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国帅
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
毕国帅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研究和分析社会现象、推动和实现社会发展的重要根据。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内涵丰富,价值重大,我国的基本路线形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就是中国共产党对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成果。其对于科学认识和有效解决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对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思想指导。对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有助于科学审视和有效解决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其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矛盾现象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问题,并在中国被进一步创新发展,研究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相关阐述,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其主要内容涉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产生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
1.社会历史的本质和产生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历史是伴随着人的实践产生和展开的,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发展进程。实践使人可以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建立起彼此之间的各种联系和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人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和加强,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升级为更高的形态,并作为历史的片段自动串联构成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呈现出历史的完整迹象。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用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特意把人们维系在一起。”[1]
实践不仅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本质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构成了人类社会历史产生的前提条件。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实践形态,也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活动,人类的社会历史正是始源于这一最初的实践形式。历史是实践的人创造的,它与人的实践根本相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这个历史活动构成了一切社会历史产生和存在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也正是由于人们存在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和实现这一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实践,人们在客观上开始了创造自己历史的前进步伐。
社会历史在实践中开始了第一步,同时也成为一种不断发展和不可扭转的客观现象。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并且产生出各种形式的生产关系和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形成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大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成为社会历史不断发展前进的根本动力。
2.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交互运动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更为基本,是最基本的矛盾,且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故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根本、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
社会历史不是意识、精神等纯粹的抽象行为的结果,而是由人们生产和交往方式的发展推动前进,社会历史的发展前进需要建立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基础之上,需要在社会实践的前后相承中才能实现。马克思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3]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实践要求和继承性特征,阐明了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遵循和决定性因素,为从社会矛盾运动角度科学具体分析社会历史的演化发展问题创造了思想前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前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动力。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最基本矛盾,成为引发社会冲突、推动历史前进的最根本力量,一切历史的矛盾冲突和发展变化都可以从中找到有力解释。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一定的经济联系和生产关系,由于这种既定的生产关系所能容纳的生产力水平是有限和绝对的,且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就必然存在一种现实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激化,并最终引发社会变革,使生产力得以冲破生产关系的束缚建立起更高一级的适合自身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历史实现了发展演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历史前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当生产力相对稳定在某一水平,人们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利益分配是相对固定的,同时也是具有差别且这种差别在一定范围内会不断扩大。而随着“差别”的逐渐扩大,劳动分工产生出私有制,利益分化产生出不同阶级,并进而导致了国家的出现,形成了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这种上层建筑使人自身联合的力量“异化”为压迫人的力量,而要消除这种“异化”力量,就必须在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由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领导社会革命,冲破上层建筑的束缚,实现社会的发展变革,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发挥了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作用。
毛泽东坚持和继承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结合自身革命实践经验和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创新和发展了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矛盾思想的中国化,这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强化思想武器,运用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科学指导革命和建设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毛泽东对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创新发展主要在如下三方面:
其一,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其并没有消失。马克思对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而对社会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并没有进行有关探究和阐释。因为社会主义社会是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且对于新社会的主人——无产阶级而言,社会主义社会是接近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形式,新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成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有益探索和科学解答,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这就从根本上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其不仅是对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大发展,同时也为继续深入地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思想认识前提。
其二,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性质不同的两类矛盾,需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对待。毛泽东不仅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的问题,同时还进一步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否相同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5]这些矛盾具体可以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矛盾,这两类矛盾性质根本不同,前者是对抗性的,后者是非对抗性的,解决这两类矛盾的方式也有所区别,前者主要采用专政的方式,后者主要采用民主的方式。这就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地阐释与解答,从而更加深入地推进了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在中国的创新发展。
其三,善于分析和把握主要的矛盾以及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毛泽东在对矛盾问题的研究中发现:“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6]即不同的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有的矛盾处于主要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有的矛盾处于次要地位,发挥从属作用,从而将矛盾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此外,毛泽东还认识到,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且“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7]这要求对于事物的分析和研究不仅要把握其主要矛盾,还要把握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坚持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观点解决问题。
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内含着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与中国共产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对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关系进行探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状况的认识,有助于为解决当下发展问题找到科学思路。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全部治国理政实践的重要依据,党在各个领域的具体方针策略都是围绕总路线展开并为总路线服务的。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是从影响基本路线开始的。因此,要从研究基本路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与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关系进行探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依据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党和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这就从根本上抓住了制约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力。根据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中最为活跃、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决定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关键所在,要实现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目标,就要牢牢把握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地位,这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遵循的基本规律。中国共产党充分遵循这一规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而及时地确立了党在历史转折关键时期的正确的执政路线和工作方针,这是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在中国科学运用和实践的结果。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两大基点,是贯彻经济建设中心任务的原则遵循和实践依托。