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群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用优秀传统文化和以德治国思想推进心理学学科建设
杨小群
(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实现以法制国,要以“以德制国”为本,以德治国,则要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佛法作为在我国弘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处处慈悲,以德为本。本文基于我国心理学发展现状、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对“德”之定义及内涵进行阐述,从“立德修心”与现代心理学和人类和谐幸福的关系等角度,阐述运用佛法的智慧推进心理学学科建设,从而实现“以德治国”、和谐人心和安定社会的必要性。
以德治国;优秀传统文化;佛法;心理学
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现状,缺乏重大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大部分论文,基本仍然是围绕西方心理学理论,在应用范围上作文章。少见对西方心理学理论的深度解读、定义拓展和完善、本地化研究等。对心理学的研究,过于强调量化研究和实验法,缺乏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从定性方面深刻理解人的心理运作和规律。忽视定性理论的指导,显然不能使心理学完全健康地发展和实现重大突破。
(一)心理学的两大来源,就是哲学和宗教
心理学最初的来源,就是哲学和宗教,后来引入自然科学方法,如实验量化的研究方法。1879年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被视为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然心理学的发展,从未离开过哲学和宗教,仍源源不断地从两个学科中吸取营养。我国目前的现状,不少学者过于强调量化研究和实验法,忽略理论的研究和指导。研究流于肤浅,缺乏理论创新,更缺乏重大进展和突破。教学体系和科目设置上,心理学基本不重视哲学、宗教研究,鲜见心理学专业开设相关课程。这使学生普遍对一些心理学理论缺乏深层次的理解。缺乏跨学科知识储备,很难在心理学上取得较大突破。当前最需要的是从高层上设计心理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误解,增设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鼓励学习和研究,助力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以德治国。
(二)至今为止,对人的心理现象研究最深的仍然是哲学和宗教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哲学和宗教对此研究时间较长、实践最多、理论最丰富,且理论经长期历史检验。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这方面仍然无法超越,仍需不断从其中吸收营养。纵观科学的发展历史,无不是在继承上发展,从未有一个学科,能绝对拒绝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三)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心理学学科建设最宝贵的资源
中华文明渊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成熟,圣贤经典思想,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关于人的心理现象,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都作了深刻的研究和揭示。几千年以来,我们在它们的滋养中发展。唐朝一度成为世界的中心,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况,而四大发明,也在我国发生。由于近代的落后,开始强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但却有意无意地走上了抛弃自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这无疑是自弃家珍。在学习西方优势的同时,没有端正态度,没有辩证地看待自己,几近丧失了民族文化自信,没能很好地继承并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个十分痛心的事情。
