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15 14:15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第57期科长进修班第2调研小组
福州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低功耗联网智慧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第57期科(局)长进修班第2调研小组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02)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和发展方向,物联网已成为驱动社会创新发展、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加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支点。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紧抓发展机遇,深化物联网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带动传统企业向物联网方向转型升级,全面打造物联网产业高地,成为了国内第四个、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园区。本文在深入调查基础上,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深入分析了产业现状,提出了加快发展的相关建议,以促进开发区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一、物联网概念及产业发展趋势

物联网这个概念,在中国早在1999年就提出来了。当时叫传感网。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该概念提出后,中国科学院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组成了2000多人的团队,投入数亿元资金。在中央系列顶层设计和各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目前我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产业规模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6年超过9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今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从政策层面为国内物联网发展扫清障碍。9月10日,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暨世界物联网峰会在无锡召开,宣告一个新的物联网时代到来。

二、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福建省物联网产业的示范区,2015年2月由工信部批准设立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物联网),成为国内第四个、福建省唯一的国家级物联网园区,先后获得“全国电子信息(微电子物联网)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福建省物联网产业人才聚集基地”、“福建省第二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基地”等各项荣誉。截止目前,马尾区共有通过认定的物联网核心企业65家,关联企业超百家,其中包括了19家上市企业,2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和32家上市后备企业。2016年,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产值560亿元,增长17.6%,2017年预计可突破600亿元,争取到2020年建成千亿物联网产业园。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主要环节均分布有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产业集群雏形显现。其中物联网感知层企业主要包括上润精密、新大陆、福光股份等,产品涉及传感器、二维码采集器设备、光学镜头、液晶显示屏等;物联网传输层企业主要包括星海通信、腾景光电等,产品涉及GPS/北斗导航终端、电信业务支撑、光纤光学元件、无线自组网解决方案等;物联网应用层企业主要包括新大陆、上润精密、国脉科技、慧翰微电子、冠林科技、创高安防、志品技术等,产品涉及金融POS机、食品溯源系统、智能水务系统、车联网T-Box、iEN智能管理系统、完全数字化的智能家居、森林卫士生态管理平台等。

(一)政企联动,打造共享型发展模式

成立区物联网发展领导小组,设立综合协调、规划建设、产业招商三个物联网工作推进小组,推动规划编制、孵化中心和实验室建设以及物联网产业招商等方面的工作。筹建区物联网协会、福建省海峡物联网应用促进中心两家物联网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校企对接会、推介会和项目对接会等活动。通过一系列线上线下布局,加强区内企业在项目对接、技术合作、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的互动,促进企业间交流,初步形成“政府组织、市场引领、平台共享、人才交融、资本保障”的产业集聚模式。把握NB-IoT(窄带物联网)的发展先机,重点发展智能水务、智能管网、智能家居、车联网等行业,着力促进与物联网应用相关的产品与设备研发、系统集成,打造应用示范工程。在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主要环节均发展起一批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产业链条日趋完整,产业集群雏形显现。

(二)上下规划,统筹长远型政策配套。一是大力争取上级支持,优化专项政策

为了更好地推进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福建省、福州市分别发布了“省八条”与“市三条”,明确支持福州市提升马尾物联网产业基地集聚效应,深化打造国家级物联网产业集中区。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出台了《支持物联网产业发展五条措施》,共五项扶持内容、十七项扶持条款,从支持产业集聚、开拓应用市场、吸引人才集聚、强化平台支撑、打造样板工程等五个方面,对经认定的物联网企业和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全方位的扶持。同时针对入驻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的企业,跟进推出了包括场租、税收等多条优惠举措。二是大力突出发展特色,加速调整物联网产业规划。委托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编制新一轮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特色鲜明的重点发展战略,目前已完成《福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第四稿。《规划》提出以中国物联网产业中心为发展目标,打造“一基地两中心”(国家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低功耗广域网中心、物联网信息识别中心),实现千亿产业集群。

