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食”部文字探微

2017-04-14 02:31张兰兰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说文段玉裁谓之

张兰兰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说文》“食”部文字探微

张兰兰

(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文章对《说文•食部》字进行了系统的探究。从“食”的字形演变入手考证其本义,认为“”的本义为器皿中盛满食物,且“食”部字大多与“食物”或“吃”有关。通过语义分类整理,发现《食部》字大多与食物名称、食物性状、饮食动作、饮食状态、宴饮和祭祀有关,并伴有地域特色,进而深入发掘我国古代农业水平发达、食物种类繁多、烹饪技法娴熟、宴饮时空有制以及饮食与祭祀的渊源等传统饮食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食部》字文化特征的理解。

;食部;食物;饮食文化

《说文解字》保存了大量古文字资料,这对汉字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探究《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食”部文字的语言内涵及文化意义。①

一、“食”字来源

从近年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来看,“食”下的“皀”字甲骨文作“、、”等形,像器皿中堆满食物状。“食”字由“亼”和“皀”组成,但并不是徐锴、段玉裁和钱桂森等人所认为的会“集合”之意。人们所认为的“食”上的“”并不是“亼,三合也,从入一,象三合之形”之意[4]454。目前学界对“”的解释有三种观点:徐中舒、赵诚等人认为像食器上的盖子形[5–6],马叙伦、贾文和刘兴均等认为像屋顶形[7–9];高亨先生认为“”像倒书的口形。[10]

实际上“食”是象形字,像器皿中堆满饭并盖上盖子之形。它与皀皆指食器中堆满饭,二

① 根据行文需要,文中涉及“食”部字或引用《说文解字》等文献材料遇“食”部字时,均保留使用繁体字。罕见字加注现代汉语拼音。者区别在于堆满食物的器皿有没有盖子,这是食的本义。由此引申出仅指食器中的饭食之食物,食物是供人享用,又可指食用之食,甲骨文有“”“”字。

表1 甲骨文“食”的两个发展脉络

二、食部字分类

以小篆为说解对象,据形说音义,本质上是据义归部。《说文•食部》收正篆62个,重文18个,新附字2个。其中,“”(línɡ)、“䬴”(mò)二字与马有关,不纳入统计。

(一)表示三餐或食物名称

为了获得味觉的享受,先民们用简单的食材、别致的手法制作出了一些精致的食物。如“餳(xínɡ)、饊(sǎn)、飴(yí)、(niù)、饡(zàn)、餻”等。

“飴”本义是糖稀,用米和麦芽熬制而成,引申为甜、美食。桂馥《说文义证》引蜀本《图经》:“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餳。”[13]5338现常指软糖。将黏米煮熟称为“餦餭”,又干煎之叫“饊”,拌上糖稀就称之“餳”。

在农业经济社会,先民还制作出易于保存携带的干粮。如,“餅,(miàn)餈也。”“餈(cí),稻餅也。”“餱(hóu),干食也。”“餥(fěi),餱也。陈楚之间相谒食麦饭曰餥。”[1]107

(二)食物的性状

描写食物的性状字中,有描述食物馨香鲜美的,如“飶(bì),食之香也。”[1]107有描述食物变质腐烂的,“餀(hài),食臭也。”“饖(wèi),飯伤热也。”“饐(yì),飯伤泾也。”“餲(yì),飯餲也。”[1]108“饭餲者,谓饭久而味变。”[3]222“饖、饐、餲”分别是暑热、湿郁、久置导致的食物变质。

(三)与饮食相关的动作

餐(湌),吞也。養,供養也。籑(zhuàn),具食也。飤,粮也。

饁(yè),餉田也。饟(xiǎnɡ),周人谓餉曰饟。餉,饟也。饋,餉也。[1]107

(四)与饮食相关的状态

饛(ménɡ),盛器满皃。餘(yú),饒也。飽,猒也。

段玉裁于“猒”下注“飽也。”于“饒”下注:“饒者,甚飽之词。”[3]220

段玉裁于“燕食也”下注:“燕同宴,安也。安食者,無事之食也。”[3]221

不同程度的饥饱状态有相应的词形。例如,“饑”和“饉”都是灾荒,“饑”甚于“饉”,而“飢”和“餓”是吃不饱,“餓”是严重的飢。

饕(tāo),贪也。飻(tiè),贪也。[1]108

人们习惯上将贪财、贪食,总谓之饕餮,其实二字各有所指。《玉篇》:“饕,贪财也。飻,贪食也。”[14]

