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春杏,刘福才
(1.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山东 济南 250014;2.济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22)
全球化时代,大学面临着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国际化的趋势、市场化的背景等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面对困境和挑战,大学生必须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就要求大学生具备社会批判精神。对大学生社会批判精神的培养,成为大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必须教育大学生成为学识渊博且有远大抱负的公民,能够以批判精神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1]
本真意义上的批判是分析、剖析与反省,是理性的思考,是价值意义上的超越,是以高深知识为基础、对事物做出深刻而全面的反思与评论。它不因权威、潮流等外在因素而盲从。大学是一个批判的中心,而作为大学主体的大学生,是批判的主体,批判精神是大学生最为鲜明的精神特质。大学生批判精神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对自我的批判和对社会的批判。大学生社会批判精神,是指具有高深知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群体,从社会的良知出发,产生审视、修正和引导其身处的环境的心理倾向,并注重身体力行。社会批判精神之于大学生,表现为一种具有超越性的批判态度,在社会和国家利益面前,超越自我的得失,以大局为重,不计利弊与荣辱,有勇气面对社会问题,有信心、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以科学的态度不断追求卓越,不依附权贵、不讨好世俗的精神气质。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文化自觉作为大学生内在的、道德或伦理方面的素养,是立足社会的通行证,是大学生素质最核心的部分。费孝通先生曾指出:“大学教育必须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杨振宁先生亦认为:“中国大学一个根本任务是要唤起中国大学生的文化自觉。”特别是在目前这个信息大爆炸、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各种层次的文化在空间、时间等多维度上发生了史无前例的碰撞,并且在主体和他者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意识认知。在这林林总总的文化海洋中,作为大学生应如何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而后从本质中去认同并坚守那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是一个漫长的辨真假、筛优劣的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大学生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是推动社会发展向前的重要力量,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精彩。从“公车上书”开始,到“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运动”,再到“振兴中华”的振臂高呼,大学生始终深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诚之心,一直都担当着全社会的先锋角色。掌握高深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的大学生群体,会对社会问题产生基于事实或者价值上的评判,这种评判既包含对社会问题对与错、善与恶、美与丑的基本辨别,也包含充分认识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以直面和彰显社会责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正是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使大学在贯穿整个人类历史的创造与毁灭两种力量无休止的冲突中始终代表着创造的力量,在人类苦苦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大学则既是人类在意识中进行伟大探险的先锋,也是世世代代人类赖以支撑的理想和精神价值的守护者。忠于伟大的理想,担负起传承伟大遗产的使命,又忠于光荣的传统,去开拓知识和理想的疆域,这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传统。这传统是一种自我滋养的创造性源泉,也是大学能在任何外力作用下保持自己稳定流向的力量”。[2]261
无论是全球化时代之需,抑或大学生自身发展之求,都凸显出创新的重要性。创新关键在人才。大学作为人才高地,创新是当代大学生内在素质的重心。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廷教授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实现超越,就要对社会现实独具“批判”的视野,善于发现和捕捉社会现实有待尽善、尽美之处。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是批判精神,缺乏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则无从谈起。具有理论知识的当代大学生,以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不循规蹈矩、不束缚个性、不盲从于前人的经验和做法,决不因困难和挫折而放弃自己的计划,勇于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格,以创造性思维,不断在实践中历练自身的创新能力。
理想主义情怀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彰显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理想主义情怀缺失的大学生,不可能成为改变社会的人才。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讲到:“理性的人让自己去适应社会,非理性的人总是试图让社会去适应自己。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非理性的人去推动的。”正如复旦大学王沪宁教授所说:“复旦大学的氛围让我感受到了理想主义的魅力,这是复旦给我的最宝贵的东西。理想主义对于个人的人品和情操,我相信也是最好的磨石,越是敢于在理想主义磨石上磨砺的人,他的生命就越会放出异彩。因此,我们应该时时审问自己:我还是一名理想主义者吗?”[3]大学生以其社会批判精神,基于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对真理的理性探究,对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美好向往,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执着的信念,确立发展目标,憧憬美好未来。
爱因斯坦曾说:“关注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科学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当你埋头于图表和方程式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人文关怀是对人类生存行为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正如郭峰教授在其著作所言:“人文精神是人实现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所在,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它指向对人的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4]123人文关怀的起点,表现为深刻的批判。唯有批判,方显出人文关怀的珍贵。大学生作为社会正义的守护者,以特有的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以沟通、对话、理解、交流、尊重等方式方法,解读社会正义,评判社会公平,彰显人文关怀,使自己真正成为把高深知识探究与深远宽厚的人文关怀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学人,真正成为关注人类命运、人类价值与人类尊严的学人。
