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代环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探索

2017-04-14 01:06李智畅言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多元化心理音乐

李智畅言

(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朝阳 122000)

基于时代环境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趋势探索

李智畅言

(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 朝阳 122000)

随着经济的开放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正经历着多元文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给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学生带来了良莠不齐的影响。如何在多元化的音乐时代中健全高等院校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保证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正确的音乐进行欣赏和利用,帮助自己的身心的塑造和完善等,是高等院校音乐艺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

时代环境;多元化音乐教育;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学生

现在关于学生的学习等方面的心理已经逐渐的开始研究和利用,但是针对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的研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展,这是直接造成高等院校音乐教学和学生的审美需求不适应的主要原因。[1]基于以上情况,本文对高等专科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展开相应的调查,对学生的音乐审美现状进行分析,叙述影响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主要因素,在音乐教学、音乐美学和音乐审美的科学理论基础上,提出完善高等专科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创新思路。希望为多元文化环境下高等专科学生音乐教育做出积极的帮助。

1.多元文化下高等专科学生音乐审美的心理现状

当下人们正经历着文化多元化、多元文化交流和多样文化共存的文化发展趋势,频繁的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给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音乐文化,我国高等中职教育是比较开放的一个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一时期更是处于多种多样的多元音乐文化的环境中,学生内部的音乐审美不平衡状态存在性是比较普遍的,并且学生在这一阶段有着旺盛的音乐需求。然而相关的调查显示80%的学生认为高等专科音乐课程无法满足其音乐需求。60%的学生选择网络中的音乐对自身的音乐需求进行补充。以上数据充分说明了当下高等专科院校的音乐教育没有随着的多元化的音乐环境的丰富进一步的增长,多元化的音乐环境和教育极其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等专科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音乐需求十分容易向良莠不齐的大众音乐文化中汲取来满足自身的音乐需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学生的审美能力不高,为不良音乐的辨识能力不强,那些会对学生的审美带来负效应的音乐十分容易造成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不良发展。[2]

当今,在音乐的海洋中,流行音乐所代表的大众文化是最大的浪潮,流行音乐文化度我国青少年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在调查中35%左右的学生喜欢港台的流行音乐,15%左右的学生喜欢大陆的流行音乐,除了以上两种流行音乐形式以外,学生还十分倾向于以美国乡村音乐为代表的说唱音乐、爵士乐和摇滚等,喜欢的人数占到调查学生人数的45%,同喜欢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主要是乐器、中国民歌和说唱乐等,还有世界民族音乐主要是指拉丁美洲音乐和非洲名族音乐的学生少之又少,喜欢西方古典音乐的人占的比例也很少。调查显示了高等专科院校的学生的音乐审美取向流行化、大众化。当然流行音乐中有不少音乐的精品存在,但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培养较好的音乐审美情趣并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审美内容也是十分必要的。[3]同时还能避免学生审美的视野狭窄音乐感知能力差一级音乐经验缺乏和审美能力较差以及审美低俗的现象发生。

2.影响高等专科院校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类的遗传因素是人类个体审美的前提条件,这主要是音乐音乐的审美离不开人的听觉神经系统,因此音乐审美需要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因素对学生的音乐审美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学生关于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等都是在学生的听觉系统的基础上存在的,没有遗传因素的影响人们的音乐审美时间就不可能实现,音乐审美心理就不能继续出现、延续和健全。但是音乐遗传因素致使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从生疏到熟练的发展过程,例如学生在视唱练耳的过程中感知能力会不断的增强。但是只有遗传的影响没有其他条件的相互作用个体的音乐潜能是无法显现出来,在音乐教育和实践的作用下,人们的音乐审美心理才会不断的被改变,音乐的遗传素质才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个体的音乐遗传素质是可以被塑造的,它是学生审美心理必要的条件,但不是学生审美心理的决定性条件。

学生音乐审美心理发展的后天影响因素是环境,在环境的作用下,音乐遗传素质为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发展从可能转化为实现。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有环境中的人和物,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的审美心理才会出现动态性的发展。家庭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在年少时期比较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在当下的时代中各种文化、音乐形式以及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相互的碰撞和交流,学生生活的文化环境变得更加丰富。[4]除了其中净化的音乐文化影响,还存在不良的音乐文化,不良的音乐文化对审美能力还不完全成熟的学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关键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在音乐审美的心理结构上具备了对音乐精品的鉴赏能力,在优质的音乐文化中品位到喜悦的时候,环境会激发学生对优秀音乐文化的需要,学生就能主动从多元的音乐文化汇总选择优秀的音乐来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这样,在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下,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的优秀音乐作品才会对学生的审美心理起到良性作用。

