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2017-04-15 14:00李全文
关键词:哲学观天命敬畏

李全文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观及其当代启示

李全文*

(阜阳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其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体现了先秦儒家对于自然的认知,及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诠释。从孔子的生态哲学观之,他汲取了《诗经》和《易经》中的自然观,结合远古社会敬天畏天思想,以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透析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将其援引至社会生活之中,构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念和节用、爱人的社会伦理观念。立足于孔子乐山好水的情怀、敬畏自然的天命观、遵守自然之序的理论观念及与自然之序相适应的社会伦理观,探讨孔子生态哲学观,对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益。

孔子;生态哲学观;当代启示

生态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体现了中国先哲对自然与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而中国古代生态观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许多当代学者认为它出自庄子,而成型于董仲舒。其实不然,“天人合一”之思想源流可以追溯至老子,《道德经》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便是“天人合一”之显征。但老子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主要集中治国理政方面,且其“绝圣弃智”的论述稍显消极。而真正系统阐释“天、地、人”三者关系的即是孔子,《论语》与《中庸》对天人关系的论述是建立在中国朴素唯物主义之上的,摆脱了原始的神鬼之说,将自然视为一个真正影响人生存境遇的客观存在。

一、孔子生态哲学的渊源

所谓生态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古希腊,意为“我们的环境”,现在一般定义为“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自人类产生之初,生态规律就被视为超自然的外物而存在。由于远古时代对自然缺乏足够的认知,人们错误地将自然现象视为鬼神之灵力展现,因而萌生了自然崇拜现象。而随着人类迁出洞穴,人们开始利用自然,对自然的认知也在逐渐变化。至东周末年,天地逐渐走下神坛,开始被真正视为一种令人敬畏且要遵从的自然法则的存在体。而这种先秦生态哲学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有明确的体现。孔子的生态哲学并不是无本之木,而是在参校此前的学说基础之上形成的。按照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及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1]225又言:“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1]225虽然孔子是否删《诗》、序《易》,尚不能确定,但《诗》和《易》对孔子的影响之深却可以考见:《论语》中多次引用《诗》,从《诗》中提炼出人行为的准则;又言:“加我以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2]5由此观之,《诗》和《易》对孔子思想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诗经》之君权天命及顺应自然的观念

《雅》《颂》之为宴饮和祭祀之诗歌,反映了统治阶层对天命的认知:一方面,统治阶层利用天命为自身找寻政治依托,彰显其统治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如《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3]39认为玄鸟是商之祖先,而玄鸟之降临,乃天之所命。而殷商开疆拓土,乃天之号令。这就为商的建立及开疆拓土提供了依据。《诗经·大雅·文王》中言:“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3]45认为周是承受天命建立新王朝,而周完全遵循上帝的意旨,上帝也必然欣悦,因而,文王在上帝的身边也必显荣耀。统治者将自身的做法完全说成上天授意,以求获得最广泛的支持。但同时,在臣子和民众看来,上天降下灾难,也必是由于对统治者不满,如《板》:“上帝板板,下民卒瘅。出话不然,为犹不远……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3]67即是周厉王时期的老臣凡伯所作,直言天道变化,人民遭难,都是由于没有政治远见、王道无常所造成。并规劝周王要正视天的愤怒,要关心民生疾苦,使君与民之间的关系和谐,相得益彰。由以上观之,不同的阶层利用天命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都反映了商周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并将这种敬畏之心投射在政治行为之上,这种思想即是“君权天命”的根本。

而《国风》《雅》中的许多诗歌则反映了民众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如《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称彼兕觥,万寿无疆。”[3]88这首诗反映了先民按照自然时令耕种播种收获,顺应自然之秩序。《皇矣》:“修之平之,其灌其栵。启之辟之,其柽其椐。攘之剔之,其檿其柘。帝迁明德,串夷载路。天立厥配,受命既固。帝省其山,柞棫斯拔,松柏斯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3]79体现了先民重视绿化造林,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初步意识。

