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意识”与习近平治国理政

2017-04-14 05:22高宏星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理政治国问题意识

高宏星

(宝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陕西 宝鸡 721016)

【理论探讨】

“问题意识”与习近平治国理政

高宏星

(宝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陕西 宝鸡 721016)

“问题意识”是自觉认识问题的程度,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关注现实的方式和自身的生命力所决定的;“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现实需求,在研究“中国问题”中推进治国理政,问题倒逼改革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在研究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研究“问题意识”为起点勇于担当历史责任,树立担当意识、创新、人民意识。

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全球化

问题意识就是人们自觉认识问题的程度。问题源于领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实践,从改革开放中产生、从回归现实中解决。马克思认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所以,恩格斯指出:“在前人认为己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2]马克思承担了这样的历史使命,在质疑和批判前贤的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一个真正有时代性的问题。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出发点,他娴熟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以人民群众的期盼为出发点,以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问题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问题和认识问题提供了新方法、新导向和新视角。

一、“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创立他们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具有科学性和革命性、研究性为一体的问题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问题和解决方法提供了方法论基础。习近平治国理政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深悟国情,底子摸得清、号脉准、知根知底,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在新的条件下,传承创新,继往开来。

“问题意识”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性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建设好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时俱进,理论研究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正如列宁所言:“马克思主义是以事实,而不是以可能性为依据的。”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洞察现实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今天,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很多问题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经验借鉴。同时,我国社会主义只有短短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5]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发展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难题,作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毛泽东同志说:“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因此,问题不能纯学术化,它必须来自于社会现实,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直接或间接与社会发展和我们党承担的历史使命相联系,在于现实的对接中,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不断推向前进。

“问题意识”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取决于问题来自于实际当中,寻找生活中的问题,追根溯源,对症下药,而不是故弄玄虚凭空设想。马克思主义不是异想天开的产物,他从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出发,探讨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无产阶级和人类如何获得解放,人类如何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等等问题中的探索和解决中产生的。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先后而写的《怎么办》、《论新经济政策》等著作,无不是应对具体问题而作,实践证明都是对当时俄国困境的科学解答。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光辉著作,都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应验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江泽民根据世情党情的发展,从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顺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出发,创造性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些都为我们树立光辉的典范。

二、“问题意识”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现实需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6]因此,离开了产生问题的实践基础,问题只能是虚假的空洞的概念。正因为问题对时代、对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准确把握和解决时代与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就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所承担的历史使命。

在研究“中国问题”中推进治国理政。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使中国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问题层出不穷,老问题解决了新问题产生了,很多老问题又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分析、思考和论述的问题,多是关乎中国发展根本命运的“命运性问题”。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所作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他在全面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任务之后,明确指出:“围绕这些重大课题,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开放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7]

问题倒逼改革开放是中国当前最大的问题。在1992年南巡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反复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改革进入深水区,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地区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问题,尽管得到已经程度的遏制,但从根本上没有消除,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7]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在研究问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类已进入21世纪,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是在新世纪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回答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习近平自觉承担推进理论创新的伟大重任,他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建党近百年了,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发展、到底向何处去?这成为习近平首要考虑的问题。总书记及时提出的中国梦、“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依法治国、文化强国、一系列治党治国的理念,带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历史特征,有的放矢,指向性和针对性很强,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武器和行动指南。

三、以研究“问题意识”为起点勇于担当历史责任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暨春季开学典礼上讲话特别强调,今天我们共产党人面临三大类问题:一是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而是过去的问题穿上了今天的外衣,三是今天暴露出的新问题。总书记的头脑异常清醒,明确指出执政首先要解决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承担的历史使命,既要寻求和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发展观念,凝练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走向、解答时代课题,[8]又要探讨时代给马克思主义带来的新挑战,使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时代发展同步,是摆在中国面前的现实课题。

第一,树立担当意识。树立勇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习总书记指出:“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举措。行动最有说服力。中央决定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这个有利契机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部署,是一个战略抉择。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要有新突破,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7]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改革开放中,要强化责任的意识,自觉承担担当的责任,中国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担当自觉,不断关注人类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勇于承担改革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担当意识,政策方向制定了,关键是领着群众干,抓谋划、抓部署、抓督查、抓落实,把理想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我们党通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三严三实”以及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从转作风入手,用反腐败正党,用理想信念塑魂,进一步增强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第二,树立创新意识。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9]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现在,立于世界不败之林就在于理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使他永远保持生命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的理论原理,决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而不能生搬硬套。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10]

第三,树立人民意识。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10]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把人的需要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习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党的领导的统一,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7]习总书记始终把改革与人民紧密联系起来,展现出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深沉情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同时又是享有社会财富、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利益主体。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1]能否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关系执政党性质和命运。

总之,习总书记怀有强烈的天下情怀,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已任,以解决中国现实发展的问题为入手,从现实中找问题,从实践中寻答案,从创新中求突破,不辱使命,不懈进取,让实践升华为理论成果,让理论成果指导引领实践,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8.

[4]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74-275.

[5]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1、74.

[8] 郝立新.当代中国的新发展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6(1).

[9] 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1022/c64094-23281641.html.

[10] 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96、12.

[11] 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1/24/c_1114116751.htm.

‘ConsciousnessofIssues’andXiJinping’sNationalGoverningandPoliticalMaintenance

GAOHong-xing

(Baoji 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721016,Baoji,Shaanxi,China)

"Consciousness of Issues" is the extent of awareness of problem,determined by the nature of Marxist theory,the way of focusing on the reality and the vitality of its own;the realistic demand of Xi Jinping's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political administration,which will improve governance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roblems".The reverted reform is the biggest problem in China to promote Marxism’s development in in China;Taking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as a starting point will encourage us to play a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nd establish a sense of awareness,innovation a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Consciousness of Issues;Marxist Philosophy;Chinization;Globalization

2017-6-10

高宏星(1973-),男,陕西宝鸡人,宝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宝鸡文理学院哲学系讲师,哲学博士,从事社会发展理论、中国问题研究。

D215

A

1674-2885(2017)03-03-04

猜你喜欢
理政治国问题意识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巍治国艺术作品欣赏
图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怎么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신시대
“四个全面”:党治国理政的哲学遵循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