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船政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合与创新
梁晶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船政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船政学堂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深切的时代使命感,润育了独具韵味的船政文化。在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船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蕴,深入探究船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契合,进而探索出船政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共生之路,对于现代化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船政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创新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作为船政学堂的直接传承者,在海洋强国的时代背景和“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下,重新审视船政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意蕴,从船政先驱的身上汲取精神营养和培育文化自信,深入探究船政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在契合,进而探索出船政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的融合共生之路,以船政文化的精髓来培养、引导、塑造新时期的船政学子,为实现“海洋强国”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是新一代传承者应有的担当。
19世纪初,西方舰船由风帆时代跨入蒸汽时代。而满清政府在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中故步自封,海上防卫力量日渐衰败。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对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频频侵扰、袭击我国沿海地区,“而我有海无防,蕃蓠竟成虚设”深感忧虑,遂于 1866年上奏朝廷,主张设厂造船组建新式海军,以巩固海防,抵御外侵。在近代工业、科技几乎空白的艰难处境下,全体船政人迎难而上,以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完成了从依样仿造到按图自造进而自行设计制造的造船技术三级跳,实现了造船技术上完全依赖他人到全力自主研发的跨越。1874年,近代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福建海军,在侵扰台湾的战役中成功逼退日军,船政在巩固海防捍卫主权中初建功勋。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爆发。福建海军浴血抵抗,700多位将士壮烈牺牲。船政英烈们强军卫国、视死如归的爱国信仰从此成为中国海军的军魂。孙中山先生曾高度评价福建船政,赞曰:“船政足为海军根基”。
在腐朽的封建体制和闭关锁国的思想禁锢下,福建船政“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不断受到压制和抨击,但船政先驱们以“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勇气,冲破来自官僚阶级和西方列强的阻力,克服经费不足、经验匮乏等各种困难,创立了船政学堂。船政学堂一改传统教育中重义理,轻技艺的办学理念,课程的设置由专学四书五经,改成以自然科学与近代技术为主;在教学模式上,船政学堂按照近代学校模式设立,分专业,设校长,聘请洋教习,教授英、法语言以及造船驾船的近代科学知识;在教学方法上,首次探索厂中校“半日在堂研习功课,半日赴厂习制船械”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及船政学堂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开放精神,强调“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
船政学堂在办学中崇尚科学,设立造船专业的“前学堂”和以培养海上航行驾驶人员和海军骨干为主,开设驾驶、轮机专业的“后学堂”。先后配置“福星”、“建威”、“扬威”号等练船供学生实践航海术、炮术、指挥等航海技能。求真务实的办学理念让船政人“可不用洋匠而能造,不用洋人而能驾”。在船政衙门的头门悬挂着一则楹联“且漫道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即此是格致关头认真下手处;何以能精益求精,密益求密,定须从鬼神屋漏仔细扪心来”,以此来熏陶学生严谨求精的治学态度。本着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船政学堂首创留学生制度,向西方发达国家派遣了中国第一批留学生,以开拓办学思路,提升人才层次。
高职院校由于成立时间较短,精力投入主要在整合资源和基础建设上,校园文化建设底蕴不足,流于形式。当中国社会转型升级的矛盾冲突、中西文化的激荡碰撞这些时代命题具体而深刻地体现在校园文化中时,很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显示出育人效能不足,力不从心的态势,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意识淡化,民族精神向度趋于减弱。而船政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让当代大学生在为船政学堂兴衰荣辱感慨唏嘘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在积弱积贫、受尽欺凌之时不甘屈辱、奋起直追的家国情怀,更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现实责任。
很多高职院校虽然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技能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大多还未梳理、凝练、构建、升华属于自己的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因此,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定位模糊、模式趋同的困境,浮于表面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让很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成为无个性、无特色的批量化产品。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求索中,重新审视船政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船政先烈们以“生死以之”,“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冲破封建统治的禁锢,以新观念新知识唤醒民众,从而让船政学堂大放异彩的创业历史可以给我们启示与激励。在“双创”的时代背景下,将船政文化中的创新特质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追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对时代呼唤的有力回应。主动探求和培育创新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契合点,构建校园创新创业的培育体系,对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和人才培养素质意义重大。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过快过猛的的发展势头也让人们在资本繁荣的狂欢中丧失了理智,急功近利、利益熏心、投机倒把等行为屡见不鲜。高校在社会腐朽思潮的冲击中也难独善其身,学术造假、敷衍塞责、心浮气躁,“60分万岁”等不良风气在高校中蔓延滋长。而船政文化所崇尚的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办学精神和治学态度正是对高校弥漫的不正之风的正本清源。船政文化所蕴含的至善追求,彰显的是对科学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和对质量的珍视,是高职院校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也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重要的职业价值取向和职业道德诉求,更是打造高校特色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和创造卓越力的有力保障。
