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琼
(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云南昆明650500)
汉语被认为是话题优先型语言。所谓话题优先型语言,是指话题是结构中的基本成分,而非特殊成分,话题化现象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多样性。[1]31汉语话题化现象普遍存在,有话题标记。话题标记由句中语气词充当。话题位于句首,与主语不同。话题是从语用平面来说的,主语从语法平面来分析,二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徐烈炯、刘丹青认为:“汉语话题问题的研究跟人类语言普遍的语法理论和普遍的类型学问题产生了紧密的联系,汉语话题问题的意义已经超出了汉语语言学的范围,汉语的话题成为国际语言学界共同关心的课题。”[1]1话题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方言话题句的研究。宜春方言存在话题句,并且有话题标记。
宜春位于江西西部,靠近湖南。宜春方言属于赣方言的一支,宜春方言从内部差异来说可分四支,分别为东北路、北路、西北路、中南路。本文以中南路的语料为对象,对其话题句进行分析。
宜春方言具有话题句。话题是相对于述题而言的。话题结构以“话题+句中语气词+述题”为基本句式。其中句中语气词为话题标记,把话题与述题分开。话题在前,述题在后。话题与述题相对,述题对话题进行描述。同时句中语气词的出现,伴随着语音上的停顿。句中语气词的选择,本文以“唛”[mε33]为例,对宜春方言话题句进行分析。例如:
(1)一只唛,特少哩;两只唛,特多哩。
一个呢,太少了;两个呢,太多了。
(2)我唛,是老师。
我呢,是老师。
(3)桌子上唛,放了一碗肉。
桌子上呢,放了一碗肉。
句中语气词前的成分“一只”、“我”、“桌子上”是话题,语气词后的成分是述题。述题对话题进行描述。一般认为,句中语气词后的述题成分是重要信息,是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应该注意的地方。方梅(1994)认为“句中语气词的使用实际上是说话人划分句子重要信息跟次要信息心理过程的外部表现,语气词前的内容是说话人认为不那么重要的内容,语气词之后的才是说话人刻意突出的重要信息,是需要听话人特别留意的。”[2]131
另外,句中语气词可以省略。当省略不用时,话题句结构就成了无标记词的话题句。但在语流上仍然伴有语气的停顿。例如:
(1a)一只,特少哩;两只,特多哩。
一个,太少了;两个,太多了。
(2a)我,是老师。
我,是老师。
(3a)桌子上,放了一碗肉。
桌子上,放了一碗肉。
句中语气词一般由句末语气词发展而来。语气词“唛”[[mε33]放在句末,表示“说话人被误解时,用来强调事实真相,纠正对方错误,因而会带有轻微的抱怨、不满的口气。”(曾莉莉2013)[3]78。句中语气词“唛”[mε33]由句末语气词发展而来,做话题标记时,可以放在人称代词、谓词后面,还能放在介词后面。
“唛”[mε33]放在人称代词后面,此时的话题与主语一致。例如:
(4)我唛,不是蛮想去长城哦,特远了。
我呢,不太想去长城,太远了。
(5)你唛,就是太懒了。
你呢,就是太懒了。
(6)渠唛,毕得了个聪明。
他呢,特别聪明。
上述例句中,语气词“唛”[mε33]放在人称代词后。人称代词成为整句的话题,语气词后的述题部分则是要突出的信息。句中语气词“唛”[mε33]也可以省略,句子仍成立,意思不改变。例如:
(4a)我,不是蛮想去长城哦,特远了。
我,不太想去长城,太远了。
(5a)你,就是太懒了。
你,就是太懒了。
(6a)渠,毕得了个聪明。
他,特别聪明。
句中语气词用在名词后面时,这些名词既可以是人和事物名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也可以是处所名词。例如:
(7)裤子唛,我有四五条,衣服是,没有哦。(事物名词做话题)
裤子呢,我有四五条,衣服是,没有哦。
(8)明天唛,我要去人民广场耍。(时间名词做话题)
明天呢,我要去人民广场玩。
(9)篮子前面唛,放了一把水果刀。(方位名词做话题)
篮子前面呢,放了一把水果刀。
(10)北京唛,是中国个。(处所名词做话题)北京呢,是中国的。
名词放在句首做整个句子的话题。语气词“唛”[mε33]标记话题并起停顿作用。“唛”[mε33]后紧接句子的述题。此外,句中语气词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
语气词“唛”[mε33]还能放在谓词后面。例如:
