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润于心 美化于行
——核心价值观和美育融入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15 11:24:45余清波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价值观

余清波

(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福建 晋江 362200)

和润于心 美化于行
——核心价值观和美育融入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余清波

(晋江市新塘街道沙塘中心小学,福建 晋江 362200)

和润于心、美化于行、以美立德、以美育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通过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激发感情,引发“内省”与共鸣,使人达到认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目的,对人的一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笔者所在学校以“小校园——立体美——大美育”和“注重美育、德育、智育的密切联系”,在和美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积极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和美育教育,努力营造和谐美的师生关系、环境美的校园文化、视觉美的创新天地、心灵美的情感世界。

核心价值观;美育;和美教育

教育新常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美育如何在小学生中入脑、入心、入行动,最终实现知行统一、深度融合?笔者所在学校明确办学定位,围绕立德树人、美育立德这一根本任务,着眼于为未来社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人,坚守教育的理想,遵循教育的本源,立足校情、有教无类、回归本源、积极探索,培植并创造性地发展“和美教育”体系,使“和美教育”成为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石,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美育立德根本任务的载体,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视角,成为小学教育特色发展的新样本。

学校构建实施的“和美课程、趣美学生、智美教师、悦美环境”是一个完整的“和美教育”的美育研究实践体系,其内涵丰富,结构严密,系统完备,让师生在美育环境氛围中得到主动和谐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文化——浸润和美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而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文化若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文化成就文化,文化铸就梦想,文化造就和美,文化浸润和美。学校在“和美”教育品牌的创建过程中,紧紧围绕健康第一、身心和谐、生态文明等要素,打造具有亲和力、凝聚力的学校人文生态环境,营造“以文化人、以美育人,以文养心、以美导行”的“和美”文化,用文化培植学校发展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习近平曾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才能做到核心价值观“进出校门能看到,进班级能看到,进办公室能看到”?如何使这些原本抽象的观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习,让广大师生理解认识?学校以和美文化建设为契机,力求将核心价值观、美育教育与文化建设相融相通,并加以活态传承、创新发展。

1.让观念聚共识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大力改进美育教育教学、统筹整合学校与社会美育资源、保障学校美育健康发展四个方面,对强化美育育人功能、推进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提出了21条建议措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充分体现了历史传承与时代发展的高度统一。核心价值观渊源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深厚源泉,具有较强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根脉,是对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五常“礼、义、仁、智、信”“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的概括和提升。

习近平说,“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学校基于“和”是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和高度融合,基于费孝通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要义,通过调查问卷、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24字核心价值观和“和美”宣传标语,发动师生开展“‘和美文化’大家谈活动”,一方面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进而提炼、升华符合学校实际的指导思想,即“正心至和尚善臻美”和办学愿景“和美学校阳光学生幸福教师”,并以此为奋斗目标,进一步引领学校、教师、学生发展。

2.让环境能育人

温馨优雅的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本着科学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因地制宜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和特色校园建设之中,整体规划校园环境建设,让24字核心价值观处处能看见,时时能听见,人人能践行。席勒说:“美是活的形象,美是生活与形象的统一。”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书,环境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了美育教育的“以美养德”“以美启真”“以美引善”“以美导行”的特色价值,学生可以在“多看”中产生“多问”,达到“多识”并接受感染和熏陶,逐步成为广大师生的共同信念。

学校坚持环境文化育人,把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不屈不挠的崇高美、神圣美,忠于祖国和人民、不惜为此而献身的忠贞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人品美等丰富生动的教育材料,体现在校园美育文化中,展现在崇高的精神和信仰里,这应是当代校园承传民族美德、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要求。为此,在校园里树立孔子雕像、和美文化屏风墙、和美植物园等核心价值观符号和美育文化标识,实现空间与价值观理念的巧妙融合渗透,力求实物生动,努力将环境文化打造成为学校核心价值观、美育教育的辐射源,这是任何文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

3.让墙壁会说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说话。”“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寸土地都能育人、让每一个角落会传情启智。”教育与空间紧密结合,高品位的人文环境发挥着巨大的教育功效。几年来,学校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地建设墙壁文化,漫步校园能处处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学校精心打造最美心灵土壤,在校训中融入核心价值观,即严慈、耕心、文明、勤毅;在科技图书楼外墙体上镶嵌24个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核心价值观“文化墙”成为德育、美育教育的大课堂,成为学生身边离不开的“辅导员”、潜移默化的“宣讲团”;同时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此外,学校还精心打造国学经典墙、和美形体墙、和美教育理念文化墙、“礼义仁智信”德育核心内涵墙等价值观培育阵地,使广大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理想、坚定信念、发愤图强,使广大师生置身于美的海洋,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得到赏心悦目的精神享受,激发其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积极情感。

