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学生感官洞察力的训练

2017-04-15 17:16吴艳娟闽清县梅溪镇中心小学福建闽清3508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感官味道眼睛

吴艳娟(闽清县梅溪镇中心小学,福建闽清350800)

习作教学中学生感官洞察力的训练

吴艳娟
(闽清县梅溪镇中心小学,福建闽清350800)

要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得从磨砺他们的感官开始。而通过感官观察生活,需要“心”的参与。“视觉”观察要忠于心中的顺序,忠于心中的眼睛。“听觉”观察训练需要“用心去听,想象画面。”“味觉”观察在情境中品尝体验。“嗅觉”观察在一呼一吸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触觉”观察更是让学生在触摸中思考。这五种感官的单项训练让学生的感官更加敏锐,对生活的观察更加细致,从而丰富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习作。

感官训练;用“心”观察;提高能力

如果把写作比作一个文章加工厂,那么生活就是这个加工厂的原料来源。原料就在那儿,那么多、那么杂乱,如何挑选,又通过什么渠道进入工厂,这就是采购员需要做的功课。人们都知道,习作材料是作者通过观察得来,而人的观察是通过人体的感官器官来实现的。因此,人们的感觉器官就是原料进入工厂的采购员。采购员敏锐的观察力,市场的洞悉力,采购活动的行动力直接决定着加工厂的产品质量,也就是作文的质量。

生活是丰富的、复杂的,生活作为孩子们的习作素材,可谓杂乱无章,要正确地提取这些素材,需要有一双慧眼,让孩子拥有这双慧眼的正是他们的感官观察力。因此磨砺孩子们的感官观察力,让他们的感官观察更加敏锐,更加清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生活的点滴才会成为孩子们笔下充沛的情感、动人的感受和丰富的文字。

那么,如何磨砺孩子们的感官洞察力呢?从单项感官训练开始,从“心”出发,每一步训练都离生活本质更进一步,每一种感受都让习作增一点光彩。

一、“视觉”观察——用“心”观赏

无论是观察静物还是运动中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这个角度其实是“心”的角度。遵循自己的内心,忠于自己的心灵,从最吸引自己的那个角度入手,从一下子抓住自己的那个最初印象入手,那个被观察物才能和内心吻合,以“心”为轴心,让心推动自己进一步去观察,才能看得真心,写得顺利。

1.忠于心中的顺序

无论观察什么,都要有一条顺序线。没有顺序,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凌乱无序,自然下笔不成文。虽然学生在平时观察事物的过程中,也会按照从上到下或者从左到右的惯性顺序线进行观察。这样的观察顺序肯定也是正确的。但是,这样观察后写下的作文无疑是呆板的,千篇一律的。比如让学生写人物外貌,学生就会从头发开始写,到眉毛、眼睛、嘴巴、下巴,然后手和脚,最后发现漏了耳朵,就在写眼睛的句子边上挤了一句“两只耳朵不大也不小。”如此赘笔下的人物外貌让学生们自己也汗颜。在和学生交流中,学生们也坦言实在太啰嗦太无趣了。当老师问学生观察人物的时候是不是从头发开始观察时,学生摇头,说只是写的时候一定要有顺序才这样,再问学生最想观察什么,有的说最先看到模特李同学眼睛很小,接着觉得嘴巴很大,样子挺滑稽,再看到他的个子,瘦瘦高高的。有的说先看到李同学那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再看到藏在长头发下的小眼睛都快看不见了,再发现他的衣服有点短。其实每个人的观察点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看到的往往都是最吸引自己的地方,而那些不够吸引自己的地方,往往是看不到的。因此指导学生观察的时候,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观察顺序,抓住最想观察的几个地方仔细观察。观察点不同,笔下文字也就各有特色。