(三)聚焦尖端,搭建开放型产业平台。一是启用物联网开放实验室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密切联系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华为公司等有关单位和专家,积极推动打造物联网核心技术的研发服务载体。今年4月28日,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中国福州物联网开放实验室正式挂牌并投入运营,该平台将成为国内最先具备覆盖端到端的NB-IoT物联网产品商用测试和验证能力的实验室,提供物联网应用模拟和物联网产业化服务,预计五年内将建成全球物联网行业标准的推动者,在物联网行业标准化和打造物联网生态圈中发挥关键作用。当前正在加速推进省物联网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和物联网水表等行业标准制定工作,并与国内三大运营商及华为、英飞凌、新大陆等多家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二是启用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租用金澜大厦8000平方米的辅楼作为一期入驻场所,建设新落地的物联网核心企业的加速器和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拎包入驻”的办公环境。目前促进中心已完成内部装修,吸引了包括福建省物联网产业联盟等省级协会机构和华为物联网云服务平台、三鑫隆智慧管网、益资智能烟感等十余家优质物联网项目陆续入驻。三是加快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建设步伐。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项目已于2017年1月1日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总投资17亿元,占地97.54亩,建筑总面积约26.9万平方米,计划2018年年底建成,将投用为集企业总部、科技研发、创新孵化、生产制造等功能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孵化园区,带动周边物联网相关产业集聚发展。

(四)多管齐下,推动“走出去”招商引资。一是建立招商工作负责制度

专门成立物联网项目招商小分队,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化被动为主动,时刻挖掘物联网招商意向,仅2017年上半年物联网线索项目共有22个,总投资24.33亿元。二是建立招商线索跟踪制度。走访重点企业,跟踪投资意向项目,并对接工信部、省、市经信部门、投促和商务部门、相关协会、企业、园区等单位,掌握收集最新项目线索,跟踪推进在谈项目尽快落地。截止目前,接洽意向物联网产业项目共计47项,有意入驻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的项目有30多项,涉及行业包括智慧城市管理、通信芯片设计及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等方面,其余项目正在跟踪推进。三是建立外出招引常态机制。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领导牵头,经常性组织企业走出去宣传和技术项目研讨,激励企业参加各种推介、交流、座谈会。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参加物联网专业展会的物联网企业给予展位费全额补助。今年在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展示示范中心召开物联网产业招商推介会,新大陆等八家重点物联网企业与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微软(中国)等在技术、平台、项目等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交流,约定将来开展更多对接活动。组织重点物联网企业代表前往华为总部考察交流,学习华为优秀企业文化,打造合作共赢生态圈。

(五)以人为本,打造引领型人才环境。一是发挥行业领军人才的带动作用

通过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引进以王曦院士领衔,“千人计划”专家高腾博士和“万人计划”专家杨旸教授为核心、数名资深博士为基础的物联网行业高端人才团队,夯实了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基石,聚集了一批专业技术强、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物联网行业人才,全区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市前列。二是吸收掌握关键技术的外部力量。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把好人才关,注重引进有潜力和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集聚了一批掌握发展NB-IoT技术的物联网专才。今年从入驻的物联网企业中挖掘到了多名高端人才参加国家和省级人才申报。三是重视复合实用人才的梯队培养。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多次开展关于物联网与传统产业升级等主题培训,正探索开展全国物联网人才基地品牌申报。国脉科技投资设立海峡信息技术学院,飞毛腿电子设立飞毛腿电子工业技术学校,新大陆集团与福州大学合作设立福州大学物联网学院,区内企业与福建十六所高职院校签署了《福建省物联网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协议书》,定向培养物联网产业高素质人才。

三、新形势下发展物联网产业的几点思考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发展应充分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特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借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制造2025”等发展机遇,深入挖掘开发区物联网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优势,明确“一基地两中心”的产业发展定位,按照坚持创新引领、促进产业协同、应用示范先导、打造产业特色“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打造“一基三链五集群”,兼顾存量优化和增量育引,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打造“一基三链五集群”物联网产业体系

1.一基:聚焦打造低功耗广域网特色优势和传输层重要基础技术。以NB-IoT商用为契机,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发挥产业基础优势,对接国内外优质资源,以NB-IoT为核心,兼顾低功耗广域网其他技术,以低功耗广域网作为产业特色和传输层重要基础技术,打造产业集群优势、服务环境优势、应用环境优势,将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成为国内领先的低功耗广域网产业中心。

