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浅析《哀希腊》译本合理性

2017-04-15 11:49张媛媛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7期
关键词:梁启超译本希腊

张媛媛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浅析《哀希腊》译本合理性

张媛媛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哀希腊》是《唐璜》里的一个插曲,1902年,梁启超在其小说《新中国未来记》中采用曲体手法首次节译其中两节,之后多位名家对该诗进行重译,其中包括1927年闻一多的新诗体译本。时隔25年,梁、闻二译本截然不同的体裁引发读者深思。本文将从多元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分析二译本之合理性。

《哀希腊》;多元系统理论;梁启超;闻一多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哀希腊》的翻译进行研究,取得了颇多成就。廖七一认为,《哀希腊》的反复译介和本土化、译诗与中国新文学千丝万缕的互文关系以及文革期间翻译家近乎仪式化的翻译行为,使《哀希腊》超越文学领域而沉淀为民族的集体记忆,融入国人的精神思想,转化为民族救亡和个人精神自由的符号象征,参与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甚至民族精神思想的建构。[1](P73)周红民通过对《哀希腊》五四前后不同译本及其语言背景的分析,发现梁启超、马君武、苏曼殊、胡适四种不同风格的名译都沿袭了传统文学的不同体裁。而五四运动之后,《哀希腊》的翻译语言迥然有别于传统语言范式,在极力模仿西洋语言的同时混合着本土语言的审美要素和译者的语言个性。揭示出翻译语言由译入语范式向原作语风格的转化,反映出整个翻译语言的变化发展,折射出语言观念的变化。[2](P116-120)本文将从多元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对比的方法,为梁、闻二译本合理性之分析赋予多元系统理支撑,也可借此检验多元系统理论在文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希冀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范例,从而拓展多元系统理论的应用范围,进而繁荣中国翻译界和文学界的学术研究。

二、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多元系统理论由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核心内容是把“各种社会符号现象,具体地说是各种由符号支配的人类交际形式,如语言、文学、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视为系统而非各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这些系统并非单一的系统,而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各有不同的行为,却又相互依存,并作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而运作。”[3](P19)但是在这个整体里,“各个系统的地位并不平等,它们有的处于中心,有的处于边缘。与此同时,它们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它们之间永无休止的斗争,整体内的各个系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处于中心的系统可能被驱逐到边缘,而处于边缘的系统可能攻占中心位置。”[4](P60)

具体到翻译领域,埃文—佐哈尔认为翻译文学是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而且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位置也是如此。他指出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会出现繁荣,甚至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的三种条件:1、当一种文学还处于幼稚或处于建立过程中时;2、当一种文学处于外围状态或处于弱小状态时;3、当一种文学正经历危机或转折点时。

除此之外,埃文—佐哈尔还对具体的翻译策略问题予以探讨:当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时,译者往往会参与创造一级模式,不惜打破本国的传统规范,倾向于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注重充分性,模仿原文的结构和内容;当翻译文学处于文学多元系统的边缘位置时,译者常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作品更注重可接受性,模仿目标语的结构和内容。

三、梁、闻二译本对多元系统理论的验证

(一)梁启超的曲体翻译手法

梁启超将政治小说的翻译视为救亡图存、唤起民智的武器。《新中国未来记》就是这样一部启蒙民智的政治小说,梁启超在该书中取《哀希腊》一节译出,《哀希腊》这首诗是由梁启超弟子罗昌口述,他再用曲牌来填译的。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梁启超的翻译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这一点从上下文中的“借着别人的口气,来警醒希腊人”可以见出一二。希腊辉煌的过去,羸弱的现状,和饱受外寇欺凌的屈辱,都如同中国。梁启超正是要“借着别人口气”,来警醒中国人——“难道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不信我为奴为隶,今生便了!”

上文中介绍了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会出现繁荣,甚至占据文学多元系统的中心位置的三种条件,那么从晚清到“五四”之间,或者更精确地说,从晚清到1902年间,翻译文学在中国语言文学系统中的地位是怎样的呢?毫无疑问,经历了千年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体裁的积淀,以及晚清统治阶级“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翻译文学是处于中国语言文学系统的边缘位置的。此时梁启超的曲体翻译手法,印证了多元系统理论中该情形下套用本国文学中现成的二级模式,倾向于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梁启超通过对译本结构和内容的打磨,提升了其可接受性,达到了迎合文人士大夫阶层审美情趣的目的,实现了他的译诗目的。

(二)闻一多对新诗体裁的采用

闻一多翻译哀希腊,一是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思想,二是作为一名新诗代表作家以新诗体来翻译经典诗作,繁荣新诗文化。

埃文—佐哈尔总结的翻译文学在译人语文学多元系统中会居于中心地位的三种情形中的第一种情形恰好与五四时期新文学产生的背景相仿,即“一种多元系统尚未定形,也即该文学的发展还处于‘幼嫩’状态,还有待确立”。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放眼看世界,他们于一次次的艰难探索中谋求救亡图存之道。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西方文化中的进步元素正逐渐为一些国人所接受,并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闻译采取异化的手法,以新诗体裁将《哀希腊》译出,符合翻译文学此时处于译入语文学中心位置的情况。译本紧扣原本顺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闻一多将诗题译为《希腊之群岛》。同时,闻译体现着译者对其“三美”主张实践。首先,选词具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如“突兴、崛起、堕落、闲游、梦想、徘徊、白骨”等,强化了对翻译目的的表达,呈现出绘画美感。其次,闻一多对音节、韵律和语调的巧妙把握,为诗歌诵读营造出一种音乐美感。最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为我们展示了诗歌的建筑美。所以,闻译是异化策略和译者译诗主张的完美结合。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多元系统理论较好地解释了梁、闻二译本采用不同翻译体裁和方法的合理性,也检验了多元系统理论在文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同时该理论强调目的语文化对译者翻译行为的影响,摆脱了传统层面上翻译研究追求原文和译文间“对等”的桎梏,将翻译文学置于文学多元系统之中进行思考,使翻译行为得以在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下重新进行审视,为各种翻译现象的研究创造了一个新的路径。

[1]廖七一.《哀希腊》的译介与符号化[J].外国语,2010(1).

[2]周红民.从《哀希腊》译本看翻译语言范式的演进[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张南峰.多元系统理论[J].中国翻译,2002(4).

[4]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国语,2003.

[5]梁启超.哀希腊译文[A].载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梁启超译本希腊
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梁启超的开场白
希腊Baiser餐吧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知命与努力:作为“新民”的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