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发现 在探究中提升
——试谈小学生习作评析课的教学

2017-04-15 07:33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评析习作作文

(厦门市人民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在比较中发现 在探究中提升
——试谈小学生习作评析课的教学

黄黎明

(厦门市人民小学,福建 厦门 361000)

作文教学离不开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师可以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习作的优劣所在,寻找差距,修改不足;也可以采取讨论、模仿、拓展等手段组织学生在探究中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扬长避短,写出更加精彩的作文。

修改;比较;探究;融合

衡思军先生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1]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及作文批改时也曾说:“……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2]由此可见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修改习作能力的重要性。

纵观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写,而忽略了引导学生如何改。叶圣陶曾对每学期七八篇作文这样评价过:“就学生作文能力的锻炼说,实在太少了;就教师改作文的辛劳说,实在太重了。”[3]事实上,完全由教师批改作文,对学生来说,意义不大。正是基于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客观需要以及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文章试图以作文评析课为平台,就如何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做一个粗浅的探索。

一、在比较中发现

发现了美,才能真正领悟到美之所在,然后去创造这样的美;发现了缺点,才能知道何为不足,然后才能明确地去纠正弥补。而在学生的习作中最缺的,往往就是这样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面对一篇习作,他们也许能判断出是好是差,却不知道好在哪儿或不足在哪儿,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他们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习作的质量,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首要的,就是要培养他们善于发现、善于甄别习作的好与差之所在的能力。

教学中,笔者用比较的方法尝试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领悟,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批改前后比较。选取一两个典型的习作片段,把它在教师批改前后的样子同时展示出来,给同学们比较。看看教师改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要这样改?改后有什么效果?比如,一个学生写《快乐的暑假》这样开头:“今年愉快的暑假生活终于开始了。好开心啊!唉,姐姐还没放假,我要惨了哟。每天一边带着调皮的五岁弟弟,还要一边洗衣服和做着饭啊!洗衣服做饭倒不怕,最怕的就是每天带着那个惹祸精可是世上最可怕的啊!可心里却莫名其妙地觉得美滋滋的。”笔者把它改了一下展示出来:“愉快的暑假生活终于开始了!虽然我每天一边带着调皮的弟弟,一边还要洗衣服和做饭,可心里却觉得美滋滋的。”这样一比较,同学们就知道了什么是啰嗦、矛盾、不符合题意,然后对于哪些内容该删,哪些内容该改也就一目了然了。

在选择比较范本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针对性。如,从选材上进行比较的;从表现中心方面进行比较的;从详略处理方面进行比较的等等。(2)宁精勿滥。一次只要选择一两个方面的训练点进行比较,选择的习作范本也不可过多,三五本即可。(3)比较之后要即时进行训练。可以给出一些相似的片段进行模仿批改,也可以对照自己的习作去发现类似毛病并进行修改。

通过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就能够比较清楚地去审视一篇习作的好坏了。

(二)同题材好中差比较。如果说,教师修改前后的片段比较是一种具有针对性的训练,那么同题材的文章比较便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了。教师首先要把全班作文按照好中差分三类,把班级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里都有好中差的学生。让同学们先仔细阅读组内同学的每一篇作文,再交流彼此的看法,也许稚嫩,但却真实,同学间的评价孩子也比较容易吸收。其次,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小组代表总结本组同学作文的成功之处和努力方向,且教师要及时对代表的看法做出评价、点拨和引导。那么,这组一些看法,那组一点智慧,加上教师巧妙及时地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去发现、去体会,同学们领悟起来就直观易懂,收获自然就比较扎实了。这种训练是对片段训练的巩固和提升,并且还可以从习作的选材、谋篇布局、叙述铺展等多方面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去分析习作,深入领悟习作的优劣所在。

(三)自我修改前后比较。在前面共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就要让学生动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对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比较,看看是不是更好了,为什么会更好。在这种自我修改的比较中,同学们不仅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习作的优劣所在,也能把这种认识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能力,指导今后的习作,并且也培养了一种习作后仔细修改的好习惯。

(四)小练笔后及时品词比较。上述三种比较的方法都要在教师通改全班作文后方能进行,难免不够及时,结合课堂小练笔及时与相关文段比较,不仅帮助学生活学活用,还能弥补教师不能及时反馈学生作文信息的缺憾。

