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刚 华 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蕴——基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研究
李宝刚 华 果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指导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充分理解它的丰富内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使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世界文明相承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必须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科学理论成果,必须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现代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途径的多样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的迷茫状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促使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探索救亡图存之路。虽然李大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但是他学习的重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很少把它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没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解读,使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处于萌芽状态。后来随着毛泽东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认识和理解并把他运用到中国的具体实践中,才真正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遵义会议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逐渐成为中共领导人的共识。1938年10月14日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倡导全党的共产党员都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国的历史国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积极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探讨。
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1]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外来的文化。二者的产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马克思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认识、反思、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创新。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现状相契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必须深刻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历史渊源。
客观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首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具有特定的社会和时代背景,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是客观实在在人们意识中的反应。它并不是悬浮于空的思想体系,而是在实践中,经过实践的检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理论,它解释了自然界及人类社会发展、运动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和消灭,只能发现规律,从而探索并利用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告诉人们要在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理性地认识自然界、人及人类社会。这种理性认识世界的方式,不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更是一种实践力量,能够在实践中释放巨大价值。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传播、发展、创新,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力量之源。“科学只有从感性的意识和感性的需要这两种形式的感性出发,因而,只有从自然界出发,它才是真正的科学。全部历史都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作为人的人”的需要成为需要所做的准备。”[2]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主要在于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学说的重要特征。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3]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魂。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得以延续和传承。“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4]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客观实践,在实践中探索中国道路,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巨大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色。它是中国历史长期以来形成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心理倾向和情感态度。这些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儒、道、墨、法各家学说,也包括许多民间的文化,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性。
重理论、轻实践,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儒、墨、道、法四个思想流派都是注重理论的探索和思考,但很少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来。专制的政治体制使得人的创造性被束缚、被压抑,很难释放个人潜能,也很难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超越。这也是中国近代社会落后于世界潮流的重要原因。比如儒家否定个人的的利益和权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要求人人君子,要求克己复礼,克制自己的欲望。朱熹进一步提出:“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6]注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关心和帮助他人,热爱家庭、忧国忧民,做一个仁者,在儒家看来,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这些思想家都在探索人性修养和个人情怀,并没有将其上升到实践的层面。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思想内涵丰富,尤其在个人修身养性和治国之道方面强调的比较多,这对中国人的性格塑造和形成以及政治的创新改革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但是,面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冷静的分析和理性的思考,我国的传统文化既有促进社会发展,培养人们高尚品德和气节的精华部分,也有专制腐朽、压抑人性的糟粕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学说,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当下关于这二者的关系问题学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主流观点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和兴国之魂,所以必须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然而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当下的进步和发展是源于中国思想文化的本土化,这种本土化是中国整个思想文化的主流,引领着中国社会的进步”。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种挑战体现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思想的塑造根深蒂固,影响深远,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对它的了解、学习和运用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何将二者辩证统一起来,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而且从各个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基础和价值追求方面有诸多的契合点。我国著名的学者李泽厚就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性格非常符合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需要……重行动而富于历史意识,无宗教信仰却有治平理想,有清醒理知又充满人际热情……,这种传统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否在气质性格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上,使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呢?其中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主要作为一种历史观与中国文化心理尊重、历史经验、富有历史观念的历史情感,更有相互接近的地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适用于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和实践与我国传统的“人本思想”以及“人格道德化”一脉相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表现为二者的相通性。
哲学理论的相通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渗透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的许多著作都揭示了客观事物对立统一的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想和,前后相随”,它不仅体现了对立面的统一,也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虽然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有其局限性,但是它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运动规律不谋而合,这种朴素的辩证法对人民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外化于人们的生产实践之中。这种思维方式的相通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治国理念的相通性,中国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我国现代著名思想家顾准认为:“中国几千来的政治一直是内法而外孔,以孔做羊肉,挂招牌,以荀或法做实际”。[7]面对中国的现实状况,必须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以革命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改革和进步。由于人们受法家思想的感染和熏陶,这种暴力革命的改革方式更容易被民众认可和接受,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革命中的指导地位。
人民解放途径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是被压迫阶级通过革命实现自身解放的理论武器。同样在中国社会历史上也曾爆发过数次农民起义,这也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倍受压迫状态下的强烈反抗心理。两者都充分显示了人民对个性解放、自由平等的强烈追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在中国文化土壤上扎根、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理论离开具体的实践必将失去真理性和价值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如果无法合理地解决现实社会中的问题,那么它必将被怀疑和否定。当下的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日益殷实。然而,这样的发展却带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们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进程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有人说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拾人心”问题。“收拾人心”必将通过思想教育和思想引导,单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或者仅凭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都无法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原因,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它的许多理论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国情,但未必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实际。因此,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维对其理性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使其在辩证的否定过程中得到扬弃,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途径。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式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读,并适用于中国社会实践,从而增添社会的活力。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任何思想上的错误倾向必将波及政治和经济领域。苏联解体就是惨痛的教训,这种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所导致的社会混乱值得我们深思。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才能推进中国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和思想建设,但这并不排斥我们社会思想的多元化,我们依然可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中国有着特殊的历史、特殊的国情、特殊的环境。马克思主义虽诞生于实践中,但是有些理论并不一定适应当下中国的实际,那么这就需要进行理论发展和创新,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被赋予新的内涵,同时用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去解读中国传统文化,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这既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将进一步推进,必将形成新的创新成果,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式,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哲学内容融入现代哲学形态之中,使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精华能够在现代哲学的基础上更新、发展、成为对中国现代化有价值的思维方式,正是通过这种批判和改造工作,中国马克思主义创造了富有实践性、批判性和开放性的中国现代哲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8]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凝聚着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心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对这种传统思想怀有深深的敬意,在现实生活中会积极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用传统文化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引领自己的人生追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中的碰撞必定会产生众多的矛盾。
从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的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要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分歧,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同时,也要努力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丰富二者的内涵,使二者在和谐有序中促进中国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异彩纷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积极促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都是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此,必须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选择。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其次要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得二者在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繁荣,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中国梦。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2.
[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6、60.
[4] 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2-383.
[5]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82.
[6]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第3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6.
[7] 顾准.顾准文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95.
[8]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N].光明日报,2006-05-23.
责任编辑:林淑周
2017-06-20
李宝刚(1965-),男,河北阜平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华果(1989-),女,陕西安康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D61
A
1674-1072(2017)05-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