(二)《周易》之时与变的思想

“《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轫之作,也是一部揭示宇宙奥妙的智慧之书,书中包含的‘天人合一’的生态凡事,批判了早期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始情结。”[4]对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阐释。《易传·系辞下》言:“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5]33将天地人三者联系起来,且将人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周易》一书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时”与“变”。王弼之《周易略例》“卦者,时也;爻者,适时之变者也”,一语道破《周易》一书的核心理念。而《周易》“时”与“变”皆源于自然之变化,通过自然变化来喻示人类社会中某些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理。例如《易传·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先天下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5]28即是讲求人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不能违背自然的变化之理。这是中国早期对自然时序现象与社会现象之间关联的阐释,也是原始儒家尚时、中庸思想形成的根基。

二、孔子思想体系中的生态哲学观及其表现

孔子作为原始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对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在吸收《周易》《诗经》等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将自然秩序之理延伸至社会生活,提出人要适应自然之理,农耕桑蚕要符合自然之序等生态观念。

(一)乐山好水的生态情怀

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2]8孔子自然是知者、仁者,因而孔子也必然乐山好水。如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而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又如《孟子·尽心上》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表明孔子面对大自然神奇秀丽景色时的内心崇敬之情。

在《论语》和《中庸》中,孔子秉持一种节用的生态理念,认为凡自然之物要有限度的利用。《论语》中言:“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2]10孔子钓鱼用钓钩而不用渔网,射猎不射巢宿之鸟,这与“涸泽而渔、过度狩猎”的做法截然相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尚不发达,为了补充粮食的匮乏,许多人以狩猎为生,而当时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却能坚持节用观念,洞察自然之理,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敬,也是可持续发展观的体现。

而孔子的资源节用观又是与其“仁”的思想不可分离的。“仁”是孔子思想的重要体现,“仁者,爱人”,爱人的表现就是关心人的生存境遇。过度采用自然资源,必会带来自然资源枯竭,影响赖以为生的民众的生计。因而,节用与蓄养相结合,尊重动植物的生长之序,待其长成之后再采用,方为维系民生之本。孔子将这种节用观发展至修身及社会治理,便是提倡安贫乐道的修身之道与节用爱人的治国理念。孔子弟子众多,而孔子却最欣赏颜回,颜回一生贫困,却能做到积极乐观,体现了安贫乐道的品质,孔子因此赞其贤。至于执政者,孔子则认为其应具有节用、爱人的品质。节用即是不要过度铺张浪费,爱人即是能够爱官吏、爱民众,使役百姓不违背农时,使土地不至于荒芜,百姓得以安居。

不论是对自然的赞美,亦或是提倡节用,都体现了孔子乐山好水的生态观,这种乐山好水的生态观不只是对山水的单纯喜爱,更多地是对自然万物的一种崇敬与瞻仰,体现了孔子胸怀万物的仁爱观与体悟自然的思想高度。

(二)敬畏自然之心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大自然所孕育的生命,从人类产生之日起,自然就被视作是神圣的存在。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远古时代的先祖认为自然是万物之主,具有控制人类命运的神力,因而,人类尊神、奉神,给予自然之神以正义、忠诚、威严、善良等性格特征。而孔子则褪去了自然神圣的外衣,将自然视为一种客观存在。《中庸》引孔子曰:“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6]38即将天命视为一种不可左右、不可违背的自然大道。而对于这种大道,人们要有敬畏之心。《论语》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11将仁的品行与是否敬畏自然天命相联系,敬畏天命则为君子,不敬畏则为小人。这里,孔子所言知天命即是一种大道,而这种大道是自然之理,而人类社会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之理就理应与社会运行之理相通。