2.三链:着力构建家居健康、车船物联、智能工业三大物联网应用产业链。家居健康产业链。重点以本地智能家居、智慧楼宇、智慧社区、医疗信息化等应用层企业为培育重点,以低功耗广域网为传输技术基础,带动感知层MEMS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领域全面发展,打造基于“以精准识别为代表的感知层→以低功耗广域网技术为代表的传输层→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平台层→以智能家居、智慧楼宇、智慧社区、医疗信息化为代表的应用层”的家居健康产业链。

车船物联产业链。大力发展以车载光电传感器、车载终端产品、船载终端为核心的车船物流产业链,引导企业发展研发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新兴产品。推进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融合,挖掘车联网、船联网数据价值,打造基于“以车载光电传感器为代表的传感器产品→以高级驾驶辅助系统、T-box为代表的汽车电子产品→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代表的平台层数据应用→以车船监控平台为代表的应用系统”的车船物联产业链。

智能工业产业链。以本地工业软件相关企业为依托,引导本地光电感知领域企业研发应用于工业的光电传感器、工业相机等产品,加强以二维码识别为代表精准识别领域企业拓展工业应用领域,招引智能仪表相关企业,打造基于“以智能仪表、光电感知为代表的感知层→以工业软件及解决方案为代表的平台层→以精密加工为代表的执行硬件”的智能工业产业链。

3.五集群:重点发展光电感知、精准识别、智能仪表、应用软件和低功耗广域网五大产业集群。光电感知。依托开发区在晶体材料、光学元器件、光学镜头等光电感知领域产业优势,借助福建物构所、福州大学等科研资源,进一步强化光电感知核心技术研发实力,加强光电感知核心技术优势,重点发展光学元器件、光学镜头两大细分领域,积极拓展光学探测设备、激光设备等下游应用领域,推动光学感知设备在物联网感知、传输等领域的应用,将光电感知领域打造成为开发区在物联网产业中具有核心技术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精准识别。充分发挥开发区在二维码芯片/引擎、新型传感器、GPS/北斗、RFID等物联网信息识别领域技术和人才优势,依托新大陆、上润精密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以二维码识别、新型传感器、GPS/北斗为主的物联网精准识别领域,全面打造“物联网信息识别产业中心”。

智能仪表。突破智能仪表的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感技术、窄带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着力突破微型化、稳定性、可靠性瓶颈,自主研发一批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低功耗、低成本的智能仪表中高端新产品,重点开发一批典型行业和领域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智能仪表运行维护、自动化能效评估优化、远程监测诊断、数据管理和分析等服务,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全省智能仪表重要供应基地。

应用软件。以工业自动化软件、行业应用软件、云计算、大数据和信息安全为主攻方向,以信息化建设和智慧应用工程为支撑,引导产学研用等资源要素向软件产业聚集,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深入推进国产化应用,推动开发区物联网应用软件产业跨越发展和质量提升。

低功耗广域网。以NB-IoT为核心,兼顾其他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加快推进低功耗广域网核心技术研发、应用产品开发、示范工程建设,集聚省内外物联网感知、芯片、终端、应用、传输等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孵化培育一批低功耗广域网技术创新和行业应用领军企业,促进物联网产业集聚、人才合聚和资本汇聚。积极引入电信运营商总部资源和物联网项目,助力开发区低功耗广域网产业发展。

(二)建设八大重点应用示范工程

1.智慧水务。依托现有的物联网研发与应用项目基础,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核心,将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依托智润科技等重点企业,加快NB-IoT在水务管理上的试点应用,推广智能水表。重点推进污水管网治理、智能燃气表等方面的研发与应用。在开发区道路主干道布点应用智能井盖,加快建设智能井盖安全物联网系统。

2.智慧园区。以开发区为主体,以物联网产业孵化中心为主要载体,建设物联网智慧园区。面向园区管委会、园区物业、园区企业的不同需求,园区能够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发布、资产管理、能耗管理、停车管理、智能会议系统、公共服务等主要功能,实现数字安防、智能物管、智慧办公。在园区中重点试点NB-IoT、5G等技术,建设园区云平台,建设网上虚拟园区。在园区信息化建设中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和园区物联网企业技术力量,尽可能应用福州市本地企业重点产品及技术,建设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入智慧的智慧园区。借助智慧园区对相关产品的应用,对本市重点产品起到展示推广的作用。