(五)与相关饮食的礼仪

䭡(wèn),秦人相谒而食麦曰䭡䭓。餫(yùn),野饋曰餫。[1]10

饎(糦)(chì),酒食也。饗(xiǎnɡ),乡人飲酒也。[1]107

館(ɡuǎn),客舍也。餞(jiàn),送去也。[1]108

“館”,周礼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积以待朝聘之客。[1]108

餽(ɡuì),吴谓祭曰餽。餟(zhuì),祭酹也。䬽(shuì),小餟也。[1]108

三、“食”部文化内涵

(一)食物种类丰富

粮食地位的提高、数量的增多,决定了农耕民族以粮食及其制品为主的饮食结构。

饭和粥是常用主食。主食的原料种类多,有米类、麦类和杂粮类。《食部》涉及的米类有粳米、籼米、糯米及以之为原料的米制品和米粉制品。麦类有小麦、大麦、燕麦及其粉制品。饭,是所有熟食制品的总称。古代主要熟食品有饭、饼、粥、糗等。米熟为饭,肉熟为燔,“饭”“”同源于“燔”(fán)。另外,“粥”篆文作,俗作“粥”,“鬲”是古代炊具,意指把米放在鬲上煮。《说文》:“糜,糁也。”[1]147“糁(糂)(shēn),以米和羹也。”[1]147“糗,熬米麦也。”[1]147糗,类似今天的速食制品。

粥,古代也称“糜”“饘”“餬”。煮饭时,稠一些叫饘,稀一些称粥。饘,糜也。周谓之饘,宋谓之餬。[1]10《尔雅•释言》:“餬,饘也。”邢昺疏:“餬、饘、鬻、糜,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鬻,餬、饘是其别名。”[15]据所用材料不同,制作出来的粥各有名称。“糜,糁也。”“ 糁,以米和羹也。”[1]147“羹”是上古味道最美的膳食。“羹”从羔,本义为烹制出的五味羊羹,引申为所有烹饪出的美味肉食。所以,“糁”是用米掺入肉羹和制而成的粥。“餬”是“糊”异体,本义粥。

饼是我国古代面食制品的总称,一般为扁圆形,因时地差异而制作方法不尽相同,形状也各有特色,指称不一。段玉裁于“餅”下注:“《方言》曰:‘餅谓之飥,或谓之餦,或谓之餛是也。’”[3]873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16]102“脍”从会,即先把瘦肉和肥肉分开切碎,再根据口味加入各种调料混合起来。《释名•释饮食》:“脍,会也。细切肉令散。分其赤白异切之,已乃会合和之也。”[17]古食之有糕饼,犹肉食之有脯脍。食之精者,米麦是也;脍之细者,粉面是也。

(二)多样烹饪,善均五味

由于烹饪方法不断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华烹饪文化。

从“ 餾、飴、饔、飪”等字可以窥见古代娴熟的烹饪技法。“餾”源于煮饭时的细致观察。“餳、飴、饊”涉及到煎的烹饪技法。“餳,飴和饊者也。”[1]10“7飴,米糱煎也。”[1]10“7饊,熬稻粻也。”[1]107仅“饊”就涉及“煮”和“煎”两种技法,制作过程中还需要掌握火候以及放入材料的顺序等问题。“餴(饙)、餾、飪、饔()”的区别在于蒸煮时对食物生熟程度的把握不尽相同。段玉裁于“饔”下注:“《周礼》注曰:饔,割亨煎和之称。”[3]218割,肆解肉也。亨,煮也。煎和,齐以五味。即通过烹煮而成的熟食。

(三)宾之初筵,进食有制

中国人的“宴会”和“筵席”一般都是以饮食为媒介、特定范围内的社交活动。“餞、飵、䬯、䭡、䭓、饗”等所传达出的不仅是饮食,更是一种文化习俗。扬雄《方言》卷一:“餥、飵,食也。陈楚之内相谒而食麦饘,谓之餥,楚曰飵。凡陈楚之郊,南楚之外,相谒而飧,或曰飵,或曰䬯。”[18]徐锴认为:“飵,人相谒相见后,设麦饭以为常礼,如今人之相见饮茶也。”[2]98今天依然有以协调人际关系、谋求功利、炫耀富贵尊荣等为目的的筵席与宴会。为了达到目的,主人要在场面布置、宴席规模、菜肴选择、酒食品位等方面花费心思。