《中庸》言:“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29在孔子看来,只有至诚之人,才能发挥其天赋的本性到达极致,能尽自己的本性,就能尽知他人的本性,就能尽知万物的本性,能知万物的本性,就能够完全发扬事物的本性,进而帮助天地的演化和养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什么是至诚?有人将“诚”理解为“诚实”,曲解为人一生坚守“诚实”的信条,不说谎话。但孔子坚守“中庸之道”,反对对事物绝对化的追求,从此方面来看,“至诚”绝不会是“绝对忠诚、诚实”之意。孔子提倡“无私无邪”,曾用“思无邪”来高度概括《诗经》,而《中庸》中所说的“至诚”与“思无邪”则有异曲同工之处,意为:“无自私之心,起心动念上合天道,中和人伦,下和物理。”[6]43简言之,就是强调人的行为举止与追求要合乎天道。当人能够做到凡是符合天道时,就自然能够知道自然之理,知道自然之理便能推断事物的发展方向,即:“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6]47天地预警,只有懂得自然之理的人方能洞悉,因而人应敬畏天命。然如何做到敬畏自然?《中庸》:“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福,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无引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6]45孔子认为我们虽看不到鬼神的德行,但它却无处不在,而人都应本着赤诚之心,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由此观之,孔子所言鬼神皆为自然之理,而对于自然之理,孔子始终强调应顺应、适应,更要怀揣一颗至诚的敬畏之心。

(三)遵守自然之序

自然之理是要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而自然的运行规律即“因天之序”的自然法则。至于什么是“因天之序”,孔子如此表述:“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6]56上承天道,下和地道,顺应四时的变化,不破坏其他事物的自然生长,使万物在和谐的环境中发展,这是孔子和谐观的体现,也是孟子“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的源头。

自然有着原有的秩序,因而日月星辰能够自然运行,人与万物可以和谐共生,君主治理国家,要尊重自然之序,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15,一旦人们破坏了这种原有的自然秩序,和谐即会变为灾难。如“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耕而有天下”(《论语》),其原因即善杀伐者往往侵害物之自然生存,因而使物物相害,终损自身。而顺应自然之序,养育万物,才能利物利己。这不过是物物相生、物我相生罢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便是自然生态链中各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辟如人过度砍伐树木,便会使自身遭受风沙侵袭;过度排放,则会使空气严重污染,进而导致疾病滋生。

孔子将顺应自然之序的思想扩展至人,便是:“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19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每个时期都有自己应做的事情,人亦应顺应生老病死之变化,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其生长、死亡亦遵守自然之序。

(四)弘扬自然之理

孔子生态哲学虽起于自然,但最终却是为了构建社会人伦秩序。他一生弘扬自然之理,不论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修身治国之中,自然之理都是孔子观念形成的依据。如在《中庸》中他谈及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之时,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6]32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这是君王稳定天下之本,即摒弃自己的情感,以天下苍生的存续为判断标准。而普通人在表现自己喜怒哀乐的同时,要有所节制,所谓过犹不及,若欢喜达到极致,则易生癫狂,范进中举即是典例;愤怒达到极致,则易生拳脚,日常之中亦可多见。因而,在日常行为中,切不可走极端,要保持一种中和的态度,适时适度,不违背情理,方能利人、利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自然之理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它是一种潜在的、多变的存在。要体悟自然之理,需与自然相通,了解自然的发展变化。如《论语》记载:“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若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可言哉?’”[2]21孔子认为教育与自然之理同,师譬如天,生譬如万物,天不言,而万物自然生长,师不言,则学生仍应按照自己所掌握的学习规律和知识基础学习发展。“天命之为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6]38所谓教,即是引导学生探讨自然之理,按照自然之理去为人处世,而学生懂得了“道”的本质,方知最重要的是要掌握“道”,一旦掌握了“道”,“道”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老师,它会指导你的学习、生活及言论各个方面。这是孔子对自然之理在修身方面的阐释,他将社会看作自然运行中的一部分,肯定了自然之序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提倡在社会生活中追求“道”,由此观之,孔子对于自然之理的推崇可谓至深。

三、孔子生态哲学观对当今社会文明建设的启示

孔子的生态观立足于尊重自然规律,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并将自然之理引申至自我修养社会治理之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生态观,对当今社会文明建设中的环境破坏问题治理和各种矛盾关系的缓和,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孔子乐山好水的情怀和节用观对环境治理的启示

