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第37期县处长进修班第2调研小组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2)
近年来,福州市晋安区不断加大力度,落实产业转型升级,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服务业成为推动晋安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争当排头兵”的重要增长点。一是加大服务业项目政策扶持。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新一轮经济创新发展工作部署及市《行动计划》要求,今年以来,晋安区政府先后制订出台了《晋安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晋安区鼓励总部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晋安区促进现代物流业(含快递业)加快发展的八条措施》等政策,为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提供政策服务保障。二是扎实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晋安区积极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构建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在促进服务业高端发展上“先行先试”,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协调、研究解决特色优势行业发展、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落实国家、省、市促进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三是推动服务业项目落地。结合“攻坚2017”活动,晋安区加大服务业重点项目征迁、报批、建设等工作力度,列入市《行动计划》的服务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中益凤物流园、园中物流园已经完成征迁,地块陆续挂牌出让,盛辉集团、福建省物资储运有限公司等公司相继摘牌入驻;宜家家居项目已在海交会上与区政府签约;东二环泰禾广场二期、桂湖温泉小镇等项目正抓紧建设。
通过努力,晋安区现代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2017年1-6月,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57.23亿元,累计增幅15.8%,排全市第2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64.85%。第三产业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对我区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2017年1-8月,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71亿元,增长11.86%。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完成312.55亿元,增长13.67%;限额以下零售业完成134.15亿元,增长7.86%。我区商贸业规模水平、整体实力快速提升,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健全,新型商业业态有了较快发展。
物流业作为我区的重点产业,2016年,物流业营业收入达230亿元,全区A级以上物流企业9家,其中5A级物流企业2家,4A级物流企业4家。结合攻坚2017,晋安区加快益凤、园中、汤斜等物流园建设推进,盛辉园中智慧物流园、省物资储运益凤物流园项目相继落地,国内龙头物流企业宝湾物流控股有限公司拟在益凤物流园投资6亿元建设现代化高端仓储物流园,填补我区大型现代化仓储、转运设施的短板。
2016年,全区商业楼宇增至74栋,税收超千万元楼宇12栋,其中超亿元楼宇2栋。总面积约226万平方米,已招租面积约160.9万平方米(入驻率71%),可供招商面积约65.1万平方米,楼宇(园区)内入驻企业3959家。区内已形成五四北、火车站、东二环、世欧王庄、福新中路、鼓山物流等六大商圈;建成金城98创意园、闽台AD创意园、索高广场、鼎鑫建筑设计创意园、时代创意园、天艺文创园等六大园区;盛辉大厦、盛丰大厦、立洲大厦、福晟国际、珠宝大厦、中辉大厦、福晟六建总部等特色楼宇、总部楼宇初具规模。
晋安区服务业总体竞争力不强,具有竞争力的服务企业较少,服务业比重失衡,新兴服务业比重偏低,特别是金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领域发展相对滞后,2016年全区金融业增加值28.57亿元,仅占全市的5%。同时土地资源紧张、服务业领域高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的瓶颈。
下阶段,晋安区要以《晋安区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8)》为指导,狠抓服务业项目进展,突出重点,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1.提升商贸物流业发展水平。依托秦禾等综合体优势,抓好东二环、王庄、五四片以及火车站片区商贸服务业发展,提升档次,特别是加快东二环泰禾广场二期建设,打造总面积达145平方米的东二环地标式城市综合体。同时,推进益凤、园中、汤斜等三大物流园建设,抓好盛辉园中智慧物流园、省物资储运益凤物流园、宝湾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物流业水平。
2.推动晋安全域旅游大发展。充分挖掘晋安区特色农业、避暑休闲、国石欣赏、温泉养生、生态探险等优势资源,把晋安区打造成为海峡西岸重要旅游目的地,提升旅游业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努力实现皇帝洞景区创4A,卧龙谷、飞云峡景区创3A的目标。开发清新山水型、文化体验型、特色产业型、闽台合作型乡村旅游,争取每年打造2-3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推进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申报2个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3.开创科技信息服务业新优势。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挥科技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引导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进程。依托省会城市核心区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优势、科教人才优势、信息产业基础优势,推进大数据、软件服务外包、互联网+家庭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服务业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
4.做大做强金融业。借助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高地优势和省会城市核心区金融集聚优势,着力做大做强基金业、金融创新等,集聚引导境外金融机构来我区落户或开设分支机构,提升金融业集聚水平。发展“绿色银行”,积极对接海峡银行等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和驻榕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或绿色支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绿色企业和项目加大支持力度。
