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昌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2017-04-15 08:38王刚陈冬莲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昌爱国主义精神

王刚 陈冬莲

谷文昌精神与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

王刚 陈冬莲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002)

爱国是每个社会主义公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在历史新时期,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进程中面着国内外的各种新挑战。深入挖掘谷文昌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通过思政教育课、高校团委组织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借鉴国外成功教育经验等多种手段弘扬谷文昌事迹,有助于当代本土大学生爱国精神的培育。

谷文昌精神;高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之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习近平指出:“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绵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1]上世纪60年代,谷文昌怀着高尚的爱国热情带领福建东山县人民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使荒漠变为绿洲,东山大地焕然一新;使当地群众摆脱“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一年四季里、季季都有灾”的恶劣生存环境,极大地提高了生活水平的事迹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理性爱国、科学爱国和坚定的爱国主义信念。这种精神是本土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素材。

一、新时期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以用基本国情、国家利益与安全教育、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等为内容以促进国人树立正确国家观、培育人民对祖国感情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古至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始终,也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经久不衰的有力保证。在历史新时期,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需要爱国主义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古代,人们通过私塾教育、国家倡导、社会共识、法律监督、英雄事迹宣传等手段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精神。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奋斗历史中,人们逐渐形成了爱好和平,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意识;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同仇敌忾,抵御外辱的团结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这些精神共同构成了爱国主义的丰富内涵。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传统始终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最强动力。面对近代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谭嗣同等爱国志士,发出“纵然春蚕到死,犹复捣麝成尘”共御外辱的决心。面对刽子手的屠刀,戊戌六君子慷慨就义,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唤醒了近代国人的爱国热情和革命牺牲精神[3]。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社会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历史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文化传承的价值。

(二)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实现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二个一百年目标的基础与保障[2]。但当前的中国与全面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个人之间巨大的贫富差距;人口过剩与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同时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生态环境恶化等等问题是当代中国人必须共同面对的困难。因此,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用爱国主义精神鼓舞民族勇气、凝聚民族力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

(三)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动力

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优秀成人才,是社会中最为活跃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当前我国大学生整体呈现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维护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尊严过程中做到有理、有节、有利的理性爱国方式。但不可否认,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易受影响、价值观选择的从众性、不稳定性较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西方文化思想的渗透和冲击下,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安全意识缺乏、爱国情怀淡化、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爱国精神有利于引导青年学生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自觉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利益、民族梦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体现人生价值。

二、当前推进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国家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进入历史新时期,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带来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淡化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参与的进程不断加深,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民族文化、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领域融合的程度也不断深入。但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到的“软权力只有建立在硬权力的基础上才称其为权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着的巨大差距使我国文化领域的交流处于被动的位置。西方国家借助经济与科技实力上的优势,利用各种途径对我国输出全球主义、超民族主义等思潮,主张民族主权已经过时、国家主权在“地球村”发展的过程中将逐渐消失等观点企图削弱当代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进而减少大学生对本国利益的关注和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在价值观念上,西方国家所极力推销的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上的以“自由”“人权”为主要内容的普世价值观也与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相符。但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部分学生对这些可能造成威胁国家主权、民族存续的观念缺乏应有的警惕心理和客观理性思考。近年来,高校中出现的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洋节热”与重阳节、七夕节的冷清之间形成的强烈对比,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下,我国大学生民族国家意识淡化的一种表现。

(二)多元网络文化的冲击弱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成长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一代。作为网络的“土著居民”,大学生知识信息的获取途径大都来源于网络。由于网络文化所具有的娱乐趣味强、传播速度快、获取便捷、可选择性强等特点,使得青年学生乐于接受和传播。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很大程度上受到网络舆论和炒作的影响。但当前网络监管和网络舆论引导的滞后性使得以娱乐性和经济利益为导向的网络文化很难自觉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虚无主义者为弱化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借助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抨击“黄土文明”,唱高“海洋文明”;抹黑、诋毁邱少云、黄继光、刘胡兰革命英雄。强烈冲击了中华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些不明历史真相的青年学生由此产生怀疑历史、怀疑教育的想法。这种网络舆论与传统教育的冲突使当代高校推进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三)教育手段的滞后阻碍了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当前许多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仍旧是通过开宣讲会、作报告、强制参加活动等灌输式的填鸭教育。教育内容也存在沉闷、教条、对现实社会现象分析较少与受教育主体的匹配度不够、不能引发学生思考或进一步将爱国主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操作等问题。这种空泛、沉闷、可操作性不强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逆反的心理。在抵触情绪的影响下,会使大学生受教育欲望锐减,阻碍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进。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应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在抓住青年学生共性广泛教育的同时也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重点答疑解惑,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谷文昌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包括了国家观、基本国情、国家利益与安全教育、民族历史与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内容[4],但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随着历史的和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毛泽东指出:“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5]谷文昌同志是当代爱国主义践行者的优秀代表。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谷文昌在其政治生涯中始终坚持着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将爱国家与爱科学、爱国主义与党性修养相统一,成为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谷文昌的爱国精神首先体现在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建国初期,福建沿海人民饱受风沙、干旱、台风等自然灾害之苦。面对“沙滩无草光溜溜,风沙无情田屋休”的贫瘠、萧条甚至荒凉的东山县,谷文昌动情地说:“共产党人,不能做自然的奴隶,不能听天由命,不能在困难面前退缩!”他的言行极大地鼓励了东山县人民艰苦奋斗战胜风沙的决心。他以大无畏的精神发出“不制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呐喊,锲而不舍地推进东山岛的生态文明建设。他以“人生一粒种,漫山木麻黄”的实际行动,建立起了延绵海岸线上的木麻黄树林,成了在祖国大地上“不朽的丰碑”。