两个基本点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是党坚持和发展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要成果。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党的思想创新的重要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从整体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指导性和原则性,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从根本上指出了无产阶级主导下的经济基础对于上层建筑的客观要求以及无产阶级上层建筑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坚持改革开放是党运用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指导经济建设实践提出的旨在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推动社会进步需要以发展生产力为依托,生产力的发展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实现方式。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方式是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最为科学有效的途径。因此,四项基本原则内蕴着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价值要求和方法论原则,是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产物。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之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模式进行经济建设,即如何发展经济的问题。经过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经济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是建立在党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基础之上,是党将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的结果。
党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也是在坚持和发展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过程中实现的。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上层建筑必然要有发达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高级社会形态的首要前提和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是较于资本主义更为高级的社会形态,其所能容纳和所能创造的生产力要比资本主义大得多,这既是社会主义优势的最根本体现,同时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发展诉求,要实现这种比较优势和发展诉求,就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多的财富。因此,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在于最终能够实现共同富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党继承和发展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重要成果,是党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解决的重大认识问题,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提出之后,党和人民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思想前提。
既然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那么,评判社会主义的标准就应该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应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制度的拘泥和固守,因为制度作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再先进的制度也会丧失根基,要建立先进的制度首先要创造强大的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是传统社会主义的一般经济发展形式,其能够按照国家要求集中力量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进行建设,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但其客观上不利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调动,不利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一般形式,其能够通过自由竞争有效调动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集中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优势特点,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市场经济发展形式,从而在确保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益经验,实现了对适合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探索和选择确立。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新矛盾新问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进行经验的总结和认识的提升,其中,对于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坚持是不容改变的重要原则。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科学真理,能够为解释和解决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问题提供有效思路和有益启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样具有“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基本特征,这种“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导致出现了贫富分化。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逻辑使然,具有内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对此要坚持理性客观的科学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指导和推进发展实践,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确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新的发展模式下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水平极大提高,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良好,人民物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距离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许多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既有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积累下来的,也有当前发展阶段最新出现的,它们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渐解决和克服。这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由此带来的人均水平落后、技术水平不高、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且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资源环境破坏、官员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滑坡、人们信仰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和严重。
伟大成就是对历史的肯定,既有问题是对未来的期许,成就和问题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现象,都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取得成就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一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发展生产力是保持成就和消解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坚持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思想观点,结合其在中国的创新发展成果和实践运用经验,不断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行科学探索和有效解决。
通过对于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现状和客观需要,笔者就解决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有关思考,主要观点如下:
其一,宏观把握国家建设总布局,在全面推进发展的同时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发展经济实现民族复兴。这是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国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且各方面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顾此失彼或者同一而论都是不可取的,既有兼顾又有侧重是基本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关键组成部分,从整体来看,其与其它四方面建设共同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建设总布局,彼此之间是平行对等的,但具体来看,其又在总布局中处于特殊地位,发挥关键作用,就国家建设的整体力量配置来说应当将其放在主要位置。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将经济建设置于国家建设总布局中进行宏观把握,做到全面协调推进发展,不能因经济发展而忽略或者轻视其它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要突出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始终坚持把握基本路线,将发展经济作为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依靠。
其二,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有效保持经济优势的同时把握机遇,努力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这是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新特点新趋势进行科学判断和阐释,提出了“新常态”的概念。经济新常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过程在当前阶段呈现出的新特征,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结果和正常现象,经济新常态的出现并没有改变我国仍然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现实,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依然可以大有可为。因此,要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有效把握战略机遇期,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供给侧改革,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努力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其三,积极应对经济社会新挑战,在科学把握客观情势的同时解决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健康永续发展。这是解决当下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点和关键。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贫富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破坏、官员贪污腐败、社会道德滑坡等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剖析、阐释和解决。为此,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努力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真正实现绿色发展。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打击贪腐,净化政治生态,为改善社会风气扫除障碍。要重视社会人心的正确引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中弘扬社会正气,重塑人们的道德信仰和精神世界。
综上来看,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思想内容是丰富的,价值意义是巨大的,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是极为密切的。深入研究和运用马恩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创新成果,有助于为解决当下发展问题找到科学有效的思路,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经济保障。
[1][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0、158、168.
[4][5]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4、214.
[6][7]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0、322.
责任编辑:林善炜
2017-07-08
毕国帅(1992-),男,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D1
A
1674-1072(2017)05-0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