(四)饮食养生,药膳同功

随着人们饮食品位的提高,养生的理论与实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13]102–103不吃质变的食物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卫生标准。“饐、餲、餒、饖、餀”都是食物变质之意。

(五)饮食之礼,发端祭祀

“餽、餟、䬽”涉及到祭祀神灵,并体现了祭奉神灵的地域文化特色。“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也。”[1]8对神灵的敬畏,表达先民竭力用最好的食物敬献神灵。

“亯,献也,象进孰物形,《孝经》曰:‘祭则鬼亯之。’……许两切又普庚切又许庚切。”[1]338甲骨文作、,像高大台基上建有殿堂形,象征祭祖的文庙。金文讹作、、,中间多饰笔。篆文有、二形。“亯”的本义是用食物祭献神祖,后引申泛指进献贡品,即“祭献”之意,也指神灵受用祭品。从大徐对“亯”字所注音切,可知在宋代以前,“亯”字已经是个多音多义词了,分化为“亨(亨通)、享(献享)、烹(烹饪)”三字。“烹”的初文是“亯”,这表明烹饪早期依附于祭祀,因为祭神可以得到神祖的保佑,要准备祭品,就必须会“烹饪”。

《周礼》中就有“亨人”之官。“亨”即“烹”,“亨人”即后来宫廷厨房里主厨。可见古代烹饪与祭祀有着密切的关系。烹饪与祭祀的紧密联系,对祭品的规格提出了要求。周代祭祀神祖时,明确规定要用牛、羊、鸡、鱼等,以求神灵消灾。先秦最隆重的祭品为“大牢”,包括牛、羊、猪。其次是“少牢”,由羊、猪组成。“餟,祭酹也。”“䬽,小餟也。”[1]108段玉裁于“餟”下注:“《酉部》曰:酹,餟祭也。《史记•孝武帝纪》:‘其下四方地爲餟食。封禅书作醊食。汉郊祀志作腏。’”[3]222祭祀发展了烹饪,也弘扬了美食,使中国的饮食文化逐渐丰富起来。

透过《说文•食部》,我们了解到饮食文化源于祭祀。从食物种类、制作技法、饮食制度、饮食观念到饮食养生,我们窥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以及人们对于美食的无限追求。中国饮食已突破了对“色”“香”“味”“形”“器”的要求,开始着眼于食物的“名”。

[1] 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北京:中华书局,2012.

[2] 徐锴.说文解字系传[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4] 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5]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569-579.

[6] 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3-190.

[7] 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十八[M].上海:上海书店,1985.

[8] 贾文.说“亼”和“入”[J].殷都学刊,1993(3):7-9.

[9] 刘兴均.释“㱃”“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9(3):114-120.

[10]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第8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0.

[11] 王筠.说文解字句读[M].北京:中华书局,1988:182.

[12] 赵宗乙.说文部首详解[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140.

[13]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 顾野王.玉篇[M].北京:中国书店,1983:182.

[15] 徐朝华.尔雅今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26.

[1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7] 刘熙载.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64.

[18] 扬雄.方言[M].郭璞,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11.

(责任编辑:刘中文)

An Exploration of the “Shi Bu” Characters in Shuo Wen Jie Zi

ZHANG Lanlan
(School of Humanity,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123, China)

This paper attaches importance to discussingShuo Wen Shi Bubased on semantic categorization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paper reveals that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Shi” is utensils full of food, and most of the characters collected inShi Buare phonological characters related to “food” and“eating”. According to the interpretations, a majority of the characters are related to food names, food traits, consumption motions and attitudes, banquet activities and sacri fi ce rites with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demonstrates the high agricultural level of ancient China, the diversity of food, the skills of cooking, the time and space of feast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ood and sacri fi ce. The traditional diet culture may improv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Shi Bu.

;Shi Bu; food; diet culture

H028

A

1008-7931(2017)01-0094-05

10.16217/j.cnki.szxbsk.2017.01.014

2016-09-07

张兰兰(1989—),女,江苏淮安人,硕士生,研究方向:音韵学、文字学。

张兰兰.《说文》“食”部文字探微[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4(1):94-98.

猜你喜欢
说文段玉裁谓之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校订《古今韵会举要》探略
Using Contemporary Logic to Analyze Pre-Qin Logic*
評述清代段玉裁古音學研究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Tao” and “Implement” in Translation
钱本草
糸部中颜色字体现的观念、制度
《说文?马部》概况
《说文》段注“谶”义疏证
《段玉裁传》阅读训练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一曰”训诂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