再看西方心理学的不少理论,要找出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没有相应表述的,相当困难。反而西方心理学许多主要流派或理论,都有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佛法中借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3月27日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时发表演讲,“首次系统、全面、深刻地向全世界阐释了中国自己的文明观。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也是中国国家元首在世界舞台上第一次以文明发展为主题发表公开演讲;演讲中,习近平多次提到宗教,特别对于世界宗教的多样性,以及三大世界性宗教与中国文化的互动予以了高度肯定。其中重点阐释的人类文化形态是佛教。还专门论述了法门寺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不仅仅要作为文物欣赏,更要复活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所以,这次演讲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前所未有地全面论述佛教中国化的历程与意义,令全世界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为‘历史性访问’”[1]当此举国上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要实现以德治国的伟大时代,心理学研究者,理应响应国家的号召,紧跟时代潮流,回应社会大众心声,高度重视对“德”学的研究和阐述。
(一)精神分析学
荣格著有《东洋冥想的心理学:从易经到禅》,难以想像,荣格能够提出潜意识理论,与佛法中的“八识说”会没有关系。
(二)人本主义
创始者马斯洛用佛法术语“涅槃”称呼“高原经验”、“高峰经验”[2]
(三)正念减压法
佛法中的四念处修行法门,经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后,推出“正念减压法”,在美国成为心理方面最大的医疗系统。而在英国,正念禅修法也被医疗卫生署列为优先推荐治疗项目。正念减压法,被视为心理学的一个新宠。
(四)超个人心理学
超个人心理学对佛法的借鉴可以说是最多的,被称为继心理学三大流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之后的第四势力。
心理学界数据作事件,给心理学学术界带来较大轰动,一些期刊开始完善审稿制度,对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件的本质,无非是缺乏对道德的尊重和遵守,急于求成所致。这种事例,其实枚不胜举,程度不一、影响不一、是否曝光不同而已。人都有可能会犯错误,但有些错误是难以承担之重。我们很同情当事人事发后的遭遇,欣慰他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祝福他和家人能忘记过去、恢复内心平静的同时,也要提醒:科学研究人员,作为知识精英,是人类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如果科学人员都敢于忽视道德而造假,提出的理论经不起验证,或者违背心理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误导他人。可想而知,特别是信息时代,带给社会的危害之大、时间之长、波及人数之广,皆不可估量。学术误人,严重的真可谓是害人于无形,如希特勒曾借助遗传学为他的人种灭绝政策开避市场,招揽人心。中国有句古话“恶语一句六月寒”,错误观念一句话,可能毁人一生。从防止学术负面看,提倡道德之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德”,新华字典解释为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美德。《周礼·地官》中解释“德行”为“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可见,在外表现为行为,在内则表现为心,而德应该是最美好的一种心理品质,可以说是心的本质属性所在,这正说明了心理学与道德的联系。心理学所研究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正好可以用“德行”两个字来概括。
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佛法来解读一下“德”之内涵:
(一)“德”是正道之首,是心之王
道德两字合起来看,可知“道”为“首”,人若无“道”,犹如无“首”,不讲道德,则心无准则,犹如木头,随波逐流,不能自己作自己的主宰,总不免受外界和自己内心的妄念所影响。这正是道德与注意力选择、监控和维持能力的关系阐述。
“德”者,专注“一心”,坚凝其心,行于正道,心无旁骛,德在心中,非从外得,这也是与心理学研究对象“注意力”有关,在佛法中则称为“定力”。“德”者,上为“十四无畏”、下为“一心”。若能一心不乱,则可处变而不惊,心中无我亦无人,亦忘其妄心,无有憎爱,无憎爱故,便不造恶,则一心即是致德。能如是,必得“十四无畏”,心无染着,心得自在。故知“德”者,一心行善,一心行正道为“首”,则如人有头,自能主宰,自能解脱,自得寂静,自能安祥,自得自在。故知“道德”者,非在外求,不在于相,亦不断相。当于“一心”而求之,“一心”而为之,亦于“一心”而得之,如古人言“人若无心,形同草木”。这正是佛法中“自皈为依佛,定意得自在”的精华理念。