1.打造建设“一核两翼”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坚持高档次规划建设,将东二环泰禾广场打造成为福州新一代商业中心。抓好创新创业载体建设,重点推动“稻田创业小镇”等创业创新示范中心建设提升,发挥海峡工业设计园、“我想创业”新型孵化器、福晟创客街等“双创”平台带动作用,形成若干国家级、省级小微企业创新基地。构建晋安总部经济示范区,引导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向化工路、福马路和福兴经济开发区等聚集,力争2018年税收亿元楼宇达4家、千万元楼宇达20家,培育4家以上总部经济企业,形成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总部经济示范区。
2.打造一批服务业特色小镇。明确主导产业,聚焦信息经济、健康、旅游、时尚、金融等产业,兼顾寿山石、葡萄等晋安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业特色小镇。力争2018年打造1-2个“产业特而强、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融,机制新而活”的服务业特色小镇,为城镇化建设转型发展提供示范。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晋安区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领导小组,定期研究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政策措施。整合服务业相关管理职能,区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商务局牵头负责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商务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设2名副主任,分别由区发改局与区商务局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区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具体问题,督查落实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宜。建立调度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定期分析汇总服务业运行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财政政策扶持,整合省、市、区用于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财政性资金政策,重点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关键技术研发、商业模式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跨领域并购、龙头企业和品牌培育等。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积极对接落实服务业用水(洗浴、洗车等特种行业除外)、用气、用电与工业企业同价。落实有关规范涉企收费的政策意见,未列入国家和省收费目录的收费项目一律不得收费,对国家规定的政府对服务业企业收费标准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执行。加强用地保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中,统筹考虑对接服务业重点产业用地需求,优先保障对提升产业功能和城市服务功能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服务业重大项目用地。对列入省、市重点服务业建设项目,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内的项目,以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代服务业建设项目,协调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积极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构建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在促进服务业高端发展上“先行先试”,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特色的现代服务经济体系,协调、研究解决特色优势行业发展、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开展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土地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对内对外开放机制、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等体制机制创新。积极申报“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创业成本。切实落实国家、省、市促进服务业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将行业政策补贴资金与迁入本辖区或设立法人单位的企业挂钩,鼓励企业来我区设立法人单位。组织各有关部门、单位积极跟踪监测新增企业和企业规模变动的情况,并加强指导,为企业献谋献策,创造纳入规模以上调查的积极条件,确保达到规模企业及时入库。将新增入库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和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奖励政策时限延长至“十三五”时期末年。加强经常性统计调查与日常运行监测结合,探索建立家政业、会展业等各类新兴行业统计方法,努力做到应统尽统。同时,实现工商、税务、财政、统计等各类数据资源共享,强化服务业发展分析研究,提供推出前置政策的数据支撑和建议。
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区服务业重点领域服务标准体系、质量测评体系及满意度测评体系,积极推进服务业满意度多元评价试点,定期开展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鼓励优势服务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订,争夺标准“话语权”。加大对测评成果的分析运用力度,做到对症下药、精准发力,有的放矢提高我区服务业质量管理及服务水平,同时积极探索将测评结果和整改成效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确保我区服务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建立服务业重点项目推进机制,实行重点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推行领导分包制度,加强项目落实、工作开展情况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健全服务业发展考核体系,构建动态的、以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完备的奖惩制度,细化和分解各项目标任务,逐项落实可操作可督查的工作措施并落实到具体部门,采取倒逼机制,以目标促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