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地方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以福建省为例

2017-04-15 12:26沈家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福建乡土美术

沈家华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核心素养视域下地方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以福建省为例

沈家华

(福建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文章研究了福建省主要的地方美术资源在当下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发与转换的开展现状,针对各地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学科核心素养新理念的统领下,在开发策略层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梳理出推广性好、操作性强的优化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福建地方特色美术资源利用水平。

核心素养:地方美术资源:美术教学

福建地处丘陵山地,三面高山环抱,与海形成封闭的地理环境,客观上影响着文化发展的进程,相对北方平原地区显现出滞后、封闭的状态,给各种美术类遗产提供生长的土壤。这些宝藏如同“洒落民间的珍珠”,蕴含着民族优秀的审美基因。但是,正如文化保护的急先锋冯骥才先生坦言“随着年迈的传承人终老逝去,带走了优秀民间文化”。尤其在当下“现代化”“城市化”的背景下,各种破坏、消亡在加快,由于各种传承方式异常的脆弱,如果不加以重视保护,结果就是“曲终人散”“人亡艺绝”。福建是文化遗产大省,传统美术课程资源门类多、形式丰富,为美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福建乡土美术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因构成,承载着文化传统、生活创造和审美趣味,代表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规划了路线图。要求把“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逐步将优秀的、体现民族精神与民间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编入有关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使中小学生认识、了解和喜爱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美术教师善于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开发有利于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突出地方美术教育的特色。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校是主要阵地。[2]

当前,美术教学在从“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转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在: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想能力、文化理解。[3]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乡土美术课程呈现为乡土美术作品的识读、利用媒材的综合表现与创造、形成审美态度、在文化的情境中,对本民族文化文脉的理解、认同、热爱、传承,形成完整的环节链,核心素养是这个关键点。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美术“视觉形式”呈现优势,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学方式多元化、项目化、情境化,把“优秀文化基因”寓教于美,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成长,形成素养、形成能力,受用终身。

一、关于福建地方美术界定

“地方美术”也可称为“乡土美术”,以物质的形态视觉化呈现着,为传统美术文化表现方式,融合了中原文化源头的精神内涵与福建地方特色,原生态性和质朴的状态。“口传心授”是地方美术传承方式,历史积淀深厚,发展历程久远,在相对封闭的发展空间呈现相对稳定的形态,极具特色的民族民间美术品种。

(一)福建地方美术特点

1.门类丰富、地域性强

由于福建地理、信仰等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乡土美术形成了多个区域,门类丰富而齐全,分别自成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地域性面貌。门类齐全:建筑、绘画、工艺、戏剧服装等等。

2.历史悠久、原生态呈现

福建地方美术有着上千年的传承,历史悠久。居民还依旧生活在那里,原生态的呈现,与民间信仰、习俗融为一体,人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研究。例如,闽西土楼、闽东山区的廊桥等。

3.与信仰崇拜、时节融合

福建民间的信仰众多,复杂多样,有自然崇拜、鬼神崇拜、宗族崇拜等,与民间传统农时节日交织在一起。宗教仪式、节庆活动中,呈现的灯彩、戏曲演出服饰,种类繁多,平时融入生产、生活,节庆活动中出现高潮。

4.保护与传承的紧迫性

在当下我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速度发展的背景下,生产、生活方式改变,深刻地影响着地方美术生死存亡土壤。虽然许多地方美术已被列为国家“非遗”保护名录,但其生存的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培养优秀文化传承的未来,学校承担了资源转换的关键一环。根据笔者对福建乡村教师培训班问卷调查表明:存在各地优秀的地方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明显不足。因此,学校、教师要有使命感,承担起“传承”“发展”的责任。

(二)福建地方美术资源的分类

福建省公布的《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于2005年正式施行,开启了福建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4]。各级非遗产保护项目总量位居全国第四。福建地方美术资源门类齐全、积淀深厚、为福建省地方美术进校园打造广阔平台,在核心素养视阈下,梳理资源,转换优质课程资源,服务地方美术课堂教学。

1.建筑

因福建依山傍海的地理环境,先民们在历史长河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构建具有特色的山地民间建筑和城市坊巷格局,有居住和宗教祭祀场所、会馆。山地民间建筑主要有闽西客家土楼、民堡(如,永安的清水乡的安贞堡)、乡间村落群(闽西培田村古民居群)。城市坊巷格局,以福州三坊七巷、泉州西街为代表,还有依附着的灵巧、惬意的私家园林建筑。桥、塔、祠堂等。近代福建口岸开埠通商早,外来的建筑样式也独树一帜融入福建的建筑样式中。如福州鼓山洋人会馆、厦门的鼓浪屿建筑群、教堂。

