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地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时机,灵活设计,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沉淀积累。教师要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
【关键词】朗读 品析 说话 运用 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39-02
“语文教学应加强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以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大纲中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小学生的语言积累。当然,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有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说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积累等。下面我就谈谈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所用到的一些策略方法。
一、朗读中积累
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扎实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策略,是阅读教学进行语言积累的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地积累语言。我们教师,要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积极地积累语言。如:在讲《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再配以恰当的音乐,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在读中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在读中感悟作者心情,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融入诗句之中,就会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
二、品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積累语言,不要让学生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语句化为己有。如:《鲸》这一课中,有性的文字,作者表达非常准确。我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然后说说这样表达好在哪,用换词的方式问一问学生这样行不行。如:“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约”字便能感受出作者语言的准确。不要忘记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特点来写文章的。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中,自然地把这些好的表达方式记忆在脑中,建立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说话中沉淀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时机,灵活设计,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并沉淀积累。如:在学习《草原》后,我让学生找出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上,把理解的课文用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内蒙古的风光和风情。说话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尽量用上摘录到的课文好词佳句,使学生在说中积累。另外,复述是将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用故事描述、导游和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
四、运用中深化积累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学习,是更好的学习。”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课文好词佳句,成功片段,是深化语言积累的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捕捉运用迁移的练习点,指导学生有机积累语言,沉淀语言素材。如:在学完《鲸》和《松鼠》两课后,我让学生比较两篇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异同,并尝试着改写。用《鲸》这一课的表达方式去说松鼠,再用《松鼠》这一课的表达方式来说鲸。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巩固了所学到的知识,又使所积累语言的再次运用。
五、课外勤于积累
叶老曾说:“惟有在生活中多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积累得多了,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的深刻影响。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乐于生活的好习惯,学生在脑海中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常用的谚语、歇后语,留意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随时记到生活笔记中去。学会了品味生活,才会使生活的语言具有灵性。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星期天尝试一下帮妈妈做家务,或者在植树节等节日去种棵树。学生对生活有经验了,便会自然产生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选择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永久储存。
六、多种途径积累
鲁迅先生说:“如蜜蜂一样,采过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教师要不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式方法,使采集到更多的语言,建立属于自己的语言仓库;指导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的、听到的、想到的好词佳句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同学中传阅交流,互相观摩。这样、间接的语言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总之,学习语文重在积累,有了充足的语言知识积累,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的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出真情实感,做到了这些,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作者简介:
郭强(1985.11-),男,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大学学历,现工作于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安东卫街道合庄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专业研究为方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