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中小城市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研究
——基于商业视阈

2017-04-14 07:50
生产力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商业发展

张 犇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甘肃 平凉 744000)

西部中小城市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研究
——基于商业视阈

张 犇

(中共平凉市委党校,甘肃 平凉 744000)

西部中小城市目前普遍存在资源吸附能力弱、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如果固守工业优先、大项目优先的发展战略,必然会一再失去发展机遇。商业是城市的固有特征,在城市经济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但长久以来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产生了诸多短板。西部中小城市在明显的相对劣势面前,只有重新认识商业之于城市的作用,注重商业经济的合理布局,才能有条件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激发新的发展动力。

商业;西部中小城市;内生动力

一、商业视阈下城市发展理论与实践概述

商业,是从事商品流通的国民经济门类,通过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储存,为生产和消费、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搭建平台,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辞典》[1]中,一般把它等同于贸易。它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人类社会生产力飞跃的重要标志,此后又伴随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每个阶段。

商业一经产生,就和城邦市镇紧密联系在一起。商业活动一般在交通要道和人口集中的市镇展开,并随着商业活动趋于密集,市镇中坐商行贾群体的规模和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商业活动的规模和层次相应提高,市镇的规模和联系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地位最终确立。这就是自然经济主导下商业影响城市的一般模式,可以说商业是传统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核心内生动力。“城”,是用城墙等围起来的地域;“市”则是进行交易的场所。“城”拱卫“市”,“市”活跃“城”、发展“城”。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生产中机器的采用使人类生产力再次实现飞跃。大规模地使用机器要求劳动人口密集化,以现代工业和交通为主导的人口流动促使原有城市规模空前扩大,而人口的高度集中又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相应地,商业市场规模也空前扩大,形式更为多样,分工更为细化,在城市中呈立体化分布,全方位覆盖。很明显,现代城市商业虽然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从总体上还是依附于机器化工业大生产的。

解放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之下,商品交换仅表现为简单形式,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84年城市改革开放之前。现代商业集中于城市,尤其是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众多中小城市由于和农村千丝万缕的联系,商业化程度还不高。城市商业受政治因素影响较大。解放初,在反复的物价涨风之下,国营商业百货公司建立并发展壮大,逐渐控制了商品流通的各个环节,城乡商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缓慢发展,贸易方式单一,并且受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的影响而出现巨大挫折,主要表现就是各个领域物资的缺乏、流通渠道的阻塞和流通方式的单一。1984年开始的商业改革,是针对原有流通体制的种种弊端,坚持以市场为取向,扩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经过长期的改革实践,使长达30年的高度集中的商业体制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条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和减少流转环节的“三多一少”的流通格局,商业市场转趋活跃,商业行为又开始深刻影响城市的形态塑造、规模和繁荣程度,以及市民的生活方式。如今,我国城市商业形成了全国并举、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状态,商业的发达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计划经济时代的商业经济理论基本可概括为“平衡论”①俄国布哈林提出的经济平衡和社会平衡的观点,1920年在《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一书中用来论证战时共产主义,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平衡状态的产生和克服的一段话:“不同生产领域的这种保持平衡的经常趋势,只不过是对这种平衡经常遭到破坏的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354页),国家通过对生产、分配、消费等环节的预估来确定流通量,从而实现各环节的平衡。在实际的操作中,这一“平衡”始终都在不平衡中被误用。长期的商品供不应求和伴生的物价上涨,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造成阻碍甚至破坏作用。一害生产,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停滞不前;二害分配,加剧社会分配不公,损害国民经济再分配机制;三害交换,挫伤正当商品交换行为,破坏货币的功能;四害消费,对广大消费者造成“悄悄盘剥”的经常性威胁,恶化社会经济环境[2]。改革开放以后,商业理论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市场在商业流通领域配置和调度资源的地位逐渐提升,公有制商业从支配的地位逐步转到“主导”作用,进而承担起托底和调节的作用。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商业这一基本业态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现代城市持续发展和科学转型的核心要素。“十三五”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攻坚阶段,基于商业视阈对城市转型发展的矛盾、趋势和途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量,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商业视阈下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的特征短板