比如,上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夜莺的歌声》一文的开头后,模仿写法,马上写单元作文里的看图写话——《一张照片》。学生初稿中,不少学生是这样描写轰炸后的树:“火车站两旁的树和花都被炸死了”“路边的树被炸倒了,掉在地上乱七八糟的”“两旁的树被炸得光秃秃的”。巡视一圈,笔者当场把这些句子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与《夜莺的歌声》中作者的用词相比较,先找出体现树变化的词语,再想想怎样的词语更能把一个中国人此刻心中的愤怒、悲伤、痛苦等情绪放到景物描写当中。在七嘴八舌的辨析中,孩子们明白了这样用词更能情景交融:“火车站两旁的树和花无助地躺在一片废墟中”“路旁的树被炸倒了,横七竖八地跌倒在地上”“两旁的树被炸得七零八落,在轰鸣声、爆炸声中静默着”。这样,作文讲评与课堂练笔相结合,在学生智慧的碰撞中比较出了该怎样用词才能贴切表达内心的情感。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用词对比训练后,学生自我修改其它景物的描写,词语表达就生动多了。小学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有精彩的片段和经典的表达方法,教师若能经常做到结合一课一得的写作方法,找准练笔的训练点,当场训练,并在学生练笔后当场借助教材等资源进行比较赏析。这样,虽然不是一节完整的习作评析课,却可以帮助学生在短、平、快的练笔和赏析中,练习写作,学会修改,以此更有效地夯实点滴的写法运用。

二、在探究中提升

在发现了习作的好之所在或者不足之处后,就要组织学生进一步探讨:看到好的,就请同学们读读自己的习作,看看自己习作中哪些地方也能够这样写;看到不足的,也请同学们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可以怎样修改。而且,发动同学们进行习作互阅互评或者抽取一两篇典型的习作共同修改。在教学中,笔者一般采取以下手段进行探究:

(一)讨论。集体的智慧才是多元的、强大的。在教学中,无论什么课,都少不了在同学们的讨论中汲取集体的智慧。在习作评析课,同样要利用四人互助小组(一好生,两中等生,一后进生)的讨论来探究习作如何修改。考虑到课堂时间和学生实际,每次的作文讨论如果面面俱到,效果反而不好,教师要在学期初,通读教材,确定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要训练学生用排比的句式写景;第二单元主要训练学生学会选材,第三单元主要训练构思的条理性……学生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篇习作,通过大家共同的发现和思索,一定可以更臻完美,并且获得更多的修改经验。讨论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引导、点拨、强调、总结、概括,以让同学们更明确地领会修改的原因和方法。

(二)模仿。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模仿的目的,更是模仿的发展。布卢姆的方法论理论认为,只有巩固和清晰的知识才能得到迁移。由此,学生的作文要想得到发展,也必须重视仿写和仿改。

仿写是针对同学们常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的强化训练。当同学们在比较中认识到一些比较好的表达技巧时,就要及时地让他们模仿着写一写,以此掌握这种写法。比如,在教学《穷人》一课后,部分学生开始试着在自己的作文中加入环境描写和自言自语式的内心活动,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把一些精彩的环境描写和内心活动归类整理成PPT,作文讲评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在欣赏、比较,甚至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中感受到环境描写需要与作文所表达的情境相结合,或渲染气氛,或暗示情节,或体现心情,而自言自语式的内心活动其实隐藏着作者内心的心理变化……借同学的作文来比较写法,可以更顺畅地打通习作“困难户”的写作障碍,赏析后的仿写也就降低了难度。

同样,当他们认识到一些不足时,也要模仿教师或同学们的修改方法及时进行一些修改训练,以避免在今后的习作中再出现类似错误。比如,同学们在习作中常常出现所描述情节与中心无关这一毛病。笔者就选择一些具有这一毛病的语段,让他们修改,从而让他们知道哪些情节可以轻描淡写,哪些情节却需要浓妆墨彩地铺陈开来。通过这样的思维训练,同学们修改习作的能力自然能渐渐提高。

(三)拓展。同样的片段,让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修改,从而感受到不同的表达显示出的不同效果。如果说,模仿是一种基础能力的训练,那么,拓展就是一种提升。比如说,一个句子,笔者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或不同的语气来表达,而该习作中,要用哪一种表达效果最好呢?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一个结尾,如何才能够更加含蓄,更加耐人寻味呢?四人小组,交换彼此作文,重写对方作文的结尾,争取用上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法,第二天放在一起评一评,怎样写更好也就显而易见了。这样的方式新鲜,有挑战性,从激发写作情感的角度说,他们确实感到不管自己水平如何,都乐于参与,积极改写。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同学们便渐渐领会了怎样避短就长,以让自己的习作更加精彩。

“在比较中发现,在探究中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它们是彼此融合的。在比较中发现、探究,也在探究中比较、发现,正是在这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同学们修改习作的能力不知不觉地提升了,习作自然越写越好,习作教学也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管建刚在《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中认为,多改重于多写,要让学生反复地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渐臻于完善。[4]笔者崇尚讲评,‘讲评’重于“指导”。所以,把作文评析课作文引导学生修改习作的平台,在学生有了习作体验之后,反观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行审视和完善,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更是有效地达到了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最终目的。

[1]衡思军.好文章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J].中国农村教育,2009(Z2).

[2]刘一承.作文教学应弘扬人的主动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9(2).

[3]陆海泉.互改作文——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抓手[J].浙江教育科学,2015(6).

[4]成知辛.力耕出新嚷 勤思开新经[J].语文建设,2011(Z1).

G420

A

1673-9884(2017)02-0041-03

2016-01-23

黄黎明,女,厦门市人民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评析习作作文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习作展示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