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快乐拍客 写生动篇章
——巧用拍照提升中学生写作技能

2017-04-15 12:26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相片曹文轩写作技巧

柯 汀

(福州民族中学,福建 罗源 350600)

做快乐拍客 写生动篇章
——巧用拍照提升中学生写作技能

柯 汀

(福州民族中学,福建 罗源 350600)

不能正确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依然是当今初中生写作的大难题,教师可以借助拍摄工具引导学生做个快乐拍客,学会凝视生活,为写作积累素材。借助科技手段活学活用写作技巧,提升学生写作能力,让作文教学焕发生机。

写作教学;快乐拍客;创意表达;写作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1]随着社会发展,学生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许多学生的生活泉源可谓丰盈充足,但“弱水三千”学生却依然难取“一瓢饮”,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精妙,为写作积累有效的素材。为改变这一不足,笔者近年来在如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做快乐拍客,学会凝视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都知道“观察”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丰富的写作素材要依靠对生活细致周密的观察才能获得。但“观察”不是简单的“观看”,不是看一眼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大体是什么样子就可以了。真正的观察应如曹文轩教授所说:“一双眼睛一辈子就是两个基本的动作,一个是‘扫视’,另一个是‘凝视’。写不好作文是因为你只完成了第一个动作,而只有仔细打量、凝视这个世界,才能发现它的无比丰富和美妙,作文的素材也就取之不尽。”[2]写作需要“凝视”,而学生却只会“扫视”,因此虽然“阅”物无数,却依然“无米下炊”。如何教学生学会凝视呢?借助相机、手机、平板这些具备摄影、摄像之功能的现代科技产品,让学生透过镜头,将目光集中于所见之物,将事物的形、声、态牢牢地镌刻于大脑,这就是凝视。这些经过一番凝视的物象就是写作时取之不竭的素材。笔者教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时,课外要求学生描写一种自己最熟悉的花,许多学生都写了小学校园里的一株蓝花楹树,但大多内容空洞,只记得开花时节在六月,花是蓝色的。显然,学生对那棵陪伴了自己六年的树缺乏“凝视”,这棵熟悉而又陌生的树也就无法在学生笔下生动具体起来。于是笔者让学生周末时拿起相机,去拍拍那棵树,让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而后让他们观察相片,学生就看到了平时所不曾看到的东西,如那棵树的树叶是整齐有序的,树身倾斜颇显老态但枝桠依然顽强向上尽显活力……经过这番凝视,学生对这棵树的认识加深了,其枝枝叶叶无一不可入文,写作时就能言之有物了。

聚焦自然之景,可以丰富写作物象,而聚焦人文之景,观察人物的细枝末节,可以让笔下的人物鲜活起来,避免千人一面。例如学生最熟悉的人物——妈妈,历来都是学生习作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但外形各异、性情迥乎不同的妈妈在学生的笔下几乎个个相同,毫无个性。为了让学生真切地认识自己的妈妈,笔者曾让学生专门为妈妈拍录过专辑,可以是与妈妈一起准备后的刻意拍摄,也可以是趁妈妈不备时的随意拍摄。在这小小的镜头里有的学生看到了妈妈习惯性的下意识动作,有的听到了妈妈唠叨里的焦灼与关爱。此时,让学生动笔写作,妈妈就形象丰满了。

引导学生做个拍客,拍下身边熟悉的景物,认真凝视,明察秋毫,看到别人所未曾看到的东西,世间这部活书就能源源不断地为他们提供写作素材。

二、同图异构,学会创意表达,丰富写作内容

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观察是认识的基础,只有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才会不断地获得感性认识。对同一事物的反复观察,学生则可以获得丰富的认识,笔者经常指导学生反复观察自己拍摄的作品,比如每年假期回到家乡时拍摄的照片,经过比较、观察、分享,学生就能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城乡的差异,认识到社会的发展其实就体现在身边的一景一物上,就能自然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与时代、社会紧紧相连,写作时的立意也就高深了。