环境破坏之源头,在于人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不断侵害自然生物生长环境以满足人无休止的欲望。河流干涸、树木稀疏、风沙侵袭、雾霾弥漫,人从自然中索取,而自然又无不反作用于人。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使人们的自然观发生了改变,从敬畏自然到藐视自然,从顺从自然到“整改”自然,但却忽略了一点: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被改变,人也必将受到影响。此时,我们重读孔子生态哲学观,则不难发现孔子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从孔子天人合一观念之中,我们可以汲取许多治理环境的启示: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认知。自然是孕育万物之母,其中当然也包括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我们要心生敬畏之心,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万物皆是自然的组成部分,都与人类具有共生关系,对待其他物种,我们要做到“善待”;要坚持适度发展。经济发展要与环境发展相适应,不能片面为了追求经济总量的发展而肆意破坏环境,资源是有限的,而发展是无限的,发展应以节用和适度为原则,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环境的良性运转。

(二)孔子遵守自然之序的观念对恢复生态系统的启示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战胜自然、解决自然问题方面有了更多的手段,但同时,人们也常常利用科技来破坏自然生态链条。如我们运用转基因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生成转基因食品,甚至转基因动物。由于原有的遗传基因被改变,这些转基因物种产生了巨大的基因污染,尤其是转基因食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孔子提倡顺应自然之序,自然具有其成长的规律,物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因而才能生成一个有序运转的自然天地。我们在运用科学时,必须要遵守这种生态系统的运转秩序,因为人类本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员,科学的探索与利用必须要分开,转基因是科学成果,毋庸置疑,但若是我们不断将这种转基因运用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上,则有违“天道”,不可取。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很多,但归根结底是科学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的问题。孔子的生态哲学观告诉我们:人类所有探索自然、开发自然的过程,都要与自然发展相谐调,坚持自然中和之理。

(三)孔子“中和”“ 爱人”的思想,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孔子认为,人也应遵守自然之理,秉持适度的原则,对待他人要有礼有节,财物索取和情感表达要有所节制,要“泛爱众”,以一种博大的胸襟去看待万物,这种观念与我们当今社会中不断发展的个人主义相悖,宣扬孔子的修身之道有助于消解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孔子还认为,治国者要注重节用,国家节省开支,则税务轻,国库盈。税务轻、国库盈则国家兴盛,百姓安乐。这种理念在当今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爱人”被孔子视为统治阶级应有的思想特质。中国人口众多,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安民”,安民则需爱民,只有以民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发展,使社会长治久安。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诗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王东海.《周易》的生态哲学刍议[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12-14.

[5]楼宇烈.周易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中庸[M].上海:东方出版社,2013.

Ecological Philosophy in Confucius's Ideology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LI Quan-wen

(School of Marxism, Fuyang Normal University, Fuyang 236041,Anhui)

Confucius is the founder of Confucianism, the thought of ecological philosophy embodied Confucian for natural cogn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From the view of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y of Confucius, he learnedandin the view of nature, with the ancient days respect fear thoughts, development of dialysis nature on a naive materialism view, which is quoted to social life, construct the social ethics of ecological harmony the concept of thrift, and love. Discussion on Confucius's ecological philosophy, based on Confucius love mountains and rivers, fear of natural feelings theory concept of destiny view, follow the natural order and natural order to adapt to the social ethic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has important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confucius; ecological philosophy;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7.02.17

B222.2

A

1004-4310(2017)02-0083-05

2017-01-21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自信基本问题研究”(SK2017ZD2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密切干群关系长效机制研究”(SK2017A0286)。

李全文(1971- ),男,安徽潜山人,硕士,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哲学观天命敬畏
Chapter 14 Realize your personal legend 第十四回 履行天命
从天命到性命:唐宋命论演变初探
一些敬畏
敬畏一粒米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敬畏先烈
试论康德哲学观对柏拉图哲学观的超越
“马克思的哲学观”研究的几个前提性问题
汉朝统治者的哲学观对汉代服饰的影响
敬畏 果决 笃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