改革开放38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商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城市商品流通市场规模从1978年的505.2亿元扩大到2016年末的28.6万亿元,增长了500多倍,其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32.41%上升到86.1%,在国内贸易中占绝对主体地位(《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城市商业显现出非常严重的地域分布不均。从一般形态来看,东、中部的一、二线城市,由于发展历史较长,物质积淀丰厚,工农业相对发达,商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业态成熟、形态多样、总量庞大、作用突出等特点。虽然工业是现代城市的基础产业,但在中东部的大城市中,商业对于城市面貌的塑造、经济社会和市民生活的影响程度不亚于工业,而且在很多方面,商业所激发出的潮流深刻主导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相比之下,西部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前,只有“三线”建设可称之为西部发展的大机遇,但只能算是在政治因素主导之下建立了工业基础,而商业没有也不可能依靠这一“疾风骤雨”式的突进取得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之后,西部城市化迅猛发展,但与东、中部相比,依然分别有12和8个百分点的差距。城市商业这一需要较长时间积累的业态还没有充分发展,尤其是西部中小城市,目前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基础薄弱、水平偏低、形态单一的短板特征。

(一)西部中小城市商业规模普遍偏小

以西部百强县中排第一的成都双流区和全国百强县排第一的江苏昆山市相对比,前者2016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170多亿元,而后者为815多亿元,后者相当于前者的4.8倍。以西部十省的县级城市来看,这一数据的统计值大部分在30~60亿元之间。西部中小城市商业经济总的盘子很小,在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很低,对经济社会影响很小。

(二)西部中小城市的商业基础薄弱

由于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运输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西部中小城市商业表现出明显的批发成本高、流通成本高、介入门槛高等问题,传导到终端消费者时,使得生产生活成本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市民承受能力不相匹配,经济关系无法理顺。另外,西部中小城市商业普遍呈现出交易场所缺乏、建设滞后、条件落后等颓势,致使零售摊贩占道经营,“游击”销售,影响正常市场秩序和交易效率。

(三)西部中小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偏低、业态单一

由零售商向批发商进货再转卖的简单线性模式是西部中小城市普遍采取的交易模式,甚至有些城郊市场普遍存在农民将农产品、手工业品生产出来,直接拿到市场零售的原始交易模式。现代城市商业与传统商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横向上,现代城市商业不单单是消费品的批发与零售贸易,而是传统商业与住宿、餐饮、娱乐、居民生活等众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构成的大商业。在纵向上,现代城市商业在生产、供应、消费链中已不仅仅局限在批发、零售的一、两个环节,而是向生产领域、设计领域、产品研发领域等上游领域延伸。在交易形式上,网上交易成为时代的新宠,中东部城市一般都会有成熟而高效的网络交易平台和流程,西部中小城市此方面依然处于摸索和初始化阶段。

三、商业视阈下西部中小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分析

在转型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面前,西部中小城市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有经济规模小、产业基础差、资源吸附能力弱、发展乏于后劲等,其综合表现,就是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以上所梳理出的城市商业方面存在的短板,既是西部中小城市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主要表现,也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各城市对于商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因而定位有欠精准,地位不突出。由于传统社会中“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施行,西部地区相对于中东部更为封闭和保守,商业经营理念与社会气氛均表现出疲软倾向。解放后,整个国家一度沿袭苏联重工业优先的发展路子,对自由市场的理解出现偏差,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组织形式,因而限制它的发展,至目前依然表现出强大的惯性。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各个城市均热衷于招徕规模大、层次高的工业项目,认为工业在带动经济、解决就业、彰显政绩方面是主力,而忽略商业的独特作用,“重工轻商”现象严重,特别是西部中小城市,在经济落后的现实面前,政府普遍有急于求成的心理,试图通过招引大型工业项目来实现赶超,对城市商业更不重视。其实,相对于其它产业形态,商业在西部中小城市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培育中有其明显的优势与不可替代作用。

(一)商业是培育城市特色产业的重要路径

西部中小城市在经济总量上普遍较低,产业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通过市场主导下的商业运作,一些流通成本比较低、适宜本地特色的产业经过披沙沥金就会汇集和整合,得到社会资本的认可和追逐,自然培育出地区优势产业。这种从本地孕育出的产业形态才是区域经济的根本支撑,外来产业应以之为基础,形成互补和双赢。