(11)舞饭唛,渠不会;吃饭是,还可以。
做饭呢,他不会;吃饭,还行。
(12)坐摩托车唛,特危险了,我哩还是坐公交车吧。
坐摩托车呢,太危险了,我们还是坐公交车吧。
(13)打电话唛,要蛮多钱,还是耍微信吧。
打电话呢,要蛮多钱,还是玩微信吧。
宜春话中,谓词后加语气词“唛”[mε33]。这样的情况不如体词加语气词“唛”[mε33]的多,使用频率也不如后者高。
介词结构后接“唛”[mε33],这时做话题的是介词状语。要强调的仍然是述题部分。例如:
(14)在别伢屋里唛,渠声都不声,一只气立样。(气立,形容人温顺、胆小)
在别人家里呢,他一声都不响,像一只虱子。
(15)在上课个时候唛,不好好听;安今唛,来问别伢。
在上课的时候呢,不好好听;现在呢,来问别人。
需要注意的是“唛”[mε33]放在副词后面的情况。当“唛”[mε33]放在副词后面时,前面的副词既不是主语也不是话题。方梅(1994)认为“语气词前面是连词、副词、介词或起篇章连接作用的短语,这些句首成分既不是主语也不是话题,过去有些论著里曾把它们看作是全句的状语或插入语等。”[2]130例如:
(16)就是唛,挖了棱里在修路不能去,你还去。
就是啊,说了那里在修路,不能去,你还要去。
(17)反正唛,我毕得参加运动会,你挖破了嘴巴都冇用。
反正啊,我不会参加运动会,你说破了嘴皮都没用。
宜春方言是话题优先型语言。日常交际中,话题句频繁出现,因为话题句可以表现特殊的话语方式,达到某种较好的表达效果。话题句最常见的作用就是表示对比。徐烈炯、刘丹青(2007)认为“话题标记最常用于话题转移时的新话题或跟其他句子的话题有对比作用的话题。”[1]192宜春话的句中语气词“唛”[mε33]同样有这种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功能。
首先,“唛”[mε33]用于两个话题句中,能起到对比的作用。且第二个话题句既可以用句中语气词“唛”[mε33],也可以用“是”来表示与前一话题的对比。例如:
(18)舞饭唛,渠不会;吃饭唛,还可以。
做饭呢,他不会;吃饭呢,还行。
(18a)舞饭唛,渠不会;吃饭是,还可以。
做饭呢,他不会;吃饭是,还可以。
(19)烧酒唛,我从来不吃;啤酒唛,吃忽积。
烧酒呢,我从来不喝;啤酒呢,喝一点
(19a)烧酒唛,我从来不吃;啤酒是,吃忽积。
烧酒呢,我从来不喝;啤酒呢,喝一点。
其次,宜春方言的句中语气词“唛”[mε33]有引出新话题的作用,且能引进与前文相关的新话题。例如:
(20)今年天气蛮干,每工出日头,雨唛一滴也不落。
今年天气干燥,每天都出太阳,雨呢一滴都没下。
(21)今年年庆毕好,塘里唛冇水,禾都快干死哩。
今年的年庆不好,池塘里呢没有水,田间的禾苗快干枯了。
(22)我一只朋友,结婚唛蛮久哩,没生细人积,渠家婆唛,嫌得死。
我有个朋友,结婚呢很久了,没有生小孩,她婆婆呢,嫌弃得不得了。
例(20)中,由于天气干燥,天天出太阳,引出没有下雨这样一个新话题。例(21),因为年庆不好,池塘没有水,引出禾苗得不到灌溉,干渴致死这样的新话题。例(22)也是如此,由结婚时间久,没有生小孩,引出婆婆的嫌弃这样的新话题。
值得注意得是,当语气词“唛”[mε33]引出的新话题与旧话题相关性明显的时候,“唛”[mε33]可以省略不用。例如:
(20a)今年天气蛮干,每工出日头,雨一滴也不落。
今年天气干燥,每天都出太阳,雨一滴都没下。
(21a)今年年庆毕好,塘里冇水,禾都快干死哩。
今年的年庆不好,池塘里没有水,田间的禾苗快干枯了。
(22a)我一只朋友,结婚唛蛮久哩,没生细人积,渠家婆,嫌得死。
我有个朋友,结婚呢很久了,没有生小孩,她婆婆,嫌弃得不得了。
如果引出的话题相关性不明显的则不能省略。例如:
(23)安今,热天哩到了,日头大,最好买副太阳眼镜。我店里唛,正好有蛮多好看个太阳眼镜。
现在,夏天到了,太阳大,最好买副太阳眼镜。我店里呢,正好有好多好看的太阳眼镜。
上例中的“唛”[mε33]不能省略。由太阳大,要买副太阳镜防晒,引出我店里这个话题。两者相关性不太明显,所以不能省略。
第三,句中语气词“唛”[mε33]可以用于突出话题性,且能省略。例如:
(24)甲:你觉得赖个可以当管理员?
你觉得哪个可以当管理员?
乙:我以前积认得一只人,渠唛,当过班长,我觉得渠可以。
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他呢,当过班长,我觉得他可以。
句中的“唛”[mε33]用于突出话题性,也可以省略不用。例如:
(24a)甲:你觉得赖个可以当管理员?
乙:我以前积认得一只人,渠当过班长,我觉得渠可以。
第四,当话题需要转换时,也可用句中语气词“唛”[mε33]来激活。例如:
(25)明日,我要去当闹,你唛,就到屋里守屋,做得吧?
明天,我要去赶集,你呢,就到家里看守房子,可以吧?