2.忠于心中的眼睛

学生在观察事物的时候,往往只观察到表面。观察花,只看到花的颜色、形状;观察树,只看到树有多高多大。这样观察下的作文,只剩下单调枯燥的“静物”,却无法让“静物”活起来。此时要引导学生去课文中寻找作者观察“静物”时那双激荡灵动的眼睛,让他人的慧眼去激发自己内心本来就存在的有感情的眼睛。心中有一双眼睛充满感情,或喜爱或感激或热情或留恋,在这双眼睛下观察,万物都是有灵性的。

如:学了《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文中细致、深刻,充满激情的描写“绿叶”的句子多么动人,“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样的细致入微,没有心的参与是不可能发现的。那么“心”是怎么发现呢,作者的心是带着一股兴奋,带着对生命的赞叹来观察。同样让学生观察一盆铁树,学生从刚开始的只看到“细细长长硬硬的叶片,墨绿的颜色,叶片上还有些灰尘”。到用一颗细腻的心,一双认真的热爱铁树的眼睛继续观察。孩子们就发现“虽然铁树的叶子那么硬那么老,还会扎人,但是你看,它的叶片多像羽毛呀,挺好看吧。从来没有见它长高过,但是它的黄色花心却是崭新的,像是刚刚长出来的,上面还沾着小水珠。原来铁树每天都在生长,它也渴望长高,你看,它的羽毛叶子拼命地向上展翅呢。”孩子们在观察中体验到了用心的乐趣,也拥有了一双灵动的眼睛。

二、“听觉”观察——用“心”聆听

“听”是一种用声音直击心灵的观察,声音的轻重缓急直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想象,有时甚至比看到画面更有触动力。学生用“心”聆听的过程中,参与的不仅仅是耳朵,更多的是心灵,叩击心灵的“听觉”观察中,流淌出来的是观察物的动态过程,高亢如“振翅高飞的大鸟,奔腾的河水”,低吟如“窃窃私语的虫儿,温柔轻抚的风声”,这样的观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如泉涌般的文思。

如笔者的一节听觉体验课上,“用心去听,想象画面。”这是给孩子们的要求。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给他们放一段音频,是一段山林里雷雨前后的原生态声音世界。在安静的教室里,孩子们闭着眼睛,没有人偷偷地睁开,显然已经进入了这个声音的世界。观察孩子们的表情,他们有的很安详,有的微微皱着眉头,有的紧紧地闭着眼睛。当音频里放出雷声隆隆的时候,仿佛雨就在窗外,当雨声小了,河里的水声哗哗而来,又哗哗而去,鸟叫声重新出现的时候,孩子们的脸上是陶醉的神情。没有闭上眼睛,这样的声音怎会这样动人,没有关闭其他的感官渠道,声音怎会这样深刻地进入心灵。关闭一扇窗,真的就会打开另一道门。

听的体验结束后,让孩子们表述想象到的画面。每个人在口头表述时都不会很完整,大家互相补充,表达出自己最深刻的画面。这也只是过渡。接下来是提起笔写一写的环节。孩子们在开始动笔的时候,他们的脑海中就会开始组织勾勒整个完整的画面,有序地写完山林里雷雨前后的情景。欣赏点评的时候,师生一起朗读这个纯粹是心灵世界的画面,是那样的真实而美丽。有的孩子写道:“雷声隆隆,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把天劈成了两半,树林里的鸟吓得躲起来了,鸟宝宝拼命地往妈妈的怀里挤着,紧张地闭上了眼睛——”有的孩子写道:“雨停了,林子里似乎变了个样,空气中有一种甜甜的味道,树叶上的水珠一串一串地滴落——”有的孩子还在修改他的习作,他让小河沟里的水调皮起来,哗哗地笑起来。越来越远的水声让孩子们很留恋,这就是余味。有了这个余味,孩子们会不停地修改他们的文字作品,当然,有了这次声音世界的余味,孩子们对声音有了特别的青睐。

