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5 05:28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课题探究实验

吴 建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4)

生物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吴 建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4)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指导下,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丰富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锻炼了协商分析设计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常规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高度吻合,因此应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辅助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面向学生实际而设计的一种实践性、拓展性的课程。[1]这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活动。首先,通过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文献调查,学生能获取许多生物学的新知识,极大地丰富了知识面;其次,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式地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第三,活动过程是一种体验学习的过程,小组成员彼此合作,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从以上三点来看,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常规课堂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高度吻合,因此应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让它成为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一、提升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生物学科是一门研究生命科学的学科,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应当是很受学生欢迎的。[2]可是课本上对于一些贴近生活的知识介绍不多,特别是高中生物(必修一)(必修二),学习的大都是细胞、染色体、DNA、基因等抽象、微观的知识,学生觉得枯燥。再加上课时紧,教师在上课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补充许多相关知识,学生很难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其实,可试着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平台来缓解这一状况。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途径之一是文献研究,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课题,再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来了解相关知识,从而增加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种活动产生兴趣后,不但“心向往之”,而且“动而求之”,就会成为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巨大推动力。如:在课堂学完遗传的基本定律后,教师可提出问题:“细胞质中也有基因,这些细胞质基因在生物的遗传方面是不是也发挥作用呢?如果有,和细胞核基因一样吗?有哪些实例呢?人类还有哪些性状是一定会遗传给后代的呢?”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查阅相关资料,并成立汇报小组给同学介绍,从而让全体学生意识到遗传的神奇与生物学的趣味,在补充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兴趣。教师还可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把学生调查到的知识作为课本知识的补充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弥补课本知识的不足,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增加学习的兴趣。比如,笔者在上《免疫调节》时,引用了学生查到的有关“吃生鱼片容易腹泻”的例子,在上《蛋白质的功能》时,引用学生查到的“过度减肥的危害”等。在课堂上听到教师举出他们调查中获得的知识时,有的学生还会主动站起来介绍,课堂气氛活跃。

二、丰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分为“半开放”和“完全开放”两种。前者的要求不高,通常只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探究过程去证实早已存在的生物结论;后者则要求学生对全新的题材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究。[2]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更多的是完成前者。众所周知,高考全国卷的范围广,内容多,但课堂教学时间很有限,有些内容根本来不及细讲,特别是实验。2017年高考《考试说明》要求的生物实验一共有16个,可在高二学年,由于时间关系,学生只能动手完成其中的一半。到了高三复习实验时,因为有的实验没做过,要靠学生的想象。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过的印象才深刻,靠想象来复习的实验能掌握好吗?如果改变一下教学思路,把课本上的一些探究式的实验,如《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等,放在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来完成,这样既能达到实践的目的,又能完成课本的教学内容,一举两得。再有,现在的生物实验题,考查的不仅是课本现有的实验,还会对某些知识点进行拓展和补充,将其变为实验设计题,并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步骤。如2016、2017连续两年的高考全国卷都出现了这样的题目。这种题型的完成需要学生有足够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绝不是几节复习课能够达到的。如果在开展生物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时,能设置有关实验设计的专题,结合课本内容,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可能考查实验设计的知识点进行挖掘,并让学生设计步骤,有可能的话再动手完成,相信一定会对学生大有帮助。比如《植物的激素调节》是很容易出实验设计题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已经了解到:植物具有极性生长的特点,生长素总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送,而不能倒过来。[3]这就是说:无论茎的空间位置怎样,如果能生长,则一定在形态学上端长叶,形态学下端生根。在开展校本课程时,教师可针对这一点,引导学生利用校园现有的材料(比如绿萝枝条),设计实验去证明。如果学生真能设计并动手实验,不仅这个知识点牢牢记住了,而且举一反三,这种类型的设计题将不再像原先那么困难了。由上述可知,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不仅能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还能做为拓展和延伸,对学生完成实验题型、提升最终的教学效果将有很大的帮助。

三、锻炼学生分析设计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虽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想出了各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也运用了各种教学手段,但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总希望学生能有“多练练”的机会。其实,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虽然高中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大多是“半开放、半封闭的准探究”,有的课题与课堂教学内容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开展过程中,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动脑筋去解决,他们的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下面笔者以学校开展的一个课题为例来说明。笔者的学校植被丰富,是省绿色学校。为了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高二学生开展了题为《校园植物药用性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从名称上看,该课题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不大,其实不然:该课题需要对校园的一些草本植物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这就需要运用高中生物《必修三》所学的“样方法”,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等在实际操作时都得到了锻炼,这对学生今后解实验分析题、计算题都大有好处。该课题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阅读后进行筛选,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即从大量文字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答题时对题目的理解、把握题目的关键字眼非常有用。该课题还需要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不同的植物药用性调查采用不同的方法,有些还需运用简单的实验进行验证,锻炼了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对今后高三解实验设计题帮助很大。课题在开展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提升了与人交流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由此可见,一个看似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的课题都能对学生的能力提升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可想而知,如果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课题,作用就更大了。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种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因素可以强加的,而是通过一定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4]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都很重视学生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对这一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课堂教学中讲到有关病毒的知识时,许多教师都会举2014-2015在非洲爆发的埃博拉病毒的例子。在讲到动物的寄生时,教师可能举疟疾的例子。其实,中国的科学家在上述两种病症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具体的相关内容课堂上却没有时间细谈。教师可以在成果介绍类的课题如《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中做进一步介绍,让学生了解这些让全体中国人自豪的成果,激发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这一类探究实验类的课题中,通过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学生能树立严谨、认真、踏实的研究态度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在社会类课题如《正确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开展时,可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相信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

[1]杨红辉.高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郗冬梅,马忠明.生命科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D].临沂:临沂大学,2015.

[3]任桂英,罗洪泽.C4植物光合作用图解的调查和补充[J].中学生物教学(下半月),2009(9).

[4]李亦菲.三维目标整合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福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普通中学高质量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JJK15-511)。

(责任编辑:邹开煌)

猜你喜欢
课题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做个怪怪长实验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