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和龙游两大商帮的创业精神

2017-04-14 15:57丁爱侠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龙游商帮创业精神

丁爱侠

(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浙江宁波和龙游两大商帮的创业精神

丁爱侠

(宁波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宁波商帮和龙游商帮是浙江省内最具特色的两大地域商帮,也是我国古代十大商帮中的重要成员。他们不仅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业精神,值得继承和发扬。

宁波商帮;龙游商帮;创业精神

“商帮”是指“以地域为中心,以血缘宗族和地缘乡谊为纽带,在客居地建立同乡(或同乡兼同业)会馆、公所,自发形成的既紧密而又松散的商人群体。”[1]浙商是从传统到现代成功转型的独特商帮,其本质是民商,来自草根,根植于草根。浙商和粤商、徽商、晋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浙江先后产生过湖州商帮、绍兴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萧山商帮、温州商帮、台州商帮、义乌商帮等著名浙商群体,他们是最早参与上海开发,叱咤十里洋场,一度垄断上海大半产业的传奇群体。在明清时期我国兴起的十大商帮中,浙江龙游商帮和宁波商帮位列其中。这些浙商群体的创业精神具有浙商精神的共同特质,即“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但由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差异,浙江内部不同商帮之间的创业精神仍然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研究他们的创业精神对当代创业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宁波帮的由来

宁波古称“鄮县(鄮州)”,有“商业之乡”的意思。宁波东面临海,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宁波帮是民国以来人们对宁波商人的一种通俗称呼,泛指旧宁波府所属鄞县、镇海、慈溪、奉化、象山、定海(今为舟山市)六县及后来划入的余姚、宁海在外从事工商活动的商人群体。唐朝末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带动了宁波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宁波是当时唐王朝面向东亚的门户,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港口。其时,宁波商团非常活跃。但学者一般认为宁波商帮在明末清初发展,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壮大,民国处于鼎盛时期。明清时期,随着王阳明、刘宗州、黄宗羲等大家的出现,四明学派日渐繁荣,全国各行省乃至海外南洋群岛,凡商贾所萃之地,皆有宁波商人的车辙马迹。[2]明朝嘉靖、隆庆至万历年间,宁波人就在北京东城的“小甜水井”建有“镇海、慈溪会馆”。鄞县药材商人出资兴建的“鄞县会馆”和慈溪成衣行兴建的“浙慈会馆”也都建在明代。[3]

近代以来,宁波商人抓住历史机遇,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行业为经营重点,跻身商业、金融业、工业和航运业,经济实力空前强大,迅速成长为国内著名的商帮之一。20世纪中叶,“宁波商帮”的重心逐渐移向海外,成为海外华人资本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因强烈的创业精神与杰出的经营能力受到海内外人士的普遍尊重,称为“新宁波帮”。

二、宁波帮创业精神

(一)走险路才致富

“创”是一个人,下面是一把刀,右边一口剑,创业就如同在刀光剑影下求生存。敢于冒险是宁波区域文化的特征,宁波自古就有出海经商的传统,尽管明朝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但沿海居民在地少人多的生活压力之下,仍然冒险下海捕鱼或通商贸易。早在西汉、三国时期,宁波地区与海外已有交往,舟师出海,多从宁波出发。隋唐时期,宁波与日本、朝鲜和南洋诸国都已建立通商关系,成为对外海上贸易的重要港口。被誉为企业大王的宁波巨商刘鸿生先生曾经说:“做大事,一定要敢于冒大险。”宁波有句古谚“若要富,走险路”,说的就是创业中过人胆量的重要性。宁波镇海人俞佐宸从学徒到银行家,后立足于工商界,除了他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还归功于他有胆有识的作风。时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建都后曾强制发行公债。由于时局不稳,人心浮动,买下公债的人都把它当成废纸一样,巴不得低价脱手,俞佐宸则反其道行之,趁机大量低价收购债券。随后,时局渐渐稳定,债券价值一路上升,俞佐宸又适时抛售,大赚了一笔。

当然,宁波帮的创新绝对不是急躁地盲目冒进,不计后果的横冲直撞,而是稳健的开拓进取。包玉刚曾经把做生意形象地比喻成坐着“带蓬的马车”前行。马车要不停地在崎岖的道路上奔驰,但要竭力避免掉下马来,所以要带“蓬”。这里的“蓬”就是指能够保证马车平稳前行的具体条件、实际情况以及驾驶马车人的心理准备等。

(二)信义闯天下

《论语》有云:“与国人交、止于信。”宁波人经商素以信誉卓著而闻名于世,出生于浙江镇海东管乡庄市镇的“五金大王”叶澄衷的成功秘诀就是他知人善用,言必信,行必果,交友必诚,善察人情,人咸乐为其用。历史上宁波就有“赊账码头”和“过账码头”之称,生意往来多凭信用放账,是中国首创“过账制”。当时,各行各业的资金收支,从使用现金改为借助钱庄进行汇转,统一清算,标志着我国开始使用现代金融业的票据交换办法。

