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阳
(三元区建设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心理学原理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运用策略
王向阳
(三元区建设小学,福建 三明 365000)
教学者可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促进道德内化的观点。笔者分析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必要性,提出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提升心理素养,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具体地阐述在活动设计、问题设计和合作学习中运用心理学原理的策略。
品德与社会;心理学原理;有效运用
(一)学科特点决定二者相融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品德与社会》学科完全不同于数学、物理这样的逻辑学科,不是通过推理、演绎就能得出结论的。道德教育也不是通过说教和灌输式教学所能达成的,需要唤醒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注重亲历、感悟、辨析和探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道德品质的内化过程,心理学原理不可或缺。因此,笔者认为,《品德与社会》授课教师应当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引导学生自我参与、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将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准则。
(二)年龄特点决定二者相融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这个阶段既是心理发展的起始阶段,也是关键的阶段,他们有强烈的活动需要、认识需要、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1]同时,学生品德发展的质变期从三年级开始,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心理原理运用于《品德与社会》教学全过程,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及道德品质至关重要。
(一)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更新观念,将心理学理论运用于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及课堂教学的互动等。比如闽台两位教师执教《不一样的你和我》这一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和想法,理解、尊重他人的想法和选择,进而学习与他人合作”,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都把这一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也作为教学的重难点。但两节课的设计理念不同,教学环节也完全不同。大陆的课多由教师直截了当地传导尊重他人、服从集体的思想;台湾的课没有直接把人性格、气质上的缺陷暴露于公众面前,不是简单地表扬或批判,而是依托心理学理论,巧妙地运用动物与人的相通之处,以动物性格卡片为媒介,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采用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接受度就高得多。
(二)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
积极而活跃的课堂学习心理气氛,也称为“心理相容”,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首先,上课伊始的课堂氛围营造至关重要,因为一种课堂氛围形成后,往往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台湾教师执教《不一样的你和我》一课,上课之初,请学生观察初次见面的授课教师,描述教师特点,透过电脑软件共同绘制教师外貌,再借由这些面貌特点、职业及其他资讯推论教师的性格。这一设计,一方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观察他人比认识自己更容易,进而愿意接受他人协助认识自我。再如第七册第四单元《大家的事情大家做》一课,在导入环节教师设计了心理游戏——按摩操,在互帮互助中学生身心放松,为后续的学习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心理气氛,同时,这一游戏又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
再者,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应始终对学生做到尊重、热情、共情、积极关注。台湾教师的课堂,语调舒缓,课堂节奏较慢,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时间,不要求整齐划一,允许有不同答案,甚至允许与主题完全不相干的回答,教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而不是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充分落实“学生主体,教师辅导”的教学理念。
(三)寻找切合点,提升教学实效
在教学中,找到心理学原理与《品德与社会》学科的切合点,优化教学过程,方能构建有效课堂。
1.活动设计应切合心理学原理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教学中常常设计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等活动,教师遵循心理学原理,才能事半功倍。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换个角度想一想》一课,在教学“换个角度看同学”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优点轰炸”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学,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不能光看到他人的缺点,还要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游戏,但是,教师是否思考过,对内敛自卑的学生来说,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将其置于公众面前,也许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无所适从;对于自负自满的学生,或许因此而助长骄傲情绪。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开展“写悄悄话”的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找好朋友的优点,既达成了从不同角度看同学的目标,又不容易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
2.问题设计应切合心理学原理
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及归纳总结中发展道德水平,丰富内心世界。例台湾教师执教《不一样的你和我》,多以“为什么”“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呢?”这类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给了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机会。
3.合作学习应切合心理学原理
合作学习广泛运用于《品德与社会》课堂,但很多时候合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会提升学习效率。心理学认为,人的性格大体分为四种类型: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类型划分小组,每个小组尽量安排包含这四种性格的成员。例如四上《大家的事情大家做》“我们身边的志愿者”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设计的“红领巾的志愿者招募会”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学习。在合作交流中,意志型个性的学生有明确的行动目标,可担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情绪型个性的学生天性活泼,可以担任情境表演的主角;理智型个性的学生能以理智支配自己的行动,可策划红领巾志愿者的岗位设置;中间型个性的学生比较愿意服从安排,能按要求完成任务。这样的小组划分优势互补,有一定的科学性。
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成效。执教《不一样的你和我》的大陆教师有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课堂结构完整,教学版块清晰,师生互动良好,课堂节奏张弛有度,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在现行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这位教师的表现无疑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大陆教师的心理学背景和积淀不足,也没有这种大环境,因此缺乏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主动意识。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心理素养,平时应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的学习,充分认识心理学原理在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由于职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教师人群中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是完全正常的,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漠视和回避才是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根源,[2]因此,提高教师心理素养势在必行。教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就能助人自助,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就能较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包容、接纳、理解和尊重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兴趣、爱好和情感;就能用心理学原理诠释《品德与社会》教与学的行为;就能以同理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习兴趣,激发情感,促使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认同的情感与行为。
将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该课程的教与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开辟了新的天地,助力学生道德品质的新提升。但是,《品德与社会》学科大面积推行心理学原理的有效运用还存在困难,甚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妨用更加包容、开放的心态向台湾学习,学生道德教育不再是说教式、灌输式教育,而是体验式、生活化的教育,更强调以同理心原理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道德内化。
[1]唐红波.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疏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赵世明.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林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