(二)商业是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主要方式

商品的自由交换过程,也是资源进一步整合的过程。贸易双方均会自觉地努力降低交换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在这一基本目标的驱策下,城市各种经济主体的活力不断激发,促使社会生产力逐步提升。

(三)商业是维持城市就业稳定的基本渠道

相比于从事农业生产,城市商业的从业门槛较低、收入水平较高;相对于工业领域,城市商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更宽泛。因此,城市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中包括个体、摊贩等在内的商业从业者占据绝大多数,对于保证城市居民收入稳定,根本促进城市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商业是优化城市布局形态的天然动力

商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外部形象对于商业活动的影响至关重要。另外,商业布局也直接决定和影响了城市的形态和品位。因此,商业繁荣的城市,市容市貌往往更为新潮亮丽,城市布局更为合理科学。

四、商业视阈下西部中小城市定位布局策略

遵循城市商业规划与区位理论中杜能的“土地价值理论”、格蒂斯(Gertis)城市地理学中的“加纳模式”,尤其是沃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的“中心位置理论”①沃尔特·克里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于1933年创立中心位置理论,后经奥古斯特·廖什(August.Losch)补充和修正。,正视西部中小城市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商业对城市转型发展的作用,以及对于城市商业认识与定位偏差的分析,本文拟提出如下观点:

(一)强力提升商业的业态定位

商业作为城市的“魂”,作为城市最根本、最重要的内生发展动力应得到重视。当前各个城市招引工业项目、拼抢优质资源资本的现象愈演愈烈,但这类资本是最为稀缺的,即使确实表现出由中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但它们更可能被吸附能力较强的大城市所吸引,中小城市很难分到蛋糕。相反,商业发展造就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现实,它本身根植于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城”是形态,“市”是内容。因而,商业是城市的根本性质和灵魂所在。西部中小城市为避免发展乏力和“失力”,必须重商活商,调度各类资源为城市商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商业繁荣[3]。

(二)精准定位城市商业的布局形态

首先,要确立“大商业”格局。商业行为包罗万象,广义的商业包括所有产品和服务交换的领域,因此也包括服务业乃至金融业,狭义的商业则仅包括商品贸易领域。在城市这个丰富载体当中,各种业态对城市经济繁荣和形象塑造都起着不同的作用,缺一不可,因此一定要立足于发展“大商业”,要创造各种商品和服务顺畅交易的渠道和场所,使其全面综合地为城市服务。其次,要注重“小市场”建设。有些中小城市的政府依然受政绩意识影响较深,说起发展商业,把焦点都放在商贸城、大商厦、中央商业区上,而对于百姓日用所需要的商业则不加重视。目前多数中小城市便民市场的形态凋敝、数量缺乏集中说明了这一问题。城市商业不仅承担激活和拉动经济,以及优化城市形象的作用,而且承担着增加就业和供给百姓日常用度的功能。大型商务区的进入门槛普遍较高,对从业者素质要求高,风险大,对于增加就业的效力有限。因此,政府应注重区域便民市场和社区市场的规划建设管理,在新形势下还更应该注重网络平台的开发、建设与维护,将交易场所充足廉价规范整洁地提供给商业从业者,引导市民自主创业[4]。最后,要将城市商业向工业产业化引导。本文所提出的西部中小城市“重商主义”是在基础薄弱、资源吸附能力弱的基础上采取的“权宜之策”,但不应仅停留于此。注重城市商业发展的根本意义在于摸索和培养真正适宜本地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以市场为导向来吸引外来资本和发展本地生产,从而根本上增强地方的发展内生动力。

[1]经济大词典[C].商业经济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万典武.当代中国商业简史[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3]李强,2017.提升我国县域城镇化内生动力的对策建议[J].法制博览(2).

[4]刘亚东,2017.消费时代城市商业规划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1).

(责任编辑:D 校对:T)

F299.21

A

1004-2768(2017)07-0081-04

2017-04-17

张犇(1985-),男,甘肃平凉人,中共平凉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城镇化、中小城市发展、城市史。

猜你喜欢
商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