第五,“唛”[mε33]做为句中语气词,可以对话题进行评价,起着责备或是称赞的作用,具体是哪种功能,还要看实际的情况以及说话人的语气。例如:
A、表指责的情况:
(26)你唛,个么简单个事都不会做,你还能做啥积?
你呀,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你还能做什么?
(27)棱只混混唛,一脑黄头发,还冇穿褂立。
那个小混混啊,一头黄头发,还没有穿上衣。
(28)渠做事唛,好是好,就是特磨哩。
他做事呀,好是好,就是太慢了。
以上三个例子,都表明了说话者对陈述对象的批评与指责,例(26)是对句中的“你”什么都做不好,没有能力的责备意味;例(27)则是对街头小混混的着装看不惯的指责;例(28)说“他”做事慢。
B、表称赞的情况:
(29)夹壁个孙积唛,毕得了个聪明,每日得大红花。
隔壁家的孙子啊,特别聪明,每天得大红花。
(30)你唛,个么玉贴,穿什么都好看。
你呀,这么漂亮,穿什么衣服都好看。
上述例子则带有赞扬的语气。例(29)是赞扬邻居家孙子聪明,例(30)是赞扬姑娘长得漂亮。
对话题进行评价,既可以表示赞扬也可以表示批评,这主要取决于说话人持有的态度。但在表示指责与批评的同时,也包含了说话人的一种希望与建议。如例(28),包含说话人希望“他”做事快一点这样的一个期待在里面。
第六,“唛”[mε33]可以对话题进行陈述,既可以陈述一件事情,也可以是一个事实。例如:
(31)今安上午唛,我跟我妈妈打了一上午的港。
今天上午呢,我和我妈妈说了一上午的话。
(32)葡萄唛,特酸了,我毕怎么喜欢吃。
葡萄呢,太酸了,我不怎么喜欢吃。
(33)昆明个天气唛,毕得了个好,冇冷冇热。
昆明的天气,特别地好,不冷不热。
句中语气词“唛”[mε33]具有多功能性,不仅放在句中做话题标记词来区分话题与述题,还能放在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的语气。
用来陈述一个事件或是事实。例如:
(34)渠本来就回来了唛。
他本来就回来了。
(35)好像就是你冇锁门唛。
好像是你没有锁门。
(36)我写完了作业唛。
我写完了作业。
语气词“唛”[mε33]放句末表陈述,往往传达的是一种不满与抱怨的语气。常用来反驳别人,说明自己是正解的。曾莉莉(2013)认为“这种用法常用于说话人被误解时,用来强调事实真相,纠正对方错误,因而会带有轻微抱怨、不满的口气。”[3]78如例(34),这个句子常用于听话人认为“渠”没有回来,事实证明回来了。说话人说这句话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唛”[mε33]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语气。例如:
(37)你会去闹上唛?买忽积肉回来!
你会去赶集了吧?买点肉回来!
(38)今安不要上课唛?畀碗洗下。
今天不要上课吧?把碗洗掉。
(39)你不是有钱唛?还来拿我个。
你不是有钱吗?还来拿我的。
(40)走路啊,你不是有车子唛?
走路啊,你不是有车子吗?
语气词“唛”[mε33]用于疑问句时,可以表示一种猜测,相当于语气词“吧”,音译成普通话“吧”。此时说话人心中有些把握,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如前两例。此外,当表示一种反问、反诘语气时,也可以用语气词“唛”[mε33]引进。译成普通话,一般译为语气词“吗”。如后两例。
宜春方言存在话题句。话题标记由句中语气词充当。宜春话是话题优先型语言,话题标记词有多个。本文以句中语气词“唛”[mε33]为例,从话题句结构、标记词的句法位置、作用以及多功能性等四个方面对宜春话的话题句进行分析。结构上,宜春方言话题句分为有标志记词的与无标记词的两种,当有标记词的话题句去掉标记词,就成了无话题标记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句中语气词都是话题标记,例如:
(41)宜春的夜里蛮热闹,特别是青龙那块积,什么衣服呀、小吃呀、水果呀、饰品呀,什积都有。
宜春的夜晚好热闹,特别是青龙那块地方,什么衣服啊、小吃啊、水果啊、饰品啊,什么都有。
语气词“呀”出现在表列举义的句子中,不是话题标记。但是,“呀”并不决定列举义,去掉语气词列举义仍然存在,而是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句法位置上,话题标记词“唛”可以放在人称代词、名词、谓词和介词结构后面;功能作用方面,“唛”引导的话题句具有对比、引出新话题、突出话题的作用;此外,“唛”除了放在句中表示引导话题句,还能用在句末引导陈述句与疑问句。
[1] 徐烈炯,刘丹青.话题的结构与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 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J].中国语文,1994,(2).
[3] 曾莉莉.宜春方言常用语气词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11).
[4] 戴庆厦.景颇语的话题[J].语言研究,2001,(1).
[5] 黄成龙.羌语的话题标记[J].语言科学,2008,(6).
[6] 李洁,李景红.拉祜语的话题结构[J].民族语文,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