谷文昌精神是爱国家与爱科学的统一。面对棘手的生态难题,要深入实际调查,学会科学分析解决。当林业技术员吴志成报告,查到了国外种植木麻黄有效防治风沙的资料。谷文昌高兴地说:“不管外国货中国货,只要能治风沙就行!”谷文昌凭着对生态独有的理解与认识,通过种植木麻黄改造了东山的旧山河,半世纪来,八闽儿女弘扬谷文昌科学爱国、理性爱国的精神,历经多年拼搏,在福建沿海建起了4000多公里的多层次防护林,成为海西天然屏障[6]。

谷文昌精神是爱国主义与党性修养的统一。谷文昌有着坚定的党性修养,他“战天斗地”治理风沙,其目的不是为了个人谋福利,而是坚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和政治品质。他“要向风沙宣战,条件再差也要建设社会主义!”这种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深深感动着东山岛甚至全国人民。在担任县委书记期间,谷文昌走到哪里就造福到哪里,不怕失败、不怕委屈、不怕磨难,却偏偏怕党的事业干不好、党的形象受损害。他不怕牺牲、不怕艰苦、不怕风沙,却独独“怕脱离群众”“怕给公家浪费”,积极地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

综上所述,谷文昌对爱国主义情怀有着坚定的信念,其内涵更是理性的、科学的。对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这些精神正是当代建设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所需要的基本内涵。这些先进事迹有着东山县人民“先拜谷公,后拜祖宗”的人证、也有延绵海岸线上的木麻黄树林物证,成为了当代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最具说服力的典型模范。

四、以谷文昌精神推进新时期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挖掘谷文昌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内涵推进本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教育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具体分析谷文昌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领导作用,引导学生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革命、建设英雄的抹黑。延伸谷文昌奋斗的背景和历史传承,介绍国情、国史。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信、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进而引导青年学生自觉传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授课讲解、观看视频、学生问答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讲课活跃课堂气氛,在与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答疑解惑,引导学生将爱国主义落实到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中。

(二)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发挥学生主动宣传传播的主体作用

在高校中可组织参观谷文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可举办“谷文昌精神”的论文征文、绘画、书法、博文宣传、演讲、易班活动等文体比赛。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语言形式,让学生主动挖掘谷文昌的精神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树立榜样的教育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平台,发挥谷文昌精神在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作用。通过校园宣传栏、校园官方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学校官方微博、学生交流工作群、易班工作站等高校学生日常接触的校园新媒体平台对谷文昌精神和事迹进行宣传。这种便捷易得且学生乐于接触的新媒体宣传方式,能快速、有效地传播正能量,达到宣传效果。

(三)借鉴古今中外成功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

从古代儒学对士人“忠君爱国”的教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爱国情怀的养成,不仅仅需要教材的引导和模范人物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形成爱国为荣,卖国为耻的社会文化氛围。对卖国行为严打击、零容忍,对爱国行为给予提倡和表扬,通过政策手段和社会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传承中国古代成功的教育经验与借鉴西方爱国教育的可取之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美国是一个移民的国家,但其爱国主义教育却深入人心,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美国以宪法作为评判是非的准绳,让公民在这个国家中能体会到公平正义。此外,美国宪法以追求自由和每个人获得幸福的权利作为美国人的共同信仰,这种让绝大多数人信服并为之努力的文化是形成爱国情怀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谷文昌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当代本土高校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资源,对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理念有着典型榜样的学习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深入挖掘谷文昌精神的内涵,赋予谷文昌精神在本土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实际意义,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教育手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推进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0-22(2).

[2]吴敏琦.毛泽东与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建构[D].湖南:湘潭大学,2005.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12 -11-18(1).

[4]金素端.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蕴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5).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0.

[6]刘新玲,连晓龙.学习谷文昌精神建设生态美福建[J].福建理论学习,2015(2).

G641

A

1673-9884(2017)04-0005-04

2017-01-13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闽教课〔2015〕27号)

王刚,男,福建农林大学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文昌爱国主义精神
文昌发射场暮色
核雕收藏有什么窍门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拿出精神
深空探测,未来将在这里启航——走进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