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鲜明的新时代纲领性文件

2017-04-15 14:15陈高英
福州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建设

陈高英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 350014)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做的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凝聚了全党智慧,顺应了人民期待,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具有鲜明的特色,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进取的力量、胜利的信心,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件。研究和把握报告的鲜明特色,对于更加深刻地把握十九大精神,更好地贯彻好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题鲜明,指导性方向性强

十九大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大会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

第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出了本源,展示了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目标相呼应。这是我们党出发的本源与根基。96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最为关键的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始终坚守初心,牢记宗旨使命,以共产党人的本色初衷和使命担当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第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明了方向,明确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报告强调:“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了到二〇二〇年的发展任务,这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这个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赋予全面小康新内涵。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最关键一程,在剩下3年时间里让13亿多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必须兑现的庄严承诺、必须履行的政治责任,完成这个目标还有不少难关要过。决胜就是冲锋号,就是总动员,必须举全党全国之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明确了新时代的目标任务。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实现之后,要乘势而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表明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

总之,党的十九大主题的几个部分是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明确回答了我们党在新时代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是大会的方向,报告的灵魂。

二、确立新的指导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概括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党的十九大的灵魂,是党的十九大的一个历史性决策和最重要的贡献,体现了我们党在理论上的高度成熟、高度自信,反映了全党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在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党的全部工作才能够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显示出永不枯竭的创造活力。回顾过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次飞跃,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革命、为谁革命、靠谁来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地回答了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新课题,不断进行理论思考、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报告用“八个明确”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整个民族的梦想和追求,体现着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行动指南。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既需要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来提供思想指南,也需要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的基本方略来作为行动导航。报告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涵盖“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对外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在行动纲领层面称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基本方略涵盖了此前提出的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才能更好地引领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三、成就卓著、变革巨大,具有极大的鼓舞性

报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用极不平凡来概括很准确,很到位,非常振奋人心。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报告从十个方面阐述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的巨大变革,并准确深刻地指出:“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

五年来,党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被忽视、淡化、削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发展观不正确、发展方式粗放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严重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军队中一度存在的不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我国在国防力量对比中面临的不利状况得到明显改变;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改革经过30多年,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截至2017年8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一共召开了38次会议,每次会议,都有影响甚至决定中国未来改革重点的重要决策出台。五年来,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共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其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改革呈现的新特点、展现的新态势、取得的新成果举世瞩目。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群众从改革和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

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五年来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坚定决心、高度智慧和辉煌成就,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把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

四、时代特色鲜明,担当意识强烈

报告鲜明地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并用“三个意味着”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用“五个时代”全面描绘了新时代的发展蓝图,进一步明确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历史性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求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它是党和人民96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近40年实践的宏大主题,也体现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是社会主义的实践品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而进入新时代,这表明我国战略任务的变化、发展坐标的前进、国际影响的增强。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正是基于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意义的准确认识,基于对新的伟大实践的正确反映,基于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高度概括。这不仅是判断、定位的问题,同时也是巨大的成就和变革的问题,因为改革开放后的长期努力,特别是五年来的努力,取得了方方面面的成就,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呈现新的特点和状态,才有“新时代”可言。

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的必然结果。能否科学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并以此来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是一个事关全局的根本性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重新进行了科学审视。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形成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大力推进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已实现站起来、富起来的目标,人民一般性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后,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在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这说明,人民群众的需要在领域和重心上已经超出物质文化的范畴和层次,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用落后的社会生产已不能准确定位,但也要看到,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表现在很多方面,从社会生产力来看,我国既有世界先进甚至世界领先的生产力,也有大量传统的、相对落后甚至原始的生产力;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好,但社会法治化水平不高,社会建设有不少短板,文化建设相对滞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很多;从城乡区域发展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发展水平差距仍然较大;在收入分配方面,虽然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世界上处在中等偏上行列,绝大部分人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而且有几千万人口尚未脱贫,城市还有很多困难群众。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满足人民在各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报告在第二部分专门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报告强调,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的成就和变革的同时,不回避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分析了7个方面主要问题和困难,非常切合实际,是广大人民所希望解决的,将其作为今后努力解决的方向,更加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强烈担当意识。

五、奋斗目标具体清晰,更加宏伟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30年过去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两个目标已提前实现。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报告清晰地提出了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步走”战略目标。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从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社会、生态六个方面进行了表述。需要强调的是报告将“人民生活”基本现代化标准单独提出一条,强调“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正是这个阶段一个突出任务,就是我们要从“全面小康”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的步伐。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这恰好一一对应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建设,过去没有“美丽”二字,这既是补齐了文辞的对应,也更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对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另外,从过去我们党开始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今天我们强调“五位一体”,这也是我们对社会发展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和对国家现代化标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深化。这使我们的战略目标更加清晰,也更加宏伟,在原先“三步走”战略中,到21世纪中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两个阶段的安排中,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即达到现在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提前了十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即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奋斗目标更加宏伟,更加振奋人心。

六、对新时代的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思路举措明确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的世情国情党情,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五位一体”建设及国防和军队、推进祖国统一、外交等方面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各项工作的方针、任务和要求,每一项都有具体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经济建设上,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提出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在政治建设上,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特别强调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等。在文化建设上,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特别是提出了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等。在社会建设上,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提出了要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特别提出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作战体系,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在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上,提出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特别是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在外交上,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报告在阐述每一项部署时,不仅在开头部分深刻阐明了其重要性和历史意义,还在结尾时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展望,掷地有声,鼓舞斗志,振奋人心。

七、注重全面从严治党,决心更加坚定

报告第十三部分,以“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主题全面部署党的建设,这是站在新时代的方位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报告深刻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报告中16次出现“党的领导”,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3次提到“党的建设”,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7次出现“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报告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重大成果,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了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指南,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加巩固,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只有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报告阐述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并对从严治党提出八个具体要求。

“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现实警示我们,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松懈。

八、内在逻辑联系密切,语言通俗接地气

整个报告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全面系统深刻。报告紧紧围绕主题,全面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进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战略部署。

报告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方位,分析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指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并对新时代的各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

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五年来成就进行深刻总结,并直面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使命和“四个伟大”,对“五位一体”、国防和军队、推进祖国统一、外交进行全面部署,并对新时代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进行深刻分析,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八个方面具体要求,整个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光芒。

报告在多处使用一些通俗的、口语化的表达,这些“大白话”直白朴素、深入浅出,使人觉得亲切、接地气,而这种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更能触及心灵。比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说这句话,但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再次重申时,仍然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比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用直白的语句,强调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再比如,“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些通俗的语言,就像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新年贺词的“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样,充满凝聚力、说服力和感染力,让老百姓听得明白,听得进去,听得过瘾,也真正体现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始终将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的宗旨。

今天,我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只有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管党治党,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建设
特色种植促增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