学校的一字一句、一板一刊、一墙一壁、一树一木,都飘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彰显着教育的智慧,让师生处处都能享受到校园特色文化的魅力,处处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浓的道德熏陶,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

二、明德——养成和美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美是“天人合一”的“真”、“知行合一”的“善”、“情景合一”的“美”,进而是“真”“善”“美”合一的天地人生境界。学校大力倡导全体师生要笃行“立于德、和于心、美于行”为核心的和美人生信条,积极探索构建和美校本德育课程,全面推进和美特色德育研究,有效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的工作思路。

道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立德树人是学校工作的灵魂,美育是引领学校发展的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德国的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说过:“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灵魂;有知识,却没精神;有活力,却没道德的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力的人。”蔡元培指出:“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作为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好当代的少年儿童,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从小认识到:“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什么是自我价值?如何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教育发展新常态,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这一普世价值观,是学校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近两年来,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校师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入口,在把核心价值观、美育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及和美学校建设实践中,学校是这样做的:

1.课程育人,“核心价值观+美育”内化于心

学校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探索在课程建设、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过程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发挥综合育人价值,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过课程实施美育,通过艺术体验践行美育,通过学校文化引导美育,通过社团实践提升美育,在美育的道路上,倾力打造面向全体的美育课程,在推动“以美育人、以美养德”的道路上,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结合学校“和美”少年宫的建设和学生的实际,不断完善德育、美育课程体系,坚持目标和内容“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教育内容具体化、儿童化、生活化,丰富德育校本课程的内涵,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德育、美育课程化和校本化,发挥了强大的渗透力、感召力、辐射力、影响力作用。

(1)德育课程。多年来,在学生中坚持开展“四和四美五常”教育,四和即“心境和悦、人我和敬、发展和谐、校园和美”,四美即“心灵美、言行美、仪表美、环境美”,五常即儒家学说的核心观点“礼、义、仁、智、信”。开发了德育明理课程、德育体验课程和德育拓展课程。在“四和四美五常”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内容细化和具体化,进一步融入到校本课程体系之中。将国学、灯谜等纳入到学校课程之中,充分挖掘其教育内涵,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让学生在一动一静中潜移默化地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自主开发编印了一套适合学生的、可读性强的低、中、高年级的《国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为了让核心价值观24字更好地内化为每个人的内在价值观,自主开发编印了一套校本教材《和美梦少年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手册》。目前,学校正在探索将24字核心价值观编纂入校本教材《谜彩天地》,让学生在学习灯谜知识中细细品味汉字文化的无穷奥妙,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启迪智慧,锻炼思维,增长知识,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使灯谜文化得到进一步发扬。

(2)美育课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小学生应当展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风貌。为此,学校近年来围绕“正心至和尚善臻美”办学思想,围绕美育思想和学生美的素养培育,精心打造美育校本课程特色。目前开设的美育类校本课程有多彩润美类:泥塑、书法、美术、拉丁舞、启美手工坊、鼓号、电子琴、古筝、剪纸等;海丝文化类:南音等;健身益智类:飞扬乒乓球、田径、跆拳道、武术、象棋、围棋等;科技活动类:电脑绘画、创意机器人、scratch创意编程等,共七大类40余项美育类校本课程或社团组织。

2.学科渗透,“核心价值观+美育”落地生根

学科教学是保证一切思想教育发生效用的基础,因此把“核心价值观+美育”真正融入渗透在学科教育中。要所有课程都能体现“课堂蕴德”“艺术蕴美”的教育目的,寻求每一个课堂都是德育工作的契机,如举行5分钟微讲堂,努力让每一堂课既传播知识又传授美德,充分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科教学的“汇集点”。

学校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实践探索一套符合学校实际的“三和四美”课堂教学评价实施标准,即“教学目标和、教学情境和、教学过程和教学艺术美、学生表现美、教学效益美、教师素养美”。教师必须挖掘蕴含教学内容中的美。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在教学的各环节中渗透美育内容,给学生搭建美的舞台,创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之中获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实施美育。关于《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教学,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而美育是道德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传授美学知识,向学生传播社会美、信仰美、心灵美,提高学生审美心理、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1)语文教学。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高度重视美育渗透。语文属于人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品味语言美,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将教材中美的潜因与知识性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内化为已有的审美经验,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并化为教学内容。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而美育是为了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习作教学中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2)数学教学。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其冷峻而又高雅的艺术之美令人神往。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结构完整、图形对称、布局合理、形式简洁,无不体现着数学中美的因素。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美育渗透于数学教学,要认真体会小学数学中美的内涵,美的因素,美的价值,引导学生去捕捉、发现、领悟、吸收、创造数学之美,让“美”满课堂,寓情于美,使学生在审美氛围得到熏陶,感受数学世界的无尽魅力。

