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山忠义乡志》的文化特色

2017-04-15 18:50李克和
关键词:忠义方志佛山

李克和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论《佛山忠义乡志》的文化特色

李克和1,2

(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2.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佛山忠义乡志》是一部地域单位最小的方志,也是一部乡人自发编纂的方志,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先进的思想认知。它率先提出国人的宪政梦,对晚清维新变法、洋务运动、义和团之乱、庚子之变等作了客观的评价。其民生为重的宗旨,民意为先的诉求,教育立人的思想,都带有浓郁的启蒙色彩,反映了时代的潮流和趋势。它不仅是研究佛山历史文化的宝贵资料,而且是明清岭南思想文化演变的真实记录,从一个侧面揭示出广东成为近代民主主义思潮策源地的原因。

方志;佛山;文化特色

方志是记述地方历史文化的史志,其记人述事不离本土,绘物言情紧扣地方,往往“审名以纪地”,“据地以书人”,反映一方风物,展示当地人情,成为研究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梁启超《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方志学》甚至提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方志的整理研究成为热点,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收录历代方志就有8 500多种,几乎相当于现存全部古籍的十分之一。然而迄今为止,尚未有人对《佛山忠义乡志》作全面系统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一管之见。

在汗牛充栋的方志之中,《佛山忠义乡志》的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其学术价值也是令人瞩目的。

首先,它是地域单位最小的地方志。方志一般以州志、郡志、府志、县志为主,例如《顺天府志》、《南海县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则称“通志”,如《广东通志》、《山西通志》。而佛山只是南海县辖的一乡,“周遭三十四里”,“其广不及县之一隅”,却“擅人地之美”,“由今溯昔,撮土犹馨”,[2]无论经济人文,具有独特优势,足与府县争锋。仅以科举为例,“吾乡袤十里,广七里耳,有明三百年登进士者九,我朝二百年来登进士者十有五人,文固已蒸蒸日上矣。况历检《词林典故》一书,纪海内科名之盛,同怀兄弟三人入翰林者,自吾粤李氏外,不数数觏,而萃美于吾乡。迄今上下五百余年,不独甲科乙榜,自武功计吏以至胶庠俊秀,祁祁济济,亦罕闻有。”[2]1026-1027此外,佛山拥有地理经济之胜,它“处省会之上游,水陆交通,百货总至,五方杂处,九市殷填”,[2]1023明清之际,佛山、汉口、朱仙、景德就合称四大名镇;入清以后,更因“九省通衢”,交通便利,商业繁茂,汉口、北京、佛山、苏州又并称为“天下四聚”。有如此巨大的商品市场,加之“人文蔚兴,世家望族相先后”,“比户连廛,寖成重镇。不有记载,曷备流传?”[2]1028明朝正统年间,黄萧养举旗反明,达十万余众。一度攻陷广州,据五羊驿为行殿,自称顺民天王,年号东阳。当其攻打无险可守的佛山时,却遭遇重挫。事平以后,朝廷旌赏梁广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士,颁赐佛山为忠义乡,佛山又平添一种政治优势,于是乡志编写也就顺理成章了。