故知有“道德”者,无不从心始而终于心,内求于心,外不着相,不为名利色欲所迷。一切言行,乃至起心动念,无不合乎于“道”,而“一”以贯之,表里如一,言行如一,自他如一;不自欺,故不欺他,能悲自,故能悲他;知一切“德”,无不在“心”,不离于“心”,知一切善法,无不从“一心”而生。故自古以来,能成大事者,能趋至德者,无不从“一心”上下功夫。而逐于外境如名利得失,迷于欲望者,轻则所求不得,所行难成,重则违背道德行歪门邪道,最终身败名裂。[3]
(二)“德”是慈悲心,以德为心自知非心,不自欺不欺他,能自觉能觉他
行于德者,以德为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之准则。能自知无德之苦,知一切苦从无德生起。世间种种苦,即使浅浅地看其苦因,也知其根源是德之失,非从外来,非人予之,亦非神所主宰。试观腐败、学术造假、假冒伪劣等诸苦,无不少一“德”字,此理甚明,只是人多不见之,不思之而已。既知无德为苦因,自行于德则离苦得乐,进一步于他之少德而致苦者,能生起慈悲心,能以道德教化他人,帮助其离苦得乐。又行于德者,能知离德之心非是真心,是虚伪心,便可对自他因虚伪心致苦而生起慈心,愿教他以行德而得乐,又生起悲心,愿化他以断恶而离苦。
(三)“德”是平等心,自有德即善见他德,知自他平等,不是一非余
行于德者,以德为念,以自常思维德,常行德,故于他人乃至一毛谛善事、德行,皆能以深心见之,能观微知著,从小见大。于少德之人事之中,亦能见仍有德所在之处,即能生起平等心,不轻后学,不轻未学,不轻少德,知自他平等,体性无二,不会自赞而谤他,不会是一而非余,如是,便能生平等心。平等心生,憎爱心忘,心地便安祥而自在,不为人我、是非、得失、高低所扰。
(四)“德”是无为心,以德为心,唯德是求,虽种种行而无所行,虽无所行而炽然行,归无所得
行于德者,唯德是求,知德是心,德外无心,心外无德。故于立德修心之外,不事多求,更不多贪,不贪则苦息,无求则真乐。自得乐以后,因慈悲故,不舍众生,发菩提心,愿成就辩才,教化一切,常以智慧,惠他以真实之利,故虽无为而无不为,虽无不为而心安住于德,无求无着,故亦无所为。故知,无为不是消极,更不是堕落,而是以无所得心,不贪功德、不贪虚名利益之心而为一切有利自他之事。
(五)“德”是无染着心,犹如莲花,处世而无染
行于德者,能以德为准则,规范、调御自己身心。故于外界环境、人事之是非、对错、善恶等,心中了然明白而不起憎爱,亦不为他所转,能自依靠,能自觉悟,能自行能自证。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故于世间环境人事等,都无所执。既无所执,则心如莲花,德外无心,处世而不染,更能自觉觉他,转烦恼为菩提,化尘劳为佛事。则能行于世间而心不住世间,虽心不住世间而不必离于世间。
(六)“德”是空观心,虽行众善心不执着,虽见过而不憎,无得而得,只事耕耘不问收获。
行于德者,善知世界无常,是运动的;善知人事无常,是发展的。故知人之心念变化不定,曾无止息,念念生灭,非是永恒。如此观之,即知自他心念,犹如瀑布,假相续而实是生灭不断的水滴构成。故于自他一时之心念,不会随相续之假相而生种种妄想。如是观者,能知瀑布实非恒,众生、环境及世界,皆无相续无有永恒,即能从人事诸法之中见其“德”性而忘其相续之假相,除德以外,无有一法可生可永恒,故于一切生灭不停之相,不起有想。如是则为随顺空观心,能离消极心理因素而安祥自在。又更进一步者,不止于此,于自他之“德”行,亦无所住,知本来如是,本该如是,平常心以对,不贪“德”之善果以对,如是者,可谓至德。又,若无“无德”,则不必讲“德”,可见“德”与“无德”,同样是空,不是实有的。
(七)“德”是恭敬心,知一切人皆有德性,不应生轻他想
行于德者,有平等心、慈悲心等心,自然能于他人,常生恭敬心,知一切人皆有德性,不应生轻他想,应起恭敬心。能恭敬于他者,虽以无学为学,却能善学一切人之长,以善学故,亦至无学,何以故?以心有准则,能明辩是非,不为他所转故,又因自行于德,能生定力,能发智慧,能自求而不待他教故。虽恭敬一切,知德是自己具足,不从他得,因而善体无学,自学自行自证。虽恭敬他人,亦不离自尊自重。能如是自证者,是名大恭敬,最上恭敬,此如父母之慈悲心,无不希望儿女能自尊自立,能离开父母而自立者,能让父母安心放心,便是大恭敬。亦如古人说,善为师者,无不期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有胜于蓝之学生,老师最欢喜也自觉最有成就。
(八)“德”是卑下心,善观他德、见人之长,不见他过,或虽见过而无憎
行于德者,定慧增长,愈学愈知自己所知不多,愈行越知自己所行不够圆满。故能生起卑下之心,希贤希圣,不以得少为足,于立德修心,不生疲倦。以自行于德,故于他之德,能善知之,乃至其人自所不知者,亦能见之。故观人之德而忽其过,虽见过也不起憎想、慢想、轻他想,故能成就卑下心。卑下者非是甘于卑劣而下流,而是谦卑能处下,能常观他德不见他过,能处平淡而不以势欺他,不生傲慢等义是也。
(九)“德”是无杂乱心,以德制心,心不流逸,心无旁骛,则无杂乱
行于德者,常以德制心。凡违于德者,虽妄心欲为而不为之;凡合于德者,虽妄心欲止而为之。如是渐增,渐得心德合一,心外无德,德外无心。常能于事中见理,小中见大,又能依德起用,依理行事,大中现小。故渐得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如此者,能于纷纷扰扰之环境人事中,心不流逸而无旁骛,坚凝其心而无杂乱。能如是者,成贤成圣可矣,何患世间小小事不成就哉!