(3)美术教学。美术是美育的有机载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包含着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之中又贯穿着美育。美术课不仅是学习美术知识、传授绘画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味剂”,而且成为更加全面、系统地阐释、展现美术的特征、本质、形态、发生、发展、创作、鉴赏、传播等性状和规律的课堂。以美育心、以心赏美,通过美术教育,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评价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4)体育教学。体育教学是一种蕴含着健与美的教育过程,体育世界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李泽厚在《美感的两重性与形象思维》一文中说:“教育科学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有意识地为塑造人的心理结构而努力。”学校以新课程理念、独到的视角,倾心小学体育教学,善于运用各种美的因素,加强对学生在语言、行为和精神上的审美教育、审美引导,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感受体育之美,提高学生追求美、鉴别美、创造美的能力,力图将体育与美育和谐地融合,达到体育美与艺术美有机结合的最高境界。

“美育是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社会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此外,学校教师还积极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传播、输送审美的信息、思想等,把握学生审美情趣的变化规律,提高对家庭、社会审美影响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引领和指导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地体验生活美、自然美、科技美、社会美、艺术美、人生美;运用一切美的因素、一切美的资源、一切美的形式,努力培育教育审美主体的全面发展(即把学生当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主体),提高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3.养成教育,“核心价值观+美育”外化于行

⑴树立榜样典范。一是深入开展“最美沙小人”“和美阳光少年”评选活动,通过评选积极弘扬凡人善举,打造草根小明星,同时积极宣传学校中的“最美小志愿者”“最美小先锋岗”等。二是围绕先进典型和善行义举创作一批小品、童谣、诗歌等文艺作品,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和美沙小·爱国圆梦”“和美沙小·诚信圆梦”等活动,歌颂身边好人好事,传播核心道德理念,让师生在参与中受到美德教育和美的熏陶。

⑵建设美育讲堂。开设“立于德、和于心、美于行”主题美育讲堂。通过开设“说说价值观”“文明礼仪在我心”“爱在你我身边”“明德——养成和美”“三爱三节”等各式各类主题美育讲堂,弘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俭以养德”等传统美德,树立“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的良好品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指南,让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和精神在学生心里播下种子,进而生根、开花、结果,转化为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为践行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⑶培育道德未来。一是培育和美阳光少年。深化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文明微课堂等主题活动,通过孔子诞辰纪念日暨一年级新生开笔礼、诵读国学经典、认知重大节日等方式,抓好学生道德启蒙教育,培育最基本的道德认知和行为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探索以“感恩——塑造心灵美”为主题的系列校园“寻美”活动与社会“传美”实践活动。活动分为寻美(发现美)、写美(表达美)、讲美(陈述美)、展美(传递美)四个主题,以“写写老师、夸夸同学、感谢家长”等故事征文比赛,以及“讲好学校的故事、讲好老师的故事、讲好同学的故事、讲好家长的故事(家教家风故事)”系列故事擂台赛为载体,让学生发现和体会到校园和谐之美、教师育人之美、同学榜样之美、父母养育之美等。二是培育文明礼仪少年。开展“日行一善、月修一礼”“小手拉大手、文明路上一起走”等活动,普及文明礼仪,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三、发展——锻造和美

发展即发育、进展、变化,而学生的发展是学校的最高使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几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实施“和美教育”。在“和美教育”理念指引下,本着“发展至上”的指导思想,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生命成长规律,以美育课程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美育教育,让学生始终浸润在美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滋养,实现美育教育上台阶、上水平,一大批师生获得国家、省、市、县的体育、艺术、科技竞赛等大奖。

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美育教育,致力于打造“和美”主题节日文化。以“才艺展美”为舞台点亮梦想,以“阳光体育”为载体锻造和美。利用“读书节(和沁书香美悦人生)、文化艺术节(和而不同多彩致美)、体趣节(和而不同身健唯美)和科技节(和而不同智造溢美)等搭建舞台,倾情为学生各美其美、各展其美、各尽其能、各显其长创设机会,精心提供一个个展示特色、彰显个性、发挥潜能的开放舞台、梦想舞台,处处呈现出“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和发展态势。

追求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真善美具备,人生才完美。”为了完美的人生,美育工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逗号,没有句号。

[1]王泽应.核心价值与民族魂魄——从中国传统价值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11).

[2]曹洪浮.寓美育于校园[J].辽宁教育,2012(5).

[3]王海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党建工作[J].唯实(现代管理),2017(6).

林文瑞)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