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宝,张怡,吕金蔚
胶州市胶莱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山东胶州 266315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其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使得脑血栓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栓发病较为危急,主要表现为偏瘫、麻木、口齿不清等,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会给其家庭带来较大经济负担[1]。临床上针对该种病症通常采用脱水、纠正水电解质、溶栓等治疗,但此类西药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因此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该文主要研究中医中药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并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此次研究纳入的68例研究对象,皆为该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且均为首次发病,资料完整,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短暂性脑缺血、严重心肝肾疾病、造血功能障碍、分泌系统疾病、意识功能障碍、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其中,男性占36例,女性32例,年龄在 38~79岁之间,平均年龄(32.5±4.1)岁;存在高血压史18例,冠心病史16例。将所有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其中34例研究对象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而另外34例则实施中医中药治疗。在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具体为:将5×105 U的尿激酶溶于0.85%的50 mL氯化钠中进行静脉注射。并使用20%的甘露醇及低分子右旋糖酐予以静脉滴注。连续治疗2周。研究组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具体为:针对风痰阻络型患者,采用生姜、半夏、石菖蒲、羌活、陈皮、大枣、胆南星、天麻、白术、茯苓等进行治疗;而针对气虚血瘀型患者,则采用牛膝、赤芍、乌梢蛇、桑寄生、桂枝、黄芪、桃仁、地龙、当归、红花、鸡血藤等予以治疗;对于痰淤阻络型患者,可运用黄芪、地龙、半夏、枳壳、石菖蒲、陈皮、丹参、当归、川芎等进行治疗;对于阴虚阳亢型患者,可利用山萸肉、夏枯草、菊花、勾藤、玄参、天麻、石决明、牛膝、白芍、黄精、夜交藤等治疗;痰热腑实型可用竹茹、生地、半夏、茯苓、胆南星、大黄、丹皮、厚朴、陈皮、枳实予以治疗。上述中药均由制剂室加工,1 剂/d,150 mL/袋,1 袋/次,2 次/d,连续治疗2周。
采用FMA运动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状况予以评价。同时,观察两组疗效。其中,疗效判定标准需要参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在90%以上,生活可自理为显效;患者各种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且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在89%~46%之间,生活基本可自理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显著改善,甚至出现加重现象,且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小于46%,生活不能自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该研究涉及到的数据,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s)为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治疗前,研究组FMA运动评分为(31.5±7.81)分,与对照组的(32.4±8.06)分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FMA运动评分为(71.2±8.53)分,对照组患者的FMA运动评分为(46.2±7.81)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2%;而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干预后,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6.47%,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血栓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率较高,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且容易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该种疾病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偏瘫、口齿不清、偏身麻木等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若是未得到有效治疗,很容易残疾,甚至死亡[2]。临床上针对脑血栓,通常采用西药治疗,包括溶栓、脱水、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抗凝、改善微循环等治疗,然而,由于西药疗效不确定,且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因此存在一定的应用局限性。
从中医学上看,脑血栓属于“中风”范畴,并认为该病症的发生主要与体质、精神状况、饮食习惯、劳累程度等相关[3]。由于脑血栓的主要发病部位为脑部,其病机相对复杂,会涉及到心、肝、肾及经脉,年老体衰或是肝肾阴虚、阳化风动等,均有可能发病[4]。因此,在治疗上,需要结合患者不同的症型予以辨证治疗。其中,风痰阻络患者要以熄风、化痰、通络等治疗为主;而阴虚阳亢者则要以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为主;气虚血瘀者要以通经活络、益气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痰热腑实者要以祛痰、通腑、泄热为主要治疗原则;痰淤阻络者,则要以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5]。通过中医中药治疗,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而且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6-7]。从该次研究结果均可看出,研究组患者在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后,其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而FMA运动改善情况则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脑血栓患者中采用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在取得良好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1]孟愈.中医辨病辨证治疗脑血栓的临床价值[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3):116-117.
[2]孙玉凤.脑血栓患者72例中医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5):97,99.
[3]周淑丽.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对脑血栓患者血液黏度及神经功能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205-207.
[4]赵梓旭.脑血栓后遗症的康复功能锻炼及中医特色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38):160.
[5]代景娜,王琳琳.中医活血化瘀辨证施治80例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构建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193-194.
[6]姜雪.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脑血栓患者中的价值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0):2875-2876.
[7]邓明玲.β-七叶皂甙钠联合血塞通治疗脑血栓的机制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2):285-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