宁波钱庄多年兴盛不衰的原因也和宁波人经商重信誉、守信用有关。据《四明章溪孙氏宗谱》记载,鄞县商人孙叙夔看不惯世道诈伪,曾说“信义人所弃,我自得之,则富贵出”。周围人纷纷附和,争相和他结交,做生意。宁波帮在京城开设的“四大恒”(恒和、恒利、恒源、恒裕)钱庄是明清时期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被誉为“都中钱肆巨擎”。因为诚信,“四大恒”的银票是京城最体面、最受欢迎的硬通货。著名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在《北平怀旧》中记载了一件“恒和”钱庄诚信经营的小故事:同治末年,“恒和”银号关门歇业,但此时尚有许多银票在外面流通,一时收不回来。彼时没有报纸,无处登广告,只有用梅红纸半张,印明该号已歇业,所有银票,请去兑现字样,在大陆及各城镇张贴。然仍有许多票子未能回来,但为信用必须候人来兑,等了一年多,还有许多未回,不得已在东四牌楼西边路北,租了一间门面,挂上一个钱幌子,不做生意,专等候人来兑现。如此等了二十年,光绪庚子才关门。

(三)义利兼顾

宁波帮自古义利兼顾,德行并重。以义为上,义利共生,以义取利,不取无义之利,对自己克勤克俭,对他人、对社会施仁布泽是宁波帮精神享誉世界的重要因素。勤俭是宁波商人立世创业的法宝,正如船王包玉刚所言:“宁波人出门闯天下,别无所长,靠的就是这两个字。”尤为可贵的是他们创业的时候安贫乐道,发达了以后仍淡泊自守,自俸极俭。旅港宁波帮企业家赵安中,“凭勤俭建立根本,靠积聚而成小康”成为香港颇有成就的实业家后,近年来在家乡已捐资数千万元,但他在生活上一直坚持低标准:衣,只要够暖;食,只要够饱;住,只要够大。包玉刚先生带头节约,控制办公成本开支,就连给身边工作人员的便条都是用的纸质粗劣的薄纸,而且还要裁成一条一条仅能写下一行字的小纸条,有时候一张信纸大小的纸片就能写三四张便条。

宁波商人创业成功后大都会选择造福乡里,回报社会,建学校、造医院、办公学,宁波商人热心公益的形象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称赞。1984年,邓小平通知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海外宁波帮纷纷慷慨解囊帮助家乡建设。流向宁波的捐款超过10亿人民币,其中70%用于教育事业,很多新宁波帮成员都是老宁波帮爱心的直接受益者。

(四)敬业乐业

宁波人的勤奋与实干还培养了一种可贵的敬业、乐业精神。自古以来,宁波商帮重实干,重经验,不玄想,不空谈。他们大多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成就自己的事业。尽管他们文化程度不高,却都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他们干一行,钻一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敢稍怠,经过日积月累,往往成为一些行业与工种的行家里手,不少人更练就了一手绝活。如布店老板的“一尺准”,中药店伙计的“一手撮”及账房先生的算盘“准”等。[4]

宁波帮敬业乐业的精神深深地融入到企业创新中。宁波冯存仁中药店不仅是宁波四大药店之一,它的上海分店也曾是沪上四大药店之一,药品远销远及南洋一带。他们进货必求地道,配制过程认真,配制成药用料上品,服务精神好。药店为病人接方,代煎送药。在药品包装纸上都印有药品仿单(说明书),详细描述药品性能、功能、服用方法,各色另包。不仅能帮助顾客认识药物、了解医疗知识,而且也可以帮助病人自己选择购买一些滋补营养品等,偶然遇到小病小恙也能自己购买、配制一些普通的中药。此外,药店还代客加工切片、研制药丸和复杂的配方,能要保质保量,如期交货。在冬令进补季节,药店还提供上门熬制药膏等服务。不少外来珍贵药方,一料价值数十元,在顾客心里,委托代熬不够放心。药店一般会上门服务,既取得加工收益,顾客也十分放心满意。[5]

三、龙游商帮的来源

龙游,古称姑蔑,位于衢州市。龙游是浙江与江西、安徽、福建三省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有“八省通衢”、 “四省通衢汇龙游”和“东南孔道”之称。龙游商帮是浙江最早的商人群体。龙游商帮发迹于南宋时期,形成于明代中叶,鼎盛于明代中叶至鸦片战争前后,后于清朝光绪后期衰落。宋室迁都杭州后,为方便与长江沿岸抗金前线联系,官府修建了东起京城杭州,西接湘赣的官道,官道在龙游和寿昌交界的梅岭关入龙游县。因此龙游人借助南宋官府修建的这条官道从事珠宝古董的长途贩卖和销售。

四、龙游商帮的创业精神

(一)无远弗届

龙游商帮以“无远弗届”的开拓精神闻名于世。龙游帮不怕艰难困苦,凡有利可图,就毅然离家远走,四处漂泊。还有不少龙游商人远涉重洋,到海外经商。很多龙游人千里跋涉,贩卖珠宝、古董等珍贵物品,不仅山高路远、风餐露宿,还要时刻严防沿途山贼强盗,非常辛苦。“龙游之民多向天涯海角,远行商贾”(天启《衢州府志》),“贾挟资以出守为恒业,即秦晋滇蜀,万里视若比舍”(万历《龙游县志》),可见明朝万历年间龙游商帮之繁盛,当地民间有“遍地龙游”之谚,清康熙乾隆年间全县有半数人口去经商。东到沿海,南至福建,西到四川,北至北京,外到日本和吕宋,都留下了龙游商帮的足迹。