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是大学精神的物化载体和大学文化的外化体现,内涵丰富的校园物质文化不仅是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更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提供文化濡染与熏陶。船政文化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品味,增强校园文化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丰富具有船政特色的元素,以恢弘、大气、庄重、地域特色等作为审美倾向的主基调,设立船政校史馆,通过照片、史料、视频影像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展示船政英烈们在民族危亡面前艰难求索、奋发图强、悲壮报国的史诗篇章,可以在主体建筑群中树立船政先驱们的艺术雕塑、历史壁画等,让师生在对船政先行者充满敬畏与崇敬的同时,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还可以在走廊、教室、礼堂、标语、格言、名人画像、宣传、网站等物质方面精妙安排,使校园内处处能够体现船政精神和人文特质,使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船政精神的感召和濡染,让船政校园成为师生们的精神家园。
校园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彰显大学特色的旗帜象征。高职校园应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开设《船政文化素养》等必修课,充分开发利用船政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资源,将船政精神与时代精神融会贯通,使同学们增强对船政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们将爱国热情转化做好本职工作的具体行动,转化为爱国、爱校、爱专业的统一。还可以设置文化、学术、论坛等交流项目,通过邀请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和思想文化交流,扩大船政影响力,增强师生对船政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榜样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和鼓舞力,对大学生产生人格感化效应。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注重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要深入挖掘船政精神的时代内涵,注重在本校学生中发现、培育典型具有当代船政精神和时代气息的优秀典型,使之与学生们形成情感共振和共鸣,让学生们在船政榜样的引领中,提高思想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价值观念。
校园的制度文化对于维持正常校园秩序,培养师生优良品行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制度文化不是片面强化制度管理和行为约束,而是通过科学性、实效性、人文性的有效融合使校园制度内化为师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彰显校园制度的规范和导向功能。船政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人文品质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能够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道德行为。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船政文化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使校园制度在充满刚性和权威的同时,更体现出人性化和亲和力的温情色彩。《大学章程》的制定是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活动,要积极以船政文化和现代大学精神来指导和引领《大学章程》的制定,在确保校园文化正确方向的同时,更彰显出校园文化的个性与特色。还要把船政文化的学习和实践纳入教学的整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使学生们在船政文化的学习体悟中,在船政遗址的参观实践中,进一步增强对船政文化的自豪感和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和落脚点。要将船政文化融入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船政文化与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融合。用船政精神和人文品质来感染、影响教师的言行,并内化为其自觉的行为,并且通过其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形成教师率先垂范、学生积极跟进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船政文化与校园活动有效融合。如通过船政艺术节、文化沙龙、演讲比赛、书画展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弘扬船政文化和爱国主义主旋律。举办“船政论坛”“学术报告会”“创新创业大赛”“产学研成果汇报会”等融科学性、创新性为一体的科技学术活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引导学生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作风与品性。深入推进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和“四进社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服务社会,回报国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1]潘懋元.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J].中国大学教学,2006,07:14-19.
[2]陈龙.福建船政学堂爱国主义学校文化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3: 7-9.
[3]赵勇.近代中国海防思想与船政近代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2,04:94-98.
[4]任世雄.把握校园文化育人内涵增强校园文化育人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 究,2015,04:81-83.
G05
A
2095-7327(2017)-08-0175-02
①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和工作机制研究”,(JAS141046)。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船政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合与创新”(项目编号为DJ1616)。
梁晶(1983—),女,福建福州人,硕士,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