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探究

2017-04-15 12:26柯丽芬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驱动小学生信息技术

柯丽芬

(晋江市实验小学凤竹校区,福建 晋江 362200)

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探究

柯丽芬

(晋江市实验小学凤竹校区,福建 晋江 362200)

“任务驱动”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也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素养是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它包含信息的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文章先简要阐述任务驱动对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再结合教学实践,以具体的实例阐述了运用高效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后结合教学实例说明在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中的注意事项。

任务驱动;小学生;信息素养

一、任务驱动对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作用

“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堂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并将教学目标细化为若干个任务将这些任务融入情景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1]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体现了“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2]信息素养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3]它既包括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还包括选择获取识别信息及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并创造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围绕教学目标设置数个由易到难的典型任务,让学生循序渐进逐一完成。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思路逐渐清晰,方法和知识脉络逐步呈现,无形中处理计算机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求知欲被激发、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信息素养也随之逐步养成。那如何运用任务驱动来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呢?

二、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实施步骤

1.激发兴趣,提出任务

“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力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经验之谈。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若能通过一个个富有情趣的任务呈现,巧妙地将教学目标隐含其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学知识,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培养。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任务的具体、有趣。如在执教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的《设计小板报》一课时,教师结合该校“掌中木偶进校园”活动先明确本节课的总任务,创设情境导入后将该课的三维目标细化成三个任务:勾勒草图、设计标题、版面美容师,让学生带着任务逐步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2.自主合作,完成任务

任务需要学生通过上机实践来完成,明确任务后,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者互助协作开展探究活动,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如针对以上提出的第一个任务,笔者为学生提供了“快乐word学习小助手”素材包,让学生借用里面的素材自己先动手勾勒草图,并提醒:遇到困难可以请教小组内的同伴,实在不懂再请教老师;并及时表扬不仅自己认真学习,还能帮助伙伴的同学。在规定完成的时间后,让各小组成员起来走动互相欣赏对方的作品,共同推选一份勾勒得较好的草图并集大家的智慧进行优化。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加工、处理、传递信息及创造信息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3.主动探究,深化任务

在学生对简单的任务已经基本能够完成的时候,教师应对上一环节中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适时启发。另外还应根据学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布置分层任务。这样在深化任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信息需求意念及对信息价值的敏感性和寻求信息的兴趣。比如在前两个任务完成后笔者让小组汇报新的发现和遇到的难题并在全班交流、解决,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尝试完成第三个任务并及时鼓励敢于质疑和勇于探索的学生。

4.评价成果,巩固任务

成果的评价能让学生在巩固任务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成功。评价有几种方式,可以是自我评价,即对自己作品的满意度、完成的效率、质量等进行评价;可以是生生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往正面及鼓励性方面进行引导;还可以是师生评价,在此评价过程中应重视人文性,及时、充分肯定学生的钻研精神、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学会操作方法,获得加工、处理、传递信息能力的同时,还从课堂中获得了成功,在成功中也体验了快乐。如在《设计小板报》一课的最后环节,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评价表让他们进行自评。然后通过广播出示各小组推荐来的代表作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评价:(1)小组内讨论;(2)作者自评;(3)小组派代表发言,师生共评。

三、运用任务驱动法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注意事项

1.明确“任务”的目标性

目标是任务的向导,必须先明确我们要让孩子学会做什么,也就是要正确地分析教材,清晰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所以课堂中要学什么、掌握什么,应重点突出,任务明确。例如在执教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小学信息技术》第四册的《美化你的作文》一课时,笔者围绕该课的四个知识点:添加图片、调整图片大小、移动图片、设置图片格式设计了两个任务:

(1)提出总任务“继续美化我们的作文”;(2)围绕课堂所教的知识通过问题卡布置上机操作探索任务:①设置图片格式里面有几种版式?分别是什么样的?②插入图片后,默认的是什么版式?③怎样删除图片?④嵌入版式的图片有什么特点,能移动吗?⑤改变图片的大小,除了按住鼠标拖动,还有没有其他办法?⑥如果选择“衬于文字下方”的版式,图片没法选中,怎么办?⑦改变图片的位置,除了按住鼠标拖动,还有没有其他办法?⑧“四周型”和“紧密型”的版式有什么区别?

这样将课堂的总体目标先细分成若干小目标,再把这几个小目标的内容分别细化为若干个小“任务”,通过完成这些小“任务”来实现总的学习目标。细化及明确的任务能消除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技术壁垒,让他们从容地进入快乐的知识殿堂,让他们的思维插上翅膀,焕发出创新精神和活力。

2.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

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很强,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比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强得多。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教师应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时间。而在设计“任务”时一定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正如以上细化的八个小任务,这八个小任务由易到难,简单具体易操作,给学生足够的信心。

3.关注“任务”的层次性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水平,灵活把握教材,及时补充,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有层次、有挑战性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激励他们挑战自我。正如上面提出的八个问题,前面四个问题是面对全体学生的,而后三个问题是为优等生提供的附加题。这样在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探索空间,促进整体信息素养的提高。

[1]钱晓菩,马玉娟.试论任务驱动[J].中国电化教育,2002(9).

[2]张维刚.信息素养——信息时代对人类的新要求[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4).

[3]顾小清.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J].网络科技时代.2002(1).

G421

A

1673-9884(2017)11-0109-02

2017-08-21

柯丽芬,女,晋江市实验小学凤竹校区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驱动小学生信息技术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我是小学生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