3.智能工厂。立足于福州市智能制造样板车间、“工业4.0”样板智慧工厂及示范工程,在电力、石化、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制造业等行业建设应用自主工业软件及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工程。建立面向智能制造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工业大数据中心,建立工厂标准库、解决方案库、产品资源库、维修档案库、工艺知识库等,实现知识共享。

4.智慧交通。积极搭建车联网服务平台,借鉴其他城市成功经验,兼顾前装与后装市场,制定推广安装使用车联网控制单元(TCU)的工作方案,出台系列综合配套政策,进一步推动车联网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应用,发展车联网应用相关的增值服务。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城市地面交通智能管理工程,以交通流量实时监测和疏散指挥系统、停车智能诱导和收费管理系统、公交和客运智能化管理系统、非机动车辆和电动自行车管理系统等四大系统为突破口,开展车辆识别、行程规划、航运服务、交通管理应用示范,全面提升交通管理可视化、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5.智慧物流。依托“海丝”物流枢纽城市建设,面向港口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应用领域,建设智慧物流示范工程。在开发区仓库、物流车辆等物流环节中应用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RFID或二维码识别设备等物联网技术,提供实时跟踪、随时可查询可溯源的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实现物流车辆实时调度、实时监控。整合质量追溯、认证机构、质检机构等多方数据资源,打造透明、可持续的物流供应链体系。

6.智慧家庭。重点面向居家养老、家庭安防、家庭节能、数字家庭娱乐等应用场景,依托电信运营商、物联网重点企业,加强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探索商业模式创新,鼓励NB-IoT等本地优势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家庭中的应用,重点推动智能燃气表、无线烟感探测器、电子支付终端等产品应用,建立智慧化家庭和智能化社区推广示范基地。同时,鼓励企业使用分期付款或者租赁方式向客户提供产品,注重售后服务,增加客户对智慧家庭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7.智慧医疗。以福建省立医院、福州医科大附属医院等为试点,推广、部署RFID就诊“一卡通”、无线(移动)远程医疗与医疗监护、远程健康管理、药品供应链管理、重要医疗器械(高价、放射性等)追溯等医疗服务、医药产品、医疗器械物联网示范与应用,建立医疗领域物联网标准、编码体系。

8.智慧海洋 。依托福州市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建设智慧海洋示范工程,包括建设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海域动态监测系统、船舶管理系统、防灾减灾系统、航道管理系统、综合应急指挥系统等六大应用系统,实现对全市乃至全省整体海域气象条件、鱼群聚集、渔船散布等实时监测和指挥。

(三)建设三平台,营造产业环境

1.重点建设物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依托开放实验室,构建以参与主体多样化、平台资源共享化为特色的低功耗广域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物联网企业提供基于物联网真实场景应用模拟的测试、认证、检验、研发等技术服务,并为企业提供咨询、资源对接和共享等服务。

2.建设物联网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物联网知识产权数据库,提供知识产权策略研究、专利分析、知识产权监控和预警、信息发布等服务。构建集展示、交易、服务、交流“四位一体”的物联网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面向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个人等,提供知识产权确权评估、挂牌上市、转让报价、交易鉴证、结算清算、托管登记、项目融资等服务。

3.建设完善物联网融资平台。建立企业创业投资平台,建立一套从项目筛选、评审、投资者管理、投后管理到实现收益回报的系统性流程体系,涵盖选项、投资、增信和风控、收益回报、追偿等运营体制。建立企业上市辅导平台,积极鼓励物联网相关企业通过上市方式进行融资,通过在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订协议、完成股份制改造、完成报备并进入辅导期、证监会受理上市申报材料、成功上市等几个不同环节给予不同的奖励和辅导。

猜你喜欢
低功耗联网智慧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一种高速低功耗比较器设计
抢占物联网
有智慧的羊
得MCU者得物联网天下
ADI推出三款超低功耗多通道ADC
IDT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推出低功耗IQ调制器
低功耗加权cache替换策略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