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宝辉(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福建泉州362805)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学校特色创建
——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的实践与探究
邱宝辉
(泉州市泉港区涂岭中心小学,福建泉州362805)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灵魂,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造性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星争章”活动和“养成教育”有效结合起来,广泛开展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让学生思想得到升华,道德水准得到提高,个性得到张扬,点燃心中的“争星”梦想。
核心素养;特色创建;“五星”小公民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针对全校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造性地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认星争章”活动和“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开展“争星”活动,赋予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具体生动的载体,学生在“争星”活动中,舒展身心、激发潜能、提升能力、润泽品性,思想得到升华,道德水准得到提高,极大地促进学生素养的生发、融合和优化。
“核心素养”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它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为落实核心素养理念,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把学生的综合素养要求融合进“争星”活动体系中,努力搭建“争星”平台,形成课程体系、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构建爱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的长效教育机制,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构建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体系
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学校结合少年儿童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加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研究,创造性地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争当“五星”活动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努力构建“争当五星小公民”课程体系和校本教材体系,丰富学校教育的载体,让“争星”活动更富有目的性、可行性、规范性。
2.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
为搭建“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平台,让学生“争星”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学校成立“家委会”,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学校举办学科渗透“五星”经验交流会,设立争当“五星小公民”家校网站互动平台,创办五星活动简讯,组织开展“争星”社会实践活动,聘请“争星”监督员,设立“争星”监督岗,健全争星网络,形成争星合力。
3.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和指导
为了真正发挥核心素养理念对学校“争星”活动导向作用。在开展活动中,构建完善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新媒体平台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生态体系,实现了校园文化墙、宣传橱窗、楼梯宣传栏、乡村少年宫等重点部位全覆盖,让校园文化潜移默化滋润师生,让尊老爱幼、诚信友善深入人心,逐步形成教师和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激励孩子树立远大理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开展的“争星”活动,必须始终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提出“争当五星小公民”总体标准,努力营造“争星”氛围,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选择一颗星或几颗星作为学年的发展目标,努力追星通过“跳一跳”能够摘到“星星”。
1.规划校园环境,让“争星”亮起来
为让“争星”活动长效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以“争星”为荣的教育氛围,学校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让校园每一个角落成为争星活动的辐射源,成为全面育人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学校校园环境建设以星级校园“十个一”为标准,带动“五星”班级建设。创建“五星展览室”,在班级中争星版块、学校宣传阵地、书画天地、红领巾广播站成为学生“争星”展示自我的舞台。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方针、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全部上墙。校园里合理设置名人塑像,并标有生平主要史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凸显环境教育的无穷魅力,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孩子们“争星”的乐园。
2.丰富主题实践,让“争星”倩起来
学校创造性地把“争星”活动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不断加强“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三爱”教育。丰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争星活动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相结合,举办“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立志、立德,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扎实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节俭养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强化道德宣传和道德引领,营造学习美德少年、崇尚美德少年、争当美德少年的良好氛围,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美德少年先进事迹激励学生争星动力。
3.拓宽教育渠道,让“争星”动起来
为了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实践平台,挖掘“争星”活动教育资源,通过广泛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系列活动,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学校依托重大节日资源以书画、演讲比赛、主题班队会形式,开展“网上祭英烈”“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歌咏活动“向国旗敬礼”“洒扫应对”“日行一善”“文明小博客”等活动,通过活动,搭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践的平台。
学校开展“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必须充分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引领,以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与能力为出发点,师生齐动员、家校共携手、社会同参与,构建“五星同育”“五星齐创”的教育网络。
1.学科渗透,有效育人
学科教学渗透是“争星”活动的主渠道,特别是主题班队会课,运用情境教法,生动有趣,让学生体会到“争星”活动的乐趣。通过举办学科渗透“五星”经验交流会,开设学科渗透“五星教育”公开课,加强班主任与科任老师的横向联系,构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人人育人”的工作格局,体现了思想道德建设的真谛。
2.家校合力,携手共育
家庭教育是学校开展争星活动的强有力的后盾,为构建“家校”教育合力,学校成立了家委会,办好家长学校,创办家教简讯,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等载体,沟通学生校内校外表现,摸清学生校内外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充分挖掘并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拓宽校外“争星”活动渠道,扩大“争星”活动的社会影响。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争星”活动从校园进入家庭,进入社会,从而提升“争星”活动的影响力。
3.融入社会,陶冶情操
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形式之一。学校将“争星”活动的开展置于社会大舞台中,加强与校外活动基地的共建,开展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劳动实践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积极主动参与,获得了情感和品格的陶冶和锻炼,也提高了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开展“争当五星小公民”活动中,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发展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素养为目标,有效整合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制定“五星”评价标准、年度“争星”计划,确定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重点内容,鼓励学生努力去摘星。
1.学习雷锋树新风,争当“好人好事星”
学校以“学雷锋示范点”为载体,以争当“好人好事星”为动力,积极开展“学身边的好人”、争当道德模范活动,“日行一善”“洒扫应对”等活动,弘扬“团结友善、互助进取”的精神,引导和鼓励少先队员在社会实践中传播文明、促进和谐。积极开展“学雷锋,争当最美学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讲雷锋故事、看雷锋电影、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品行、体验雷锋的心灵。引导立足社会,开展志愿者服务进社区活动。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组织少先队员深入老年活动中心,探望老人,关爱老人,努力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环境。
2.积极践行价值观,争当“诚实友善星”
学校把核心价值观意识化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自觉行动,让学生真正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和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举行了“与诚信为友当美德少年”诚信工作展示会暨入队仪式。评选“诚信友善星”;学生和家长代表分别宣读了当一名有诚信学生、家长的倡议书,全体新老队员郑重地背诵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样样本领露一手,争当“学习上进星”
对未成年的学生,教师们应引导他们以学业为重,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以争当“学习上进星”为动力,通过举办“四大节”活动,即“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营造浓厚学习氛围。“读书节”活动,为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阅读氛围;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丰富师生文化生活,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与幸福;“科技节”活动,融科技知识竞赛、科技模型比赛等为一体,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认识。“体育节”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
4.言谈举止须文雅,争当“文明礼仪星”
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让文明礼仪之风吹遍校园,学校通过班会课教给学生学文明礼仪操,同时识记文明礼仪歌。以争当“文明礼仪星”为契机,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掀起了学习文明礼仪的活动热潮,利用升国旗仪式发出倡议,号召全体学生以文明礼仪为镜子,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营造“人人讲文明,班班重礼仪”校园氛围。组织各班开展“学礼仪争做文明好少年”主题班队会,形式多样地演绎文明礼仪的深刻内涵;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以赛促学,进一步点燃学生学礼仪的热情,提高文明意识,增强遵守规范的自觉性。
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勤劳能干人人夸,争当“劳动自立星”的活动,如“向劳动者致敬”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内开辟“红领巾种植园”,在校外与农场开展共建活动,满足学生劳动体验的需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互联网等渠道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发动家长共同参与劳动实践资源的开发,给学生劳动实践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高综合素养。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改革中要多层面、全方位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小公民。
[1]彭田.立足课堂,发展学生人文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2]曾聪虹.以劳树德从小培养劳动好习惯[N].泉州晚报,2015-12-14.
(责任编辑: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