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党校,江苏 南通 350007)
我们党始终重视自身建设,党的建设是“新的伟大工程”这一提法源于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提出的“党的建设是‘伟大的工程’”这一论断。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毛泽东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把建设这样一个党称之为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作为“伟大工程”的党的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被毛泽东列为保证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1]毛泽东深刻指出:“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2]为使党在新的考验面前能够顺利过关,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发出了“两个务必”的警告。实践证明,执政党所处的环境更加复杂,面对的诱惑也在不断增加,执政党建设比革命党建设更艰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启了“从严治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征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行动布局下,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一是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党内政治生活呈现出新气象。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深入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住关键少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扩展到全体党员。推动全党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层层落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和各级纪检组织的监督责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政治生态得到全面净化。二是坚定不移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十八届党中央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改进作风切入,动员全社会参与到执行八项规定的监督中来,形成了广大党员干部不敢腐的局面,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办成了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可以说“八项规定改变中国”,作风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亮丽名片。三是强化党内监督,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一届任期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共组织开展12轮巡视,共巡视了277个党组织,对16个省区市开展了巡视“回头看”,对4个中央单位进行“机动式”巡视。实现了巡视全覆盖、监督无禁区。四是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推动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长期以来,由于经济上的放开,客观造成了党建的放松,使我们有一段处于党建下行期。十八大以来,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全党形成了无处不在的约束、无时无刻的自律,无需提醒的自觉,开始了党建上行期。强调纪要严于法是因为共产党员是先锋队的成员,是先进分子,要达到的标准应该比公民高,所以我们坚持了纪在法前,纪比法严。五是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以巩固发展。六是坚持依规治党,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我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坚固,党群关系得以改善,探索出了党在长期执政下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路径。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性锻造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纯洁、更加先进,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机活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是我党一以贯之的主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时代,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也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在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就是大国成为强国的阶段,即“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处在新的历史方位,新的阶段,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牢牢筑好“伟大工程”,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讲话中强调“四个伟大”,即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伟大工程。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权当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第一,伟大斗争,讲的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奋斗姿态。这是我们改革开放39年以来最为重要的一个维度。因为不管是推进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还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面临着很多矛盾、问题、难题、挑战、风险,这意味着我们共产党人要打的“铁”相当的坚硬。要想把“铁”打好,共产党人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精神斗志;第二,伟大工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改革开放39年来我们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一个根本的经验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三,伟大事业,伟大事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开创的、前所未有的政治工程、国家工程、党的工程,伟大事业也是我们对人类的最大的一个贡献;第四,伟大梦想,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我们近代以来所有中华儿女最伟大的梦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担负的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分开来讲,这四个伟大都具有根本性、战略性。把四个伟大放在一个系统里面,又是个有机的整体,是我们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战略、大格局、大逻辑、大框架。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一,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强调政治建设的首位度是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提法,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起统领作用,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新时代要求我们继续坚守政治本色,把准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明确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里的“旗帜”“道路”“精神状态”“历史使命”“奋斗目标”就是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在现阶段的具体反映,这就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应当坚守的政治本色。担负新使命,要求我们继续站稳政治立场,牢记宗旨意识。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明确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代表谁”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指出全面从严治党的目的就是始终保持党的宗旨意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求我们继续“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新的征程要求我们严格遵守政治纪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鲜明特色就是立规执纪,把章程、原则、制度、部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立起来,突出强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要求全党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的锻炼,自觉维护全党集中统一,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五年来,党内政治生活严肃认真,党内政治生态愈发清明,这说明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成效显著。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要继续将纪律挺在前面,实现党在政治上越来越先进、成熟和坚强。
第二,要求反腐败斗争从形成压倒性态势向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跨越。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国家战略,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打虎”不停歇,“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经过全党的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加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有效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以有效遏制,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然而,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是对全面从严治党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提出的更高要求。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突出强调纪律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把思想堤坝筑得更牢,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更有效运行。新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思想指导新实践,继续把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的功夫做深,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建设的要求渗透到党的全部领导活动中,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第三,以制度创新推动健全监督体系,把监督网扎得更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的重大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监察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北京、山西、浙江三地进行试点,目的就是要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形成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系,实现对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按照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部署,新时代要求我们继续做好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在全国推开的各项准备。党中央之所以在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进展的关键时期推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现实考虑。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反腐败工作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我们有必要专门制定一部反腐败国家立法,最终从制度机制上解决腐败问题。实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党委的领导下,纪委和监委合署办公,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和国家监察、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筑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特别是领导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同时,解决党在自身建设上的问题,克服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就在能否筑牢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因此,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应包括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两个方面的内容。
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完善坚持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能力、领导水平、领导效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新时代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使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除了要领导国内的发展,还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际的影响力和贡献力。中国共产党要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立,要发挥在国际社会“领起来”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基本上是跟着西方跑,叫做跟跑。西方现代化起步早,成果多,制定了许多严格的标准。所以我们当时发展现代化是向西方学,跟着别人跑。当时我们的理论研究主要还处在理论辩护阶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做辩护,论证制度的合理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后,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和西方并跑的阶段,比如西方有拉美模式的“华盛顿共识”,中国也有中国模式的“北京共识”。并跑阶段在理论上体现为尝试,由理论辩护走向理论尝试,尝试中国道路、尝试中国理论、尝试中国制度、尝试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自从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在国际贸易等领域由并跑走向了领跑,领跑在理论研究中体现为理论引领,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解决人类的前途命运问题提供的中国理论和中国方案。而这些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实际上在引领经济全球化、引领国际贸易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由跟跑到并跑,然后到领跑,这就是党在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要发挥的领导作用。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能否让国家发展的领域更加全面、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程度更深,关键在党的领导和建设。实现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凝聚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庄重承诺。
第一,党要领导国家更平衡地“发展起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改革开放以后大约有30年左右的时间,我国处在一个发展时期。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以后,我们正式步入了发展起来以后的时期。但是,发展起来的问题要比不发展时候更多更大更具有挑战性。如何解决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是摆在党面前的重要难题,实现7000万人口的脱贫,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带领全国人民要实现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二,党要领导国家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走进“强起来”新时代。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站在了实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强起来”要求我们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发展理念到奋斗目标,从国内到国际全方位整体转型升级,全方位地推进整体转型升级。比如在生产力上,增长动力由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在生产关系上,由过去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走向现在的共同富裕道路;在社会发展水平上,由过去重点突破非均衡,走向全面协调;在外交上,由过去的韬光养晦,走向今天更加积极主动地作为;在发展理念上,由过去以物为本,走向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党领导这些转型升级,实现大国成为强国。
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虽然这已经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但对我们理解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依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去把握意味着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四个全面”每个“全面”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并且有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之别。实际上,这“四个全面”应该是“1+3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举措与战略目标的关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都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服务。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系,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建与发展的关系,也就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调动积极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二,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系。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是三大战略举措之间的关系。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要深入研究适应新情况的治党之策,这就需要深化党建制度的改革创新,包括干部制度改革、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等等。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通过党建制度的改革创新也会给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已经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包括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其中就涉及到“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既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有力保障。因此,在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上:一是要认识到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行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二是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氛围中加强对执政党的全面监督,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增强党拒腐防变的能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8.
[2]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57.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李君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