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有目的的培养人,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它和和个体的音乐审美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个体的发展中有非常关键的作用。音乐教育在广义上包括社会、学校、家庭的音乐教育。狭义上主要指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是在专门的音乐教育者实施教育的方式,以音乐教材为媒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正规的教学活动等一系列实现音乐教育目的。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把人类在长期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文化和人类具有审美价值的音乐艺术价值的作品,还有人们对音乐艺术的不断探索等都是需要向学生传授的主要内容,通过教师制定一系列的学习计划,通过渐进的方式将一定的音乐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不同音乐素养,发掘学生的潜能,以此来产生良好的审美心理效应,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最后达到学生能够在音乐韵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完成学生审美心理的塑造。学校音乐教育的关键在于学校的教育是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的。[5]可以说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培养自身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学校音乐教育在学生的音乐审美心理塑造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

3.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现学生全面音乐修养

学生对美好音乐的审美主要建立在良好的审美心理素质上的,只有具备两哈的审美心理素质能力才能达到对优质音乐的筛选和欣赏。音乐审美心理结果是审美主体内部很多要素之间合成的多维度系统。音乐审美心理结构是音乐审美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特殊审美关系的中介,包含课音乐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出现的自身感受、评价、体验和创造功能。主客体之间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相应的审美关系,它是通过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中介作用使客体的美成为主体的审美对象。音乐作品的审美只有在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被审美主体感知和接受。

多元的音乐文化教育以多样化的民族音乐为中介,在多远化视角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实现对学生音乐感知力、理解力的培养。学生在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影响下,将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内涵的审美意识和经验转化为自身的审美心理结构中,进而形成新的的、更高层次的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因此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在训练和教育学生建构音乐审美心理上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3.1 促进学生音乐审美知觉的多样化

音乐音响的感知是音乐审美心理结构中最基本的因素,它是开展音乐审美的前提条件。多元化音乐对于个体音乐感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对学生多重音乐感知力培养。多重音乐感知力主要指的是对不同民族多样性音乐音响的审美感知力,是对不同风格音乐和类型的把握和感悟能力。衡量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标准就是多重音乐的感知能力。

不管是以西欧古典文化为中心还是以世界民间文化为榜样,这样的一元化音乐课程的开展使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变得单一,学生对世界优秀文化产生不了一定的审美体验,所以这造成了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陌生。导致了学生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没有感觉的状况,这样的情况很不利于我国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同时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鉴赏能力目标相背离。多重的音乐感知能力培养需要和多元化音乐审美活动相结合。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民族和风格的音乐。在多种音乐文化的活动中,让学生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不同音乐元素更加敏感,对音乐风格的辨别也逐渐细化。最终实现对不同音乐形式的把握和区分。

3.2 实现学生音乐审美想象力的提升

在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中,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自身的心理活动将音乐的新形式符号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化的世界,真正的审美是建立在审美想象的基础上的。创造性是想象力最基本的特性,这是因为审美主体运用想象力对感知形象进行丰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审美想象不同于现实生活中的想象,现实生活中的想象可以是没有具体目标的,无意识的自由想象,也可以是具有一定方向性、预见性的想象。而音乐审美想象是在音乐本山的基础上远离了物质功利性的有意想象。当人们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审美倾听时总会产生和音乐相关的想象,该想象是从音乐的形式和内容角度上构建一个想象的世界[6]。例如在对《二泉印月》的音乐审美中,审美者的想象不会是月亮很美、怎样到二泉进行旅游等和音乐情感和内容无关的想象。二是在音乐中感受到委婉的哀叹、波折的旋律和阿炳坎坷的经历和出身的想象等。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对音乐课程的资源进行充分挖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多元化音乐生活和学习的内容,使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时代中的音乐文化特点。同时多元文化重在通过文化对音乐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对音乐作者的背景、历史环境和作家的生活经历等对音乐进行感受。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实现了学生在音乐中体验生动和丰富的审美想象,让学生远离不切实际和盲目的音乐内容和形式的想象。

此外多元化的音乐教学还能在感受音乐情感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音乐情感,体会用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加深音乐审美的情感、塑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实现对音乐的形式和情感进行掌握和感受的基础上,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也会进一步的提升。

4.结语

本文对当下高等专科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的心理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影响学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因素进行相应的阐述,论述了多元化音乐文化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希望音乐教师在当下的时代环境中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实现学生在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对优质的音乐进行选择,满足自身对音乐的需求。

[1]张磊.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J].鄂州大学学报,2009(4):69-71.

[2]熊小平,张婵.多元文化背景下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J].鄂州大学学报,2013(6):51-52.

[3]李雯婧.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理解教育[J].鄂州大学学报,2015(6):78-79.

[4]刘英洁.多元音乐文化视野下中职生音乐审美心理的培养[D].武汉理工大学, 2013:11-23.

[5]罗宇佳.高等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学业表现性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20-31.

[6]段季江.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3:14-26.

J60-05

A

2095-7327(2017)-08-0171-02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革课题,编号为GHYB160264。

李智(1977.01—),女,辽宁抚顺人,汉族,硕士,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畅言(1964.10—),辽宁鞍山人,满族,本科学历,辽宁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

猜你喜欢
多元化心理音乐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音乐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性人权与性多元化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