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汉语热”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现状与课改方向研究
李艳
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在课程名称、师资配置、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汉语热”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概论课的现状,并指出目前的课程改革应着眼于修订课程名称、更新教学内容、整合学科优势、推进师资建设、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必修课和核心课。在目前“汉语热”的宏观背景下,改革传统的概论课程对于汉语国际传播和国家的语言战略都具有积极意义。
早在 2003年,国家学位办委员、国家汉办终身特聘教授骆小所先生就提出“汉语热在世界悄然兴起。”[1]时至今日,汉语已然走向世界。我国目前已在全球 108个国家(地区)建立起 400所孔子学院和 535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多达 65.5 万人,2013年,来华留学人员数量接近 33 万。汉语和中华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学习者,汉语国际传播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1964年,“ 北京 语言学 院”(也 就是现 在的“ 北京语言大学 ”)成立,这标志着对外汉语教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专业名称已经不能准确概括其学科特点,因此,教育部于 2013年正式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
概论是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能力证书考试的主考课程。本课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兼具指导性和枢纽性作用。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强调两点:一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教学实践、研究和创新的基本能力;二是本专业所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指出:“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支持国际汉语教育,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从微观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影响他们对外汉语教学能力的养成;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一核心课程对我们国家的汉语推广事业以及国家语言形象都有深刻的影响。
随着全球“汉语热”和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不断向前推进,作为专业核心的概论课程在课程名称、师资配置、教材建设、教学实践、成绩考核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课程名称
“汉语国际教育”2013年之前被称作“对外汉语教学”。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壮大,“对外汉语”这一名称已经不能准确概括世界各地的汉语教学。目前,汉语教学及汉语语言文化的推广对象既包括外国人,也包括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汉语推广的地域不仅包括在国内从事汉语教学,也包括在国外从事汉语教育,如对海外华人的汉语教学以及外国人在本国从事汉语教学活动。由此可见,“对外汉语”中的“对外”已不适合当今汉语教育的实际。基于以上原因及学科整合的需要,从2013年起,“对外汉语”正式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
然而,在“汉语国际教育”这一名称确立的同时,其专业之下的诸多课程名称并未随之进行相应的变更,概论课程就是其中之一。王路江(2003)[2]在论及全球化时代汉语传播趋势时提出了“国际汉语教学”的概念,我们可据此将概论课程的名称修正为《国际汉语教学概论》,或者我们可以从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出发,课程的名称也可考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无论采用什么名称,概论课程更名的需求是目前其课程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师资配置
在教师队伍方面,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匹配度较高的教师数量不足这一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大多要求新入职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而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科班出身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这从国内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点的分布情况可见一斑。据我们的统计,截至 2015年底,国内开设对外汉语教学博士点的高校共计29所,以每校每年招收 5名对外汉语博士研究生来计算,平均每年毕业的博士数量为近 150人。而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国内开办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有 300 余所,这就意味着平均每校每两年才能有一个科班出身的教师(这还未考虑博士毕业生就业的地域性差异这一因素,地方性院校及西部省份高校实际获得的有效师资更少)。由此可见国内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在师资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对口师资在数量上缺口较大;二是高水平师资严重不足。
3.教材建设
总体而言,概论教程在数量上总体不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分布不均衡,已有教材未能及时反映出汉语国际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
目前,通行的概论课程教材主要有以下几种:刘珣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1997)、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2000)、赵金铭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004)、周小兵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2004)和陈昌来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2008)。刘珣的两部教材对具体教学内容的关涉较少。赵金铭版本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于本科生而言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周小兵版本信息量丰富,涉及语言教学的诸多方面,但对教师在知识体系方面的要求较高。陈昌来版本在基础理论的背景下介绍了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学类型等内容,并进一步吸收借鉴了当时最新的教学研究成果。然而,汉语国际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新的理论和教学成果层出不穷,因而,以上几种教程均未能及时反映当前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
4.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理论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3]我们对国内6所高校概论课的学时分配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配比研究结果表明:概论课用时最多为 54 学时,最少为 18 学时。以学期有效教学时间为18周计算,54 学时意味着周学时为 1.5小时,18 学时则周学时为 1 小时。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主要有 1∶1、3∶2、7∶3、4∶1 四种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国内概论课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操练相对不足。
目前,偏重理论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养成。首先,单纯的理论知识艰涩枯燥,学习难度较大,从而导致学生普遍兴趣不足。其次,理论学习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教学,目前的教学模式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不同课型的教学实践。再次,没有实践的检验和反馈理论无法进一步得到修正和充实,这一方面会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
鉴于国内高校概论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概论课程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修订课程名称,更新教学内容
目前,除了暨南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个别高校已将概论课更名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概论”,国内大部分高校依旧沿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一名称。修订调整课程名称是专业更名的必然需求。
根据孔子学院年度报告,近年的汉语国际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和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目前通行的概论教程最新的也距今有6年时间,很多教科书未来得及吸收当下最新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现有概论教程中还缺少有关中国语言文化和中国学的相关内容。因此,更新已有的教学内容也是概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
2.整合学科优势,推进师资建设
概论课程的性质和特点要求任课教师具有宏观而系统的知识体系。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日程加快,专业师资力量奇缺。[4]能够胜任概论教学的教师数量远远不足。在现有条件下,整合相近学科的师资,如语言学、文学、语言教学等,可优化师资的知识结构。此外,还可吸收英语、俄语、日语等不同语种的教师,有针对性地培养面向不同国家、地区的汉语教师,使概论课既具有宏观指导性又具有目的指向性。袁新(2003)指出对外汉语教学必须导入文化原则,对外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化,并进一步强调了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5]
高校应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加国际汉语教育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邀请专家介绍学科前沿,解读相关语言政策;加强校际交流,发达省份向中西部高校提供对口支援,帮助内陆省份培训高水平师资。
3.优化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
国内的概论课普遍存在实践教学不足的现象,亟需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探索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合理配比,既能体现出理论的指导意义,又能集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二是拓展实践教学的途径,除了传统的实习、见习之外,可以在课堂内部进行小组讨论、主题演讲、模拟教学,在课堂之外尝试试讲、说课、编写教材、撰写教案等实践方式。此外,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专业教师对留学生进行课业辅导和答疑解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概论课在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实践教学。语言实践是反复性、熟练性的感性活动,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得到锻炼。[6]因此,概论课的实践环节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能力(输入);另一方面可锻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和理论植入自己未来的教学活动中(输出),从而实现概论课的终极目标。
[1]骆小所:《汉语热在世界悄然兴起》,《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第3-5页。
[2]王路江:《从对外汉语教学到国际汉语教学》,《世界汉语教学》2003年第3期,第9-12页。
[3]李雁冰:《简论教学模式》,《山东教育科研》1994年第3期,第21-23页。
[4]李秋霞:《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课程建设的思考》,《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第59-61页。
[5]袁新:《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第27-31页。
[6]裴维襄:《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初探》,《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77-80页。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陕西延安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5YJC740039);延安大学人文社科专项研究项目(Yds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