2.绘画、书法楹联

以漳州漳浦的木版年画,漳平、同安农民画,福州磨漆画等,还有部分工艺类的绘画,如,陶瓷画。题材多为表现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生活的寄托、道德规范、训诫,宗教的宣导等,民间匠人对生活的理解,其笔法本真、质朴而自由,用色是就地取材。书法楹联题写在门楣、厅堂、风景名胜亭台楼阁上,有怡情山水,也有训诫宣导示人的。

3.工艺

工艺类美术资源样式多、材质丰富、地域性强。传统文化精神面貌突出。工艺雕刻、灯彩、纸扎、陶瓷、戏曲服饰等,莆仙地区木制雕刻、泉州的工艺灯彩、闽西的纸等。福建剪纸全省均有分布,漳浦、柘荣为代表。漳州漳浦剪纸精巧生动,具有故事性;闽东的柘荣剪纸造型质朴生动;莆仙地区的剪纸以礼品花为主,富贵华丽。漳浦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非常活跃。

福建传统戏曲的服饰、头饰、脸谱所出现的款式、色彩、造型,以及所传达的寓意。例如,泉州提线木偶,形象生动传神,雕工精美,尤其是木偶头的形象雕刻工艺精湛,匠人对戏曲人物的理解加上艺术的再创造,把人物形象表现得活灵活现。

二、福建中小学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进课堂教学现状

(一)各地地方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状况

福建教育学院作为省级培训机构,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导,积极倡导地方美术资源文化传承。笔者策划2013年福建省教师教学技能专项培训 (剪纸培训专场),2013—2017年福建省高中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课程,核心课程涉及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培训,形成良好氛围,美术教师自主开发意识在增强,积极性在逐步提高。

1.福州地区

福州地区地方特点突出,资源丰富,有三坊七巷建筑群落、磨漆画、南后街的传统灯彩,寿山石雕、岳峰软木画等。课程资源转换的探索形式有公开课、艺术节、校园文化长廊、手抄报、校本课程等。

2.闽南地区

2007年,文化部宣布批准设立我国第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极大地推广地方美术资源转换在教学方面的尝试,厦门地区开发出的《闽南乡土美术》《闽南乡土建筑——红砖文化》、漳浦县实验小学的卢淑蓉老师《面具剪纸》教学。泉州六中开发《李尧宝刻纸艺术进》、永春纸织画教学、晋江华侨中学刘翼老师编写的《乡土美术》《泉州古民居》。

3.闽北地区

松溪版画独树一帜、资源丰富,版画专家带领孩子体验式的学习,在专业版画创作针对认知度比较低、操作能力弱的中小学生而言,课程内容的转换不够,影响学生学习版画的热情。

4.闽西地区

闽西是中原南迁的客家族群的重要聚居区,孕育着、承载着客家文化的精神,为了保护地方美术资源,传承地方美术的文化。试点“闽西乡土美术进课堂”,开展“闽西乡土美术进课堂”课题研究。部分县区开展剪纸艺术、客家古民居文化传承教学。

5.闽东地区

廊桥文化、柘荣剪纸艺术是两个文化亮点。目前只有寿宁县凤阳中小学《我爱剪纸》,坑底中学《爱在廊桥》。闽东地区还是畲族聚焦区,畲族的服饰、头饰文化有待开发利用,让畲族乡土美术得以传承。

(二)福建地方美术教学“短板”梳理

福建地方美术资源进课堂的转换取得一定成绩,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为此笔者在福建教育学院美术学科专项培训班做了调查。

1.乡土课程开发意识薄弱

以2016乡村班培训调查统计表明:一线教师对乡土美术资源了解程度62%,了解程度比较高,对专家的理论引领意愿42%,校本课程构建方法、开发愿意能力10%比较弱,开发团队无法形成。教师开发与利用意识和能力是做好地方美术资源转化的支持,教师专业培训是问题关键。

2.缺乏资源开发转换共同体

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转换涉及系统性、科学性、严谨性,需要学校、教师等共同努力,学科专业知识支持、课程专业知识支持、跨学科支持等。问题解决途径是通过专业高端培训提高资源开发水平,形成开发转换共同体。当下,呈现在我们目前的困难是:福建丰富的地方美术资源与一线教师实际的开发水平不足的矛盾,这是资源转换的“瓶颈”,阻碍了地方美术课程有效地进行。

3.学生“热度”“参与度”不够与传播形式单一的矛盾

乡土资源呈现在中小学面前与鲜活的动漫相比,显“老旧”“被动”,学生“热度”“参与度”不够,当下的课堂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基本以教师“教”为主,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法引发学生足够的兴趣。个别地方的中小学文化传承活动,只是少数社团活动积极分子、美术特长生参与,其他大部分学生处于“观望”状态,与培养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初衷相悖。

4.课程缺乏整合、规划、提炼

各地的资源已经呈现的、待挖掘、待转换的,丰富多彩,从“无”到“有”的阶段,粗放式的,点状、零散状态,需要学科团队的课程提炼、规划、整合。

三、福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转换对策

(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福建乡土美术资源,门类众多、样式繁杂、生存状态良莠不齐。资源开发、转换、教学,需要一个完整、严谨的课程支持。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乡土美术课程呈现为乡土美术作品的识读、利用媒材的综合表现与创造、形成审美态度、在文化的情境中,对本民族文化文脉的理解、认同、热爱、传承,形成完整的环节链。