我国高等教育学专家张应强教授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不仅自己要有批判精神,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张扬批判精神。教育有一个放大作用或扩散作用,批判精神经过教育(培养学生)放大、扩散,会产生裂变效应,产生巨大的威力。”[5]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学文化,是养成大学生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路径。然而,社会处于不断发展变革的时代,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多元化,高等教育发展出现新态势,在面向市场的背景下,难免导致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学文化特质的缺失。教师只注重传授给学生固定的知识和功利性的技能,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的责任和道义思考。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面包是要用知识力量去争取,但思想的富足,精神的充裕,内心的正义,才是应该引导大学生承担责任的根本,注重内在的修养,解决何以为生的探寻。大学教师以传承知识为核心价值的教学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和巩固,而以体现社会公平和道义的为核心价值的教学文化却严重缺失。如何通过具有知识分子精神特质的教学文化这一路径,养成大学生社会批判精神,正成为每一位大学教师的必然追求。
大学教学理念,是大学教师对大学教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学观念体系。大学教学理念是大学发展的根本,它对于一所大学具有全局性的深远影响。教学理念对教学活动具有宏观的规范性,约束和制约着大学的教学活动,引领大学沿着健康路径持续发展。探究真理理应成为大学教学文化理念。大学生以其独立品格和批判精神,探索和研究真理,摒弃某些外在的目的和世俗的名利,以高度的责任自觉,理性思索社会核心价值,承担起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使命,充分彰显人生的价值,促进自身完善,使自身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全面发展。
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大学产生的动因正是源于对真理的探究。大学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对真理不断探索与追求的历史。由于学者对知识、对真理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猎取真知,推动了大学的不断超越,实现了大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大学是自由探索真理、传授真理、守望真理的地方。德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把大学定位为:“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寻求真理的共同体。”[6]19美国最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赫钦斯认为:“大学的目的在窥察知识、生命、世界或真理的全貌。优游于其中的学者,可做思想与知识上的交流,从讨论中探寻真理,从研究中获得新知,不仅能保留文化精华,而且能创造新文明,成为一‘智者之家’(the home of the intellect),孕育成一方才智的领导者,形成新时代的思想新形态,领导社会、国家与人类迈向新境界。”[7]916相反,“如果教学中没有真理的创生,或者更确切地说,如果课堂不是寻求真理、发现真理、分享真理的首要地方,那么,教学难以称为生活。”[8]2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中指出:“提倡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9]
任何一种方法的改进,都必须先从思想去改进,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照本宣科的把以往的知识信息进行传达和复制,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最大程度的开发思维,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与学生在知识、情感、生命中一同学习成长。正如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教授所认为:“在大学,最重要的是,要停止对传授固定知识的强调,转而倡导培养学生不断获取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这个转变,意味着更加强调学术研究的方法,强调论述和演讲以及掌握基本语言的方法,而掌握这些方法恰恰是获得大量知识的途径。”[10]对于有强烈进取心而思维又活跃的学生来说,大学教师便不应是知识的复读机,而要另辟新路,从不同的视角去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疑问,开发新的思维。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是这才是切合实际的鲜活生命,这其中的过程比古板的结论来的更为重要。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迭极为迅速,选择精彩纷呈、改进的教学方法,应更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教学本身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这其中的改进,不仅仅是由传统简陋到现代智能的改进,还有从封闭到开放的改变、教师学生主体位置的转换、单一到多方面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精进等等,这些方式方法的改变,涉及到硬件软件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学内容的本身。
教学方法改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角色转变的过程:由教学活动的实践者转化为教学过程的研究者、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此,转变角色,成为提出问题的引导者、学习的促进者、智力的开发者,成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关键。“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相互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1]108教师“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2]108
“现代社会的发展证明,一所大学只对学生进行单一专业的培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应是教会学生如何独立思考?要让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如此,我们才会拥有创新活力。”[13]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阐述了这一观点。所谓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明辨是非、清晰敏捷的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大学生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促进大学生良好个性的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养成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人文素养,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14]123
养成批判性思维,要有“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如果思维没有意识到问题,则是肤浅、被动的思维。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强烈的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大学生个体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作为思维的动力,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促使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新思维。
养成批判性思维,要心存“怀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怀疑,是对事物本质的探讨,是对思想本身的一种深究的态度,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体现。所谓心存“怀疑”,就是要敢于怀疑,精进思维。更重要的是,还要富于实证和理性精神,善于用确凿的证据和严密的分析推翻教条,建立新说。