拍摄可以留住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美或丑,文字可以记述拍摄时或悲或喜的情绪感受,让学生在拍摄之后及时为图片配上文字,记录下当时的见闻感受,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段随笔、几句评点……这样零碎的思想就留在了一张张图片、一段段文字里,写作时,他们就成了汩汩泉源。

为了让学生拍摄更好地服务于写作,笔者还经常在班上进行同“图”异构的写作训练。课堂上先让学生展示自己近期的拍摄作品,而后大家共同选定其中一个有典型性的作品作为写作素材,写作内容可以是图片内容,也可以是由图片引发的联想与想象。比如前年寒假,笔者让学生拍录“家乡的春节”,并让学生就这个题材进行创作,拍摄者对这个习俗比较了解,可以让他写成一篇解说词;有的同学则展开想象,猜想这个习俗的来历,写成一个传奇故事;有的同学则就短片内容写出一篇赞扬和谐友善的社会风气的散文。一篇篇题旨略同,形式各异的佳作诞生了,学生也由此受到启发,原来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人或事都可能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一件事一个人用不同的形式来加以表现都可能成为很好的文章,关键是面对凡人俗世自己须有独到的眼光与认识。

“拍”是为了“写”,“写”才是“拍”的目的。 善于抓拍,勤于动笔,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认识,让图文相得益彰,学生写作水平可以逐日提升。

三、借势新兴科技,激活指导方式,提升写作能力

要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的文章生动形象起来,教师还需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曹文轩教授认为技巧是非常重要的,他说:“小说是一个活,必须要有技巧,就像做一个桶,这个桶怎么做好,使这个桶怎么变成一个圆的,这个箍怎么上去,肯定是有技巧的,没有这个技巧这个桶是做不圆的。”[3]平时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也常常会说“要处理好材料的详略关系,要抓住人物细节进行描写以丰富人物形象……”然而这种写作技巧指导除个别学生有感触外,大多数初中生是难以理解的,要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更非易事。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近几年新兴的电子白板图像加工功能,对学生拍录的图像进行加工,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领会写作技巧的意义,提升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

在七年级下册《描写要生动》的写作指导中,笔者先展示了几张自己在校运动会期间为学生拍摄的相片,让学生自由选取其中的一张写成一篇文章。一开始许多学生所写内容就是干巴的图片说明,没有突出的中心,不能抓取典型的细节加以描写。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画面“再加工”能力不足,描写时笔墨不能集中在要点上。于是,笔者与学生一起利用白板软件对图片进行加工,比如擦除掉一些次要人物,放大中心人物,重设背景,聚焦人物眼神……经过这样的处理,人物的主次、细节一目了然,学生在写作时就能顺利地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许多初中生描写人物时极易忽略人物心理的刻画,一方面是因为疏于观察体会,另一方面是因为把握理解不到位,教师可以借助图像进行专项训练。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参加各类校园活动时的相片进行展示,先让学生观察相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揣摩人物心理,而后再让相片中的学生回顾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多次训练学生就体会到了人物的心理与外在表情动作的联系,写作时就能有意识地运用虚实结合、多角度描写这些写作技巧。

通过调整图像播放顺序,帮助学生理解倒叙、插叙的作用;通过添加背景音乐帮助学生体会渲染气氛的作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图像进行大胆加工,师生一起做个出色“导演”,而后再让学生做个优秀的“编剧”就不再是难事了。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曹文轩.曹文轩教授分享感悟写作真谛的“五句话”[EB/OL].[2016-3-4]http://www.ruiwen.com/ne ws/180401.html.

[3]曹文轩.曹文轩谈文学写作[EB/OL].[2004-11-13]http://www.ilf.cn/News/36821_9.html.

G633.3

A

1673-9884(2017)11-0015-02

2017-10-15

柯 汀,女,福州民族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相片曹文轩写作技巧
亲近厚实大地,疗愈澄澈童心
两袖清风
我没有爸爸了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黑白相片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曹文轩的吃相
论文写作技巧——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