(二)“专项”“专题”的师资培训

《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出:“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定位精准,“专项”“专题”开展,确保拓宽教师课程开发理论视野。

1.原生态的授课

“传承人”“民间艺人”与教师“面对面”培训,“实景式”“体验式”的学习,提高美术教师的对地方美术的认知、认同,做到教师“自己喜欢”。

2.构建资源库

基于互联网先构建开发共同体。一方面主要进行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收集、整理。通过培训的理论运用于对地方美术资源的研究,拓宽了美术学科教师的理论视野,提高资源整合、转换的能力。另一方面,收集优秀的乡土美术教材开发案例,来促进教师对教材的认知。

3.骨干名师跨区教研、教学

通过跨区、异地教研、教学,共享优质课程开发资源,开展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间的教学交流,或者采用让优秀名师开发案例,跨校兼课的形式,一部分地弥补师资的欠缺。以点带面,片状发展,形成氛围。

(三)以研究促转换

做乡土资源开发转换的研究,开发资源才有专业品质保证,积极开展地方传统美术资源转换研究,以“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模式。

1.身临其境田野调查

资源开发学科团队商定,确认主题,梳理文献资料,开展田野调查、零距离拜访当地一些传承艺人,初步了解当地民间美术呈现方式、渊源及其艺术特点等,通过观摩、体验,记录艺术加工过程的视频和图片,对制作方法、过程有个面上的了解。同时以“解剖麻雀”熟悉几个典型的艺术片段。对“原生态”的信息深入研究、转换资源,遴选适合学生的乡土资源进入课堂教学,置于学生的审美语境,设计到教学过程中,这些都将构建更丰富的学校美术课程资源。

2.传承人进校园授课

在学院省级专项培训项目中,例如,2013-2016陶艺、剪纸培训课程中,设计了传承人进入课堂模式,让学员有机会直接与艺人对话、让民间美术家走进学校,构建具有民族美术特色的课堂。如泉州中小学请刻纸艺术传承人、木偶传承人进课堂,现场表演示范、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形成办学特色,社会效益良好。

(四)开发成果转换开发校本教材

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平台依据是教材。全国统编的教材的地区适应性较弱,鼓励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形成更加针对性的、个性化、优质教育。构建地方美术课程,编写好地方美术的校本教材、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地方美术的基础。要依托大量、原生态的收集整理地方美术的资料。研究学生的兴趣点,找到教学切入点,美术教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构建的典范。地方美术教材的编撰应该研究学生的兴趣点,找到教学切入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例如,郑宝珍老师的《闽南乡土美术》、卢淑蓉老师的《学剪纸》等。

(五)拓宽学校地方美术教学方式

1.现代媒体与美术学科融合

学生生活的语境是读图时代,信息化程度高。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网络平台,将乡土美术资源的影像资料、调查视频引进课堂,呈现给学生,增强对地方美术的认可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对地方美术的热情。基于网络环境下,把课上课下、校内校外联通,有关地方美术的海量信息,相关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有助于学生拓宽美术视野。随着信息技术多元化发展,VR技术的交互平台,会更加增加互动、多维体验。

2.融合校园文化活动成果展示

从课堂走向校园,教学形式多样展现:主题活动、艺术节、社团、文化空间等等。主题性的文化节活动,可以形成校园氛围,耳濡目染使学生了解优秀的家乡传美术,培育当下学生对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辨能力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创建以文化传承为主题艺术团体,在课余时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开展活动。设置文化空间,学校的文化墙、增加展示的舞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比赛。

(六)开发案例交流、网络宣传

当地乡土课程资源转换的成果,对于教师来说,展开教研交流、展示、分享中发现不足,互相取长补短,进而更加完善教材。网络展览学生们的学习成果,通过网络交流(手机APP)、宣传形成合力、对学生增强荣誉感,更增添学习的热情,也把学校、社会、教师、学生、家长融合在一起,共同关注。

综上所述,基于福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应充分理解文化传承意义,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学生对乡土美术作品的识读能力、利用媒材的综合表现与创造、形成审美态度、在文化的情境中,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传承,形成完整的环节链。我们的美术教学多元化、项目化、情境化,把“优秀文化基因”寓教于美,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成长,形成素养、形成能力,受用终身。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国办发〔2005〕15 号,2005-12-20.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Z].国办发〔2005〕18号,2005-03-26.

[3]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6-7.

[4]李蕊蕊,赵伟,陈静.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6).

G633.95

A

1673-9884(2017)11-0089-04

2017-09-18

沈家华,男,福建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研修部副教授。

猜你喜欢
福建乡土美术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乡土中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福建医改新在哪?
芬芳乡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