其次,它是乡人自发编纂的地方志。史志之修,往往受命于官府。虽然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但统治者更重视的是历史的教化作用。皇家垄断修史,就是要在史书中体现自身的意志,根据自身的需要取舍历史。他们一方面对体制内的史官严加控制,务必与朝廷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实行恐怖政治,阻止私家修史。史家秉笔直书,往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甚至株连九族。东汉末年,王允不顾众人的劝阻,坚持处死著名学者蔡邕,就是害怕史家留下于己不利的文字,其一语道破天机,“无使谤书流传天下”。明代著名学者方孝孺也是因拒绝按照朱棣的旨意起草诏书而被株连十族,为了迫使他就范,明成祖故意当着他的面将其亲人一一斩首,每杀一人就逼问一句是否回心转意,可谓惨绝人寰,令人发指。清代的庄廷鑨案更是因私家修史酿成的血淋淋惨祸,全家年满十五的男子都被处斩,参与编史的、刻字的、收藏的都被株连,一个案子杀了二百二十二人。可以说,独裁者对秉笔直书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对文人的镇压最是残酷无情。在专制时代,地方志的编写也多基于各级官府的意志,元大德年间修成的《大元一统志》,清代三修而成的《大清一统志》,顾名思义,就是以皇家全同一统为宗旨。《佛山忠义乡志》的撰写基本上是乡人自发的行为。初次编纂于康熙年间,作者是李侍问。据霍得之《李志序》和《李志小引》介绍,作者靠教书谋生,鉴于“佛山一乡,向无专志”,[2]1011遂慨然为己任。舌耕之余,“辑旧闻,录碑传,询故老,焚膏继晷”,足迹踏遍“庙寺庵堂,氏族祠宇,里巷坟墓”,历尽艰辛;他坚持实录精神,所记每一件事,力求做到详尽准确,“虽一节之微,一行之善,据事直书”,“是必月旦舆论有同情,方垂之简册而无愧”,[2]1010-1011写作一丝不苟;校阅工作则由其子李象镳、李象锦、李象镗及门徒梁胤昌等承担。书成刊行,经费无着,又得贤母支持,变卖簪珥首饰,才得以付梓。可以说,从采访到写作,从校对到刊行,都绝无官府染指。此后,乾隆、道光、民国的三次续修,也都是乡贤自发组织,自主完成。从民国十五年志书附录的捐款名单看,民间捐款多则一千、数百,少则一元、二元,同样没有政府的资助。

再次,它是学术含量极高的地方志。《佛山忠义乡志》三次续修都有名流主持,陈炎宗、吴荣光、冼宝榦都是进士出身,品行高洁,德隆望尊,精通经史,学识非凡,加之阅历丰富,博见多闻。故能以一乡之小,包罗万象。一部《佛山忠义乡志》堪称一方之百科全书:纪地理则有沿革、疆域、水利,纪政治则有建置、职官、乡事、乡禁、选举,纪经济则有赋税、实业,纪社会则有祠祀、氏族、风土、慈善、祥异,纪文化则有教育、人物、艺文、金石。并且每每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例如《金石志》考证古代钱币,纠正了书画家瞿中溶、考据家张延济对新朝莽布的错误判断。宋代洪遵《泉志》记载新朝王莽的钱币共有十品,“每布横作篆书二字,而近代所获,则某布之下横记以值数,遂致瞿苌生、张叔未诸老辩论纷纭。且谓数十年来,如洪《志》所载从未一见,甚至诋洪氏为俗儒伪学,依《汉书》臆造以欺世。”《乡志》列举陈颐元的研究,通过对比《汉书·食货志》,再证以收藏的实物,“莽布一枚,篆书,横作‘次布’二字,制作精美,与洪《志》所载纤微悉合”,从而得出结论,“当日莽铸十布,实有此种,而洪《志》所载为不谬。”不仅如此,它还具体分析了新朝钱币为何罕见的原因,“莽初铸此十布,因无数目递记,阛市流通,记别不易,遂罢去。而再铸记以数目,使之便交易而利周转。所以有数目递记者,传世多而易遇;无数目递记者,传世罕而难求耳。”[2]919其坚持实证,思维严密,不盲从,重证据,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最后,它是认知先进的地方志。佛山毗邻南海,连接港澳,“水道汇浈、郁分派,陆冲绾南、顺要津”,民物滋丰,信息发达,从来得风气之先。《佛山忠义乡志》在记叙佛山人过香港、下南洋、走越南、赴欧美经商创业的同时,也反映出先进的思想观念。《建置志》就提出了国人最早的宪政梦,“夫宪法所以立国,为古今中外不易之理。”“近人张季直著《变法平议》谓:‘立法之地,以治人生治法;行法之地,以治法生治人。’旨哉言乎!”[2]131对清末的维新变法寄寓殷切的希望。大力呼吁朝廷认清形势,顺应世界潮流,进行体制内的变革。曾国藩、李鸿章、郭嵩焘等主导的洋务运动,遭遇守旧势力的种种非议,强烈反对,《乡志》作者为此愤愤不平,痛心疾首,“贤如曾文正、李文忠及郭筠仙侍郎,主持尤力。而胶执成见者,不曰用夷变夏,则曰擅更祖制,随声附和,如涂涂附。自爱之士,惮于清议,不敢受任,以致法立不行,或行未竟而前功亦弃,遂益为持议者所籍口,则非法之过,而不行其法之过也!曾文正督两江,奏办海防建设,诸局厂规划备至,而本集不录一疏;遣子纪泽游学外洋,家书亦不载只字,编辑者惧招谤也。办理天津教案,陛辞日,有宁可得罪于清议,不肯诒忧于君父之奏,可谓忠矣。李文忠移驻天津,广筹战备,使才、将才于是乎出,诸所建设与文正同,而言者倾之不已。吴汝绘为撰《墓志铭》,谓公倾国危,今何如哉?郭筠仙侍郎《使西纪程》尤遭指摘,至不敢回京复命。侍郎故,祭酒王先谦罗列行实,奏请宣付史馆,立儒林传,枢臣拟旨谓所著书物议沸腾,即指《使西纪程》一书,则未见集中纯粹之作也。呜呼!以诸公之贤,遭谤至此,若吾粤之丁日昌 、陈阑彬又不足道矣。”[2]131