(十)“德”是无见取心,以德御心,德外无心,好坏善恶俱泡影,不生执着
行于德者,唯见德之体性而不为人事诸法等相所迷惑。既知德外无心,无心则无一切有为贪执诸法,因一切有为贪执诸法,皆是运动、发展、生灭而非永恒。所以于自他之善随喜而不贪功德,于自他之恶不生憎恨而能随顺并转化,悉皆不生执着,故能得无见取心。
(十一)“德”是无害心,不自害不害他,能护自能护他。
行于德者,皆知无德非是害他,反是自害。故为自为他,岂敢生害心而行无德之行。行于德者,皆愿自他以德行而离得乐,愿自他以断恶而离苦,故常能以德自调身口意,亦随诸善缘调他之身口意。所以不但不自害亦不害他,且能护自也能护他。
(十二)“德”是十四无畏心,顾盼而雄毅,以德服人,以身说法,不争而自为天下雄
圣人造字,信之!“德”字下“一心”而上“十四”,十四无畏也。《楞严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修学耳根圆通法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由于心不流逸,能坚凝其心,成就一心,故能“由我修习得真圆通,是名十四施无畏力,福备众生。”[4]卷六
盖行于德者,身口意唯德是念、唯德是从。故能不发一言而以身行教,亦能辩才无碍而让人欢喜信服或理屈词穷而折服。唯畏己之无德,不畏外界之人事纷纷。何以故,知德外无心故,知一切人事纷扰之相,皆与己立德修心实不相关,知人人身心本不相代,自不修,无人能给,自能修,无人能损。由于以成就一心,不为外界所扰,也不因自心妄想所乱,所以能处众而无畏,虽不争而自可顾盼雄毅,自为自作证,自为天下雄并能惠利群生,志存高远而实其行。
(十三)“德”是菩提心,能利益他人、奉献社会,能自利亦能利他,能普施一切
行德日久,起种种善心、智慧之心。慈悲心则能生起,故能发起自利利他之菩提心。楞严经言“自已得度,愿度他者,如来应世,自未得度,愿度他者,菩萨发心。”行于德者,知度他中能自度,自度中能度他,自度度他不二,现代所谓共赢之说亦稍明此理。
1.调整心理学专业的科目设置。根据国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件要求,从小学到大学的相关教材都需要修改。心理学专业正好借此机会,增设相关的哲学、传统文化如佛法等学科。
2.心理学专业引进哲学、宗教专业的教师。引进哲学、宗教专业的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自学和交流。将增进学生对跨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把握,从而可以深度地理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开阔眼光,高屋建瓴地开展学术研究。
3.与佛教协会合作,邀请有佛法实修经验的法师或居士进行佛法知识的讲解。
4.学校应响应国家号召,消除之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创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学习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所学专业进行跨学科研究。
5.学校也可以向北师大等学习,专门开设跨学科的心理学二级专业,如佛法心理学等。
从“立德修心”出发,以此为核心和前提,就能抓住心理学的本质。以此为基础推进心理学学科建设,解读已有心理学理论、深度挖掘经典心理学实验、重构和整合心理学理论、创新心理学理论和实验,进而创立中国特色的心理学门派,必定可以实现。能如蕅益祖师所言“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则必有事成之日。
[1]凤凰佛教.前所未有!习近平10分钟演讲全面论述中国佛教.[Z/OL].(2017-07-01)[2017-07-01].http://fo.ifeng.com/a/20160314/41562667_0.shtml.
[2]陈兵.佛法与现代文明[R/OL].http://www.docin.com/p-49021821.html.
[3]杨小群.幸福点睛:婚姻家庭咨询师逻辑图[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7.
[4]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乾隆大藏经第47册,第70页上
杨小群(1975.04-),男,汉族,江西瑞金,发展心理学在读研究生,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中级经济师、二级理财规划师、三级婚姻家庭咨询师,研究方向:佛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等跨学科研究,以各学科知识阐述“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助力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