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以晋江市海滨小学校本教材《闽南四句》为例

2017-04-15 13:19林红纯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闽南乡土校本

林红纯

(晋江市海滨小学,福建晋江362200)

乡土文化视域下的校本课程开发探究
——以晋江市海滨小学校本教材《闽南四句》为例

林红纯

(晋江市海滨小学,福建晋江362200)

文章论述《闽南四句》校本教材在学校校本研究实践中的一种尝试性实践过程。全文从课题资源挖掘与传承、课程的研发创新、课程的课题成果与探索思考三个方面来阐述,从而引发教师在校本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反思。

乡土文化;闽南四句;艺术

闽南语是闽南四句的肥沃土壤。“闽南四句”以其本土化的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和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受到广大闽南人的喜爱。在校园开展《闽南四句》校本研究活动,不仅弘扬优秀的闽南文化,加强学生乡土文化熏陶,还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闽南母语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闽南四句》乡土教材是以闽南乡土文化为课程资源的教材,目标是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家乡。闽南乡土文化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积极融入教学活动中,闽南乡土文化资源便得到了有效整合。

一、编写教材,研发光盘

在确定这套闽南乡土教材主题和结构后,学校成立了编写机构,分组负责教材各个部分的编写工作。教材开发后,学校投入资金创造性地录制了教学《闽南四句》光碟一套,光碟全由学校教师、学生担任演员角色,演绎课本中闽南风味的情境故事。《闽南四句》教学视频光碟,方便了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用视觉、听觉的无声和有声的冲击,替代直接、枯燥的传统说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闽南文化,使广大学生在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下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行,真正达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效果,实现教育的终极目的。

学校课题小组同时开发了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校本教材——《闽南四句》。教材以闽南风味《天黑黑》歌曲引入,精心设计了阿公、阿嬷以及他们的小孙子三个动画人物形象作为教材的主人公,在演绎生活场景中来学习闽南四句的深刻内涵。阿公是个风趣幽默的闽南特色老人形象,他擅长利用生活场景编撰具有闽南地方特色的闽南四句。他编制的四句琅琅上口,无不充满社会正能量。该教材共分八单元,每个单元主题鲜明有序,由课题导入、阿公讲风俗、大家吹葫芦丝等几个部分组成。这样的编排有利用教师采取生动有趣的五步教学法即读、讲、演、唱、记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观闽南四句。

二、学科渗透,全面教育

在闽南四句进课堂中,为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给20个教学班级,每班每周安排一节闽南四句课程,配会讲闽南话的专任教师,保证课时与教学质量。通过对闽南乡土文化的学习,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也更加丰富教学课程资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闽南乡土文化资源,把闽南本土的四句文化和小学教学课程资源有机地融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以“课本”为唯一教材的狭隘理念,彻底打开“校园文化”和“课程资源”的传统教学资源大门,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有效地拓展小学生的学习发展空间。例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利用古诗诵读的教学及时链接闽南语四句中的相关吟诵上。

又如在品德课上,对品德教材进行重组,丰富品德课的教育内容,提升品德课的思想高度,使闽南传统文化的教学与各学科相互呼应,相互拓展。在教学《公民道德正气扬》这一单元,老师介绍明代晋江大慈善家李五慷慨解囊造福乡里的事迹:他铺筑途经家乡的泉安古大道中的石板,修吟啸桥、桥亭桥,保证道路畅行,益泽万民。他还重视教育,创办桂岩书院,让村中学子就学等。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行善思想教育和闽南文化,感悟着正能量和闽南文化的内涵、品味着闽南文化的韵味、产生着对闽南文化的热爱,更产生爱乡、爱国的情感。通过多学科的资源整合,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人生境界,丰富人生底蕴。同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上更让孩子接触和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传统和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三、定期教研,规范教学

学校每周定期开展闽南四句专项教研活动,培训教师,规范发音,研究、交流教法和学法,积极探索闽南四句课程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融合,比如和葫芦音乐的整合让学生增强了闽南四句及闽南语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阿公讲民俗”部分更是让学生了解闽南地区的相关风俗,感受闽南的优秀文化传统,充满积极向上的闽南四句更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其中积极的义理,并能在生活实际中学以致用。闽南乡土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开发校本教材的一本珍贵的教科书,教师要去挖掘,要去利用。在农村小学开展有关乡土文化的校本主题课,是重塑学生人格,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好好利用乡土文化这个教材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凸显的乡土文化,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总之,教育者要善于运用乡土资源,把闽南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带进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中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闽南话这门母语教学。有了“热爱”,学习什么都倍感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综合素养自然而然地会提高;有了“提高”,学生文化价值观就形成了。

四、特色融合,别样出彩

现今“闽南四句”的形式更加多样了,体裁更加丰富,内容也更加新颖,除了哲言警句、人文地理、情爱故事及宣传用语等,如何在谜语、小品、动漫等方面整合“四句”又将是一大突破。学校精心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和研究闽南四句的有关知识,明确开展“闽南四句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结合实际,以“本土特色资源在活动中的运用”为指导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并积极向社区、家长开展宣传活动,以学校少年宫建设为载体,制定方案,全面实施,积极开展“闽南四句进校园”活动。学校积极探索闽南四句教学与另一特色教学——葫芦丝教学相结合,葫芦丝课堂教学加入校本教材《闽南四句》当中曲谱的学习,学生在葫芦丝优美的伴奏下,吟诵闽南四句,既有浓浓乡韵,更具别样特色。学校还积极探索将闽南四句教学与舞蹈融合,令人耳目一新的《教引嬷念新歌诀》这一节目就是在这样的摸索中诞生的。有着闽南地方本土文化的闽南四句,经海滨小学教师集体加工研发成校本课程后,海滨人用看独特的眼光把她成功改编成具有时代特征催人奋进的《教引嬷念新歌诀》搬上舞台,《做人子孙着善良》《晋江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闽南四句诉说着与时俱进新侨乡人的精神风貌……此外,学校将闽南四句吟诵活动与大课间结合,利用每天大课间时间,让全体学生吟诵闽南四句,通过大课间活动的“闽南四句每日一读”来帮助学生熟悉闽南语的语音语调,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学校每学期举行闽南四句诵读比赛,各班级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诵读比赛,优胜组再参加校级诵读比赛。同时,利用六一、国庆等节日组织文艺汇演,在汇演比赛中,学生们取得了好成绩,获得了进步、锻炼了能力,增强了自信,促进了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学校闽南四句的推动和促进作出了贡献。又如在第二届两岸中小学特色办学暨海峡两岸交流会的文艺汇演中,学校的《闽南童谣》《教引嫲念新歌诀》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这样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闽南四句、闽南语、闽南文化的兴趣让更多人了解“闽南四句”的魅力,正如闽南人扎根于本土,又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有理由相信,草根文学“闽南四句”在进入校园成为校本课程中巧妙融合特色必将会越来越出彩。

闽南四句等乡土文化引入校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五个结合,即校内学习和外出取经相结合、校本课程科研与实践相结合、校本课程与学科延伸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活动开展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促使教师能从课程理念、内容、形式、评价、反思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课程专业素养及课堂活动实效。以实践操作的效果来看五结合的相融,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校园文化的深入开展。

[1]周长楫.闽南方言大词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2]周长楫,黄琳.闽南话800句[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3]吴松青.闽南地方文化概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喜欢
闽南乡土校本
闽南文化传承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乡土中国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闽南,闽南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