戊戌六君子血染菜市口之后,慈禧、载漪、刚毅等丧心病狂,纵容义和团发起仇洋排外运动,罔顾基本的国际准则,围攻外国使馆,烧杀抢掠,悍然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终于酿成庚子之变,导致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以及张之洞、许应骙等一面拒绝朝廷北上勤王的命令,一面发起东南互保,与西方各国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互通贸易,化解了危机,维护了东南沿海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安定。《乡事志》对此予以客观的记载和肯定的评价:“颐和园之变,德宗居于瀛台,太后立端王子为大阿哥,端王与刚毅同秉国政,信用义和团,围攻使馆,诏天下起民团,不胜其扰。时李鸿章督粤,与江督刘坤一联合沿海各省,连章拒命,通商口岸交涉如常,东南获安。”[2]475

《乡志》继承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强调执政为民。《赋税志》写道“为民实为国”,“能保民,然后能取民”,[12]对晚清横征暴敛提出强烈不满,“杂税无物不有,无地不有,不胜书,亦不忍书”。《乡事志》对南海知县周文卿加收田亩定弓虚耗税,加重乡民的盘剥,也秉笔直书。其人后来故作姿态,捐资倡修通济桥,企图以此消除民愤。《乡志》仍以按语形式点明“周文卿加定弓虚税,为一邑累,乃屑屑于一桥之修,岂欲以此谢过耶?抑狭矣!”[2]452

大力呼吁兴办教育,强调开发民智,教育为先。《佛山忠义乡志》中保留最多的碑记就是褒奖历代兴办义学、社学、书院、学堂以及捐资助学的碑文。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大力呼吁女子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且将外国与中国比较,表示拒女子于学校门外是非常错误的。

与此相联系,《乡志》极力赞扬女性胆识、才能和侠义。其《人物志·列女传》记载,崇祯末,军事吃紧,军粮短缺,军士包围户部,哗变在即,身为户部尚书的李待问一筹莫展,其女年仅十三,匹马直趋通州,见押运粮食的官员还在大吃大喝,挥鞭斥责:“国家饷急如星火,命使豪饮何为?”[2]770督促其运粮救急,化解一场危机。梁九图生母刘氏则是贤明通达的典型,她一生勤俭,“家虽饶,常服澣濯衣,与婢妪同操作”,济贫救灾毫不吝惜,荒年捐粟多达千石,却从不佞佛,女尼道姑罕能入门,常曰“佛在人心,心不可问,佞佛何益?曷若以敬佛之心待人,以供佛之费周急。”[2]749还有陈姬闰娘在兵荒马乱之际,受诗人岑铁泉之托,存其诗稿,在贼兵入室抢劫时,财物首饰任由取,唯把诗匣紧紧抱在胸前,“贼愈疑,提刃击背,仆而夺之。启视,见故纸拉杂,曰:‘痴儿,是岂一钱值耶?’掷而去。”为保全友人诗稿,竟然付出生命代价。因而其墓志赞曰“铁泉之诗其传也无疑,姬之存之也生死以之,安得爱才如陈姬!”[2]773-774