此外,很多龙游商人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不畏山高路远,把生意做到天涯海角。他们带着孩子背井离乡, 万里迁徙,来到云南姚安、楚雄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创业。这些地方多山地,少良田,交通困难,既无车,也无船。而且,当地气候恶劣,粮食欠收,经常闹饥荒,当地人的生活都很艰难。但龙游商人不怕苦,不怕累,没有他们做不来的生意。他们有的开山种地,出售经济作物获利;有的贩卖粮食,获取差价;还有的开钱庄、放贷款。据《皇明条法事类纂》卷十二“户部类”记载:“有浙江江西等布政司安福龙游等县客商人等,不下三五万人在卫府坐(生)理,遍处城市乡村屯堡安歇。生放钱债,利上生利。收债(购)米谷,贱买贵卖,娶妻生子,置买奴仆,游食无度,二三十年不回原籍。”如今,在云南还发现了几个龙游帮后裔聚居的村落,村民交流的语言仍然是龙游方言。

(二)有容乃大

龙游虽地处偏僻,却处于多条水系交汇、河道四通八达的水运交通枢纽地位。再加上宋朝南迁建都杭州以后,官府修建了东起京都杭州,西至赣州的官道,官道在梅岭关进入龙游境内。便利的交通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有机会来到龙游,再加上龙游人开放包容的心态,善于与外来商户交流合作,所以安徽、江西、福建、宁波、绍兴等地商人很喜欢到龙游做生意。龙游商人对待外商热情宽容,从来不会因为竞争而排斥他们。外地商人也会把不同地区经商的理念带到龙游,龙游人慷慨地接纳这些宝贵财富,弥补了本帮的不足。如安徽商人陈廷柱在康熙年间就带领三个弟弟来到龙游经营田庄,并开设了当地第一家典当行。同一时期,江西商人周学锦也从抚州来到龙游经商,并在龙游长期居。据统计,明清时期从安徽、江西、福建、广州、江苏等地迁入龙游的居民有31个姓氏209个家族,而且这些氏族大都很顺利地融汇人龙游商帮的行列中。因此,明清时期龙游商帮因为国内外地商人的纷纷加入而不断壮大,龙游商帮的影响力也达到历史的高度。

(三)利源义取

古代龙游商帮以信誉卓著闻名于世,历来看重“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童叟无欺、一市无二价,为了维护企业信誉,不惜主动承担经济损失。胡筱渔经营的姜益大棉布店就是龙游商号的代表。有一次,胡老板从海宁订购了7500匹石门布,共计6万银元。不巧,货物在运送的途中遭遇歹人抢劫,损失巨大。海宁布商派人到龙游处理此事,并主动承担损失。不想胡老板不仅如数付清对方6万银元货款,还表示继续信任对方,并再次订购了7500匹布。龙游老板的信任和慷慨让海宁商人大为感动,从此以后,海宁布商优先向姜益大棉布店供货,当布店遇到资金周转困难的时候,海宁老板都会主动提出延期收款。

龙游商帮以纸张业著名,纸商傅立宗把纸张的质量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他们生产的纸质量上乘,同一件号纸至少要比其他同行的要重十斤。[6]傅立宗还从把握造纸生产流程每个环节入手,严格检验,次品决不出售。产品享誉大江南北,历久不衰。为了表示对用户负责和维持良好的信誉,其产品都统一加印“西山傅立宗”印记。

[1]张海鹏.中国十大商帮[M].黄山出版社,1993:2-3.

[2]韩永学.浙江历史上的主要商帮及其经营思想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09(1):55-57.

[3]王耀成.商行四海—解读宁波帮[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4:5.

[4]张跃,孙善根.宁波帮精神──宁波帮精神的一种历史诠释[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5-49.

[5] 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文史集萃(经济卷)上册[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408-409.

[6]杨铁清.善行者—龙游商帮[J].浙江经济,2012(18):58-58.

(责任编辑:孙建华)

Researchon the Entrepreneurship of Ningbo and Longyou in Zhejiang Province

DING Aixia

(College of Marxism,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

Ningbo merchants and Longyou merchants are the two regional commercial group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they had already become two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top ten largest commercial group in ancient China. They not only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med a unique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which should be carried forward.

Ningbo merchants; Longyou merchants; entrepreneurship

2016-07-08

2016年浙江省社科联科普项目 “浙江大学生创业精神面面观”(16ND01)

丁爱侠(1974- ),女,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政实践教学与公民教育。

K061

A

1671-4385(2017)01-0061-04

猜你喜欢
龙游商帮创业精神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爱的表白书
中国茶叶商帮群体概貌
给古丽的一封信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从中法身税交涉看近代旅越闽粤商帮的利益诉求与历史演变
明清十大商帮
徐小平:硅谷创业精神与精英定义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