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2017-04-14 02:00许朝辉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岗位院校人才

许朝辉

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许朝辉

高职学校不断向社会输送人才,而如今高职学校输送的人才跟市场的要求越来越脱节。在这种形势下,高职学校应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策略,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培养出适合市场的人才。 本文就如何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培养适合市场的人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就业岗位群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就业岗位群视角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市场上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促使高职院校改革以往专业课程体系,综合考虑社会、酒店的需求,从而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高职院校在学生的教学中,应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之下,加强酒店服务业以及中层管理人才的培养,以酒店管理行业需要学生在相应的岗位上以掌握的技能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的优化。以专业、系统的教学理论为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酒店管理人才,并且在理论的基础上,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多参与实习活动,让他们在实习中找到优势与不足,并继续发展或弥补,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能力,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顺畅。

2.提高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偏低,这主要是因为:国家政策没有向高职院校倾斜;高职院校学校教学不科学;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个人期望目标过高。这些都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在社会上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甚至有的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就是失业,直接待业在家,没有对社会起到应有的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承担教育重要任务的高职院校应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的提升。

3.促进酒店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在就职管理岗位之前,应从酒店的基层岗位做起,之后逐步上升到管理层,这才能起到锻炼的目的,也因为基层的工作经验,更能体恤下属,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学校更注重星级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对社会上广泛存在的中低档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缺少相应的研究,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大对中低档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的同时,拥有的技能也更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样也有利于酒店行业的均衡发展,也促进了酒店管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1.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失调

高职院校按照计划合理配置资源,安排课程内容,划分实践项目等,计划培养出一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但实际情况是许多高职院校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由于受到院校教师素质和资金的影响,多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都是在学校教研室里制订的,而没有真正深入酒店行业内部进行专业调研,没有准确的人才定位,因此在课程的结构设计上并不合理。有的高校过于侧重理论性的内容,忽视了学生在上岗之前必须拥有的岗位技巧,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在工作单位没有发挥的余地,也得不到工作单位的认可。酒店管理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而且对实践性要求也很强,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偏离导致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走出学校后不能胜任酒店管理的工作。这些只拥有理论知识的学生,在具体工作时往往想当然,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工作,流于浮夸,不符合实际。

2.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岗位定位

笔者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过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在还没有毕业之时就在酒店进行兼职或实习,但是因为经验缺乏,他们大多从事的都是基层的职位,这导致学生丧失了对酒店管理行业的信心,在毕业之后不愿意加入到酒店行业中来。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酒店行业的特殊性,并让他们明确只有不断付出,才可能有所收获。如果学生毕业一开始就想踏入较高的阶层并不符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因此在就业时,学生应该端正立场,这样才能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管理人才。

3.高职院校缺少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教师有基本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教育的能力,因此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培育实践操作能力与基本理论知识为一体的师资力量。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毕业之后并没有从事过酒店管理的工作,在教学中他们也没有办法向学生传授实践工作的经验,也没有意识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甚至有的教师采用照本宣科的形式进行讲学。高职院校也没有对教师开展技能培训,国家也缺乏相关的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目前,教师的考核采用的还是沿袭传统的工作量与收入正相关的方式,再加上因为学校资金有限,有的教师在授课之余,还需要承担科研以及行政的工作,因此很难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4.企业单位与学校合作不深入

高职院校如果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培训,显然力量是不够的。目前,很多的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企业可以给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之余,也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加快他们的成长。同样,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来,能够节约企业的人力成本,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很多学生到企业工作,只是从事一般性的服务工作,没有实习成效,没有办法得到全面的锻炼,也无法完成实践目标。

以就业岗位群为导向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改革,让教学内容符合市场的发展。减少理论知识的成本,增加实践活动内容,如加入一些成功的酒店管理的案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知识的作用;其次,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的内容,在课程的安排上,不能急于求成,应循序渐进,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知识与能力。最后,应增加实训内容,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如可以让学生对当地的有名的酒店进行参观,以 PPT 的形式讲解,并以小组的形式向大家汇报,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酒店真实的管理情况,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PPT 的制作能力。

2.岗位目标明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院校的教师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准确定位,能够树立学生全新理念,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高职院校应结合高科技的发展,并针对酒店的实际需要,从专业技能、理论知识、职业素养等几个方面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的就业岗位方向应给予准确定位,并根据岗位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要过高定位,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

3.注入师资力量,强化教师素质

高职中的教师质量层次不齐,但主要以中低素质人才居多,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高职学校可以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或提供相应的场地供教师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教师对酒店行业的了解程度,加快提升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实践与理论结合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在社会上寻找部分“双型”教师,这样在学校内部就不仅有理论教学经验的教师,也存在有丰富酒店管理的人才,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4.达成与企业单位的友好合作

高校与企业共同协商的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学习的实习效果。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应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可以对周边的酒店进行综合考察,并阶段性输送学生到酒店实习,让学生通过实习了解整个酒店的工作流程,提升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从四方面入手:一为科学制订课程内容;二是岗位目标准确;三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四是加强校企合作。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培养出适合岗位需求的酒店管理人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高职院校的就业率,促进酒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魏登才:《论创新人才的特征》,《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2]关远见:《从岗位和岗位群的区别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理想化》《成人教育》2006年第9期。

[3]杨泉良:《岗位群对高职院校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灵活性要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9期。

[4]游富相:《对制定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探索》,《教育探索》2007年第6期。

作者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岗位院校人才
人才云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