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城西小学 广西 崇左 532400)
前言: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该面向所有学生,并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然而,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仍会单一的关注班级中成绩优异的学习,却忽视了成绩落后的学困生,致使学困生在课堂上似乎成了好学生的陪衬,丝毫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有些学生甚至成了课堂上的旁观者。每门学科都有学困生,良好的转化学困生也是每位教师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情况,使其都能够收获成功的体验,进而得到良好的发展。
小学生的自尊心比较强,学困生也是如此,他们同样希望能够进步,但只是由于不同的原因致使成绩出现了落后的现象。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提到,能够爱他人的人,他人也会一直爱着他;能够尊敬他人的人,他人也会一直尊敬他。可见,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源自于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尊重[1]。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能够做到尊重学生,诚挚的关爱学生,才会使学生受到感化。
例如,在班级中,小A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致使性格孤僻、内向,同时伴有一定的自卑心理,进而成绩落后沦落成学困生。当教师了解情况之后,就应该主动找小A学生谈心。开始阶段,小A肯定会对教师存有一定的戒心和防备,但几次交流之后,小A就会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心和尊重,并意识到其是教师也可以成为知心的朋友,便能够一点点敞开心扉,将自己心中的“秘密”说给教师听。经过教师积极的引导,小A就会渐渐的从阴影中走出来,并逐渐融入到学生当中,成绩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巧设导学环节的方式,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是从学生的心理启迪所开始的。而语言则由于一种兴奋剂或者导火索,具有一定激人思维、撩人心智的作用[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是能够把握导课阶段,注重导入语的明快简洁、优美诙谐,就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当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鸟的天堂》一课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到:“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有一种树叫做榕树,其枝杈茂盛,枝上还能生根,垂到地面上再深入土中。许多小鸟住在上面快乐的嬉戏。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这颗大树呢?”听到教师这样说,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能够被带动起来,从而积极参与学习,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带动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多媒体教学表现力鲜明且形象直观、具体,能够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吗,进而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学困生就会不知不觉被带入到良好的学习情境中,从而极大的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得到有效的转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辅导学困生是使其得到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3]。笔者向来提倡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要笨鸟先飞,也就是说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实现相同的学习目标。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抽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针对性的对学困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帮助和引导,注重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每位学困生专门准备一个纠正错误的本子,把错误的问题再做一次,使其能够更好的整合与归纳知识,尽量不要让新知识累积成问题,当天的问题最好当天弄明白,以免留下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的帮扶活动,为每一位学困生都找到自己的“小老师”。教师应高针对学困生的重视断层问题,将大问题细化成小问题,然后让班级中的优等生一对一的辅助,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在帮扶活动中的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无论是帮助同学的,还是接受帮助的,只要表现出色均能够得到教师的奖励。这样,就能够使学困生的学习问题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辅导,以此促进学困生的积极转化。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并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实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师应该认识到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性,给予学困生充分的尊重,并向其投以诚挚的关爱;积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而困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带动学困生的学习动力。给予学困生足够的关注,引导并帮助学困生走出生活和学习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