养成批判性思维,要组织跨学科教学活动。跨学科教学主要是基于对问题的解决、利用问题作为学科之间相互连接的纽带,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多个学科的接触,使得学生有能力去应付新的问题,他们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会有不同的视角。这样一种跨学科的广度,能够使毕业生有能力以创造性的方式来解决新的问题。”[15]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中指出:“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上,高等教育显然需要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视角和新的模式,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实行开放政策,以便培养更多不同类别的人……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加者”。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受到了高度的尊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育人本化的具体体现,是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教育的本体是“人”对“人”引导提升的具体化,这其中的“人”才是根本。尽管大学在其它方面做了多少的改变,其根本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的价值所在便是对于人才培养和输送的潜能。大学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出发,从学生的入学到学生的毕业,紧紧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每一位独立个体多样性的需求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这也是大学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品格、可与教师进行平等交流、共同探讨,进行思想的碰撞的个体。而视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大学便为师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思想交流的撞击场所。除了知识能力的提升外,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是大学生立足于人的根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拥有主体的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教学文化的重塑,与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密不可分,正如鲁洁教授所指出:“受教育者的最大特点就是他是作为一个主体而存在的。任何教育要求都必须通过主体活动,同化为他自身的要求,才能促使他们的发展。”[16]34学生只有主体参与,才能充分彰显其价值,才能产生批判精神的认同力,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自身价值。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对于教学的本质而言,就是在不断培养学生正确三观的同时,然后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开发学生的思维。这也是教学的价值所在。若背离了这一系列的价值原则以及对学生本身的尊重,则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离开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和尊重,那么就不能对学生潜能和思维进行充分的开发,培养出来的也不可能实现全方位的多方面人才、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才是根本。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对真理的追求”。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丰厚大学生批判精神的土壤。和谐的教学氛围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进行对话,做到教学相长,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达到思想的自由、学习的自由,才能孕育和滋生批判的“火花”,才能“对产生一个愉快而合作的世界发挥根本的作用”。[17]117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求老师放下外在的威严,以自身丰富的学识,严谨的逻辑以及崇高的德行作为亲和力,从而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18]227-228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受着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特品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的价值观念、理念信念竖起一面精神旗帜。
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高校教师“本质上具有与知识的生产、传播相关联的使命”,[19]在传授和探讨知识时,师生间以平等的关系进行传授探讨、分享知识,这恰恰更能融入彼此的主观意识中,达到和谐的关系。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实现了教学相长,整个教学过程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师生合作共同体一起探究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相互影响。教师这种以学习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以尊重和宽容的态度与学生展开对话,才能使学生感觉到从“被压迫者”的状态下解放和解脱出来,才能真正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地释放,才能产生新火花、新思想、新举措。
参考文献:
[1][9]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教研究,1998,(12).
[2]陈远.逝去的大学[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5.
[3]杨玉良.和新同学重提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EB/OL].http://xian.qq.com/a/20090916/000277.htm.
[4][14]郭峰,任伟伟,牛欣欣等.地方大学文化与地域文化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张应强.大学教师的社会角色及责任与使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
[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7]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西洋教育思想(下)[M].台北: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8]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0]韩延明.哈佛归来重温潘懋元先生“少而精”教学原则的感悟[J].中国大学教学,2009,(4).
[11][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需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EB/OL].http://news.sina.com.cn/o/2006-07-18/15229494139s.shtml.
[15]耶鲁校长点评中国留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EB/OL].http://edu.people.com.cn/GB/14803191.html.
[16]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17]亨利·A·吉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迈向批判教育学[M].朱红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8][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9]刘福才,张继明.高校智库的价值定位与可持续发展[J].教育研究,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