以上种种认知开风气之先,透露出社会转型期新的思想曙光。其发展宪政的主张,民意为先的诉求,教育立人的呼吁,都带有明显的思想启蒙的色彩,反映出时代的潮流,社会的风向,代表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从一个侧面印证,明清以来广东思想文化发展后来居上,成为民主主义新思潮策源地。

《佛山忠义乡志》还是文学宝库,其《风土志》《艺文志》保存了本乡本土大量的诗文,其意境之高,风格之奇,音韵之美,变化之多,令人执卷流连,赞叹不已。而往事如歌,风光如画,乡情如水,又倍感亲切,耐人寻味。因此,一部乡志,既是科学资源,又是地方年鉴,还是乡土教材。对于今天研究佛山历史,了解佛山文化,乃至开发旅游,发展经济,都大有帮助。

不可否认,《佛山忠义乡志》也有不少引发后人争议的地方,譬如,标榜忠义名乡,鼓吹忠君思想,主张神道设教,宣扬因果报应;坚持社会改良,倡导和平演进,反对暴力革命,否定农民造反,对辛亥革命也持保留态度;重视儒学纲常,恪守传统礼教,赞美节孝贞烈,强调男女有别,尊卑有差,长幼有序,呼吁有风有化。迂耶,执耶?任人评说;是耶,非耶?且待来者。

文化大革命狂飙兴起之时,前国家主席刘少奇身陷囹圄之际,曾喟然长叹,“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但自古以来又有另一种说法,成王败寇,历史从来就是胜利者写的。前者固然是落难者的自我宽解,但也反映历史真相最终无法掩饰;后者虽然道破千年官史的本质,却最终改变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扼杀不了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人间自有信史在!只要社会还有良知,历史就一定会有真实的记录。当权者可以混淆视听于一时,却无法改变史实于后世;可以玩弄历史于股掌,却无法逃脱历史的嘲讽。历史的吊诡处在此,历史的无情处亦在此;历史的可贵在此,历史的可畏也在此。《佛山忠义乡志》首次纂修至今正好三百五十年,最后一次续修距今亦近百年,星移斗转,物改人非,历史风云的变幻,佛山疆域的变迁,社会形态的变化,是前代撰史者无法想象的。佛山未来的发展,政治经济的走向,又是今人难以预卜的。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佛山梦与中国梦是联系在一起。斯人去矣,往事已矣,红日西沉,长烟莫系。对此,我们无需怆然,不必慨叹,因为历史不会陷于虚无,明天太阳照样升起。

[1]朱士嘉.中国旧志名家论选[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100.

[2]佛山市图书馆.佛山忠义乡志校注本[M].长沙:岳麓书社,2017.

(责任编辑:万伟成jbs163@126.com)

On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Foshan Zhongyi Local Chronicles

LI Ke-he
(NanfangSchool,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970,China)

As the smallest unit in local Chronicles,the book of Foshan Zhongyi Local Chronicles is compiled spontaneously by countryman with high academic value and advanced thoughtful recognition.It firstly put forward the constitutional dream of the people,and made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n a series reforms and changes happen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It reflected the trend of the times with a clear enlightenment on the purpose of people’s livelihood,public opinion as the first priority,mind of education.It is not only a valuabl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Foshan,but also a true record of the evolution of Lingnan’s thought and cul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revealing the reasons why Guangdong is the original source of modern democratic thought.

local chronicles;Foshan;cultural features

K290

A

1008-018X(2017)04-0001-04

2017-06-07

李克和(1953-),男,湖南长沙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忠义方志佛山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佛山万科金融中心
传话游戏
佛山瑞光
广东佛山,有一种绿叫富贵来袭
黑龙江民国方志所刊名家墨迹选
这条忠义街
嘉绒藏族地区的旧方志编纂
朋友的情谊
广东佛山 小记者参观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