于小学生有了一定的閱读量,各项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无疑是最为合适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54-02
核心素养不同于素养。谈素养的时候都是说内涵,但是加上“核心”二字,内涵中
最为重要的东西就被保留了下来。那么,语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学界有很多总结,从早期的“字、词、句、语、修、逻、文”的说法到现在的行为要点论,核心素养也经历了不小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思。听说读写是四种能力,后来觉得思考也是语文科不可或缺的,就补上“思”这个重要行为,这些是能力要点的核心。
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是一种桥梁与媒介。教师在上课时应该注重开发多种有效资源,使课文能够帮助学生达到素养的彼岸。知识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语文资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旅游、购物等都是一个学习语文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要灵活运用教材,拓展与延伸教材内容;即使只是运用教材进行讲解,教师也可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到教学中,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对比,这样可以使语文学习变得既有趣又有意义,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接下来笔者将从教材运用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营造学的氛围
好的素养必然是和好的习惯相伴随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发现阅读的奥义,学生就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学习之前先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程序,多读、多听、多看、多思。学生有了具体的方法可以依循自然就能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做到收放自如,所以,教师由教到学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这个过程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机的途径,学生乐学,动机就会变为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去进行持久而深入的探索活动。对新知识产生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良好的氛围离不开民主,初中生的独立意识已经初步构建,他们渴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渴望通过平等的关系证明自己的成长,教师要掌握学生这样的心理,在处理教材,选择教学点的时候,注意民主的重要性,让学生愿意学习,乐意学习。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评论时,教师要做出积极的回应。
例如:在《变色龙》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阅读之后进行自主的讨论,讨论这一文章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然后请同学选择自己认为奥楚蔑洛夫最有趣的一个动作来进行表演,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赞美和夸奖。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学生的注意力也会投入到文章的阅读之中,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之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激发读的兴趣
阅读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有的学生在其中非常享受,有的学生则觉得阅读是枯燥的事情,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举办朗读活动、复述比赛,让学生熟悉文本,走进文本;还可以举办读书辩论会,就书中人物的不同观点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比赛可以先在班内的学习小组进行小面积展开,效果较好再在全班实行,实行的过程中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等待时机和程序都成熟了,就可以在全年级进行比赛,制订赛制,变成学期常规赛等等。总而言之,初中生的各个能力都已经有了雏形,只有激发出阅读的兴趣,才能将读这一核心素养落实。
例如:在《那树》的教学中,为了能够提升学生读的核心素养,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且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跟随着作者感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还要进行分组,让小组之间讨论都市文明发展的利与弊。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投入,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读的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启发写的素养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又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之后,可以激励学生多写,以提高写的素养,在教材的使用上就体现为文本的改编。文本的改编可以激发出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的触角更为丰富敏感,有些学生在改编的过程中非常享受。这种改编一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文本改编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做到循序渐进,程度好的学生和程度较差的学生结成小组。把一些故事情节较强的叙事性作品改编成短剧,如果学校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下表演,开启艺术的种子。
例如:九年级下册中的《枣儿》,这篇课文体现了亲情,反映了我国的社会变迁。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课文,让学生对这篇课文适当地进行改编,表现出不一样的感情,并且在改编完成之后,让学生到课堂上进行表演,学生就会对这篇课文进行仔细阅读,深刻理解,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的核心素养,事半功倍。
四、培养思的能力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这个事实面前,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学生的阅读服务为初衷的。强调学生的自主思考,并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的灌输,而是老师通过布置阅读任务,使学生们带着疑问去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思考。
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济南的冬天》,在阅读之前,老师提出了问题:“济南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有什么感情?”“文章中有哪些动人的冬景?”等问题,学生们在阅读之前就开始对问题进行思考,阅读中带着思考,阅读后反复思考问题的答案,以这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又如人教版课文《社戏》《端午的鸭蛋》等都是以民俗风情为背景的精品,我们可以结合自己对某个民俗风情的印象来学习,通过思考分析其异同,来提高辨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思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尹睿.论阅读素养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2) .
[2]夏正江.试论中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层级结构及其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1(02) .
[3]刘向春.关于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
[4]王晨.基于终身发展的初中生阅读素养评价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endprint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