三、“味觉”观察——用“心”品尝

“味道”是学生的最爱,“味觉”观察唯有亲自尝一尝才可以。但是尝的过程中带上“心”,味道就会丰富很多,如何用“心”品尝,这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如为了上好“味觉”观察课,笔者准备了很久,到底让学生品尝什么,该怎样品尝,需要反复斟酌。课前准备了各种水果蔬菜,酸甜苦辣咸样样具备。课上,先是分小组品尝和观察,并分别记录下自己的品尝结果和观察到的不同表情。接着是一个游戏环节,每组选出一个上台表演品尝,让孩子们根据他的表情来猜测他到底品尝了什么味道的水果。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观察猜测,再让选手表述自己品尝到的感觉。既有自己的感觉又有他人的观察,这样的品尝会内容就丰富多了。最后在孩子们的笔下,用心品尝出的各种味道和各种表情相映成趣,舌尖下的文字果然让人口舌生香。

四、“嗅觉”观察——用“心”呼吸

用嗅觉观察的训练比较少,运用嗅觉接触世界,在轻轻吐纳中调动起整个身心,去感受天地间的芳香。嗅觉观察重在训练平时很少注意到的呼吸,以及在全身心投入的呼吸中凝神畅想和体验,那是快乐的感觉。

例如,带孩子们走出教室,让他们尽情地闻一闻学校草地上青草的味道,闭上眼,深深地吸气,玩味并表达。孩子们很陶醉的样子,有的说:“我闻到了很香的空气,这么好闻。我平时怎么都不知道青草这么香呢。”有的同学张开双臂大声地说:“我感觉青草很甜很甜,难怪蝴蝶这么喜欢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我都想变成蝴蝶了。”接着,再让他们去闻一闻花的味道,菜地里各种青菜的味道,去闻一闻水的味道,虽然水没有味道,但是孩子们在小水沟旁尽情地闻,居然闻出:水是清清凉凉的味道。这样的课能让孩子们回味无穷:闭上眼睛,光用鼻子,居然有这么美的感觉。

五、“触觉”观察——用“心”触摸

在生活中,触摸是很常见的“触觉”观察,在触摸中可以了解到很多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感受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质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学生在观察中不能只流连于观察物的表面,还需要一个心灵的触摸,在心灵深处思考推测,才能给学生的习作增添一些厚度。

如在笔者的一节触觉观察训练课上,事先对学生说这节课的任务是表演“盲人看手相”,看谁能够演得好。先是同桌互相蒙上双眼,触摸对方的手,一边感受一边“看”出对方的性格、爱好等,当然,这仅仅是热身,孩子们叽叽喳喳开玩笑似的,由于同桌之间过于熟悉,无需多触摸就能说出对方的底细。几个回合之后,孩子们熟悉了触摸的规则。在第二个环节中老师选了一个擅长表达的触摸者,蒙上眼睛后再选出一个对触摸者来说一定不熟悉的模特,其他同学则认真观察。

“盲人”:“你的手很嫩有肉,一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吧。(学生们捂着嘴笑)

五个指头都不缺,是个健全人哦。(学生们狂笑)

每个指头都很粗,力气一定很大,是个篮球爱好者吧。

大拇指很粗,你的脑子一定很聪明。

食指和中指还挺长的,你很适合弹琴哦。

这里有一个小包,应该是蚊子咬的,看来你很调皮,肯定不听话跑到厕所边那个水洼里玩去了,那里蚊子很多。(学生们笑得肚疼)

手上没有茧子,握笔长出的那种,你读书不怎么用功哦。”

“老师,我只能看到这里,看不出别的了,我的功力不够啊。”

这仅仅是个尝试,除了触摸手、眼睛等,还可以触摸各种水果、蔬菜、甚至各种工具等,感受这些物品性质,思考观察物的生长状况。这样的尝试只有一种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观察中不再流连于观察物的表面,而是能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深入观察。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傅登顺.“难以动笔”向“易于动笔”转身的习作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6(5).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感官味道眼睛
中秋的味道
感官训练纸模
夏天的味道
感官训练纸膜
我有一双探索的眼睛
眼睛在前
为什么眼睛不怕冷?
眼睛真实太重要了
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